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二0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叁二0卷)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我們從第五釋文看起,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佛子,心性是一,雲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在前一堂,我們講到別報裏面『往善趣惡趣』,這是唯識裏所講的引業跟滿業。實在說,一切衆生無始劫以來,淪落到六道輪回,要想超越六道確實是非常困難。難在哪裏?難在我們對宇宙之間的真相完全無知,對于六道裏面的理事因果,雖然也有聽說,總是半信半疑,造成我們出離六道嚴重的障礙。這種疑慮隨著死生流轉愈來愈深,迷得愈來愈深,疑惑愈來愈深,縱然遇到聖賢,佛菩薩、覺悟的人來告訴我們,我們也很難接受。縱然表面上接受了,實際上這個無始劫以來的習性、習氣沒有辦法放下,于是生生世世依然是隨業所轉,苦不堪言。

  

  娑婆這個名詞是梵語音譯的,意思就是「堪忍」,這個世界真苦,你在這個世界生活還真能忍受,娑婆是這個意思。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必需細心冷靜的去觀察,你就能看到,就在眼前,就在周邊,再仔細去觀察,自己也在其中。如果不覺,說實在的話你觀察不出來,你要是真正稍許有一點覺悟,慢慢就明白。果然明白,你就不願意再在這個世間住下去,那怎樣?求出離的心就真誠懇切。我想離開這個世界,就像《觀無量壽經》韋提希夫人一樣。這個世界太苦,她找到釋迦牟尼佛,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有沒有好的佛國土我們可以去往生?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把十方佛剎用佛的神力顯現在她的面前,讓她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她也真不容易,看了之後,她選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她說這個地方好,這個地方的人沒有苦,不受一切折磨,向世尊請求怎樣往生,這是《觀經》發起的因緣。覺悟了,韋提希夫人覺悟了,我們現在在這裏吃苦,不覺悟,不知道這個世間苦。

  

  所以,人遇到挫折,遇到逆境,遇到人折磨你,並不是一件壞事。那時候提婆達多如果不挑唆阿阇世王,阿阇世王是韋提希夫人的兒子,用現在的話來說搞政變。把他父親害死,他繼承了王位,把他母親幽禁,行動自由都沒有,所以夫人感到苦,才求脫離娑婆世界。想想以後往生了,連她的宮女統統都念佛往生,多麼殊勝!所以,阿阇世王的政變,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在世間法說,這是很惡的事情,大不孝!殺父害母。從果報上來說,他做了一樁大好事情,讓他母親真正覺悟,超越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去了。善惡沒有標准!這個道理要懂,完全看你自己怎樣轉境界,你用智慧、用覺心來轉,那就是古大德所說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我續了兩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看你怎麼轉!

  

  《楞嚴經》上講得很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什麼人能轉物?圓教初住菩薩就能轉物,所以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裏面講到諸佛如來,他那個諸佛如來就是用《華嚴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諸」,諸是多,諸佛就是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諸佛如來。我們凡人也能到這個境界嗎?跟諸位說,能!凡人裏面什麼人能?覺性高的人,也能轉物,清涼大師所說的大心凡夫。心量大,不記仇,順境、善緣感恩學習,認真學習;逆境、惡緣不生瞋恚,沒有報複。受盡折磨只想出離,這就是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是凡夫,沒證果,能出離,你知道苦,想去了。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往生所需要的條件,叁個字,「信、願、行」,真信、切願,對極樂世界沒有懷疑。相信這個宇宙之中確確實實有極樂世界,就像我們娑婆世界一樣,確實有,不是虛構的,真有,一點都不懷疑。第二,真正相信極樂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接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想生極樂世界的人。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一道,只要你想去,阿彌陀佛都歡迎,臨終時候一定來接引。第叁個,決定相信自己能往生,這才叫做真信!你對自己懷疑,怕自己不能往生,這個麻煩大了,這個跟阿彌陀佛就産生了障礙。你要具足信心,真正發願,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我也發四十八願,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

  

  在這個世間佛教導我們勤修叁福,這是基礎。叁福第一個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具足衆戒,我們對在家同修的要求是五戒,五戒都做到就具足;出家同修一定要學《沙彌律儀》,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你真正做到了,你是如來的出家弟子,非常重要!這都是往生必需要具備的條件。如果自己根利智深,再向上一著,能「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就是教化衆生。叁福統統做到,條件統統具足,生實報土;能做到前面兩條,生方便土;只能做到一條,這一條就是「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能夠成就上品十善,生凡聖同居土,這是最低的條件。

  

  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講,修行基本的條件,「善護叁業」,不能夠大意輕視。善護叁業頭一句,「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些你要具足,要真做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能夠具足上品十善,善護叁業是上品十善,凡聖同居土是決定得生,這個道理不能不懂!如果這一條做不到,後面全都沒辦法了。

  

  我學佛五十叁年了,出家四十六年,走了許許多多地方,看到這個社會愈來愈亂。宗教,不但是佛教,任何一個宗教,我看不出新的氣象,我只看到逐漸逐漸在衰退的現象。什麼原因造成的?我想了很長的時間,病根到底在哪裏?爲什麼從前學佛的人能做到,現在做不到?從前讀孔子書的人都能夠守禮,現在爲什麼做不到?再看看其他宗教,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原因在哪裏?我發現了,人權!現在這個世界講人權,講人權一定把古聖先賢教誨統統打倒,爲什麼?你侵犯我的人權。父母不能教兒女,你要管教兒女,你侵犯兒童人權,你要坐牢;老師不敢教學生,師父不敢教徒弟。現在果報現前了,什麼樣果報?社會亂了。

  

  確實在古時候沒有聽說人權這兩個字,長輩對晚輩管教都非常嚴厲。外國情形我不太清楚,中國我非常清楚,我們從小被管教就很嚴格,小朋友哪有什麼權!而且在中國古時候,法律上有一條叫「親權處分」,這一條取消,李老師告訴我,大概是在民國二十幾年。因爲親權處分這個名詞我小時候聽說過,很多人不知道,應該是在民國二十年前後的樣子被取消了。什麼叫親權處分?父母處分兒女,父母如果告兒女,「這個兒子不孝,請法官把他槍斃,把他殺頭」,立刻就執行,不要請律師辯白,這叫親權處分,最嚴重的。這是什麼?你的父母都不要你,你還能在這個世間做人嗎?沒有反駁的。所以那時候的人,縱然不孝父母,還不敢不聽父母的,表面還維持好。爲什麼?怕父母告狀,他真的被殺頭,沒人救他。

  

  至于小孩,體罰這是家常便飯,我們小時候天天挨打、罰跪,在學校念書被老師罰跪、打手心,是很普通的事情。小學的時候有,到初中的時候老師還有呵斥,高中時候就沒有了。但是那時候還沒有說人權,老師還是嚴格的管理學生,行深化教育,這是訓導,深化訓育。我們做學生的人得利益,感恩老師,不是老師這樣嚴厲的教導,哪有我們今天,在這個社會上早就變壞了,所以對老師感恩。哪裏像現在,現在人權端出來之後,佛菩薩、聖人都要退避叁舍,小孩子行自由意志,他愛怎麼做就怎麼做。所以,兒子殺父母,兄弟相殺,夫妻相殺,現在在這個社會上不是新聞,天天都看到。

  

  現在有許許多多人開始覺悟,怎麼樣拯救這個社會,想不出方法。我們學佛、學儒,真的是只學一點皮毛,這點皮毛跟這些國家領導人、教育界的這些領導人接觸的時候,我把我從前所學的跟他們隨便談談,他們都感覺得很驚訝,都感到很新奇,都很想來嘗試,真能解決問題。你們現在所想的種種方式,製定成法律都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說,佛教徒爲什麼十善五戒都做不到?讀孔子書的爲什麼不能守禮?社會大衆爲什麼不能守法?根本在哪裏?根本在從小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古時候有,現在沒有了。這個教育是什麼?就是這幾年有很多人在國內外提倡的《弟子規》。

  

  所以,我們在澳洲辦的淨宗學院,淨宗學院裏面頭一門功課就是《弟子規》,必修課!這門功課分量不多,不是說要你能背、能講,不是的。這是德行,是要你字字句句都要做到,都要能落實。你能把《弟子規》落實,學佛、持戒是輕而易舉,一點都不難!你沒有這個基礎,所以你沒辦法,十善五戒都做不到,所以我們開這門課。我把我們學院的修學基礎課程,《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做爲必修的科目。佛經裏面,選了《十善業道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沙彌律儀增注》,這是前面兩年的課程。這兩年你要是沒有修好,修好的標准就是你有沒有落實,你像不像古聖先賢的學生,像不像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如果說不像,就被淘汰掉,這兩年就被淘汰掉。你真做得像,那兩年進入正科班,正科班叁年,修學淨宗五經一論,叁年學這些東西。

  

  這叁年你的成績學得不錯,可以往上升,成績通過不了,再第二次淘汰。最後第叁個階段是研究班,四年,四年是一部經,一門深入。我希望同學們將來能做專家,不要做通家,一生精力攻一部經,你變成世界第一。學多、學雜了,你的精神、時間、精力都分散了,你不能達到最高峰,所以希望一門深入。每個人能精通一部經,我們知道《大藏經》裏面也不過就是叁千部經,如果有叁千個人的話,那就是一部活《大藏經》,每個人精通一樣,對全世界弘揚,還得了!現在我們用網際網路、用衛星…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二0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