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叁0卷▪P3

  ..續本文上一頁教,平等的愛護,互相合作。我們在佛法裏面確實看到這個依據,《華嚴經》就是多元文化,它的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哪一個宗教超越了虛空法界,不在這個虛空法界裏面?都在!那就都在這個範圍裏頭,統統包含!從理上講,全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當然是一家人。

  

  『光焰成輪從此現』,「光焰」是在表智慧,「輪」是代表圓滿,這四個字我就不依清涼的注解了,清涼的注解講不圓滿。我把這四個字解釋爲「圓滿的智慧」,要知道任何一個學系、任何一個宗派、任何一個法門、任何一部經典,都是圓滿的智慧,這才真正是「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不但佛經,任何一部典籍是圓滿智慧。我看基督教的《新舊約》,伊斯蘭教的《古蘭經》,無一不是圓滿智慧,看你怎麼解讀。佛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經典是法,是佛說的;所有一切注解,菩薩來注解的,都是人,提供我們做參考,我們一定要依據經文,這個不可以有違背,善導大師說得非常詳細。「光焰」表智慧,「輪」表圓滿,「輪」表性相不二、理事不二、體用不二、動靜不二、空有不二,很有趣味!

  

  『鈴音铎響』,鈴是小的鈴铛,大的鈴就叫铎,音聲的美妙。大大小小鈴不一樣,它發的音就不相同,合起來就像交響樂。『雲間發』,爲什雲間發?因爲這些大小鈴铛都是系在羅網上的,羅網在空中,羅網上系的鈴大大小小不相同,音色各個不一樣,微風吹動的時候就像交響樂一樣。如果大小一樣,那是一個音聲。諸位要是留意,你看看我們一般懸挂的風鈴,風鈴是用金屬管子做的,一般少的有叁個,多半是五個管子,那個管長短不一樣;如果是大型的有七個管子,七種音,音色才美。這些都是比喻,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這個教學場地殊勝,法音宣流。末後這一句法音宣流,智慧圓滿。再看末後叁首,是「歎樹自在」。第八首:

  

  【十方一切國土中,所有妙色莊嚴樹,菩提樹中無不現,佛于其下離衆垢。】

  

  這一首是歎這一棵樹、一種建樹,把所有一切建樹統統都收到這裏面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十方一切國土中』,這個「國土」是剎土,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所有妙色莊嚴樹』,這個諸位要懂得,一切諸佛教化衆生種種設施、種種建立,『菩提樹中無不現』,這菩提樹在哪裏?神秀大師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確實沒有錯,身是菩提樹,就在我們這個色相裏面顯示出來。佛,佛指誰?佛是覺悟的人,在這些樹下煩惱斷盡,「垢」是煩惱的代名詞。你進入這個道場,自自然然遠離塵勞煩惱,你進入這個道場,自然感到清涼自在,現在人講磁場非常好、氣氛非常好,感到輕松自在。第九首:

  

  【道場廣大福所成,樹枝雨寶恒無盡,寶中出現諸菩薩,悉往十方供事佛。】

  

  後面這兩首講「出生」,前面這一首是講「收入」,有入有出。入,是十方諸佛所證的、所說的、所弘揚的一切諸法,在這一個色身上顯示無遺,顯示出來。出,這是講什麼?末後兩首,是講他對一切衆生的影響,我們一般講對九法界衆生的影響,有多麼深、有多麼廣!道場是『廣大福所成』,不是小福,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德。我們常常贊佛二足尊,智慧、福德都圓滿。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世間還有什麼樣的場所能跟佛相比?世尊是福德圓備。

  

  『樹枝雨寶恒無盡』,這一句意思是說諸佛如來種種建樹、種種設施,無一不是幫助一切衆生破迷開悟。那個覺是寶,戒定慧稱爲叁寶,戒定是手段,慧是目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所以佛爲我們製定戒律,那是他的樹立,這是寶。佛教導我們修定,幫助我們開智慧,智慧開了,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才恍然大悟,明心見性。無量無邊的法門,就像樹枝落下來的寶一樣。『寶中出現諸菩薩』,依照這些法門修學的人,功夫得力,修學有了成績,證得菩薩果位。『悉往十方供事佛』,供養、承事,這是「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我們怎樣報恩?要拿出修學的成績來,用這個成績報恩,用成績回向給一切苦難衆生,幫助他們消災免難,感化他們斷惡修善,回頭是岸,這叫真正回向。

  

  我們天天念回向偈,我過去也常常提醒同學們,回向偈是念了,到底拿什麼來回向?「願以此功德」,什麼功德?你真正有修積功德,你才能拿來回向。由此可知,功德這樁事情要時時去修、處處去修,一定要抓住大好的光陰機會,不能錯過。光陰一去不複返,尤其是一個人六十歲以後,晚年來日無多,更要抓緊時節因緣,趕快做,認真努力去做;否則的話,壽命一到,想做,機會沒有了,那真的叫可惜,我們要懂得、要明了。第十首:

  

  【諸佛境界不思議,普令其樹出樂音,如昔所集菩提道,衆會聞音鹹得見。】

  

  這一首跟前面的意思相同,都是說明佛陀教學的影響,也說出佛陀教學的成就。他的影響,在空間是十方無際,在時間上講影響到叁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所以這個境界不思議。是以無盡的時空爲教學的場所,是以無盡的衆生爲教學的對象,我們在這首偈頌要如是學習。『普令其樹出樂音』,音聲就像音樂一樣,這是比喻諸佛菩薩演說妙法,辯才無礙。經上常常贊歎的四無礙辯才,就像樂音一樣,你聽了悅耳,聽了生歡喜心。『如昔所集菩提道』,這一句是說他的樂音裏面的內容,諸佛菩薩講的是什麼?是他往昔跟我們一樣從凡夫地,無量劫修行證果,把他自己所修學的這些經驗成果,奉獻出來供養一切大衆。

  

  總的來說,《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我們用現代話來說,宇宙人生真相。他是怎樣證得的?怎樣契入諸佛如來的境界?原來是個凡夫,對于宇宙人生真相是一無所知,迷惑顛倒,他怎麼覺悟的?把他生生世世修學的經驗,爲一切衆生做出誠懇的報告,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講些什麼我們要懂,我們爲了方便初學起見,我是粗略歸納叁樁事情,第一樁事情,教導我們真正明了人與人的關系;第二樁事情,讓我們明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我們居住的小環境是地球,大的環境是太陽系、銀河系,再大的環境那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環境跟我們有什麼關系,我們要清楚要明了。第叁個,教我們明了我們自己與天地鬼神的關系,如果你要不相信有天地鬼神,那我們用科學家的話來說,你相信科學,科學家講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你相不相信?佛法裏面講的天地鬼神,實在講跟科學家所說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是一樁事情,我們講的名詞不一樣,一樁事情!我們跟他們有什麼關系?這叁種關系,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于是大白!你就清楚就明了了。

  

  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之後,才曉得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剎土衆生,跟自己原來是一體,關系太密切了。什麼是一體?虛空法界剎土衆生,都是唯心所現。能現的這個心是共同的,一個心,所有一切萬物不相同,能變的心是一個!你要是聽了沒有法子理解,你覺得很奇怪,我們舉個比喻來說。你有沒有做過夢?有,有作夢的經驗。能作夢的心是不是一個?想想,不錯!你每天晚上做的夢不一樣,夢裏頭有人,有自己,有很多人物,也夢到山河大地;一個作夢的心,會變出許許多多不同的夢境,就是這麼個道理。我們的心是一個,變現的境界是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無量無邊衆生。

  

  這是一樁什麼事情?我們的真如本性在作夢,全是真如本性裏頭的夢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如果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現在在作夢,我知道這個夢境全體都是我自心變現的。我對夢中所有一切人,看作是我自己,我這個身是我自性變現的,你的身也是自性變現的,他的身還是自性變現的;畜生的身也不例外,餓鬼、地獄全是自心變現,平等!不再有分別,不再有執著,不但所有一切動物,人是動物,植物、礦物、虛空、法界,全是自性變現的,一個自己!所以佛法當中講,虛空法界一切衆生原本一體,禅家所謂「識得一,萬事畢」,你就畢業,你就圓滿了。你的心完全定下來了,絕對不會在外面境界起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你自性裏面放光,這個光普照法界。什麼光?真誠光、清淨光、平等光、正覺光、慈悲光,你的光明自自然然照虛空法界剎土衆生,這就是菩薩、諸佛如來往昔所集的菩提大道。

  

  『衆會聞音鹹得見』,這個衆會也是虛空法界,所有一切衆生聚會的處所,見到光、聞到音,都能見到。但不是所有一切衆生都能見到,哪一類衆生?覺悟的衆生他見到了。如果我們把這個意思說得窄狹一點,學《華嚴》的衆生見到了,與這個經教相應,學習《華嚴》的人會見到。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叁0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