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切圓寂前不久,在卻莫拉裏附近的聖湖,空行母再次前來呼喚仁波切跟她們走。據說當時仁波切答應她們稍後會去。在某次印度朝聖途中,許多瑞兆發生在仁波切去薩那斯佛塔的路上。當仁波切抵達時,勝樂六十二尊全圓曼荼羅現身。在古希那嘎惹,釋迦牟尼佛的大涅槃地,格西仁波切作了廣大供養並祈禱,千佛現身爲仁波切示未來相。在靈鹫山頂,六大如來與十六阿羅漢現身。在希瓦賽,大黑天護法現身。
在印度喜馬拉雅地區,尤其在今天的希瑪洽巴惹德區-- 以前的庫努,拉呼一畢底,巴夏爾等公國與王國-- 格西仁波切創立了首批格魯派寺院。朗布土王根據仁波切的請求,修建了一座格魯派寺院和一所圖書館,內藏甘珠爾、丹珠爾等許多珍貴典籍。此寺是土王爲答謝仁波切爲其修法得子而建。在庫努,仁波切在一處聖迹遺址上修建了倫珠格佩寺,寺內有精美的壁畫、栴檀等名貴原料製成的佛像,以及一個大藏書室。根據一位印度學者的說法,那是1911年的事。仁波切後來在該地建造了另一座寺院,並開光加持。仁波切曾在庫努的“蘇浦”洞閉關一年。距山洞不遠處有一個村莊(近希克隘口),仁波切令村裏一位女孩出死回生,爲全村人所親眼目睹。仁波切聲名遠揚,所到之處求法求戒者絡繹不絕。例如,根據畢底國王的請求,仁波切爲從遠近各地前來的千人傳了“道次第”教授,並賜長壽等灌頂。不僅上師的弟子們感念其恩,西藏地方政府也表彰他在當地尤其是在整個喜馬拉雅區域弘揚宗喀巴大師教法的功績。
在拉達克進入西藏一個海拔一萬八千尺高隘口的小廟中,格西仁波切的一位弟子在淨相中見到彌勒佛,後來發現,他所在的那個殿堂曾由仁波切開光加持。
在措貝瑪,蓮華生大師的聖湖,格西仁波切爲一座寺院破土。當舉行儀式時,湖中的蓮花向仁波切飄過來。直到六十年代早期,該寺一直屬于仁波切。格西仁波切第一次來到措貝瑪時,湖中水位很低,根據當地信衆與朝聖者的請求,仁波切修法降雨,使水位恢複正常。從此,當地民衆念六字大明咒時,都加上仁波切的名號:“綽摩格西仁波切嗡嘛呢叭咪吽!” 在其它蓮師聖地,例如錫金,格西仁波切被視爲蓮華生大師的化身。上師的功德事業使許多人相信,他是宗喀巴大師的化身,也有人相信他是蓮華生大師的化身。
格西仁波切不止一次造訪過上述喜馬拉雅地區,他也曾越過高山去朝禮崗底斯山、仁欽桑波譯師所建寺院的舊址,以及雪山兩側印度與西藏境內的其它聖地。仁波切的名字甚至幫助了兩位去古格考查的外國人。他們因爲沒有特別的旅行文件而有被驅逐出西藏的危險。
上述事迹只是格西仁波切在喜馬拉雅雪山弘法事業的一些重點。從拉達克到阿桑,格西仁波切的名號家喻戶曉,倍受各宗教、佛教各宗派人士的尊敬。第十叁世嘉瓦仁波切稱仁波切爲“成就之王”、“大智者”,贊頌他是“西藏內外諸人之師,名聲遠播如洪鍾之聲”。
格西仁波切的成就與淨相無有邊際,就我們所知道的也難以在此詳列。最著名的淨相發生在格西仁波切的一次朝聖途中,地點在日光塔,崗欽宗嘎一萬九千英尺的北面山坡上。早在蓮華生大師的時代,那裏就已經是一個極爲殊勝的聖地了。據說那是通往“隱密之國”- 錫金的“大門”,其中一座塔內置有玄密天降水晶塔。在那裏,格西仁波切示現一種淨相,使方圓數裏的人都能見到:在白雲之中首先出現一匹白馬,引導行列由東向西行進,然後在許多彩虹中出現多種佛菩薩與吉祥物的形象,體性爲虹光。只有格西仁波切見到全部淨相,上師侍從隨其能力、緣份見到部分。有人見到克珠傑的宗喀巴五身相,有人見到宗喀巴叁父子,也有人見到藥師佛、無量壽佛或不同的淨土。有人見到八吉祥相。仁波切的廚師看到這一景象後,驚訝地張大嘴巴呆立著,手裏還拿著廚具。甚至動物們也轉頭注視天空,似乎能看見什麼。這一景象持續了很長時間,仁波切的弟子們能互相指點出所見到的細節。這種場面宏大的淨相以前只發生在釋迦佛在世的時代。類似的事例可在楞伽經中找到。
噶倫堡一位施主向格西仁波切供養了一座位于貢.伊噶卻林內的新閉關房,並要求上師接管寺院。仁波切擴建了寺院,並在旺傑的幫助下又修造了一尊兩層樓高的彌勒像,旺傑已在綽摩造了一尊。一顆巨大的金剛鑽石鑲嵌在佛像的兩眉之間,在酥油燈光的反射下閃閃發光。人與非人爲此像供養了許多珍貴材料。當仁波切爲佛像開光時,天子天女從兜率天灑下鮮花,許多人遠在噶倫堡也能聽到悅耳的音樂。
1919年,位于嘎倫堡附近的古格紮西卻林寺修建完工,1922年,仁波切與噶倫堡塔巴卻林寺僧爲落成寺院開光。該寺是由不丹摩诃惹尼、一位有影響力的中國商人及其西藏妻子、噶倫堡的藏人等請求、資助修建的。一尊精美的關公像從中國請來供養給上師,安奉在上師寢室樓下一座關公殿中。中國人常來此殿禮供。農曆新年尤其熱鬧。今天,各行業人士多來此處占蔔預問吉凶。
當塔巴卻林寺竣工時,東嘎寺的行政管理已涵蓋綽摩與帕裏地區的數座寺院。1959年以前,東嘎寺僧人輪流監管這些地區以及境外屬寺。此列,尚有一系列喜馬拉雅邊境地區的小型寺院、茅蓬自願供養給仁波切,並由上師開光加持。目前錫金僅有的兩座格魯派寺院也是當時格西仁波切創建的。這些建寺活動曾由佛菩薩、蓮華生大師授記,清淨正法尤其是宗喀巴叁父子的教法由此得以在邊界地區弘揚,這些寺院的發展也將得到嘉瓦仁波切與班禅的加持。
綽摩格西仁波切爲人十分謙卑,從不自诩任何成就。沒有任何關于他生前的照片存在。在那個時代,照相是國王等高層人士的專利,所以仁波切謝絕任何人拍攝他的照片。有人未經同意擅自拍攝,照片上仁波切的像總是缺如,或是模糊不清。關于前世綽摩格西仁波切僅有的一張照片,是仁波切的屍身經防腐處理後塑成的一尊像,該像供養在上師靈塔中。
認識前輩格西仁波切的資深僧人說,上師從不作出任何吸引他人的舉動。仁波切建寺延僧,奠定修行基礎,賜予實修教誡,這比登床正式說法更有實效,因爲上師教化區域內的民衆開化未深,不容易接受深廣的教法。當然仁波切也不乏授予正式的教授、灌頂與誦傳。上師應材施教,這是有證量的大德才能做到的。今天的格西仁波切一如既往,保持他原有的教授風格。
1935/36年間,當仁波切最後一次長時間朝禮印度佛陀聖地返回之後,他召集東嘎寺內的親近弟子到他寮房作最後開示,弟子們擔心上師即將圓寂,故不願聆聽。在那期間,有位珠光寶氣的女弟子數次來訪。上師的侍者們從未見她進入上師的房間,當有人靠近她時,她便杳然消失。原來這位女子是卻莫拉裏的長壽五姐妹之一。她幾次來邀請仁波切前往她的居處。仁波切的弟子再次請求他住世,但上師已答應她前往。當大家明白格西仁波切決意離世時,便請求作最後教誡。仁波切告訴他們,因爲他們先前不願意聽取,現在已無話可說。但就在上師圓寂之前,他豎起叁個手指。據說,這意味著“你們將在叁年內找到我”或是“我將出生在一個離這裏叁天路程的地方”。結果證明兩種說法都正確。在上師圓寂之後,二條狀如哈達的虹雲伸出他的窗口,向崗托方向展開。那天,空中充滿了五彩缤紛的彩虹與吉祥相。東嘎寺被濃厚的虹雲所籠罩,即便從山下的草坪上走來也無法看清寺院。不僅東嘎寺的僧衆,就連笨教徒也對這樣的奇境感到驚訝。虹雲持續出現了四十九天,在這期間,僧衆修法祈禱上師迅速轉世。直到今天,每逢藏曆九月十四日上師圓寂祭辰,噶倫堡塔巴卻林照甘丹五供節例設酥油燈供養。1991年尚有人見到仁波切祭日虹雲拱月的景象。
格西仁波切圓寂時入定長久,東嘎寺要求西藏地方政府同意保存上師遺體。在西藏,只有宗喀巴大師、曆代嘉瓦仁波切與班禅的遺體被供奉在靈塔中。政府批准了這一請求,攝政熱振仁波切在敕文中說:“在藏南及錫金地區等,綽摩格西仁波切的事業等同宗喀巴大師。相應地,我們允許仁波切的遺體予以保留。”
遠近信衆爲格西仁波切靈塔捐獻了寶石、金屬與其它材料。仁波切圓寂一年前,曾告訴東嘎寺方丈說,他在夢中見到一座紅廟,西側有一座塔,內有古佛舍利,從中湧出大量淨水。紅廟與仁波切靈塔的修建花了很長時間。竣工時,方丈憶起仁波切的那個夢,他很高興他們的工作與仁波切的願望相一致。
靈塔有兩層樓高,全部以白銀包裹,通體鑲滿鑽石、珍珠、翠玉、珊瑚與吠琉璃。除仁波切遺體外,尚有其它許多稀有、珍貴的聖物。經東嘎寺一再請求,墀江仁波切于1938年初來到綽摩爲靈塔開光。因計劃等到新年舉行開光大典,墀江仁波切去印度作了第一次朝聖之旅。當他返回舉行儀式時,發生了許多瑞相。稍後,一顆菇狀舍利直接長在塔的銀質表面上。長在靈塔附近的舍利並不少見,但直接長在靈塔金屬表面上的,只有格西仁波切的靈塔。
綽摩格西仁波切昂旺嘉丹季美卻吉旺曲行傳
于佛聖言顯密諸教典,具足無畏無比觀察慧,
弘揚妙法如春盎然友,說法大自在前我啓請!
——嘉傑·墀江仁波切
1937年1月22日上午八點叁十分,這位殊勝轉世化身降誕于錫金崗托郊外林冬的英齊嘎孜莊園,距離綽摩白螺寺叁日行程。當時房屋四周百花齊放,一棵不開花的樹上也綻滿鮮花。上師出生時胎衣完整不破,稍後上師父親告訴朋友許多有關上師出生時與早年的瑞兆與奇事。英齊喀孜.饒丹嘉措(上師之父)是當時崗托嘎孜最有財勢的人物,屬跋澎巴家族。強孜嘎旺這一家族的近代(17/18世紀)祖…
《綽摩格西仁波切的傳記及轉世祈禱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