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學生無論什麼樣身分,進入他的教學範圍都一律平等,不分貴賤貧富,平等的教學,得平等的利益。學佛絕對不是天天拜佛,拜佛不行,佛不需要你去拜,佛希望你好好的學習,學習的內容就是經典,經典就是教科書,天天要讀誦,把你所知道的要落實在生活當中,這叫行門,你懂多少,你一定做多少。
你懂得這是解門,你落實是行門,解行相應,解幫助你行,行幫助你解。解就是章嘉大師教我的看破,看破是解,行門就是放下,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麼個辦法。這個辦法好極了,你真的肯去做,你會法喜充滿,不但是年年進步,月月進步,再加一把勁,每個星期都在進步,他怎麼不歡喜!正是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是快樂,這個快樂不是外面的刺激,內心裏面生出來的。愈放下愈快樂,愈看破愈快樂,你生活在法喜充滿之中。這也就是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這句話打動的,方老師沒有騙我,我這一生把方老師這句話證實了,真的是快樂無比。
這些年來,二千年的下半年,二千零一年、二千零二年,差不多兩年半的時間將近叁年,我受到許許多多的毀謗、侮辱,有口頭上的,有文字上的,批評、毀謗、侮辱很多!有些同學們他們看到了很不服氣,也想組織一個班子來對抗、來回應,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就告訴他決定不可以,我們是佛弟子,佛弟子修忍辱波羅蜜,這點小小的事情都不能忍,你還有什麼成就?所以我是絕對禁止。而且告訴大家,他毀謗我,我贊歎他,他侮辱我,我恭敬他、感恩他。爲什麼?你要是把佛法念通了,你就明白了,他的毀謗、侮辱,甚至于陷害加給我,我一定有罪業、有業障!他爲什麼不加給別人?我有業障,這些到我面前來是替我消業障,我要歡喜接受,我業障就消除了。如果我心裏面還有瞋恚、還有報複,那個麻煩大了,不但業障消不了,業障增長,造成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彼此雙方都痛苦,這就大錯特錯了。所以學佛的人要懂這個道理。
你看看《涅槃經》裏面所說的,歌利王割截身體,《金剛經》是引用這句,詳細的故事在《大涅槃經》裏面。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他沒有過失,他被誤會、被陷害,淩遲處死,沒有一點瞋恚心,不但沒有報複心,而且還發願,將來我成佛頭一個來度你。你要問爲什麼?報恩。因爲他這種侮辱、陷害,把無量劫以來的業障消得幹幹淨淨,他來替我消業障,是我的恩人,他不是我的敵人。他來毀謗我,替我消業障,他侮辱我,替我消業障,他想殺害我也是替我消業障,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他不怕墮落、不怕造作罪業來替我消業障,我感恩都來不及,我怎麼可以有怨恨心?我要有怨恨心,那我們這麼多年來的佛法白學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我這一生縱然沒有過失,前生造的有業障,多生多劫以來不知道造多少罪業!這一生當中要想成就,無量劫的罪業都要在這一生當中消除,有這麼好的機會來消業障,你要是不接受,你就是愚癡人,你沒有開智慧。所以我們總是歡喜贊歎,感恩戴德。我這樣詳詳細細的解釋,他們才搞清楚、搞明白,停止了。我說隨他罵,他罵累了他就不罵了。罵累了是什麼?我們業障消了。他寫文章毀謗我們,他寫累了他就不寫了。決定不能有瞋恚,決定不能有反抗,佛法裏面找不到有反抗的。受侮辱,甚至于被人殺害,還有怨恨的心,還有抗拒的心,那不是佛弟子。你查遍《大藏經》,佛沒這種教誨,佛教給我們忍辱波羅蜜。你要懂得,什麼都要忍,再嚴重的災難、沈痛的打擊都要忍。
所以佛法,清涼大師科判裏面科題說得好,「隨緣願行」,這是講淨行品,要懂得隨緣。這個地方有障緣,我們要收斂,佛法雖然好也不要去講,總是記住「恒順衆生,隨喜功德」。另外那個地方有緣,歡迎你去講,可以到那邊去。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這裏有障礙,那裏可以流,哪個地方可以流你就往哪裏去,何必一定要死守在這個地方,那你錯誤。所以佛法教人隨緣而不攀緣。今天我們做了一些事情,爭議的人很多,都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你一了解這個,一笑了之。
我們印《大藏經》,有人提出意見,我們各人看法不一樣。你說辦學校,辦學校我也辦了不少,不是沒有辦,都在做,功德不相同。學佛的人懂得,叁寶裏面的事情那功德是沒有辦法相比的。古人所說的,這是傳說,我們初出家老和尚講這些故事給我們聽,那個時候寺廟裏面都藏著有藏經,藏經是線裝本,不是像我們現在這種精裝,中國古書每年都要曬,每年都要曬一次,藏經搬出去曬。有一頭老牛從曬藏經這裏走過,常常回過頭來看看藏經,鼻子聞聞藏經,這種善根。到來生的時候,這個牛投胎到人間做大法師開智慧。它看看、聞聞,阿賴耶識裏面種下佛種子,所以供養法寶跟供養佛寶功德都不可思議。
你造一尊佛像,你看人家花多少錢,現在尤其在露天造幾十米的、九十幾米的、一百多米的,這樣大的佛菩薩像,那花錢多少?有沒有好處?有好處,叫人一看阿賴耶識裏頭種佛菩薩的種子。這個功德,現前、來世都不可思議,供養藏經亦複如是。尤其是藏經,今天我們希望送哪些地方爲主要的贈送對象?學校、圖書館,以這個爲主要贈送對象。爲什麼?要有人看。寺廟我們現在擺在第叁位,這不是沒有道理,因爲過去我們對寺廟贈送藏經數量也相當可觀,我自己買藏經、印藏經,在這次之前,大概是有一千七百多套。這一次,我們今年有一千套《龍藏》出來,現在馬上就出來了,我們贈送對象,當然不是我們自己贈送,我們是要求,請求的是以學校跟圖書館擺在第一優先,剩下來的可以送給寺廟。這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人他不曉得。叁寶利益是利益人天,是真正能夠幫助化解沖突,化解災難,促進安定和平。我學佛五十叁年沒有白學,你不了解你可以來問我。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 第一叁一0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