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绰摩格西仁波切的传记及转世祈祷文▪P4

  ..续本文上一页先却杰是锡金国王的亲属,因抗击不丹而成为民族英雄。上师之母却莫央金卓玛来自西锡金羊塘嘎孜家族。该家族是1633年某西藏官员来为锡金第一位却杰加冕的后裔,近代出有一位德巴扎嘎巴,他与强孜嘎旺的儿子强孜却图(又称萨特拉吉将军)并肩战斗,将古喀人驱逐出锡金。

  上师的祖父,英齐喇嘛嘎孜,是林冬与隆德的地主,他修建了岗托的英齐寺,并在王宫建了一座具现代规模的寺庙。他的儿子,英齐嘎孜.饶丹彭措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像他自己的儿子绰摩格西仁波切,他帮助了许多穷苦人士,经常以其特权出庭为他们辩护。他是一位诗人、作家,通晓包括英语在内的数种语言,被视为岗托最有学问的人。英齐之家是岗托第一座欧式建筑,座落在进藏干道的边上。英齐嘎孜在家里招待了许多著名的西方探险家,包括喇嘛阿那噶哩嘎.高文达及其妻子;亚历山大.大卫.尼尔女士(亚历山大的伴侣喇嘛雍丹来自林冬,曾在英齐之家帮佣);著名音乐家与作家马可.巴里斯,图齐教授及其同伴意大利旅行家;施弗博士及其德国远征队。英齐嘎孜给予他们许多帮助,包括与西藏打通关节,教授西藏语言、习俗,有时他还亲自陪同。英齐嘎孜曾见过前辈绰摩格西仁波切,后者曾数次在印度朝圣途中造访岗托。虽然英齐嘎孜是一位宁玛巴,但他与跋彭巴家族的其他岗托嘎孜家族一样,都深信不疑儿子是著名的绰摩格鲁派上师的转世。

  上师灵童未满两岁的时候,给药并安慰行将去世的母亲,当时灵童还未被认定是转世活佛,其母已视此举为加持。英齐却莫在怀孕时,某日有一僧来到英齐之家,赠予绰摩格西仁波切的“念恩启请”一文,随即消失无踪。

  嘉杰·帕绷喀仁波切与墀江仁波切当时在拉萨绘制了一幅地图,图上标明绰摩格西仁波切将来出生的地点。两位大师从未到过锡金。嘉钦.多杰雄丹详细描述了上师转世所在房屋的情形,包括屋子北方一些奇特的树种与煨桑炉。东嘎寺各寻访队在出发前降神请示,护法神特别将护心镜交给前往岗托那一队的两位领队-喇嘛邬金与丹增嘉措,他们是1940年八月最早找到仁波切的人员。在这之前,灵童已预告其父他寺院的僧众将前来接他回寺。当寻访队靠近英齐之家时,灵童以前辈仁波切所用的名字称呼每一个人,大家都十分惊讶。后来当大队人马接他回寺时,他又叫出每个人的名字。有一位僧人刚取出一颗“宝丸”,灵童便拿过来说“这是我的丸子”。他能轻易地从一大堆物品中找出自己前世的用品,甚至认出一头属于前世绰摩格西仁波切的骡子。当灵童将手放在骡子头上说“我的骡子病了”时,祂闻言落泪。

  三岁时,某日父亲唤他“小儿”,灵童答以现在他叫“季美”(无畏)。事后发现,同日嘉杰·帕绷喀与墀江仁波切在甘丹寺宗喀巴大师金塔前上供,从塔中自然发出绰摩格西仁波切的名号:“嘉丹季美却吉旺曲”(佛教无畏法自在)。在上师受出家戒时,剃度师摄政达扎仁波切又为之加上“昂旺”(语自在)一词。

  当1936年前辈仁波切最后一次途径噶伦堡时,锡金国王扎西南杰派员絷礼迎请。仁波切将礼品退回但传话说将来会去。在谒见国王之前,灵童告诉父亲他不会向国王顶礼。抵达王宫时,国王起身迎接灵童,他很高兴仁波切信受诺言转生到他的国家来访问。最初灵童的父亲不愿意儿子去西藏,国王劝他不要影响灵童的未来,并给予正式许可,允许灵童离开锡金。国王还特别修了靖国荐福法会,因为据说丧失如绰摩格西仁波切那样的大德,会导致一个国家福报的衰损。

  按规定,转世灵童的真实性要得到西藏摄政的批准。十二位转世灵童候选人的名单递呈到摄政手中,摄政肯定英齐喀孜之子为绰摩格西仁波切转世准确无误。1940年八月,帕绷喀仁波切从拉萨打来电报,再次向英齐喀孜确认其子为格西仁波切转世,并指示他等到新年将灵童送往西藏。因此,绰摩格西仁波切于1941年藏历1月10日被迎回东嘎寺。

  在东嘎寺,上师即学即会。为满足前辈绰摩格西仁波切拟在色拉寺学经的愿望,上师被送往色拉寺,时为1942年秋天。数年前,色拉杰扎仓巴底康村的一位名叫“格桑”的僧人曾预言绰摩格西仁波切的莅临。格桑外表上是一位普通僧人,却有十分准确的预言及其它能力。他所在的房子朝北,与另一幢楼十分靠近,没有日光射入。某日,有一朵金盏花不靠日光、土壤,奇迹般地生长在门楣上,格桑说:“此乃宗喀巴大师已降生之相。”楼上的土丹饶央询问详情,他说:“看吧!在二、三年之内,他会从南方来到这里。”当土丹饶央看到绰摩格西仁波切转世灵童被迎入色拉寺时,他记起来格桑的预言。

  入色拉寺时,西藏政府颁赐上师四品官的头衔,以表彰他前辈的功绩。由于仓巴康村与巴底康村都想上师加入他们各自的康村,一时间起了争执。色拉杰寺方最后决定格西仁波切同时属于两个康村。由于这个原因,上师等到十岁或十一岁时方开始学习辩论。

  经过甄选,嘉杰·墀江仁波切择定格西.强巴群培,当时色拉寺最著名的学者,担任仁波切的经师。上师禀性温和、出语轻柔,辩论时姿态极为低调,从不击掌高叫或有丝毫挑战性的举动,一反藏地辩论的常规。许多僧人以为上师对学业漠不关心,因为很少看到他用功学习。然而,上师总能对答如流不被驳倒。他在大型立宗法会之前或之中从不感到紧张,这对许多著名的格西来讲也不是容易的。上师似乎对立宗考试从不准备。根据某些熟识上师的资深色拉寺僧介绍,上师学经速度极快,聪慧过人。格西仁波切对寺院管理结构十分留意,知之甚详,尽管他从不参与。上师与色拉杰维那捻熟,非正式地学完了全部唱腔。他早年曾说这些知识将来有用。在色拉寺学经期间,上师曾二次回东嘎寺。1947/48年间,上师作了此生第一次严格闭关,同年在贡伊嘎却林寺传授灌顶,当时有一道彩虹从空中弯入他的怀中。

  绰摩格西仁波切的事师法与完美行持在色拉寺是出了名的。上师的剃度师,摄政达扎仁波切的照片一直供在绰摩拉章的佛龛上。由于格西强巴群培是许多学者的上师,很多色拉寺僧常来绰摩拉章。在达扎摄政与热振发生冲突之间与之后,许多人看到达扎仁波切的照片大加鞭挞,上师虽然年幼,但从不对这些僧人生气,他往往一笑了之,从不恶言相向。他也不因这些年长僧人的行为而感到心憟。熟识上师的人说,他从不批评任何人,在达扎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以佛法的观点看问题,与双方均保持良好的关系。历史证明这是一个罕见、非比寻常的成就。

  格西强巴群培时常对上师示现发怒相,有时数日不与上师说话,但这并未使上师气馁。他甚至悄悄溜进师父的寝室,供上从绰摩与印度捎来的精美食点。虽然师父管教异常严厉,上师对此无丝毫怨言,保持一贯的恬淡柔顺。其事师法堪为后世楷模。虽然上师禀性温和无人可比,但也正如一位资深色拉寺僧所指出的:“他的个性不为任何人所左右。”

  上师的行持也像他的事师法那样出众。例如,许多僧人都记得,在夏季辩经院上课时,格西仁波切身披羊毛大氅端坐烈日底下,尽管汗流浃背但纹风不动。这是其他转世活佛难以望其项背的。上师严格遵守寺规,从不缺课,并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寺中各项活动。上师虽然年幼,但在诵经时从不东张西望,师父不在时,依然勤学不辍。上师那种不寻常的敦肃举止与调柔本性显示他异乎常人。许多名人权贵前来拜访,均为这位年轻活佛的雍容气度所震摄。绰摩格西仁波切的行为举止像普通僧人一样,从不显露学识或其它殊胜功德。他保持这一美德数十年不变,在罹难期间亦如平素。上师这种行为的深刻意义很好地反映在怙主龙猛所造的一首开示诸法缘起实性的偈颂中。

  密意虽幽藏,终显于外相,

  如鱼隐深海,随波当令见。

  1955/1956年间,绰摩格西仁波切参加了在绛央贡却举行的学习、辩经活动。某日,上师登座答辩时,一轮满月从文殊山上升起。这一美丽的巧合是上师生命的诗化。诸如此类围绕上师所发生的巧合与奇事不胜枚举。

  当上师被选入拉朗班时,师父格西强巴群培极为喜悦。班上的同学称上师为“大通家”,因为上师能通达经论的甚深义。上师在拉朗班学了两年。1958年,他要求提前毕业。由于色拉杰的帕巴拉仁波切在他之前,所以上师无法很快拿到拉然巴格西学位。嘉杰·墀江仁波切立即批准了格西仁波切的请求,只是格西强巴辟培心感失望,但仍接受了上师的选择。1958年天降节之日,格西仁波切获得林赛格西学位毕业。上师利用这个机会向寺院僧众大兴供养,一时传为美谈。当时上师已从嘉杰·墀江仁波切、达日仁波切与贡萨(丹玛)仁波切处获得了大量教授、诵传与灌顶,其中不乏稀有珍贵之法。达日仁波切花了半生时间传授教法,据说他曾提及,绰摩格西仁波切所拥有的诵传数量甚至要超过他。今天,格西仁波切是格鲁派中拥有诵传、稀有典籍、灌顶最多的一位传承上师。

  在此期间,西藏政府将“堪穷”头衔颁封给东嘎寺方丈。这是高于三大寺方丈的头衔。东嘎寺降神师获“孜东”头衔。西藏官员旋绕了前辈绰摩格西仁波切全身舍利并贡献了酥油灯与其它供品。他们为当地民众开示说,礼拜供养仁波切全身舍利的功德与朝礼印度圣地一样。

  1959年3月22日,藏事爆发的第二天,格西仁波切与许多人一起遭逮捕入狱。在罗布林卡羁押数日后,他被移解到军区司令部。由于上师是锡金人,本来以为马上可以获释,不料被囚禁二年多。

  上师遭囚禁的最初八个月,被强迫从事各种葬活,包括打扫猪圈、清洗衣服等,以及重活,例如搬运沉重的水泥板等,仁波切是一群老弱病残中最年轻的一位。上师的背部曾被一块巨大的水泥板压伤,伤痛困扰他多年。然而,上师从不抱怨工作或恶劣…

《绰摩格西仁波切的传记及转世祈祷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