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根源--印度曆代上師生平史傳▪P3

  ..續本文上一頁深,遠超婆羅門學說之上,遂放棄了原來信仰,甘拜龍樹爲師。而龍樹自感已屆暮年,大乘學說還沒有滿意的弟子繼承發揚,今見聖天聰明蓋世,足堪傳燈,十分欣慰,于是悉心傳授。從此以後,聖天放棄了驕慢之心,如饑如渴地隨師學了數年。

  中印度摩揭陀國原是盛行佛教,此時卻被其它外道勢力侵占,壓製佛徒,不得在寺院擊打犍椎集衆,這實際上是禁止佛徒活動,企圖扼殺佛教。此事被龍樹聞知,心中不適,就想到摩揭陀去找外道辯論,挽回佛教頹勢。聖天自告奮勇,勸說:「師父年紀老了,不堪跋山涉水,還是讓我去吧。」,開始龍樹不怎樣放心,就自扮外道,叫聖天先與他演習了好幾天,龍樹見屈不了他,心頗滿意,便放心地讓他去了。

  聖天到了摩揭陀國,立即在王城建起論壇,寫明了辯論的主題:一、一切諸聖中佛爲第一;二、一切諸法中佛法爲第一;叁、一切道人中佛僧爲第一。又說:八方論士若能辯勝此者,我願斬首以表屈服。

  摩揭陀國的婆羅門和諸外道論士,聽到龍樹的弟子敢來論壇辯論,而且發出豪言壯語,便都趕來參加盛會。有的外道論士一看到聖天的誓約,不甘示弱,也立誓道:「你既敢拿性命打賭,那我們也照章辦理,如果我們辯不過你,也願殺頭!」,聖天笑道:「我要你們的腦袋何用,我只要剃除你們的須發,老老實實的做我弟子就可以了。」。經曆了叁個多月,沒有一個人能辯得過他。不但如此,有不少論士雖然輸了,但都心眼亮了,情情願願拜聖天爲師。更有許多沒有參加辯論的外道,聽到聖天的論點圓滿有理,得到開悟,也自願歸依正法。聖天如此前後化度了近百萬人。從此,佛教在摩揭陀國又重新興起來。人們爲了紀念此次盛次,特地建了座犍椎塔,來頌揚聖天的功勳。玄奘大師到印度摩揭陀國時,還瞻仰過此塔。

  之後,聖天又到中印度及北印度諸國弘傳大乘佛法,收了不少弟子。晚年他回到南印度去,其時龍樹大師已經離世了。南印度有一國王不信佛教,聖天也親自前去教化了他。聖天在晚年隱居山林,專門著書立說,弘傳大乘佛學。他一生中曾和不少外道進行過辯論,晚年亦不放棄口誅筆伐。有一個心胸狹隘的婆羅門年輕外道,見師被聖天屈服,心裏很不服氣,屢想報仇。他發誓說:「你聖天以口勝我師,我要以刀勝你!」,一直暗暗跟蹤聖天,找機會行刺提婆。但聖天弟子衆多,無從下手。

  一日,終于被他得到了機會,看見聖天在大樹下坐禅,他就縱身跳到聖天跟前,怒地說:「聖天,你這老瞎子,你知道嗎,我己經跟了你很久了,過去你以利口戰勝我師,而今我要以快刀劈開你腹,看看誰厲害!」,說罷舉刀就砍。

  但聖天沒有就死,他心無怨恨,反而憐憫那年輕人的魯莽行爲,誠懇地對他說:「年輕人啊,學術上的爭論哪有用刀劍來代替的?你毀了我的肉體,毀壞不了佛法。你是被無明烈火燃燒得神智昏迷了,我原諒你的愚昧無知。你快逃到山上去吧,暫時不要下來。我的弟子們快要回來了,他們中有不少人還沒有獲得『法忍』(心能安住于實相之理叫『法忍』),他們必不饒你。」,那年輕人聽了,愕住了!聖天接著說:「你這所所爲,是沒有受過佛法教化,個人情見太重,爲愚癡所欺,爲狂心所惑,我不會計較你,快逃命去吧!」,那青年外道見聖天竟如此寬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來忏悔認罪。聖天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

  不一會,衆弟子回來。見師倒于血汨之中,大吃一驚!沒有證到『法忍』的,果然怒火中燒,捶胸號啕,要追趕賊子報仇。此刻聖天尚未氣絕,竭力地用微弱之聲勸阻道:「行刺者早已遠去了,原諒他吧,他是被妄心愚見所驅使。我已到了暮年,終有一死,怨怨相報,必無了期,佛法講的是無我、能忍、我要你們寬恕他吧!」。說畢,瞑目而寂,面無一點憎恨之色。

  聖天一生中著作甚多,流傳後世的有《百字論》、《廣百論》等。最後的著作是《百花論》,傳說是聖天被刺以後,在未死之前,用自己鮮血寫下來的。它的內容是破除各種邪見,是一卷最慨括、最扼要的著作。懂了它也就懂得了他的其它著作的基本精神了。

  

  福德根源

  弘大乘法之兩兄弟--無著及世親祖師

  

  在公元四世紀左右,小乘佛法極爲興盛,大乘佛法卻顯現 普遍衰落的情況。在這時候,有一位信仰大乘佛法的女人,不忍見大乘佛法衰落,便在心中不斷迫切地向諸佛祈求:「但願我能生下兩個兒子,由他們來弘揚大乘佛法!」。後來,女人相繼與一個國王及一個婆羅門分別誕下了兄弟二人,均名「天親」。兄後改名爲「無著」(Asanga),弟則稱爲「天親」或「世親」(Vasubandhu,古漢譯爲「婆薮盤豆」),均爲北印度犍陀國人,後均在有部(小乘派別之一)出家爲比丘,在出家後不久二人便分開學道去了。

  無著天資獨厚,具有甚深夙慧,凡所修學經論,過目即能理解。後湷修禅定,而得離欲,曾反複思維空義,總不能深解辯析,恨不得要自殺。有一位賓頭廬阿羅漢,聞知此事,特來找他,給他說小乘空觀,他依教修觀,便得深入。

  無著雖學得了小乘空觀,但是還不滿意,因爲還有不少疑團,仍未得到圓滿解答。于是他便入關修持,祈願能得見彌勒大士。

  無著刻苦精進地修持及祈願,不經不覺過了六年,眼見自己不但未得見彌勒,甚至連最小的吉祥夢兆也未得遇,無著便生了一念:「要得見大一是沒可能的事,我還是放棄吧!」,于是便破關下山了,在下山路上,無著見到一個人在磨鐵杵,無著便問他在幹甚麼,那人回答:「我要把鐵杵磨成一支針。」。無著心忖:「這個人對如斯無聊的事況且如此認真及有耐性,爲甚麼我連對最有意義的佛法修持卻如此缺乏耐性呢?」,所以他又回到山上的關中重新投入艱苦的修持。可是,在跟著下來的又叁年,無著仍未得到任何成績,他便又生起了一念:「我何必浪費時間呢?見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又再破關下山去了。這一次,他碰到一個正在以羽毛刷拭一塊巨石的人。無著問那人在幹甚麼,那人回答:「這大石把陽光擋住了,我正在把它磨小,令陽光可以照到我的房中。」。無著心想:「這個人對如斯可笑的事況且不屈不撓,我卻口此不濟,只小小的挫折便退心了!!」,他便心存羞愧地又一次回到山上的關房。

  這樣地又過了叁年,無著仍然未得見彌勒化現,最後他又再一次退心了,又再離開了關房。在下山的路上,無著見到一只垂死的老狗,狗的身體已經開始腐爛,傷口布滿了發出惡臭的蛆蟲。苶著對這只狗生起了悲心,便由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給狗吃,又欲把狗身傷口上的衆多蛆蟲除去。無著心想:「這些的身體十分脆弱,如果我以我的粗手指去移動牠們,肯定會把牠們弄傷。」,所以他便想以舌頭輕輕把蛆蟲舐起,再把牠們放生,但這些蛆蟲實在太可怕了,無著只好跪下閉起眼睛,俯身以舌舐蟲。在俯下去時,無著卻感到舌頭碰到地面,他便張開眼睛,赫然發現疕狗已不見了,莊嚴的彌勒大士卻正站在他前面。無著在激動之余,問大士說:「我一心地祈請大士向我示現,曆經十二載,爲何大士總不示現?」,大士答:「從你入關祈請的第一天起,我便時時刻刻在你身邊,但你因爲業障之力,總不能見到我。在十二年間,你精進地修持,所以淨化之業障,再因爲你剛才的能大悲心,便破除了一切業障,得見佛身!」。見到了彌勒大士,無著便虛心求教。彌勒甚是歡喜,便把他帶到兜率淨土中,爲他講解大乘寶觀及〈慈氏五論〉等,這使他如撥雲見日,許多疑點盡釋了。從此,他就根據彌勒大士的教導,專修大乘空觀,遇到自己不可解時,便上升到兜率淨土,向大士頂禮請教。彌勒一一爲他開示,還給他詳細說大乘經義。他隨聽悟,把大乘經論基本上通達了,就正式開始宣講大乘。

  可是有不少人不相信他,認爲是他胡編自造的。他感到自己的威信不夠,發願要讓人家深信不疑,就再牛到兜率內院,力懇大士下界宣講。彌勒爲了開導衆生,立即同意了。自此,每到黃昏過後天空黑下來時,只見天上大放光明,彌勒腳踏五彩蓮華,冉冉而下。大士來到說法堂上,每夜開講《十七地經》。連續講了四個多月,沒有中斷,奇怪的是只有無著可以接近大士,其它人只能聽到大士的聲音,偶而也可見到一下大士慈容。晚上由大士開講,白天則有無著再爲大家解釋不明白的地方,數月之後,終于使廣大佛教信徒接受了大乘學說。

  無著大師以後又進一步修習「日光叁摩地」,經刻苦地修學,終于得到了勝果。自此,凡過去不能了悟的,皆能通達,凡所見所聞所閱的經典,悉能永記不忘。對當年釋迦佛所說的《華嚴經》等諸部大乘經,尚有未徹底明了的,經彌勒在兜率內院一一再爲他解說,使他完全了解,並能記憶受持。他在本國造了一個大講堂,專門爲衆宣講一切大乘經義。

  佛滅度後九百年,出了一個婆羅門數論派(Samkhya)外道「自在黑」(Isvarakrsna)。當時有個龍王住在頻阇河山的池中,他善解外道之《僧佉論》(譯爲「數論」)自在黑郄學此論,就去找他。龍王常變作仙人,住在山上茅屋中修道。外道找到跏趺而坐的龍王仙人,說明來意。他來時采了一滿藍鮮花,頭頂花籃,繞龍王仙人一周,便擲一花,並作一偈,贊歎龍王的美德。龍王聽了他的偈句,也作一偈,來破他的偈義,並拾花還擲外道。于是外道又立偈語,把籃裏鮮花擲于龍王。如此且立且破,一籃花盡,詠歎的偈文也完成了。龍王佩服他的誠懇和聰明,終于同意給他講說《僧佉論》。但感到他相當驕傲,就預先立下誓約,聲明:「我說的《僧佉論》不得任意改動。」,外道連口答應。于是龍王一面講,外道就一面記錄。凡龍王未講及義理不清楚的,外道便一一予以補充改正。等到龍王講畢,外道的記錄也完成了。龍王取過稿件審閱,發現有稿被改動…

《福德根源--印度曆代上師生平史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