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切圆寂前不久,在却莫拉里附近的圣湖,空行母再次前来呼唤仁波切跟她们走。据说当时仁波切答应她们稍后会去。在某次印度朝圣途中,许多瑞兆发生在仁波切去萨那斯佛塔的路上。当仁波切抵达时,胜乐六十二尊全圆曼荼罗现身。在古希那嘎惹,释迦牟尼佛的大涅槃地,格西仁波切作了广大供养并祈祷,千佛现身为仁波切示未来相。在灵鹫山顶,六大如来与十六阿罗汉现身。在希瓦赛,大黑天护法现身。
在印度喜马拉雅地区,尤其在今天的希玛洽巴惹德区-- 以前的库努,拉呼一毕底,巴夏尔等公国与王国-- 格西仁波切创立了首批格鲁派寺院。朗布土王根据仁波切的请求,修建了一座格鲁派寺院和一所图书馆,内藏甘珠尔、丹珠尔等许多珍贵典籍。此寺是土王为答谢仁波切为其修法得子而建。在库努,仁波切在一处圣迹遗址上修建了伦珠格佩寺,寺内有精美的壁画、栴檀等名贵原料制成的佛像,以及一个大藏书室。根据一位印度学者的说法,那是1911年的事。仁波切后来在该地建造了另一座寺院,并开光加持。仁波切曾在库努的“苏浦”洞闭关一年。距山洞不远处有一个村庄(近希克隘口),仁波切令村里一位女孩出死回生,为全村人所亲眼目睹。仁波切声名远扬,所到之处求法求戒者络绎不绝。例如,根据毕底国王的请求,仁波切为从远近各地前来的千人传了“道次第”教授,并赐长寿等灌顶。不仅上师的弟子们感念其恩,西藏地方政府也表彰他在当地尤其是在整个喜马拉雅区域弘扬宗喀巴大师教法的功绩。
在拉达克进入西藏一个海拔一万八千尺高隘口的小庙中,格西仁波切的一位弟子在净相中见到弥勒佛,后来发现,他所在的那个殿堂曾由仁波切开光加持。
在措贝玛,莲华生大师的圣湖,格西仁波切为一座寺院破土。当举行仪式时,湖中的莲花向仁波切飘过来。直到六十年代早期,该寺一直属于仁波切。格西仁波切第一次来到措贝玛时,湖中水位很低,根据当地信众与朝圣者的请求,仁波切修法降雨,使水位恢复正常。从此,当地民众念六字大明咒时,都加上仁波切的名号:“绰摩格西仁波切嗡嘛呢叭咪吽!” 在其它莲师圣地,例如锡金,格西仁波切被视为莲华生大师的化身。上师的功德事业使许多人相信,他是宗喀巴大师的化身,也有人相信他是莲华生大师的化身。
格西仁波切不止一次造访过上述喜马拉雅地区,他也曾越过高山去朝礼岗底斯山、仁钦桑波译师所建寺院的旧址,以及雪山两侧印度与西藏境内的其它圣地。仁波切的名字甚至帮助了两位去古格考查的外国人。他们因为没有特别的旅行文件而有被驱逐出西藏的危险。
上述事迹只是格西仁波切在喜马拉雅雪山弘法事业的一些重点。从拉达克到阿桑,格西仁波切的名号家喻户晓,倍受各宗教、佛教各宗派人士的尊敬。第十三世嘉瓦仁波切称仁波切为“成就之王”、“大智者”,赞颂他是“西藏内外诸人之师,名声远播如洪钟之声”。
格西仁波切的成就与净相无有边际,就我们所知道的也难以在此详列。最著名的净相发生在格西仁波切的一次朝圣途中,地点在日光塔,岗钦宗嘎一万九千英尺的北面山坡上。早在莲华生大师的时代,那里就已经是一个极为殊胜的圣地了。据说那是通往“隐密之国”- 锡金的“大门”,其中一座塔内置有玄密天降水晶塔。在那里,格西仁波切示现一种净相,使方圆数里的人都能见到:在白云之中首先出现一匹白马,引导行列由东向西行进,然后在许多彩虹中出现多种佛菩萨与吉祥物的形象,体性为虹光。只有格西仁波切见到全部净相,上师侍从随其能力、缘份见到部分。有人见到克珠杰的宗喀巴五身相,有人见到宗喀巴三父子,也有人见到药师佛、无量寿佛或不同的净土。有人见到八吉祥相。仁波切的厨师看到这一景象后,惊讶地张大嘴巴呆立着,手里还拿着厨具。甚至动物们也转头注视天空,似乎能看见什么。这一景象持续了很长时间,仁波切的弟子们能互相指点出所见到的细节。这种场面宏大的净相以前只发生在释迦佛在世的时代。类似的事例可在楞伽经中找到。
噶伦堡一位施主向格西仁波切供养了一座位于贡.伊噶却林内的新闭关房,并要求上师接管寺院。仁波切扩建了寺院,并在旺杰的帮助下又修造了一尊两层楼高的弥勒像,旺杰已在绰摩造了一尊。一颗巨大的金刚钻石镶嵌在佛像的两眉之间,在酥油灯光的反射下闪闪发光。人与非人为此像供养了许多珍贵材料。当仁波切为佛像开光时,天子天女从兜率天洒下鲜花,许多人远在噶伦堡也能听到悦耳的音乐。
1919年,位于嘎伦堡附近的古格扎西却林寺修建完工,1922年,仁波切与噶伦堡塔巴却林寺僧为落成寺院开光。该寺是由不丹摩诃惹尼、一位有影响力的中国商人及其西藏妻子、噶伦堡的藏人等请求、资助修建的。一尊精美的关公像从中国请来供养给上师,安奉在上师寝室楼下一座关公殿中。中国人常来此殿礼供。农历新年尤其热闹。今天,各行业人士多来此处占卜预问吉凶。
当塔巴却林寺竣工时,东嘎寺的行政管理已涵盖绰摩与帕里地区的数座寺院。1959年以前,东嘎寺僧人轮流监管这些地区以及境外属寺。此列,尚有一系列喜马拉雅边境地区的小型寺院、茅蓬自愿供养给仁波切,并由上师开光加持。目前锡金仅有的两座格鲁派寺院也是当时格西仁波切创建的。这些建寺活动曾由佛菩萨、莲华生大师授记,清净正法尤其是宗喀巴三父子的教法由此得以在边界地区弘扬,这些寺院的发展也将得到嘉瓦仁波切与班禅的加持。
绰摩格西仁波切为人十分谦卑,从不自诩任何成就。没有任何关于他生前的照片存在。在那个时代,照相是国王等高层人士的专利,所以仁波切谢绝任何人拍摄他的照片。有人未经同意擅自拍摄,照片上仁波切的像总是缺如,或是模糊不清。关于前世绰摩格西仁波切仅有的一张照片,是仁波切的尸身经防腐处理后塑成的一尊像,该像供养在上师灵塔中。
认识前辈格西仁波切的资深僧人说,上师从不作出任何吸引他人的举动。仁波切建寺延僧,奠定修行基础,赐予实修教诫,这比登床正式说法更有实效,因为上师教化区域内的民众开化未深,不容易接受深广的教法。当然仁波切也不乏授予正式的教授、灌顶与诵传。上师应材施教,这是有证量的大德才能做到的。今天的格西仁波切一如既往,保持他原有的教授风格。
1935/36年间,当仁波切最后一次长时间朝礼印度佛陀圣地返回之后,他召集东嘎寺内的亲近弟子到他寮房作最后开示,弟子们担心上师即将圆寂,故不愿聆听。在那期间,有位珠光宝气的女弟子数次来访。上师的侍者们从未见她进入上师的房间,当有人靠近她时,她便杳然消失。原来这位女子是却莫拉里的长寿五姐妹之一。她几次来邀请仁波切前往她的居处。仁波切的弟子再次请求他住世,但上师已答应她前往。当大家明白格西仁波切决意离世时,便请求作最后教诫。仁波切告诉他们,因为他们先前不愿意听取,现在已无话可说。但就在上师圆寂之前,他竖起三个手指。据说,这意味着“你们将在三年内找到我”或是“我将出生在一个离这里三天路程的地方”。结果证明两种说法都正确。在上师圆寂之后,二条状如哈达的虹云伸出他的窗口,向岗托方向展开。那天,空中充满了五彩缤纷的彩虹与吉祥相。东嘎寺被浓厚的虹云所笼罩,即便从山下的草坪上走来也无法看清寺院。不仅东嘎寺的僧众,就连笨教徒也对这样的奇境感到惊讶。虹云持续出现了四十九天,在这期间,僧众修法祈祷上师迅速转世。直到今天,每逢藏历九月十四日上师圆寂祭辰,噶伦堡塔巴却林照甘丹五供节例设酥油灯供养。1991年尚有人见到仁波切祭日虹云拱月的景象。
格西仁波切圆寂时入定长久,东嘎寺要求西藏地方政府同意保存上师遗体。在西藏,只有宗喀巴大师、历代嘉瓦仁波切与班禅的遗体被供奉在灵塔中。政府批准了这一请求,摄政热振仁波切在敕文中说:“在藏南及锡金地区等,绰摩格西仁波切的事业等同宗喀巴大师。相应地,我们允许仁波切的遗体予以保留。”
远近信众为格西仁波切灵塔捐献了宝石、金属与其它材料。仁波切圆寂一年前,曾告诉东嘎寺方丈说,他在梦中见到一座红庙,西侧有一座塔,内有古佛舍利,从中涌出大量净水。红庙与仁波切灵塔的修建花了很长时间。竣工时,方丈忆起仁波切的那个梦,他很高兴他们的工作与仁波切的愿望相一致。
灵塔有两层楼高,全部以白银包裹,通体镶满钻石、珍珠、翠玉、珊瑚与吠琉璃。除仁波切遗体外,尚有其它许多稀有、珍贵的圣物。经东嘎寺一再请求,墀江仁波切于1938年初来到绰摩为灵塔开光。因计划等到新年举行开光大典,墀江仁波切去印度作了第一次朝圣之旅。当他返回举行仪式时,发生了许多瑞相。稍后,一颗菇状舍利直接长在塔的银质表面上。长在灵塔附近的舍利并不少见,但直接长在灵塔金属表面上的,只有格西仁波切的灵塔。
绰摩格西仁波切昂旺嘉丹季美却吉旺曲行传
于佛圣言显密诸教典,具足无畏无比观察慧,
弘扬妙法如春盎然友,说法大自在前我启请!
——嘉杰·墀江仁波切
1937年1月22日上午八点三十分,这位殊胜转世化身降诞于锡金岗托郊外林冬的英齐嘎孜庄园,距离绰摩白螺寺三日行程。当时房屋四周百花齐放,一棵不开花的树上也绽满鲜花。上师出生时胎衣完整不破,稍后上师父亲告诉朋友许多有关上师出生时与早年的瑞兆与奇事。英齐喀孜.饶丹嘉措(上师之父)是当时岗托嘎孜最有财势的人物,属跋澎巴家族。强孜嘎旺这一家族的近代(17/18世纪)祖…
《绰摩格西仁波切的传记及转世祈祷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