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0卷▪P4

  ..续本文上一页学生无论什么样身分,进入他的教学范围都一律平等,不分贵贱贫富,平等的教学,得平等的利益。学佛绝对不是天天拜佛,拜佛不行,佛不需要你去拜,佛希望你好好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就是经典,经典就是教科书,天天要读诵,把你所知道的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这叫行门,你懂多少,你一定做多少。

  

  你懂得这是解门,你落实是行门,解行相应,解帮助你行,行帮助你解。解就是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看破是解,行门就是放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么个办法。这个办法好极了,你真的肯去做,你会法喜充满,不但是年年进步,月月进步,再加一把劲,每个星期都在进步,他怎么不欢喜!正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悦是快乐,这个快乐不是外面的刺激,内心里面生出来的。愈放下愈快乐,愈看破愈快乐,你生活在法喜充满之中。这也就是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这句话打动的,方老师没有骗我,我这一生把方老师这句话证实了,真的是快乐无比。

  

  这些年来,二千年的下半年,二千零一年、二千零二年,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将近三年,我受到许许多多的毁谤、侮辱,有口头上的,有文字上的,批评、毁谤、侮辱很多!有些同学们他们看到了很不服气,也想组织一个班子来对抗、来回应,把这个事情告诉我。我就告诉他决定不可以,我们是佛弟子,佛弟子修忍辱波罗蜜,这点小小的事情都不能忍,你还有什么成就?所以我是绝对禁止。而且告诉大家,他毁谤我,我赞叹他,他侮辱我,我恭敬他、感恩他。为什么?你要是把佛法念通了,你就明白了,他的毁谤、侮辱,甚至于陷害加给我,我一定有罪业、有业障!他为什么不加给别人?我有业障,这些到我面前来是替我消业障,我要欢喜接受,我业障就消除了。如果我心里面还有瞋恚、还有报复,那个麻烦大了,不但业障消不了,业障增长,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彼此双方都痛苦,这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学佛的人要懂这个道理。

  

  你看看《涅槃经》里面所说的,歌利王割截身体,《金刚经》是引用这句,详细的故事在《大涅槃经》里面。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没有过失,他被误会、被陷害,凌迟处死,没有一点瞋恚心,不但没有报复心,而且还发愿,将来我成佛头一个来度你。你要问为什么?报恩。因为他这种侮辱、陷害,把无量劫以来的业障消得干干净净,他来替我消业障,是我的恩人,他不是我的敌人。他来毁谤我,替我消业障,他侮辱我,替我消业障,他想杀害我也是替我消业障,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不怕堕落、不怕造作罪业来替我消业障,我感恩都来不及,我怎么可以有怨恨心?我要有怨恨心,那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佛法白学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我这一生纵然没有过失,前生造的有业障,多生多劫以来不知道造多少罪业!这一生当中要想成就,无量劫的罪业都要在这一生当中消除,有这么好的机会来消业障,你要是不接受,你就是愚痴人,你没有开智慧。所以我们总是欢喜赞叹,感恩戴德。我这样详详细细的解释,他们才搞清楚、搞明白,停止了。我说随他骂,他骂累了他就不骂了。骂累了是什么?我们业障消了。他写文章毁谤我们,他写累了他就不写了。决定不能有瞋恚,决定不能有反抗,佛法里面找不到有反抗的。受侮辱,甚至于被人杀害,还有怨恨的心,还有抗拒的心,那不是佛弟子。你查遍《大藏经》,佛没这种教诲,佛教给我们忍辱波罗蜜。你要懂得,什么都要忍,再严重的灾难、沉痛的打击都要忍。

  

  所以佛法,清凉大师科判里面科题说得好,「随缘愿行」,这是讲净行品,要懂得随缘。这个地方有障缘,我们要收敛,佛法虽然好也不要去讲,总是记住「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另外那个地方有缘,欢迎你去讲,可以到那边去。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这里有障碍,那里可以流,哪个地方可以流你就往哪里去,何必一定要死守在这个地方,那你错误。所以佛法教人随缘而不攀缘。今天我们做了一些事情,争议的人很多,都是这么一桩事情,所以你一了解这个,一笑了之。

  

  我们印《大藏经》,有人提出意见,我们各人看法不一样。你说办学校,办学校我也办了不少,不是没有办,都在做,功德不相同。学佛的人懂得,三宝里面的事情那功德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古人所说的,这是传说,我们初出家老和尚讲这些故事给我们听,那个时候寺庙里面都藏着有藏经,藏经是线装本,不是像我们现在这种精装,中国古书每年都要晒,每年都要晒一次,藏经搬出去晒。有一头老牛从晒藏经这里走过,常常回过头来看看藏经,鼻子闻闻藏经,这种善根。到来生的时候,这个牛投胎到人间做大法师开智慧。它看看、闻闻,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佛种子,所以供养法宝跟供养佛宝功德都不可思议。

  

  你造一尊佛像,你看人家花多少钱,现在尤其在露天造几十米的、九十几米的、一百多米的,这样大的佛菩萨像,那花钱多少?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叫人一看阿赖耶识里头种佛菩萨的种子。这个功德,现前、来世都不可思议,供养藏经亦复如是。尤其是藏经,今天我们希望送哪些地方为主要的赠送对象?学校、图书馆,以这个为主要赠送对象。为什么?要有人看。寺庙我们现在摆在第三位,这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过去我们对寺庙赠送藏经数量也相当可观,我自己买藏经、印藏经,在这次之前,大概是有一千七百多套。这一次,我们今年有一千套《龙藏》出来,现在马上就出来了,我们赠送对象,当然不是我们自己赠送,我们是要求,请求的是以学校跟图书馆摆在第一优先,剩下来的可以送给寺庙。这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人他不晓得。三宝利益是利益人天,是真正能够帮助化解冲突,化解灾难,促进安定和平。我学佛五十三年没有白学,你不了解你可以来问我。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一0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