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樁大事:一個是家庭經濟,一個是教育後代。你們想想看,這兩樁事情哪個重要?兩樁都重要。兩個重要比起來,哪一個是最重要,我們有沒有去想過?所以夫婦有別,別是任務不一樣。在古時候絕對不是重男輕女,那你的觀念就錯了,你就誤會了古人。一般男子負責家庭經濟,女子負責教養下一代,你這個家能不能興旺,看你後代有沒有好兒女。我們今天講,你們家裏後代出不出人才,有傑出的人才出現,那這是家裏母親盡到了責任。
你們看看中國古聖先王得力什麼?好母親。周文王的母親在中國曆史上是婦女的典型模範。她什麼樣可以做後人的模範?就是教育兒女,她從胎教開始。懷孕文王的時候,眼不看惡色,耳不聞惡聲,口不出惡言,爲什麼?影響胎兒。換句話說,她所見所聞、所接觸、所說的都是善的,沒有不善!不善,她就遠離,不接觸,不看、不聽、不說、不接觸。所以中國講胎教,文王的母親是個典型,她把她的兒子養大教出來,周文王建立周王朝。周王朝在中國曆史上享國最久,八百年,傳幾十代。文王的弟弟周公,都是聖人!聖王、聖人全是得力于母親調教出來的。
現在人講女權,中國自古以來,女權比男子的權大,男子權只是賺一點錢養家活口;那個最重的責任是教養下一代,下一代出聖人、出賢人。所以婦女相夫教子,這是夫婦有別,不同的任務。印光大師在《文鈔》裏頭對于婦女贊歎備至,婦女之權操縱社會國家的安危,因爲你培養出好的下一代,聖人、賢人,社會國家都享你的福,你說這個權多大!很可惜現在沒有人講,也沒有人懂,不知道培養一個聖賢,你給世間人造多大的福!佛菩薩是聖人,父母從小調養教大的,這是上天給婦女的特權、給婦女的使命,你要把它舍棄;現在人講男女平等,女權,把上天賦給你的特權、使命,你把它舍棄掉,跟男人在這個社會裏面去爭,爭名爭利,自己下一代的小孩不聞不問。沒錯,你也可以能夠出頭,你下一代完了。
世出世間法講到真正的立功立業,是要看你後繼有人,這中國諺語常講「不孝有叁,無後爲大」。這裏頭有大道理。你自己做得再好,豐功偉業,你死了之後,你後繼無人就消滅了、消失了,這不算有成就。真正在你的成績單上,你的成績等于零,因爲隨你死了之後就消滅了,你後繼無人。中國無論哪一個行業都講究傳宗接代,經商的老店他子子孫孫後繼有人,北京有個同仁堂,諸位都知道,全世界聞名,大概有叁百多年的老店,他爲什麼這麼久?他的子孫都能夠繼續,這叫做有後。如果你的兒女雖然多,沒有一個能夠繼承祖宗的事業,就是你後繼無人。所以這「無後爲大」不是說你沒有兒女,你兒女裏頭有沒有成就的,有沒有能夠繼續你的功業、你的學術、你的道統,這個後是講的這個。
做學問的人,世間跟出世間佛門裏面都講求有傳人,那個傳人就是有後。我自己這一生做得再好,如果沒有傳人,非常非常遺憾!可是傳人可遇不可求,不像家庭,家庭有太太從小就培養,從小培養的,那我們出家人這不是從小培養的。尤其在從前,從前出家是經過國家考試的。國家考試出家,諸位想想看,總是差不多年齡最少也要二十歲,所以出家人的素質還是選擇有家教的家庭,倫理道德的教育有深厚的基礎,然後再接受佛法,他才成爲一代的祖師大德,這有傳人。
所以有根基,自己本身好學,對于這門學問,對于這個事業(出家也是個事業),這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事業,釋迦牟尼佛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佛陀當年在世,一生幹的是什麼事業?教學,講經教學,從叁十歲開始一直到七十九歲。他是七十九歲走的,所以我們佛門常講,世尊住世講經叁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從來沒有中斷過!常隨弟子,就是跟著佛陀的,佛到哪裏他們都跟著一道。這個團體不小,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請釋迦牟尼佛到這個地方來講經教學不是容易事情,他這麼多人,你要有能力招待。但是他們的生活條件很簡單,實在沒有地方住,你要是有個花園、有個樹林,他都行,他樹下一宿;吃飯的時候也很容易,他們每天都出去托缽,所以接待不是太困難。在當時有國王大臣長者、大富長者,他們都有自己的別墅花園,祇樹給孤獨園、竹林精舍,這都是非常有名的地方。所以王舍城、靈鹫山這些地方,佛在這些地方講經的時間都相當長。總而言之,佛陀慈悲,盡可能不麻煩人,接受別人邀請,並不給人添太多的麻煩,大家歡喜親近。
請佛到這個地方來講經教學化導一方,這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裏面所說的「請轉*輪,請佛住世」,那佛是一定做到「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世尊的行誼我們要知道,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裏,要真正發心效法學習。這就是出家學佛所從事的事業,這個角色在現在社會裏面用現在的名詞來說,就是一個從事于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工作的義務工作者。因爲佛教學沒有收學費,沒有收學生的供養,完全是義務教育。那我們對這個要是有興趣,很喜歡,你要是發心,這是出家,出家就從事于這個工作,這個行業。
佛教導我們,我們這個社會上各行各業,每一個行業對社會、對衆生都有貢獻。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身體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器官,任何一個器官對于整個身體健康都有密切的關系,少一個也不行。我們社會上這些行業不能夠少的,我們要平等尊重,只要每一個行業從業的人員,把他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做到圓圓滿滿、盡善盡美,跟其他各個行業互相合作配合,社會就健康了。國泰民安,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人人都過好日子。這就是你對社會、你對國家、你對族群、你對世界、你對一切衆生,做出了真實的貢獻,本分的行業。
我們現在這個行業就是講經教學,我們一生只要把這樁事情做好。現代方便可以利用衛星電視,可以利用網際網路,我們在這個小攝影棚裏面可以跟全世界的同修同時在一起學習,這不是社會教育是什麼?我們使用的是佛陀的教材,這個教材是叁千年前佛講的。古代的教材能夠適用于現代社會,他所講的原理原則超越時間,佛生在叁千年前,我們今天是在叁千年後,看起來依舊非常新鮮,一絲毫沒有說不合于這個時代,我們沒有看出來;超越空間,當年在印度教學,現在在中國,我們在香港教學,你想想哪一個字、哪一句我們今天用不上?所以經教這個教科書,活的。
契入境界之後,那就是大乘教裏面所說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活活潑潑。不但這經教活活潑潑,契入之後,我們才見到整個宇宙是活活潑潑的,整個宇宙是和諧的,找不到沖突。連沖突名字都找不到,哪裏會有這個事情!如果一有矛盾、一有沖突,像我們這身體,我們身體裏面的器官,哪個器官跟哪個器官發生沖突了,我們就曉得這人生病了,健康失去了。身體裏面器官雖然多,一個身;然後曉得我們地球上生態雖然很複雜,一個地球,地球是和諧的,地球上生長的東西它都有作用,生態平衡的作用。
我們今天人真是迷惑顛倒,任意去破壞生態平衡,這一破壞麻煩來了,就生病了,病態就現前了。病態是什麼?天災人禍。天災,水災、火災、風災、地震、旱災,這災害都來了,連氣候都不正常!人禍是什麼?災難現前,人民生活困難,有的時候得不到生活,于是做盜賊搶劫,這變成人禍。天災人禍都是生態平衡失常所産生的。我們懂這個道理,佛在經教裏頭講得非常透徹!
我們知道了,應該怎樣防止?所以最殊勝的就是我們每個人在自己行業裏頭盡心盡力用我的智慧、用我們的德能把它做好,跟社會、跟其他各個行業配合,這個社會就美好。就像身體一樣,我們每個器官,每一個器官的功能不相同,都會做得盡善盡美,跟其他器官密切合作,身體健康,永遠沒有病患。你要想想佛菩薩在經教裏講這些大道理,你把它濃縮成一個身體,你就能悟入。整個宇宙是一個身體,這都是佛說的,「十方叁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都是佛在經上講的,宇宙一體!
宇宙既然一體,那我們這個地球、我們這太陽系是什麼?就好象身體裏面一個器官。器官是許許多多細胞組成,這細胞組成,一個器官裏也分很多部位,像眼睛,眼睛一分析,它裏面的部位很多,眼球、瞳孔、視神經,就有很多,全是細胞組織的。那就像是這一個地球上,它有許多國家、許多族群,有許多不同的文化,組成這麼一個器官。這個器官一定配合整個宇宙其他星球,在這個太空當中運行有一定的軌道不會發生沖突,宇宙和諧。
你從這裏體會,星系和諧、地球和諧,地球上所居住的國家與國家和諧,族群與族群和諧,宗教與宗教和諧。明白這個道理,你的愛心就生起來,你就懂得自愛。自愛就是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愛他就是我的本分工作跟別人配合。能夠自愛、能夠愛他,這是神聖教育的效果,神聖教育的圓滿。神聖所說的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一絲毫勉強!隨順自然的原則,隨順自然的運行,這叫「道」!中國人講「行道履德」就是這個意思。
這段文裏面,清涼大師在《鈔》(鈔就是注解,注前面疏的)說得比較多,我們把這個文念一遍。大意剛才我都說出來了,我這個說法諸位好懂。我們來看清涼大師引用經論,《鈔》「與前鏡喻者」,前面也有講到用鏡子做比喻。「前業果中喻如來藏」,把鏡子比喻作如來藏。「約其自心,故是因也。今將喻佛,是喻緣故」。我們現在把這個鏡子比喻作佛,前面用鏡子比喻作如來藏,如來藏裏面含藏無始劫以來業習種子,那是因。這個因是能變之因,真心本性能現,阿賴耶裏面含藏業習種子遇到緣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識變的,實在講就是阿賴耶裏面含藏的業習種子所變的。這是說宇宙的起源。
科學家不是這個說法,科學家一直到今天還沒有定論…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九0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