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讓我們來看這位作者對“大成就”的認識。說什麼“邪門外道中也有大成就,他們成就的諸多因素中必然排除了得大灌頂和嚴守皈依戒這兩個重要因素”。看樣子,本文作者的所謂“大成就”的概念,沒有超出社會上叁流氣功師的水平,一談“成就”,腦子裏想到的不外乎烏七八糟的神通法術之類的東西。所以才說出“邪門外道中有大成就”這種糊塗話。
佛教的“大成就”是破除二障,心性去染還淨,獲得法報化叁身成就,唯佛才有,故稱“不共大成就”。至于神通,也有大小之別,見道聖地以上至佛地的禅定成就是大神通。世俗神通就連四禅天和四無色界天人的神通也無法和羅漢佛菩薩的神通相比,故稱小神通、世間神通。無論什麼神通都是有色有相類事物,有相就有限,而佛的“大成就”是無色無相法身成就。邪門外道的神通,就連四禅天的禅定神通境界都無法達到,豈能和佛相比?不但邪魔外道的神通無法與佛相比,就連羅漢和十地菩薩也無法和佛相比。怎能把驢糞和黃金相提並論呢?什麼叫外道?外道就是未悟法性真理者的無明凡俗,若獲得見性真智,邪見就會自去,就不屬于外道了。如果指邪魔外 道的烏七八糟的神通之類的“成就”的話,當然不需要灌頂皈依。反過來經過灌頂皈依産生正信正見的人,也不會追求那些墮惡道的世俗成就。極力反對灌頂的先生們也是追求邪魔外道的那種大成就的嗎?
文章的作者說:“未經灌頂不能修實際上是活佛發出的金剛弟子走投無路的危險信號”。這話一半說對了,一半說錯了。說我發出的“危險信號”是對的。這就是危險道口樹立的一塊畫有白森森骷髅,看了使人引起警覺的危險信號牌。正如甯瑪派掘藏大師久美林巴所說的那樣,“修密者面前只有兩條路,或者成佛或者下地獄”。在這個路口上若走錯一步,就是懸崖絕壁,掉下去就會粉身碎骨。發出這樣一個危險信號,就是爲防止更多的人糊裏糊塗地走上危險的道路。不是叫大家“走投無路”,而是叫大家“走投正路”,經過正規灌頂才獲得“金剛弟子”稱號,就像經過皈依,才能獲得“居士”資格一樣。既未灌頂哪來的“金剛弟子”?說讓它們走投無路是錯的,批駁非法的外門邪道,就是爲了杜絕邪路,把真誠學密的衆生引向正路。
文章的作者說:“駁斥一切謬論後,他們又如何修持”。這回答只有一句話,“依法學修”。如果沒有條件不要亂修。如此而已。不灌頂亂修,不是什麼方便法,是違犯密法規律的亂來,化學物理實驗尚需要遵守嚴格的技術操作規程,違犯操作規程會引起事故,世間法尚且如此,超世間法,有關精神心理的改造淨化過程豈能隨心所欲,當做兒戲?
還說:“由于漢藏語言交流上的阻礙,戒律森嚴,僧衆傳法內外有別,灌頂與傳法不能同時到位,無修持法本,時間等諸多限製,渴求對任何一種教派修持及相關口傳心授如同泡影朝露可望而不可及”。“衆緣和合,方生萬物”,這種情況充分說明,當前在漢地學密的因緣並不成熟。但這不能當做違背教理,亂搞的理由。甯缺勿濫,即使是有病無藥,也不能用假藥,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我想不需要奉告諸君。
我在看過爲“不灌頂亦可修密法”這一錯誤觀點的兩篇辯解文章後,覺得暴露出來的不僅僅是對“灌頂”這一個問題的認識問題,在對整個顯密佛教的認識和信念方面存在著嚴重的認識問題。這究竟是一兩個人的認識問題呢,還是一群人的認識問題呢?佛教界無論是思想言論,學術研究,都有一個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這原則是一要“契經”,二要“合理”。這“理”就是萬物的自然規律和合乎邏輯性原則。在討論教理時,只能尊重遍知者佛陀和聖菩薩的教言,放棄這個原則就沒有什麼佛教可言。
佛教界學人深知深信,自己是個五欲未淨,知障未破的凡夫俗子,沒有資格以迷執妄情認證聖地以上的智境。就連最簡單的生命輪回和因果報應之說,除了比量推論和信認聖教量以外,用“體驗”“體識”是無法辦到的,如死亡過程和中陰身,活著的人體驗不了,有體驗的亡靈無法說話作證。除了遍知者的經典以外,有何證據來證明?如果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輪回之說,因果報應之說無法成立。但輪回和業報是佛教信仰的基石,若不承認其真實存在,就沒有佛教信仰可言。不僅如此,很多理性認識和觀念世界都無法用實證實踐檢驗,但不能因此說它不存在。
現在科學家斷言,至今人們所認識的事物,只占事物總量的5%左右,未知領域占90%以上。人類總認識所達到的程度尚且如此,何況個人的認識呢?佛教的認識領域,很多都不屬于世俗智認識範圍,所以拿世俗智個人見解衡量佛智境界是非常錯誤的。在認識佛教真理方面,把那些受世俗偏見影響而對佛教思想完全采取否定態度的順世外道放在一邊,那些以佛教徒自居的人們中,也存在著思想嚴重偏離佛教教義的現象,歸結起來有“拔高”“降低”“錯位”叁種情況。所謂“拔高”,就是把自己無限拔高到遍知者佛陀地位,認爲佛陀沒有什麼了不起,和自已一樣,具體的表現就是狂妄自大,自稱佛菩薩,證悟高成就者之類;所謂“降低”,就是把佛陀的地位降低到五欲未除、知障未斷的世俗線上,一切用世俗的標准,世俗的眼光衡量佛陀思想真理。認爲符合世俗標准的就是正確的,不符合世俗標准的就是錯誤的,認爲自己可以用世俗智見改造佛陀的教義。所謂“錯位”,就是把自己和佛陀的位置進行交換,把自己升高到佛陀的位置,把佛陀反而降低到世俗的位置。認爲佛陀不如自己,佛陀的思想陳舊過時了,唯有自己才是應運而生的現實的“佛”。衆生不應該聽釋迦牟尼的話,應該聽自己的話。
在有些人的身上這叁種情況兼而有之,有時把自己拔高,有時把佛陀降低,有時和佛陀錯位。這種思想的本質是缺乏正信正見正思維。其根源是缺乏全面、系統、深入、明了的佛教理論知識素養,在許多談佛法的書籍雜志上都可以看到。很多人缺乏一種嚴肅的學術作風,解經說理,名相概念不清,真俗二谛混淆,往往都以一已之見,代替甚深法理。從表現上看,談天說地,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從理趣上尋,糠多谷少,雜亂無章,以釋道儒氣功迷信的大雜燴掩蓋教理知識的空虛,以精神失常的胡言亂語冒充“成就的高深”,以弘法利衆之“名”行亂論邪說害衆之“實”。若這樣任其發展下去,過不了多久,佛教就會走上自己的反面,從利衆的教化變成害衆的工具。佛經中說“末法時代,佛教起不到教化衆生向善的作用,變成造惡業的工具時,佛陀將親臨世間,收回法寶,杜絕惡業”。也許離這樣的時代爲時不遠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廣大釋門志士仁人的覺醒,只靠少數人的救死扶傷之舉,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但即使如此,爲了黃金般的正法不致湮滅,我等仍應大聲疾呼,以拳拳之心捍衛佛陀教法的純正,使之能薪火相傳,世代永存,無礙無瑕地饒益所有衆生!
結尾偈頌:
萬物蘊藏甚深理,均是無障遍知境,
若以迷情妄尋思,猶如燕雀量虛空。
我慢固執倒錯見,決斷玄理非聰明,
猶若盲人騎瞎馬,迷途無邊曠野中。
佛法雖廣如大海,也有原則可遵循,
若想鼓舌宣法理,精研叁藏四續論。
佛理是非非小事,攸關衆生苦樂運,
故舉慧劍護正法,並非好戰喜大功。
《洗滌邪見染塵的法甘露——評析韋其瑗先生的兩篇辯解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