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切佛菩薩,
無量叁密功德加持力。
衆佛悲智勝能聚一體,
上師本尊護法不二身。
彩光普照甘露如雨注,
洗障注人勝能加持力。
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
無障智慧總主文殊師。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一一
雪域聖哲之首宗喀巴,
洛桑紮華我向您祈禱,
加持心事如願得成就!
上 師 頌
宗喀巴 著
多識 譯
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
無障智慧總主文殊師,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
雪域聖哲之首宗喀巴,
洛桑紮華我向您祈禱,
加持心事如願得成就!
菩提道次修行原理集要
宗 喀 巴 著
多 識 譯
億萬圓滿善德所造身,
滿足無量衆生心願言,
一切事理如實明察心,
釋迦勝王我向您致敬!
無雙導師傳業之高足,
肩負勝王所建之大業,
無量世界化現種種身,
永勝彌勒文殊我致敬!
甚深難解其義佛母經,
按原本義解者世莊嚴,
號稱龍樹無著叁界中,
美名遍寰宇者我致敬!
從那二大開道師傳來,
深密見與光大行之道,
准確無誤完整精要義,
教藏總持燃燈我致敬!
阋讀一切教藏經書眼,
有緣進入解脫道之門,
慈悲爲懷以種種方便,
開顯衆善知識我致敬!
世間善知識之頂莊嚴,
盛譽幢幡飄拂在高空,
龍樹無著二聖爲源頭,
一脈相傳菩提道次第。
因能實現萬衆心中願,
故爲教誡寶中如意寶。
千種論說江河總彙合,
又爲光輝善說之大海。
了解一切經教互不違,
領悟一切經文皆教誨,
容易掌握聖教原本薏,
防止墮入罪惡之深淵。
因此印藏志士仁人中,
有緣之士所奉行善教,
與那叁衆相應叁士道,
有識之士誰能不神往
一切經論精華荟萃義,
解說聽聞此論一半次,
講聞一切佛經之利益,
均能獲得無疑請記取。
今世後世一切福善聚,
機緣是其成熟之根本,
是那傳道明師須努力,
身心一致如禮去侬止,
視爲重千生命不舍棄,
奉行教導爲供求其樂。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具緣人身勝過如意寶,
得此身者僅有這一次,
難得易失如空中閃電。
想此倩境塵世一切事,
猶如揚糖求谷兩手空,
朝朝暮暮該求善結果。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死後沒有把握不下墮,
能夠拯救惡墮唯叁寶,
因要誠心皈依幹叁寶。
奉行教誡勿使失檢點,
常思善惡因果不爽理,
行爲揚棄合理是關鍵。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學修善道倘若不具備,
具緣人身難得有進展,
爲此要修充足善因緣。
身盲意受罪惡浸染者,
消業洗罪之行很重要,
經常修習四力消業行。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發菩提心大乘道根本,
諸大乘行基礎與主體。
完成二資糧之點金術,
萬般善緣彙集福寶藏。
一切大勇佛子明此意,
菩提寶心常做修行本。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舍是滿足所求如意寶,
斬斷吝啬結節鋒利劍,
生起無畏雄心佛子行,
榮譽盛傳十方之根源。
知此意者將生命財富,
善行均做施舍智者行。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戒是洗滌罪惡之聖水,
消除煩惱炎熱之月光,
人群之申巍然如須彌,
無人能夠诋毀衆敬仰。
知曉此意如法所受戒,
有志之士護持如雙眼。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忍是一切勇士之美德,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
降伏嗔恨毒蛇金翅鳥,
對付惡言刀槍是堅甲。
曉得此意披挂忍德甲,
應對各種情況使適應。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若穿堅忍不拔精進甲,
教證功德增如上弦月,
諸行將會變得有薏義,
所做一切事業定成功。
曉得此意消除怠惰情,
修大精進乃是佛子行。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禅定本是控製心續王,
安放鎮定猶如須彌山,
動用自然趨向諸善念,
身心輕安自在生大樂。
知曉此意一切瑜珈士,
排除散亂常修住心定。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慧是洞察甚深法性眼,
徹底鏟除漂流世海根,
一切經書稱爲功德藏,
驅散無明黑暗是明燈。
知曉此薏求解脫智者,
利用各種方式修此道。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未得住心定而用智慧,
如何決擇也難斷諸惑,
決斷終極理性真智慧,
跨上一心不動禅定馬,
舉起離邊申觀鋒利槍,
刺死一切墮邊執實見,
以那寬廣如理決擇智,
激發增廣明見本性慧。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修習一心能生出禅定,
故不必說按理去思考,
一一分辨事物究意義,
同樣也能産生無散亂,
穩定久住深層禅定故,
修習止觀雙運更奇妙。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定中如虛空天性空見,
定後一切如幻性空見。
智慧方便雙修而並用,
是諸佛子達彼岸佳徑。
知此深意一切有緣者,
絕不偏重其中某T方。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以上所述因果二大乘,
兩種勝道必修共行道,
如法修成之後須親近,
賢良舵手進入密續海,
遵循圓滿教授如法修,
做到暇滿人身有意義。
瑜珈行者我是如此做,
求解脫者你也應仿效。
爲記心中自己做熟習,
也爲有緣他人獲裨益,
諸佛喜悅萬法齊備道,
用通俗語解說所得善。
促使衆生均獲純真道,
永不背離爲此我發願。
瑜珈行者我發如此願,
求解脫者也應發此願。
格魯派大手印祈願頌
貢唐·丹貝仲美 作
多 識 譯
悉地大藏上師金剛持,
降入心蓮感知樂融融,
明空無執原始無作心,
感悟思維本性求加持。
刹那生滅相續意識流,
名爲自身心體實際上,
並無絲毫自在之本體,
感悟空虛本性求加持。
明心虛空無二真手印,
蓮心日月交合相生樂,
化顯如幻千萬莊嚴身,
塵海度化衆生求加持。
格魯善教昌盛願辭
貢唐·丹貝仲美作
多 識 譯
雖是育養諸佛之佛父,
現佛子像無量世界中,
奉持佛法發心真實力,
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前世曾在自在頂佛前,
發大心時佛與衆佛子,
譽爲大勇士之真實力,
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爲傳見行純真之法流,
敬獻水晶念珠給佛祖,
回賜法螺授記真實力,
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智見純真遠離常斷邊,
止觀純真消除沈昏暗,
行爲純真嚴奉佛教誡,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廣學多聞成爲善知識,
所學結合見行是賢者,
一切回向衆利善德著,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了不了義並行而不悖,
視爲同一人之修行訓,
心無偏執罪過自消失,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教法宣講學習叁藏義,
證法身心實踐叁學行,
學問斷悟成就均出色,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外具聲聞戒風心和善,
內修生圓瑜珈悟境深,
顯密二道結合互爲用,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因乘之中所示性空理,
果乘方便爲用大樂智,
雙合運用八萬法精華,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叁士之道護法神總主,
速效怙主毗沙閻羅等,
無數守誓護法施威力,
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但願善德法師長住世,
賢慧持法之士遍大地,
助教施主安樂財運旺,
善慧勝王善教得昌盛。
1997年農曆臘八日
譯于溫州宗師道場龍翔
《格魯善教昌盛願辭》是格魯派每天必誦的經文,這篇祈願文,以高度概括的手法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宗喀巴顯密清淨法流與衆不同的教義原則和綱領。“一粒微塵中顯現億萬佛國”的不可思議境界,在這兩篇文章中也許能夠感悟到。
注一:貢唐·丹貝仲美是當今名震海內外的金座法王貢唐大師的第叁世,號稱“貢唐文殊”,是藏傳佛教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大善知識之一,聞世著作共有11函,184種。其中如《戒學總義》,《俱舍總義》,《般若第四品總義》,《宗喀巴有爲贊疏論》等都是學人必讀的作品。這裏翻譯的兩篇文章都是非常著名的。其中《格魯派大手印祈願辭》雖然只有簡短的3頌,12句,但內容卻非常豐富,包括了共不共、顯密一切大手印。其中第一頌概括了格魯派和其他教派共同修持的大手印。第二、第叁兩頌概括了格魯派不共大手印。其中,第二頌概括了顯教中觀大手印,第叁頌概括了密教甚深大手印。
注二:“善慧”是宗喀巴大師的法號,“洛桑紮華”的音譯名稱。
菩提道精華要義
《叁士菩提道次》是叁藏四續經義的概括,八萬四千法門的精化要義,是修證無上菩提道的無二法門,必經道路。顯宗單修叁士道,可證無上果,密宗以叁士道爲先行法,修築二種菩提心根基,然後進入無上密道,速證佛果。
叁士菩提道是修證無上菩提道的叁個必經階段,並非上中下叁種根器的相應之道。故稱下士道爲“與下士共行道”,稱中士道爲“與中士共行道”,稱上士道爲不共行道。如叁人同行,下士走完下士道就到達目的地,中上二士同行走完中士道,上士單獨進入不共道,走完最後一段曆程,達到無上斷悟境界,以全知全能投入利衆事業。
《叁士菩提道次》的內容可以概括爲八觀、叁行、叁取舍。
即下士道:具緣人身難得觀,人生無常觀,惡道苦重觀,善惡業報觀;
中士道:世間過患觀,解脫利益觀;
上士道:行願菩提心觀,真理菩提心觀。以上爲叁士道八觀。
下士道:皈依叁寶,重視業報行;
中士道:一心解脫,修習“叁學行”;
上士道:發利衆菩提心,修六度四攝行。
以上爲叁士道叁行。
下士道:舍去今生今世貪圖享樂心,求取後世的利樂;
中士道:舍去對輪回身世的貪戀心,求取息滅涅槃之樂;
上士道:舍去對自身利益的貪心,求取一切衆生的利樂。
以上爲叁士道叁取舍。 修菩提道有叁要,即:
目標要遠大,
心懷要寬廣,
步子要穩健。
寫于1997年12月10日,蘭州
《佛理精華緣起理贊》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