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真相。所以我們今天了解這個意思,實在講用電影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我們細心在這裏觀察體會,能懂這個意思,能夠理解,然後承認真的是不相知。是不相知,你才真正肯定《般若經》上無知亦無得,無知無得就是究竟涅槃。
他的叁義第二個「由依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這個偈子裏頭沒有這個意思,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頭說得很清楚。爲什麼會有緣起?緣起也是方便說,因爲前面講的是「虛妄緣起」,是方便說,這個方便緣起,虛妄緣起是依無知無性它才有。如果有知,如果有體性,緣起法就講不通。無量因緣,這裏面是無知無性,有知有性的時候,緣聚緣散那就有條件,緣聚緣散沒有條件。第叁個意思「由此妄法」。妄法就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就是虛妄,「各無所有」。在無所有當中顯示出什麼?無性的真理。無性真理就是法性,恒常顯現,你要是見到就叫見性。佛家常講的「明心見性」,他見的什麼性?無性真理恒常顯現,他見到,他見性。
《金剛經》在中國不但學佛的人必讀,不學佛的人也必讀。這是講過去不是講現在。在中國過去凡是讀書人,儒家、道家沒有不讀《金剛經》。《金剛經》確實如江味農居士所說,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綱要。《般若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結,綱要的綱要。所以《心經》跟《金剛經》在中國佛教裏頭,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必讀,而《心經》列爲朝暮課誦,它有道理。佛在《金剛經》囑咐我們,「一切有爲法」,一切有爲法就是一切法,因爲無爲是無性真理,一切有爲法確確實實「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那就是比喻並皆速滅,不存在;「應作如是觀」,你應該要這樣的看法,那就對!
宇宙之間萬事萬物虛妄不實,緣起也是虛妄,何況現象。常常要想到並皆速滅。並皆速滅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如露亦如電。你常常作如是觀,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裏面,不知不覺自自然然就放下。放下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那個豁然大悟是什麼?無性真理見到了。見到之後,就像古大德所說的踏破鐵鞋無覓處,這是講參學,苦!到處去參學。目的在什麼地方?目的就是希望見性。法性、佛性在哪裏?什麼是法性?什麼是佛性?什麼是無性?《肇論》裏面講得好,一開端就把這個說出來。所以「趙州八十猶行腳」。爲什麼?沒有見性。一旦豁然開悟,性在哪裏?遍法界虛空界法法皆是,無有一法不是,恒常顯現。
偈頌裏面清涼講得很好,「現文但有初後二意」。這是這一首偈頌裏頭,這叁義裏頭有初有後,當中這個意思沒有。當中講的是「依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這個偈子裏頭沒有這個意思,這偈子裏頭前面跟後面的意思有。我們再看清涼大師的開示,接著看。「言諸法者,非唯舉前十事五對」。十事五對是舉例。「亦該一切有爲法也」。這個要知道,十事五對是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明白,實際上它已經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統統包括在其中,一法不漏。
什麼叫一切有爲法?彌勒菩薩造《瑜伽師地論》,從前人講造,現在人講著作。《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著作的,他將法界虛空界一切法歸納爲六百六十法,歸納爲六百六十類,展開就是一切法。天親菩薩看到這個好!但是教初學太多,初學的人不容易接受,所以他老人家又把六百六十法再歸納,歸納爲一百法,作爲法相唯識入門。他造的這個論叫《百法明門論》,把它歸納爲一百法。這一百法裏頭,前面九十四法有爲法,後面六法是無爲法,無爲法是無性真理。有爲法,《百法》裏面所分的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色法,這四大類。心法有八,八識,這八心王;心所法有五十一,五十一個心所有法,講心的作用,起心動念,作用;不相應行法二十四。不相應,我們現在人講的抽象概念。爲什麼叫不相應?它不跟心法相應,也不跟心所法相應,也不跟色法相應,但是它是心心所色法裏面産生一個錯誤的念頭,叫抽象概念,二十四。這些都是屬于有爲法。
有爲是什麼意思?有生有滅,凡是有生有滅的都叫做有爲法。那我們看看宇宙之間什麼東西不生不滅?我們今天看到動物有生老病死,看到植物有生住異滅,看礦物有成住壞空。宇宙之間沒有一法是不生不滅。大概在我們現在一般講的虛空是不生不滅,所以虛空在《百法》裏面屬于無爲法,虛空無爲。它是不是真的無爲?不是,不是真的無爲。因爲我們看不到它的生滅,所以把它列在無爲法。無爲法有六個,六個裏面只有一個是真的無爲法,真如無爲。真如無爲就是此地所講的無性真理,這是真的無爲法,前面五個是相似的無爲法,不是真的。定中境界也是屬于無爲法,因爲有爲法裏頭沒有辦法包括它,所以它是相似無爲。「諸法」這兩個字把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包括進去了,這我們要知道它範圍多大。經典裏面要說出這個事實真相,讓我們通達明了,你在一切法裏頭不迷惑。不迷,你就不會做錯事,心安理得,你得大自在,這就是離苦得樂。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現在時間到了,下面我們等下一節的時候再說。
請接著看清涼大師下面這段文:
「果從因生,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我們先看這一句。這裏面講到因果,佛法裏面我們常常聽到兩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那我們要問因果算不算在萬法之中?還是它在萬法之外?我們想一想因、果這是二法,既然是二法,那當然在萬法之中,還能跑到萬法之外嗎?它是有爲法,它決定不是無爲法。從這裏就看到因會變成果,因就沒有了,果又會變成因,那果也沒有,沒有體性,所以它是屬于有爲法。
說到因果,我們要對因果有正確的認識。因果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所以它不是真實法,它也是屬于虛妄緣起,也是屬于虛妄有爲。何以說它不空?這個不空是隨順俗谛說的,世間人能夠理解,很容易接受。第一個轉變,譬如我們用植物來做比喻,我們種一棵桃樹,桃核是因。我們把桃核種在地下,過不久桃核就生芽,慢慢它就長成樹苗,長成樹苗,我們仔細去看它,桃核不見了,因變成果。樹苗就是果,它長成小樹,因沒有了,果現前。樹長大的時候,樹又結桃,樹是因,結成的桃核又是果,這個果又是另外一個樹的因,這轉變!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核桃的種子它會變成樹,樹又會結桃,轉變不空。第二個現象它相續不空,因果相續;第叁個現象循環不空,因果循環。所以從這叁個現象裏面我們講因果不空。
在事上說,善因一定感善報,善果,惡因一定感惡報。這是世間人,無論是學佛不學佛,佛法或者是其他宗教,乃至于不信宗教的人他也能接受這個事實。我們對人好,這是因,別人對我們的回報也好。中國人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在宗教裏面,許許多多的宗教都講因果,佛教,印度教,婆羅門教,中國的道教、儒家,都講因果輪回報應,都說。在外國宗教雖然沒有說六道,至少有叁道,有天堂、有人間、有地獄,善因將來生天堂,造惡將來墮地獄;他也承認叁世,人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古蘭經》裏面「信前定」,你的命運早已經注定。「信末日」,末日是你的造作到最後有審判,你行善積德,將來你生天堂;你造作一切不善的惡業,你將來會墮地獄。這些都是講因果,道教講得很多很多。江逸子老師最近完成的「地獄變相圖」,多分是依道教。也引起我們對于佛在經典裏面所說地獄的狀況,我們去查經,查到有二十多部經論,很大的分量,佛給我們講地獄狀況,說得比道教還要詳細。這些經論,我們許許多多學佛的同修常常忽略。這一次我們查出來,我們把它彙集在一起,將來印成一冊,現在已經在臺灣編排。我們把這一冊題了一個名稱,《諸經佛說地獄集要》,讓我們看看佛所說的。
因果的道理跟事實真相,我們要問六道有,十法界有,一真法界有沒有?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肯定是有。怎麼說肯定是有?《華嚴經》上給我們講法身菩薩有四十一個階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就有因果。你修什麼樣的因,你證什麼樣的果報。十信有十信的因果,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所以《華嚴經》上清涼大師在《疏鈔》裏面給我們講「五周因果」,有平等因果,有差別因果;諸佛如來是平等因果,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差別因果。佛法也沒有離開因果,所以佛在《般若經》上教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爲什麼?因果是有爲法不是無爲法。到如來果地上平等因果,《華嚴經》裏面講妙覺位。
可是我們要知道,六道十法界這個因果明顯,一真法界裏面的因果,我們凡夫覺察不出來。那我們看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因果?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叁輩九品,那就肯定有因果。祖師大德給我們講得很明白,見思煩惱沒斷,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往生,生凡聖同居土。能夠破除八十八品見惑,一直到斷見思煩惱,這種人念佛往生,生方便有余土。也就是說像小乘從初果到四果,那這裏面就包括了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還有佛。四聖法界裏面的佛,天臺教裏面稱爲藏教佛(賢首五教裏面稱爲小教佛)、通教佛,沒見性,念佛往生還是生在方便土。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在天臺別教佛,別、圓往生西方淨土生實報莊嚴土;賢首五教終教、別教、圓教,這叁個位次是生實報土,這沒離開因果。因果通世出世間法,這個道理我們要曉得。此地講的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知道有這回事情,只要無明沒有斷盡,你就離不開因果。可是一真法界純善無惡,四聖法界跟我們六道凡夫來比也可以說純善無惡,六道裏面才有善有惡。因果的理、因果的事實不能不知道。
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裏來的?《華嚴》告訴我們「唯識所變」。識是妄心,所以佛在經論裏面也常講「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二五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