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環境;他是一個很好的工人。
後來,上師被轉移到紮奇監獄,在一間狹小幽暗的牢房單獨囚禁。在監獄中最後一年,上師與藏軍將領桑頗.丹增頓珠共囚一室。桑頗後來在書中說,他對格西仁波切完全信任,他很高興,認爲這是獄中得到的最爲特殊的禮物。
1961年藏曆新年初十,綽摩格西仁波切終于獲得釋放。(上師獲釋前夜,夢見金字“大乘莊嚴經論”開宗偈,即“義智作諸義,言句皆無垢,救濟苦衆生,慈悲爲性故”等,此由上師親口告知,譯者附記)之後的數月間,上師騎單車走遍拉薩與市郊,甘冒生命危險收集經典、聖物。
格西仁波切在拉薩收集聖物時,找到了他本人的出家佛像與法衣,那是嘉傑·墀江仁波切賜予他的。上師曾穿著它聽受許多教法。這是極好的緣起。嘉傑·墀江仁波切爲寫作《具誓大海歡喜之伎樂》一書所准備的筆記散落各地,也被仁波切找到,並安全交還給墀江仁波切,另外還包括唯一一幅嘉欽多傑雄丹威猛相唐卡。不幸的是,仁波切所收集的大量珍品,包括唐卡及其它藝術品,大部份在錫金邊境與半道被竊,未能交還原主。然而,沒有金錢價值的書籍卻未遭損失。當時邊界完全關閉,只有格西仁波切收集的珍品能運出西藏。
1961年夏末,格西仁波切抵達崗托。在那圖拉,仁波切面向西藏祈禱,那一刻,他貧脊的包袱掉到地上,其中唯一值錢的東西,一只領袸用的木碗缺了一個口子。就這樣,綽摩格西仁波切離開西藏時兩袖清風。由于獄中惡劣的飲食與營養不良,仁波切抵達錫金與印度時,健康狀況極差。
從四十年代晚期開始,噶倫堡塔巴卻林寺內部紛爭不斷。西藏東嘎寺派來輪流管理寺務的僧人將私人供品帶回西藏東嘎寺,這引起當地人不滿並演化成沖突。雙方在印度與西藏法院陳述了各自的冤屈。這是一件情況特殊的案例,西藏與印度政府都無法解決。上師從西藏回來之後,以其公正無偏的態度平等對待鬧事雙方,一切以戒律爲准繩,妥善解決了這一危機。這個特別的成就,正如《吉祥叁界頌》中所言:
汝以智悲力,戰勝諸魔軍,
非依兵刃勝,威勢掃殘雲。
1966年,印度政府正式將塔巴卻林寺移交給綽摩格西仁波切,在交接儀式中,有人見到吉祥相與不尋常形狀的雲彩。後半年,格西仁波切與墀江仁波切在噶倫堡與大吉嶺共同設立了每年一度的甘丹五供節遊行,一尊宗喀巴大師像被請出寺外巡禮加持市鎮,民衆敬獻哈達。第一次慶祝活動的供養,是由仁波切以一位英國籍比丘桑噶拉希達的名義作的,該比丘並不知情。上師經常用他人的名義作大供養或給予關鍵性的幫助,具體幫助了多少團體與個人卻無人知曉。
1962年,當上師在菩提迦耶的時候,他在德裏創辦“西藏之家”。上師本人是一位藝術家,是西藏與其它佛教藝術的鑒賞專家。通過他與許多舊貴族家庭的關系,格西仁波切收集到許多珍貴、神聖、年代久遠的藝術品,它們在西藏之家博物館中展出。在登錄包括唐卡、佛像等藝術珍品時,爲避免被拿到市場上去拍賣,仁波切特別給許多展品貼上“租自達賴喇嘛”的標簽。今天這些藏品仍可在達蘭薩拉西藏文物檔案館中見到。1965年天降節,西藏之家揭幕,許多重要人物包括兩位經師,尼赫魯總理、英地拉.甘地等出席了開幕儀式。
嘉傑·墀江仁波切在“自傳”中提到當時西藏之家藏文典籍收藏之豐富。1963年爲傳法時,他又提到曾多次收到格西仁波切從噶倫堡寄來的特殊收藏與稀有卷函。墀江仁波切對此感到極大欣慰,因爲傳承的延續完全依賴這些典籍。墀江仁波切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他與綽摩格西仁波切是同一心識,完全一樣。在格西仁波切擔任西藏之家主任時,在德裏接待了林仁波切與墀江仁波切。1965年巴基斯坦空襲時,兩位經師在西藏之家避難。在任職西藏之家期間,仁波切率西藏藝術展出團訪問日本。格西仁波切曾訪問過亞洲、歐洲的十二個國家以及美國。1965年,上師又開始製作著名的寶丸。上師繼續他的朝聖之旅,像他前輩一樣,他到過錫金四座著名的蓮華生大師禅窟,印度與尼泊爾的佛陀聖地,以及喜馬拉雅尚可同行的地區。仁波切也曾去印度尼西亞與斯裏蘭卡朝聖。與上師隨行的僧人說,在朝聖途中,通常由上師親自帶隊,尤其在荒僻地區,上師對路途了如指掌。
上師任職西藏之家期間,某次自噶倫堡返回德裏時,底斯達橋下方的路段被阻,于是決定繞遠路經貢與咕雄去火車站。在色波杜拉,仁波切突然在彩旺諾布家停留,彩旺諾布曾在貢區上師的桑丹卻林寺出家爲僧。由于仁波切從不在事先未議之處停留,這一舉動非比尋常。這家的新生嬰兒後來成爲當代帕繃喀仁波切。當時諾布夫婦向上師供養了牛乳,被視爲吉兆。格西仁波切就這樣發現了帕繃喀仁波切的轉世,後來又幫助了他的坐床大典。嘉傑·墀江仁波切的坐床也是由上師幫助完成的。
上師駐錫德裏的時候救濟了許多窮苦的藏人。他特別幫助一些學生成爲成功的商人。許多當年受惠的印度人至今仍感念上師的恩德。上師在所到之處,包括噶倫堡等,作了大量濟貧工作。上師還資助幼童入學、少女進大學。噶倫堡塔巴卻林寺邊上有一座學校,特別招收當地最貧窮家庭的小孩入學,其中許多爲尼泊爾人。學校房舍屬于寺産,每日午餐由寺院廚房供應。格西仁波切以其殊勝悲心、力量與學識,不斷治療患病者、精神失常者與窮人。在美國及其它國家,許多人將自己的生命、財産、健康歸功與格西仁波切的恩惠。當問及何爲仁波切最有代表性的功德時,幾乎所有見過上師的人都說,上師對窮人、富人一視同仁,從不厚此薄彼。上師一貫的平等心具有傳奇色彩。
1976年,綽摩格西仁波切在美國紐約創辦了“東嘎寺學會”。同年有人供養上師一大片土地,這片在紐約州凱茨克爾山區的土地被命名爲“崗穹南傑”(雪域尊勝)。據說仁波切在實際前往之前已在淨相中見到該地,他已知道那裏有獅子(門柱上)、孔雀(另一門柱上)、一只“瓶”、一條河、一個湖,一朵“地蓮”、一朵“天蓮”。上師空手起家,以繁重的勞作照料這片土地、野生動物、植物、房舍、水並作加持。現在這塊土地是一個聖地,世界各地的許多人士來向上師求法或作閉關,其中不乏佛教教師。未來因緣成熟,那裏將會建起一座寺院。
像以前一樣,奇迹的出現一直圍繞著格西仁波切。例如,1981年,噶倫堡格西仁波切拉章一塊塑膠布面上長出一顆氣馥芬芳的菇狀舍利。1993年開始重修脫巴卻林寺時,需拆除舊建築。大殿主佛是一尊4至5尺高的泥像,當工人准備搬動它時,它變得很重,一群壯漢也無法移動它半寸。因佛像拒絕離開該地,工人只好爲佛像搭了一個棚子,請它留在施工現場。
噶倫堡仁波切佛堂中有一尊古老的蓮華生大師像,像所在的佛龛數十年未曾打開。1991年,佛像移動其中樞線更直接地面向仁波切的法座。今日世界最稀有的,還是仁波切從不要求金錢供養,他從不向任何人要求財政幫助,以維持印度、錫金、西藏與西方國家他負責的寺院、團體。上師從不爲佛法作廣告,從不收費,雖然這在當代西方佛教教師、社團中是很普遍的現象。格西仁波切從不允許自己的拉章從事任何商業活動。有一位瑞士人來訪塔巴卻林,他向仁波切索求幾本菜譜帶回瑞士籌款,以此來幫助重建寺院,上師命令侍從不得將菜譜交給他。除非供養來自個人自願,格西仁波切從不予接受。根據毗奈耶規定,受戒者不允許乞求金錢。然而,如果有人供養,則不論多少必需予以接受。
雖然格西仁波切是由本尊嘿汝嘎授記,將其密續未來托付之人,上師的行爲舉止完全是噶當派大師的作風,舍棄世間八法,一如宗喀巴大師。綽摩格西仁波切從不以他的聲望謀求私利,並嚴禁他的寺院這麼作。許多藏人記得,前輩仁波切所到之處戒香四溢。今天,在美國崗穹南傑,人們依然有同樣的感覺。佛陀的戒律教法,尤其是宗喀巴叁父子的教法,清淨沒有雜染地由上師保存著。現今社會罕有其人。格西仁波切降生于“隱密之國”(錫金),一千多年前有授記說,未來有大法難時,護教者將來自該邦。
格西仁波切的教授風格與其前輩同出一辄,所不同的是,由于時代的改變,當今格西仁波切在韬光養晦方面較前輩更甚。然而,當我們考慮到教法的延續時,我們要分清兩類人,一類是杜撰自己個人曆史,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人;另一類是密護功德、不懈地護持佛陀清淨教法的人。我們也要分清:一種人只求自我贊歎;另一種人則以清淨的行持贊歎佛陀。
衆生福薄,上師園寂于2001年9月10日。
轉世祈禱文
涅勒堪珠仁波切造
法王承祧宗喀巴,昂旺季美上師尊,
具智尊賢德轉世,願速返弘宗師教!
《綽摩格西仁波切的傳記及轉世祈禱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