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0卷▪P3

  ..续本文上一页教,平等的爱护,互相合作。我们在佛法里面确实看到这个依据,《华严经》就是多元文化,它的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一个宗教超越了虚空法界,不在这个虚空法界里面?都在!那就都在这个范围里头,统统包含!从理上讲,全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当然是一家人。

  

  『光焰成轮从此现』,「光焰」是在表智慧,「轮」是代表圆满,这四个字我就不依清凉的注解了,清凉的注解讲不圆满。我把这四个字解释为「圆满的智慧」,要知道任何一个学系、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任何一部经典,都是圆满的智慧,这才真正是「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不但佛经,任何一部典籍是圆满智慧。我看基督教的《新旧约》,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无一不是圆满智慧,看你怎么解读。佛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经典是法,是佛说的;所有一切注解,菩萨来注解的,都是人,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一定要依据经文,这个不可以有违背,善导大师说得非常详细。「光焰」表智慧,「轮」表圆满,「轮」表性相不二、理事不二、体用不二、动静不二、空有不二,很有趣味!

  

  『铃音铎响』,铃是小的铃铛,大的铃就叫铎,音声的美妙。大大小小铃不一样,它发的音就不相同,合起来就像交响乐。『云间发』,为什云间发?因为这些大小铃铛都是系在罗网上的,罗网在空中,罗网上系的铃大大小小不相同,音色各个不一样,微风吹动的时候就像交响乐一样。如果大小一样,那是一个音声。诸位要是留意,你看看我们一般悬挂的风铃,风铃是用金属管子做的,一般少的有三个,多半是五个管子,那个管长短不一样;如果是大型的有七个管子,七种音,音色才美。这些都是比喻,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这个教学场地殊胜,法音宣流。末后这一句法音宣流,智慧圆满。再看末后三首,是「叹树自在」。第八首:

  

  【十方一切国土中,所有妙色庄严树,菩提树中无不现,佛于其下离众垢。】

  

  这一首是叹这一棵树、一种建树,把所有一切建树统统都收到这里面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十方一切国土中』,这个「国土」是剎土,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剎土。『所有妙色庄严树』,这个诸位要懂得,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种种设施、种种建立,『菩提树中无不现』,这菩提树在哪里?神秀大师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确实没有错,身是菩提树,就在我们这个色相里面显示出来。佛,佛指谁?佛是觉悟的人,在这些树下烦恼断尽,「垢」是烦恼的代名词。你进入这个道场,自自然然远离尘劳烦恼,你进入这个道场,自然感到清凉自在,现在人讲磁场非常好、气氛非常好,感到轻松自在。第九首:

  

  【道场广大福所成,树枝雨宝恒无尽,宝中出现诸菩萨,悉往十方供事佛。】

  

  后面这两首讲「出生」,前面这一首是讲「收入」,有入有出。入,是十方诸佛所证的、所说的、所弘扬的一切诸法,在这一个色身上显示无遗,显示出来。出,这是讲什么?末后两首,是讲他对一切众生的影响,我们一般讲对九法界众生的影响,有多么深、有多么广!道场是『广大福所成』,不是小福,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德。我们常常赞佛二足尊,智慧、福德都圆满。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世间还有什么样的场所能跟佛相比?世尊是福德圆备。

  

  『树枝雨宝恒无尽』,这一句意思是说诸佛如来种种建树、种种设施,无一不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那个觉是宝,戒定慧称为三宝,戒定是手段,慧是目的。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佛为我们制定戒律,那是他的树立,这是宝。佛教导我们修定,帮助我们开智慧,智慧开了,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才恍然大悟,明心见性。无量无边的法门,就像树枝落下来的宝一样。『宝中出现诸菩萨』,依照这些法门修学的人,功夫得力,修学有了成绩,证得菩萨果位。『悉往十方供事佛』,供养、承事,这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怎样报恩?要拿出修学的成绩来,用这个成绩报恩,用成绩回向给一切苦难众生,帮助他们消灾免难,感化他们断恶修善,回头是岸,这叫真正回向。

  

  我们天天念回向偈,我过去也常常提醒同学们,回向偈是念了,到底拿什么来回向?「愿以此功德」,什么功德?你真正有修积功德,你才能拿来回向。由此可知,功德这桩事情要时时去修、处处去修,一定要抓住大好的光阴机会,不能错过。光阴一去不复返,尤其是一个人六十岁以后,晚年来日无多,更要抓紧时节因缘,赶快做,认真努力去做;否则的话,寿命一到,想做,机会没有了,那真的叫可惜,我们要懂得、要明了。第十首:

  

  【诸佛境界不思议,普令其树出乐音,如昔所集菩提道,众会闻音咸得见。】

  

  这一首跟前面的意思相同,都是说明佛陀教学的影响,也说出佛陀教学的成就。他的影响,在空间是十方无际,在时间上讲影响到三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所以这个境界不思议。是以无尽的时空为教学的场所,是以无尽的众生为教学的对象,我们在这首偈颂要如是学习。『普令其树出乐音』,音声就像音乐一样,这是比喻诸佛菩萨演说妙法,辩才无碍。经上常常赞叹的四无碍辩才,就像乐音一样,你听了悦耳,听了生欢喜心。『如昔所集菩提道』,这一句是说他的乐音里面的内容,诸佛菩萨讲的是什么?是他往昔跟我们一样从凡夫地,无量劫修行证果,把他自己所修学的这些经验成果,奉献出来供养一切大众。

  

  总的来说,《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们用现代话来说,宇宙人生真相。他是怎样证得的?怎样契入诸佛如来的境界?原来是个凡夫,对于宇宙人生真相是一无所知,迷惑颠倒,他怎么觉悟的?把他生生世世修学的经验,为一切众生做出诚恳的报告,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些什么我们要懂,我们为了方便初学起见,我是粗略归纳三桩事情,第一桩事情,教导我们真正明了人与人的关系;第二桩事情,让我们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们居住的小环境是地球,大的环境是太阳系、银河系,再大的环境那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环境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要清楚要明了。第三个,教我们明了我们自己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如果你要不相信有天地鬼神,那我们用科学家的话来说,你相信科学,科学家讲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你相不相信?佛法里面讲的天地鬼神,实在讲跟科学家所说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是一桩事情,我们讲的名词不一样,一桩事情!我们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这三种关系,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于是大白!你就清楚就明了了。

  

  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之后,才晓得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剎土众生,跟自己原来是一体,关系太密切了。什么是一体?虚空法界剎土众生,都是唯心所现。能现的这个心是共同的,一个心,所有一切万物不相同,能变的心是一个!你要是听了没有法子理解,你觉得很奇怪,我们举个比喻来说。你有没有做过梦?有,有作梦的经验。能作梦的心是不是一个?想想,不错!你每天晚上做的梦不一样,梦里头有人,有自己,有很多人物,也梦到山河大地;一个作梦的心,会变出许许多多不同的梦境,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们的心是一个,变现的境界是虚空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剎土、无量无边众生。

  

  这是一桩什么事情?我们的真如本性在作梦,全是真如本性里头的梦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果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现在在作梦,我知道这个梦境全体都是我自心变现的。我对梦中所有一切人,看作是我自己,我这个身是我自性变现的,你的身也是自性变现的,他的身还是自性变现的;畜生的身也不例外,饿鬼、地狱全是自心变现,平等!不再有分别,不再有执着,不但所有一切动物,人是动物,植物、矿物、虚空、法界,全是自性变现的,一个自己!所以佛法当中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原本一体,禅家所谓「识得一,万事毕」,你就毕业,你就圆满了。你的心完全定下来了,绝对不会在外面境界起什么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你自性里面放光,这个光普照法界。什么光?真诚光、清净光、平等光、正觉光、慈悲光,你的光明自自然然照虚空法界剎土众生,这就是菩萨、诸佛如来往昔所集的菩提大道。

  

  『众会闻音咸得见』,这个众会也是虚空法界,所有一切众生聚会的处所,见到光、闻到音,都能见到。但不是所有一切众生都能见到,哪一类众生?觉悟的众生他见到了。如果我们把这个意思说得窄狭一点,学《华严》的众生见到了,与这个经教相应,学习《华严》的人会见到。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三0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