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們講時間、講空間,這都屬于抽象概念,都列在有爲法裏頭。
有爲法是什麼?像夢幻泡影一樣,不是真的!包括我們的肉體、精神,包括整個宇宙,你怎麼能把它當真?你因爲把它當真,你才起貪瞋癡慢,我們說得很具體、很容易了解,你才會生起控製它的念頭,生起占有它的念頭。從控製、占有馬上就會連帶生起損人利己,這就是違背了良心道德,就造嚴重惡業了。我們自己迷,別人也迷,這個事情很麻煩。迷人跟迷人在一塊,生生世世酬償報應,我們中國人常講,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你要是真正把佛經念透了,念懂了,你再回頭看看這個六道,六道是什麼?六道原來是冤冤相報。
你占有別人的財,你要還錢,要還債;你害了別人的命,你要還命。佛門裏面常講,吃它半斤要還它八兩,這是講我們吃衆生肉,好吃的,將來自己要變畜生,要還它;它將來從畜生得到人身,我們淪落到畜生身,還債。六道沒有別的,就是這麼回事情,欠命的還命,欠錢的還錢,真正是慘不忍睹。可是我們現在繼續不斷在造業,這就是常流轉。輪回就是起惑、造業、受報,受報的時候又迷惑,迷惑又造業,又受報,就是惑、業、苦這樣子在循環不斷。怎麼迷的?在境界裏面迷,境界爲緣長六粗,這個事情麻煩,一墮落到輪回裏面去之後,真的叫沒完沒了。人在裏面,不知不覺,真正像醉生夢死。
所以佛法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這是大幸運,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我們遇到了。遇到了怎麼樣?你不覺悟,沒有好好的學習,等于沒有遇到,這叫真可惜!百千萬劫難遭遇,遇到之後是空手而歸。遇不到那沒有話說,遇到空過,你說多可惜。這個遇到,就是你遇到超越六道輪回的機會,你遇到了,在佛法講是得度機緣。
爲什麼遇到之後還輕易放掉?你沒有遇到真正善知識教導你,所以雖然遇到,不知道珍惜,不知道這是寶!依舊貪戀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戀這些東西。而不知道名利跟五欲六塵是害死你的東西,你就是因爲貪戀這些,所以生生世世墮落在輪回,永遠出不去。這個毛病還不改,怎麼得了!幾時你能覺悟?幾時你能回頭?我在這個地方天天在講,你聽懂了沒有?如果你說「法師是對別人講的,不是對我講的」,你這一生肯定空過了,你什麼都沒有聽到,什麼都沒有學到,依舊是起惑、造業、受報,跟一切衆生恩恩怨怨沒完沒了。
佛法教我們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把宇宙這些真相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講清楚、講明白還不算數,佛要我們親自去證得,證明佛講的沒錯。怎樣才能證得?離妄想分別執著就證得。佛說六道是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本來沒有,這是虛妄分別,妄想分別執著合起來,虛妄分別,因虛妄分別現這個假相。你要是能把執著斷掉,六道就沒有了,但是你出不了十法界。六道脫離掉,還有四聖法界,四聖法界爲什麼脫離不掉?因爲你有分別。分別也斷掉了,世出世間法不再分別,那恭喜你,你超越十法界了;超越十法界,入佛的境界。佛境界叫一真法界,在《華嚴經》上說華藏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屬于華藏世界,分別執著都斷了。分別執著不斷,念佛往生,那是你念佛的功夫把分別執著控製住,這叫伏斷,我們淨宗法門叫功夫成片。煩惱伏住了,煩惱就是分別執著,行,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你執著斷了,還有分別,生方便有余土;如果分別也斷了,你生實報莊嚴土;西方世界四土叁輩九品,是這麼回事情。
我們明白了,真搞清楚了,就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斷煩惱,學!從粗的先斷起,粗的是什麼?就是控製、占有,我們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切隨緣就好了,有很好,沒有也很好,不控製、不占有,沒有這個念頭。諸位要曉得,控製是迷惑,占有是造業,控製這個業比較輕,占有造的業就極重。爲什麼叫你不要控製,不要占有?因爲是假的,不是真的,確確實實你得不到,你要占有幹什麼?得不到!所以控製、占有是假相,不是真的,不是事實。爲什麼?所有一切法,不是說了嗎?「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夢裏頭你以爲是真的,一覺醒來之後,你曉得全是假的。我們現實的環境,跟夢中境界沒有兩樣,沒有一樣是真的。
前面我們詳細說過,現在這些現象是什麼現象?《楞嚴經》上佛說得很好,所有一切現象,「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跟清涼大師在《疏》裏頭給我們講,他講的是能現是心,能變是識,唯識所變,唯心所現,森羅萬象是所現、所變,並皆速滅!能現的、能變的,所現的、所變的,很快就沒有了,速度太快。我們常常引用《仁王經》上佛所說的,《仁王經》裏面講生滅的速度,佛說一彈指,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我們彈指,用力很快的彈,我一秒鍾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剛剛好兩個十萬八千,兩個十萬八千就是二十一萬六千。一秒鍾生滅多少次?二十一萬六千次,你怎麼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你把它當真了。所以我舉出電影,電影這個常識現在大家都知道。電影放映機把幻燈片放在銀幕上,快速的移動,一秒鍾才二十四張,我們已經覺得銀幕裏頭是真的,不知道是假的。現在我們現前的現象,一秒鍾生滅多少次?二十一萬六千次,並皆速滅,能現所現,能變所變。一切衆生誤以爲真實,在這個裏面起了妄想,占有是妄想,控製是妄想,患得患失,沒有一個不是妄想。
所以佛在這個經出現品裏頭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諸佛如來出現世間,諸大菩薩出現世間,爲什麼?無非是把事實真相爲我們芸芸衆生說清楚,說明白,讓我們省悟過來,省悟過來就回頭了,回頭是岸。這個回頭在禅宗裏面叫「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把這個找到。那是什麼?真我,那不是假我,這個身是假我,有生有滅,是生滅法,不是真的;真我呢?真我不生不滅,梵語稱爲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常樂我淨,真常、真樂、真我、真淨,四種淨德是自性裏頭本來具足。我們今天迷了,迷並沒有失去,講失是什麼?迷失,只要你一覺悟,你就恢複,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所以佛眼看衆生,衆生都是佛,佛對衆生尊敬,佛對衆生無條件的協助,幫助你明心見性,恢複性德,衆生還不接受,所以《地藏經》上講「剛強難化」,這是真的。迷惑顛倒的衆生,你對他怎麼好,他還懷疑:你爲什麼對我這麼好?不但不接受,而且還要毀謗,還要破壞,這就叫剛強難化。佛菩薩在不在意?不在意,如果佛菩薩要是在意,他就變成凡夫,他也迷了。佛菩薩清楚、明了,慢慢來,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來生不能成就,後世。「佛氏門中,不舍一人」,慈悲到極處!這叫長時熏修,這個長時是多生多劫,多生多劫熏修,你才會回頭。那我們看到這一生當中得度的人,念佛往生的人,我們心裏就明白,他的善根是久遠劫熏習到今天成熟,它才起作用。
因果是真的,世間事沒有一樁事情是突然的,是一下成就的,沒有。你看到是突然的,好象他很快就成就了,多生多劫熏習。好象我們讀書,參加畢業典禮,看人家拿博士學位,好象很容易就拿到了。你不曉得他從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他念了十多年才拿到,你是剛剛看到他拿到,你不曉得之前他有十幾年的辛苦;學佛成就,亦複如是。看到這個念佛的人往生,瑞相很自在,過去生中累劫修行,哪有這麼簡單!這些道理,事實真相,總要搞清楚、搞明白,自己認真努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一生肯定成就。只要你能夠深信不疑,不夾雜,不間斷,就證明你過去生中修積的功德成熟了,你才有這個現象,這個現象也是瑞相。
常流轉容易懂,後頭一句說,『而無能轉者』,這什麼意思?清涼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無別我人,故雲無能轉者」,這個道理深,理事、性相都不可得。誰是能轉?誰是所轉?都沒有。這句話意思深。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注解,「二明由不相知,方成種種」。這首偈前面兩句「出種種」,『以此常流轉』,這第叁句,前面講彼此不相知。「舉體性空,方成流轉,即此八識,各無體性,故無實我法而爲其主,向若有性,不可熏變,安得流轉」。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流轉的道理,流轉就是輪回,爲什麼有種種?前面講得很多很多,五首偈講這個種種,這個地方做總結,由于各各不相知,所以才成種種。爲什麼不相知?它沒有自性,就是說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它一定具備許許多多條件,不是個單純的;具足許多條件、因素,形成這個色相,因此它沒有自體,所以各各不相知。無性,就是無自性,是舉體性空,它沒有自體,所以它能夠隨緣,這就有流轉之相,所以它合在這個法裏頭說,即此八識,各無體性。
八識無體性,八識所變現的六根、六塵,《楞嚴經》上還講七大,都沒有體性,無體性就是我們常講,相有,性沒有,無自性;事有,理沒有,所以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是《般若經》世尊給我們做的總結,「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般若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總結,你看最後一句話,「無智亦無得」,說盡了!用我們現在科學家的術語來講,智是精神,不是物質,得裏面就有物質,精神跟物質都是幻有,不是真的。在這個地方講得更清楚,精神是什麼?八識是精神,心法。六根、六塵裏面,除了意所緣的法塵,總共是十一法,叫十一個色法,十一個色法是六根、五塵;十一個色法,物質,這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物質跟精神都沒有自體,都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各無體性,這裏頭「無實我法而爲其主」。
佛法裏面講的常樂我淨,…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四一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