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非想非非想說法很多,可以參照經論裏面的說法,《楞嚴經》裏面講得很詳細,一般《佛學大字典》裏面也有詳細的解釋。
這是無色界天,往往一些學人到這個境界,以爲就是如來果地上所講的大涅槃,他不知道這是非想非非想天,以爲入這個境界就永遠不生不滅。那裏知道他還是有壽命,他的壽命就是他的定功,他的定力能夠保持多久?經上講八萬大劫,這個數字很可觀。八萬大劫是怎麼回事情?我們這個世界一次成住壞空是一個大劫。一個大劫裏面有四個中劫,四個中劫就是成、住、壞、空這四個中劫。我們現在娑婆世界,現在住的是住劫,成、住,住劫。八萬大劫就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有這麼深的定,他的壽命這麼長。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到了時候,他還是要墮落,還是墮落下,他不能再往上升,他只有往下墮。那個墮就墮得很慘,一般人常講爬得高摔得重,《楞嚴經》上講四空天人,墮落下來之後多半是墮阿鼻地獄。從最高的跌到最低,爲什麼?謗佛、謗法、謗僧,毀謗叁寶的過失墮阿鼻地獄。爲什麼他有毀謗叁寶的念頭?他一想我已經成佛,證得大涅槃,爲什麼今天還會墮落?心裏就起懷疑,諸佛如來說的話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就墮落。是他自己誤會錯認,那不是如來涅槃境界。不但不是如來果地,小乘果地也不是,完全産生誤會。
所以修行愈往上面去,那個境界邪正愈難辨別,這是世尊在《楞嚴經》上爲什麼給我們說五十種陰魔。魔境現前我們把它當作佛境界,那個虧就吃大。我們初學的人要想避免魔障,唯一的方法依教修行,佛在經上講的決定順從,別人講的,不是佛經上所說,決定不能夠依靠,這樣就能夠避免落入魔道。所以最要緊的我們要信佛,我們是跟佛學,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這個善知識所說的,經上所有的我們相信,經上沒有的我們不相信,不能跟他學。佛說無量法門,說的時候應機而說,機不同佛說法不同,因此我們要學那個法門,依靠那個經典,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然後才不至于錯解如來真實義。譬如佛跟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有,我們修淨土就依淨土經典,佛在其他經典講萬法皆空,你要說一切皆空,西方極樂世界也空,佛曾經說過;好了,你就不相信,你不是把自己這一次機會錯過了嗎?學那個法門就依照這個法門經典來修學,與這個法門講的不一樣,那個經典決定不能依靠。
其實這個道理很淺,並不是很深,不難懂。像現在在大學裏念書,你學那一個科系,一定要依照這個科系本科的課程,你不能學別的科;你學的其他的科目,跟你的科目不相同,不但不能有幫助反而要破壞,這不是一個道理嗎?佛在經上常常以醫王來作比喻,這個比喻就更明顯。大夫給病人診斷開的藥方,開給你的藥方別的人不敢吃,害的病不一樣,你吃這個藥一吃就好,別人一吃就吃死。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種不同的藥方,度八萬四千不同的病人,怎麼可以隨便亂吃?所以我們修往生的法門,一定要依據往生經。佛在《大藏經》裏面叁經一論叫往生經:《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天親菩薩的《往生論》,這叁種。《普賢行願品》、《大勢至圓通章》後人加進去,加得很好,也可以依靠,決定沒有問題,現在稱爲五經一論。我們念佛求往生要依據這個經典那就沒錯,不能依靠其他經典。其他經典裏面所說,與我們經典理論、方法、境界相應可以參考,不相應決定不能讀,決定不要去看,我們自己的功行才真正有把握、才會有成就。
如果你什麼經都看、什麼經都學,你的麻煩就大,不但你自己修學不能成就,你也不能教化衆生。你教化衆生這裏扯一點、那裏扯一點,會把衆生搞得迷惑顛倒。今天學佛非常非常困難,我爲什麼不教佛學院,道理就在此地。佛學院開了許多課程,請了許多法師,把這些學生天天講得迷惑顛倒,如醉如癡,收不到效果。我自己學佛得一點利益,好在是很幸運遇到善知識,一個人教,接受一家之言,走一條路,這很單純,不複雜 ,不會有疑惑,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以後我們才了解,儒家、佛家所講的師承,就是這個意思。我跟一個老師學,聽一個老師的話,這一個老師對我要負責任。如果我還要去跟別人學,那這個老師沒法子教。真正親近善知識,依照古人那個師承,你跟定這一個老師決定不可以跟第二個人學,不能聽第二個人的教誨,你才會有成就。老師對你要負因果責任,這個責任很重,把你的路指錯、帶錯,他要受惡報。可是你自己不接受,你要到處聽別人,還要看別的東西,那這個老師對你不負責任。
現代往後師承恐怕已經沒有,不可能,所以能不能成就完全在個人。換句話說,沒有對你認真負責這種老師,老師要找這樣的學生實在講也找不到,完全靠自己的覺悟。真正覺悟、真正成就還是要走老路子,跟定一個人學。我勸勉大家,我們今天跟誰學?跟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在那裏?《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我們讀《無量壽經》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訓,阿彌陀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做,阿彌陀佛不教我們做的,我們決定不做,我們只聽阿彌陀佛,不聽任何人,你這一生決定往生。另外這有一個大德可以幫助我們一把—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文鈔》字字句句與往生經相應,常常讀誦印祖的《文鈔》跟印祖爲友,聽他的教誨,遵從他的指導,斷惡修善,敦倫盡分、深信因果、老實念佛,決定得生淨土。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求往生、求出離叁界六道,除這一條路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一切天衆、龍衆、鬼神等衆,悉來集會。】
這一段是講天龍八部這些大衆。我們再把下面這一段經文念下去,下面是神衆。
【複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我們本地,還有他方世界。
【海神。江神。河神。】
這是水神,水有大小,我們中國人講龍王。
【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苖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我們把這兩段合起來說。這兩段是講八部跟一切神衆。過去聖一法師在九華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對于這些神衆都有一個介紹,神衆也來參加這個大會,這一次的集會並不偶然,都是與地藏菩薩往昔有深厚的因緣。沒有緣,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這一次開這個法會,他們有什麼資格來參加?我們看到與會的大衆不能不有疑惑,不但有這些天衆、神衆,後面還說有鬼衆。我們繼續看經文:
【複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氣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鬼王裏面列了十種。鬼道也相當複雜,鬼道裏面有福德則稱之爲鬼王。我們在人間修福,福不唐捐,福報是真實的,你所修的福,你將來一定得福報。可是福報在那個地方享不一定,要看你在那一道,你有福無論在那一道都享福,落在鬼道裏頭也享福。給諸位說,只有地獄道沒有辦法,你在人道、在天道、在畜生道、在餓鬼道,有福德的人都享福,在鬼道裏面當鬼王。這些人、這一些衆生都是與佛有緣,特別是與地藏菩薩的緣深,我們從這個經上來看,十法界的衆生統統都在這裏聚會,很不可思議,這是所有一切法會裏面,我們沒見到過。《華嚴經》上也有,十法界衆生也都來集,但是要是跟《地藏經》比一比,還不如。爲什麼?《地藏經》上這個集會,前面我們看到一切諸佛,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一個不漏,統統都到齊,這在《華嚴》上沒看到。從諸佛如來一直到地獄衆生,到這些鬼王,鬼王有很多是管地獄的,統統來集會,太希有。
這一段經文我們讀了之後,決定不能夠輕易看過,曉得這個法會無比的殊勝。什麼原因?這些人、這一些諸佛如來都是地藏菩薩的學生,今天老師有事,學生怎麼敢不來。地藏菩薩這麼大的威德,對,地藏是什麼?心地,不是講一個人。前面一開端就給你講,地是心地,真心本性,藏是本性裏面具有的無量智慧德能,所有一切衆生都依這個修行成佛。今天講地藏法門是一切諸佛如來擁護,一切衆生要依靠、要仰賴,所以這個法會就第一殊勝,《華嚴》不能比,《華嚴》也是要依它起來的,它是根本依。諸位要曉得這個問題重要性,根本依就是《觀經》的第一福。我們今天疏忽了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給諸位說,修什麼樣的法門,你在這一生都不能成就。爲什麼?你沒有根本,所以學佛要無量劫。我們學佛絕對不是這一生,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阿阇王子這一幫人,實在講就是講我們,過去生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現在還是凡夫,還是流轉六道。供養四百億佛,修行聞法不在少數,爲什麼不能夠出叁界?爲什麼不能往生?這是過去李老師常講,一萬個念佛人難得兩、叁個往生。什麼道理?你沒有從根本修。
你別看那些往生的人,往生那麼好的瑞相,可能他聽經也很少,聞法也不多,他真的往生。你再細細打聽,這個人一定孝順父母,一定是尊敬師長,心地很慈悲。你去打聽打聽,他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決定符合叁福的第一條,有沒有人教他?沒人教他,他本來就是這樣,他做人就很慈悲,他對人就很尊重,真做到。我們不如他,爲什麼?念了一點書,學了一點佛法,貢高我慢,覺得自己很不起,人家都不如我。他能往生,我們反而落後,還搞輪回,爲什麼?他沒有念過書,他不認識字,他很謙虛、很卑下,處處總是別人在高處,自己不如人,他往生。所以書念得愈多,從前李老師講,不念書的時候還知道孝順父母,書念多了,父母沒念過書,他的學問、學位比父母高,眼睛愈念愈念就念到頭頂上去,連父母都瞧不起,那裏還會尊重師長?這樣的人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大道理,依教奉行才不致于空過了這一生。這一部《地藏經》,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開這個法…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五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