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五卷)▪P2

  ..續本文上一頁?他看到光,他這個能力報得的,鬼神有報得五通。他看到善人,不是修行人,行善的,心地善良慈悲行善的人,那個光都好,鬼神看到尊敬,不敢傷害。

  光音天可以用光來表音聲。所以二禅,人與人意見溝通不要說話,說話很累,說多了傷氣、傷身體。他們往來放光,他們在放光,別人看到那個光,他什麼意思統統都明了。語言很有限、語言很笨拙,二禅以上都不要用語言,用放光來代替。

  叁禅這就更高了,心地更清淨,叁禅叫淨天。

  【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也是在心地清淨上差別而言,這是叁禅的叁天。叁光、叁淨都是講功行的優劣。

  四禅就很特別,四禅一共有九種不同,九天。

  【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

  這是第四禅一般的天,跟前面叁禅一樣。福生、福愛、廣果,四禅叫福天。福報最大,叁災不及。叁災它那裏都沒有,叁災是經上講火災、水災、風災。火災可以燒到初禅,初禅天這叁災都有,都不能避免。二禅是水災,水可以淹沒到二禅,也就是二禅天沒有火災,它有水災、有風災。叁禅天心地清淨,水、火兩種災沒有,它有風災。到第四禅這個人福報大,水、火、風這叁種災難都沒有。水、火、風叫大叁災,佛經裏面講大叁災。小叁災是刀兵劫、瘟疫、饑馑,就是饑餓、饑荒,這小叁災。佛講大叁災、小叁災,這個意思我們也很難懂得。過去讀經也就含含糊糊過去,講經依照古人的注子也含糊籠統過去。

  我在早年到日本去訪問,到廣島、長崎原子彈炸過之後現場去參觀,才恍然大悟佛所講的小叁災就是核子戰爭。核子彈爆發的地方,那就是刀兵劫。我們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不算小叁災,核子戰爭是小叁災。佛在經上講刀兵劫多長的時間?七天七夜,七天七夜的戰爭是刀兵劫。我們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不算刀兵劫,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不算刀兵劫。核子戰爭,核子彈爆發之後,我們才恍然大悟,佛就是講這樁事情。爆炸之後,輻射七個月七天;七個月七天你還不死,你這個命能保得住。有些人不是當時炸死,受輻射所照,七個月當中,七個月之後,他能不能活下去才能夠做定論。佛說這叫瘟疫,原來瘟疫是這麼一樁事情—受輻射感染之災難。被炸的地方,日本人告訴我們,到第八年地上才生草,我們就明白了佛所講,饑餓是七年七個月零七天。地上才長東西,地上草木不生的話,人當然受饑餓。我們想一想,現在核武比起廣島那裏,那個威力不曉得要大多少倍。輻射塵嚴重,被炸的地方,廣島、長崎那裏第八年地上才長草。所以第叁次世界大戰就是佛所講的小叁災到了。大叁災是星球的毀滅,我們今天看到的火災,發光的星體,那就是火,全是一片火海,大陽就是一片火海。大叁災的狀況我們很難理解,現在小叁災情形大致上我們能體會到一些,非常可怕。

  第四禅才是福天,叁災達不到。《大智度論》上佛告訴我們,色界天人主要是修禅定,如果單修禅定不修福,那有那麼大的福報。他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這是色界天人的存心。他布施、持戒,修布施心得樂,布施得多快樂就多。他能舍、他肯施,這樣才能夠以他的定功生到四禅天。四禅的差別也是定功淺深、修福多少,而産生的差別相。

  四禅裏面還有一個特別的一層—無想天,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是外道天,多半都是學佛,把佛的意思解錯了。修定,定裏面什麼念頭都沒有,一念不生,無想修成功就到這個地方去往生。有定沒有慧,這是錯誤;禅定的意思這定裏頭有慧。禅那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靜慮;靜是定,慮是有觀照功夫在,也就是說他明了,他不是死定。一念不生,樣樣清楚、樣樣明了,這才叫禅定。如果只是一念不生,外面什麼都不知道,這個不行,這有定無慧,這樣修成功的時候,你將來就到無想天去。佛法修的是定慧等持叫做禅定。奢摩他、毗婆舍那,奢摩他翻作止息,毗婆舍那翻作觀想,或者是翻作觀見、觀察,它有這些意思。單修就偏在一邊,都不能成就。單修定的人容易昏沈,修成了也是無想天;單修慧的人不能得定,心是飄浮的,妄想很多。爲什麼著重在禅定?禅是定慧均等、定慧等持,這個功夫就是正確的。

  後面這五種是聖人修行的處所。

  【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通常也稱爲五不還天,什麼人住?小乘叁果,也叫做淨居天。四禅是凡聖同居土,凡夫天裏面福生、福愛、廣果跟無想,這四種天人見不到淨居天人,知道他們是在這地方修行,但是看不到。就像我們這個世間,我們這個地球也是凡聖同居土,有佛菩薩、阿羅漢住在我們這個地方,我們人看不見。你們拜慈悲叁昧水忏,裏面講迦諾迦尊者的道場在四川,普通人去荒山什麼也見不到,悟達國師去的時候見到莊嚴道場。有緣才見得到,沒緣見不到,在凡聖同居土。經典裏面告訴我們迦葉尊者還沒有入涅槃,在雞足山,他也常常出來,出來我們也不認識他,他會變化。他要等彌勒佛出世,將釋迦牟尼佛的衣缽傳給他。彌勒佛出世,經上講五十六億萬年之後,迦葉尊者要等這麼長的時間。人心得清淨壽命是自在的,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礙事。

  所以我勸導大家要發願,願力要超過你的業力,你就轉了,你就得自在。你要不肯發願,你的一生決定受命運的支配,你逃不出命運。一定要發大願舍己爲人,你才能夠得自在,生活自在、壽命自在、住世自在、教化自在,所有一切事業沒有一樣不自在,願力不可思議,爲什麼不發願?唐朝法照大師,我們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師,他在五臺山見到文殊菩薩大聖竹林寺,這有緣的人。他見到文殊、普賢,看到法會一萬多人聚會,文殊菩薩講經說法,他還聽了一座,還向文殊菩薩請教。佛法已經進入到末法,末法時期的人根性比較鈍,他向文殊菩薩請教:修什麼法門容易成就?文殊菩薩教他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法照本來是參禅,聽了文殊菩薩的教誨,發願專心念佛。他又請教:佛怎麼念法?文殊菩薩傳授他念佛的方法。以後他離開五臺山,離開之後還到處作記號,怕迷了路,下次再來。結果做了幾次記號再回頭,廟沒有了,一片荒山,才知道不可思議,道場不見了。凡聖同居土,凡夫見不到,沒有那個緣分見不到聖人的境界。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經上講凡聖同居土叁處,我們這個世間是一處,欲界第四天是一處—兜率天。兜率內院彌勒菩薩道場,兜率天人見不到,只聽說不知道在那裏。第四禅的淨居天,這五不還天,這叁處凡聖同居土。他們在這裏修行,雖然都是叁果聖人,爲什麼叫不還?不再到欲界來了,他在這個地方就成就。經上說利根的人他就在五不還天,直接就在這裏證阿羅漢果超越叁界,超出六道輪回,利根的阿羅漢。如果遲鈍的,他還要通過四空天,才能出得了叁界;利根的人不必通過四空天,直接就證阿羅漢,就出了叁界,這是淨居天人。五不還天我們不必再多介紹。叁界裏面見思煩惱講思惑,叁界八十一品;叁界分九地,每一地九品,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到五不還天才能夠斷盡,斷盡再證阿羅漢果。

  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菩提樹下示現成佛,成佛之後就是教化衆生,教化衆生要有人啓請,沒人請,佛就無能爲力。世間人誰認識釋迦牟尼佛,誰知道這是一個大智慧的人、天人大導師,誰認識?世間人沒有人啓請,在這種情形之下佛就要入般涅槃,就要示現滅度。淨居天人見到了,他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示現,趕緊下來啓請,淨居天人代我們啓請,所以佛才住世八十年爲我們講經說法叁百余會,我們要感激淨居天人。他要不請法,我們這個世間那有佛法能聞,所以他們也很慈悲,憐憫一切苦難的衆生,勸請如來說法。

  末後有一個

  【摩醯首羅天。】

  有些經上說摩醯首羅就是色究竟天。在此地爲什麼要把它單獨列個名字?經上也有說,摩醯首羅是淨居天人的上首,這個意思也還不錯。淨居天就是五不還天裏面的最受人尊敬的這一位大德稱爲摩醯首羅。這是于禅定得大自在,所以摩醯首羅也可以稱爲大自在天。這是色界十八層天,簡單就介紹到此地。

  底下一句是,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

  “乃至”兩個字是省略。這是講四空天,無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天人,實在是凡夫裏面很聰明、很有智慧。在中國古代老子,他出現在周朝,春秋的時代,與孔子同時代,年齡比孔子大。這個人聰明,他說:“吾有大患爲吾有身。”他說:我有很大的憂患,什麼憂患?我有身體。身爲苦本,如果沒有身體多好、多自在,高級凡夫,所以他知道身是苦本。如何把身舍掉不要身?他厭棄色身,加強他的定功,確確實實他能夠把色身舍棄掉、離開,往上再提升,我們一般人講靈界,依佛法來講只有神識沒有色身,這一類我們就稱作無色界。色界天,色界天人欲離開了,這嚴重的煩惱,五欲六塵舍掉,出離欲界到了色界。色界還有色相、還有身體、還有居住的環境,這個東西還是麻煩,還不是究竟,把這個舍掉就到了四空天。四空天還是六道的範圍,並沒有出離六道。

  四空天第一個是“空處天”,色離開之後這就進入空處,心緣虛空沒有色相,這定叫虛空定。第二叫“識處天”,空也能舍掉,空跟色是相對顯現,所以虛空不是真實的。他要把空也舍棄掉,空舍棄掉了還有個識存在,這是就他所緣之處給它建立一個名稱,叫它識處。其實舍空是不著空,不是真正把空舍掉。不再執著空相,心裏頭空跟色對立的念頭沒有,這個時候識在,所以叫識處。這一個修行人,如果發現識還是個麻煩事情,還不是究竟,識就是分別,分別也把它舍掉,那就入“無所有處天”,無色界的第叁層,入無所有。修這個定的時候,一切內外境界都放下,內外兩邊境界都放下、都舍棄,所以叫無所有。到最高的這一層,“非想非非想處天”,因爲他連識也不緣,所以這是非想;不起作用之處也不緣,所以叫非非想。非想非非想這是叁界裏面最高的境界。…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五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