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一九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五一九卷)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第八大段,第八大科,「明座內衆流分」,這一段爲我們介紹如來師子座裏頭出現許許多多的菩薩衆。經文分十段,第一段是說出處,第二段是說衆類,第叁段列名,第四段結數,第五段是供養,這些大衆供養,第六段是「供衆海」,第七段是「敬繞佛」,第八段「坐本方」,第九段「歎德能」,最後一段是贊頌。

  

  【爾時如來師子之座,衆寶妙華,輪臺基陛,及諸戶牖,如是一切莊嚴具中。】

  

  這是第一段,是講的出處。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面告訴我們,座就是總,寶是別,有總有別。『如是一切莊嚴具中』,這是這一小段裏的總結,結,結得很廣,它說的「一切」,換句話說,不只『輪臺基陛及諸戶牖』,不只這些。「所以此能出」,怎麼能出這麼多的菩薩?從如來師子寶座裏面流出許許多多菩薩。大師在這裏告訴我們,「座該法界」,如來師子座多大?包含了整個虛空法界,這是不思議境界;「依正混融」,到常寂光土身土不二,身即是土,土即是身,所以這個境界是常寂光的境界,也就是宗門裏頭所謂的萬法歸一,這真正歸到一。身與土也歸一,所以才出無量無邊的菩薩衆。在這個境界裏面,「一一纖塵」,我們講微塵,一一微塵「無不廣容普遍」,像經上講的「芥子納須彌」,一毛端之中,不是一尊佛在那裏轉大*輪,遍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菩薩都在這毛端裏轉*輪,一一毛端無不如是!所以「座遍剎土」,無量無邊的剎土「恒在座中」,故從座流出,這個不是變化。這座多大?虛空法界有多大,如來師子座就多大,真的是法性身、法性土。

  

  大師後面有幾句話說得好,「若約法空之因」,如果就法空這個因來講,「及法空之座,則萬行爲嚴,能生菩薩」。什麼是莊嚴?『衆寶妙華』,那是表法的,代表諸佛菩薩,大乘經裏常講的六度萬行,六度萬行才是莊嚴。「能生菩薩」,生的菩薩數量無量無邊。讀《華嚴經》最重要的是要能體會它意在言外,決定不能著相,決定不可以有妄想分別執著;有妄想分別執著,那你看《華嚴經》就把它看成世間的神話小說,而不知道它所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最高的境界,我們相信佛所說的這句話:「不思議境界」,前面普賢菩薩所說的。

  

  【一一各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诃薩。】

  

  師子座裏面一一莊嚴具中,那個莊嚴具太多太多了,一一莊嚴具裏面又『各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诃薩』,這是圓教大乘,所以師子座裏頭不會流出聲聞、緣覺,也不會流出權教菩薩,它流出的是菩薩摩诃薩。這一句話,我們就清清楚楚體會到法身菩薩,爲什麼?從法性座裏頭流出來的,當然是法身菩薩。菩薩是叁賢位的菩薩,這是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摩诃薩是地上菩薩。下面第叁段「列衆名」,列名,名太多了,哪裏能說得盡?略舉十位上首來做代表,每一位上首代表一方,十位上首代表十方,十方是四方、四維、上下。

  

  【其名曰: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薩摩诃薩。雷音普震菩薩摩诃薩,衆寶光明髻菩薩摩诃薩,大智日勇猛慧菩薩摩诃薩,不思議功德寶智印菩薩摩诃薩,百目蓮華髻菩薩摩诃薩,金焰圓滿光菩薩摩诃薩,法界普音菩薩摩诃薩,雲音淨月菩薩摩诃薩,善勇猛光明幢菩薩摩诃薩。】

  

  這是十位菩薩的德號,代表一一莊嚴具中所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诃薩,以這十位菩薩來做代表,代表十方。下面是結衆數:

  

  【如是等而爲上首】

  

  這一句是結前面十位,這十位等而爲上首。

  

  【有衆多佛剎微塵數同時出現。】

  

  由此可知,十方各個皆有衆多佛剎微塵數同時出現。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面給我們說,莊嚴具不只一種,太多太多了。如果我們冷靜去想想,這個師子寶座是盡虛空法界,我們這個世界在寶座當中;能不能看到寶座?看不到,我們太小了。有衆多剎塵之數,這種境界、這個現相,我們世間人沒有法子想象;想象尚且不能,怎麼能夠說得出來?因此,我們對于佛的境界決定沒有疑惑,他要不是契入這個境界、親證也就是親自見到這個現相,他怎麼能夠說得出來?這個現相不是六道凡夫能夠想象得出的,也不是十法界裏面聲聞、緣覺、菩薩所能知的,所以「不思議境界」我們從這一段經文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會,知道這一句話的含義。

  

  下面是第五段,從寶座流出來這些菩薩,當然要供佛,這一定的道理。菩薩見佛,哪有不供養的道理?這是我們要學,要學菩薩懂得布施供養。常常有布施供養的心,常常有布施供養之行。請看經文,這個地方也有十句:

  

  【此諸菩薩,各興種種供養雲。】

  

  『興』是興起,我們講發心,這個發心是自自然然的,興起種種無量無邊的供養。『雲』這個字代表非有非無,相有理無。雲彩,我們在下面看到天空上有雲彩,現在我們坐飛機飛到雲層上面,看到雲是一片霧氣,不可得!佛用這個字讓我們在這裏面覺悟,世出世間所有的供養要不要?要!爲什麼?表敬意,表我們的敬意。能不能執著、能不能分別?不能!爲什麼?畢竟不可得!我們用身體供養,我們這個身相也不可得,《金剛經》上給我們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個虛妄就是雲的意思;「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也是雲的意思。敬意不能沒有,供養不能沒有,決定不能夠起分別執著。

  

  所以凡夫不行,凡夫我們布施供養送禮物,別人送給我們,我們送給別人,著相!有分別執著。諸佛菩薩彼此供養都沒有分別、都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執著的供養稱性,是性德。爲什麼?無論什麼供養具都平等,法性平等,沒有高下。沒有說你送供養的禮物很名貴,他供養這個東西很普通,沒有!決定是平等的,完全稱性。我們從這裏頭體會得,就能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我們送別人的禮物我們曉得,他不是佛菩薩,他會分別執著,他收禮物確實有輕重貴賤之分;別人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學佛菩薩就在學這一點,一律平等,決定不起分別執著,誠敬心是平等的。我們從這些地方去體會,自己才能真正得受用。

  

  佛經裏面看到這個「雲」字,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但是事不能沒有,這正是「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要懂這個意思。這一句是總說,下面再別說。別說說不盡,也只舉例而說,舉十個例子;「種種供養雲」下面是十個例子。

  

  【所謂一切摩尼寶華雲】

  

  這是供華,香花供養這是最普遍的。花表因,我們看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花代表因,代表菩薩所修的六度萬行之因。『摩尼』是自在的意思,摩尼叫如意寶,一切如意的寶花。如意,那就是能稱一切衆生的心,這個花你喜歡它是什麼顔色,它就會變什麼顔色,喜歡它是什麼形狀,它就會變什麼形狀,能隨人意。第二句:

  

  【一切蓮華妙香雲】

  

  蓮華是表離一切汙染,妙香!清淨無染的妙香。聞到這個香氣身心清淨,這是用香來供養。第叁句:

  

  【一切寶圓滿光雲】

  

  所有供養具都沒有離開寶,從寶座裏頭流出。光表智慧,華表因行,香表妙德。第四句:

  

  【無邊境界香焰雲】

  

  有香有光,焰是光,火焰;『無邊境界』,如來、法身菩薩所證得的。第五句:

  

  【日藏摩尼輪光明雲】

  

  『日藏』是比喻太陽,在我們境界裏所有光明,太陽光最大。太陽是圓的,用『摩尼輪』來比喻。第六句:

  

  【一切悅意樂音雲】

  

  這是音樂的供養,音樂歌舞我們在佛經裏面看到非常之多,現在人講文藝的表演。佛經裏面,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世尊示現成佛第一部宣說的大經,說得很多。所以我們在中國,敦煌、雲崗許許多多石窟裏面看到這些繪畫、雕塑、浮雕,看到佛在那裏講經說法,天人供養。在這些變相圖裏面,許許多多天女散花、音樂舞蹈,供佛,供養大衆。這也顯示福德圓滿,是福德圓滿之相。第七句:

  

  【無邊色相一切寶燈光焰雲】

  

  燈明供養。現在接近新年,我們看到路上張燈結彩。大的節日,許許多多大小城市村鎮都有燈火來慶助,這是一種非常喜悅的氣氛,也是承平興旺的氣氛。往年我們在美國過年,當地人過聖誕節,張燈結彩,香港也不例外,現在已經開始燈都吊上了。《華嚴經》裏頭早就有,諸佛如來講經說法的大會,有人用寶燈來供養。第八句:

  

  【衆寶樹枝華果雲】

  

  這也是喜慶節日裏面不能缺少的供品,是莊嚴具。寶樹、華果,供華供果供寶樹。我們人間供這些,都是用些象征性的,像聖誕節快到了,外國人用的聖誕樹,樹上張燈結彩。這樣的莊嚴具都是無量無邊,我們能想象到場面的壯觀。第九句:

  

  【無盡寶清淨光明摩尼王雲】

  

  『摩尼』是如意寶珠,『王』形容它大,這是很大的摩尼珠,摩尼珠中之王,它放光明。現在我們人間沒有這個東西,但是象征,我們用燈來代表。圓球這種形狀的燈光,也有許許多多的色彩,把它來代表清淨光明的摩尼寶珠。最後一句:

  

  【一切莊嚴具摩尼王雲】

  

  這一句裏面東西就多了,說之不盡。『一切莊嚴具』,都是用摩尼寶所造的。後面這一句總結:

  

  【如是等諸供養雲,有佛世界微塵數。】

  

  這是總結它的數量。菩薩無量無邊,每一位菩薩只要有一個供養具,這個供養之物品也就無量無邊。再看底下這一段,菩薩供養佛、供養世尊,不能疏忽大衆,這是一定的道理。

  

  【彼諸菩薩,一一皆興如是供養雲。】

  

  這一句是總結上面的。

  

  【雨于一切道場衆海,相續不絕。】

  

  這是把所有一切供養都送到了,送到這個大會上。清涼大師在這一段有開示,「衆多…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五一九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