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萬萬不要在宗教立法中出現。教訓一定要吸取。
從藏傳佛教寺院是藏民族高等學府的實際出發,貢唐倉大師向中央有關部門明確建議應該放寬對大寺院喇嘛名額的限製。大師說:
藏傳佛教大寺院不僅是宗教活動場所,同時也是藏民族的高等學府。例如拉蔔楞寺就由六大學院組成,分別研究天文、曆算、醫藥、文學、藝術等。許多藏族著名學者都是從大寺院培養出來的,如中央民族學院有兩位教授、西北民族學院有四位教授、副教授,都是從拉蔔楞寺、塔爾寺等大寺院學成出來的愛國知識分子。大寺院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喇嘛人數不要限製。曆史上拉蔔楞寺喇嘛最多時有4000人。現在群衆送子當紮巴,一方面是由于宗教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生活的考慮,當了紮巴等于找了一份工作,減輕了家庭的負擔。
現在國家規定50歲以上入寺不受限製,18歲至50 歲限定名額。給拉蔔楞寺規定的“在編喇嘛”爲200名,加上50歲以上的共500名,但實際並沒有限製住,目前“編外”喇嘛有200名,他人住在寺院,但進不了寺院,最長的已當了10年“旁聽生”。爲了解決這些人的問題,我們采取考試的辦法(背誦經典,辯經),嚴格錄取。但考試合格了,沒有名額進不來。1990年底參加考試的有300人,只錄取了10名,用的是50歲以上去世和還俗喇嘛的空缺名額。有的人久等進不來,對寺院管理體製委員會很有意見,認爲他們走後門。有的人失望了,幹脆不等了,籌一筆錢去印度。寺院管不了“編外”喇嘛,他們的學業荒疏,戒律松弛,對社會的影響也不好。
實際上,放寬大寺院喇嘛的名額並不會出現失控。因爲當喇嘛有許多清規戒律,如一輩子不娶妻子,一般人很不容易做到。四川省阿壩州最大的格爾德寺,號稱有2000名喇嘛,但每年還俗的有100多名。所以放寬了群衆不一定都來當喇嘛,如果控製過死,反倒剌激了群衆,爭相來當紮巴。
與大寺院相反,小寺院完全可以限製。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的外相寺,規定喇嘛50名,但一直只有叁、四十名。由于藏族群衆生病、去世都要請喇嘛念經,大寺院太遠,主要依靠小寺院。因此可以限定一個鄉一至兩個小寺(因爲群衆信仰的教派、學派不同),喇嘛會念經就可以了。大寺院的喇嘛名額還是十世班禅大師在世時與省、地、縣協商確定的,當時是集體勞動,吃“大鍋飯”,人數多了影響生産。現在已過去10多年了,牧業早已實行了承包責任製,情況與八十年代初大大不同了,也應該放寬限製。
針對藏區文化、教育落後的現狀和境外敵對勢力的反面宣傳,大師還呼籲改善藏族地區的廣播條件,讓年輕一代正確地了解曆史,客觀地認識現實。大師說:
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和平演變活動始終未停止過。他們的一個主要手段,就是加強對藏族地區的廣播宣傳。美國之音、在印度的達賴方面都設立了大功率的藏語電臺,臺灣很久以前就有了。境外的這些電臺功率很大,“美國之音”在甘南全州境內都可以收聽,普通收音機夜間也能收聽,而且聲音清楚。達賴方面在印度的藏語廣播,全州大部分地區能夠收聽到,中國有許多少數民族,而境外勢力唯獨對藏民有這麼多廣播,無非兩個問題,一是不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所謂漢族“侵占”了西藏;二是所謂中國政府在西藏侵犯了人權。
但對境外的反宣傳,政府卻控製不了。西藏的藏語廣播,屬安多語系的四川、甘肅、青海等地的藏民聽不懂。中央電臺、甘肅電臺和甘南州電臺的發射功率小,傳播效果差,覆蓋半徑僅有30公裏。只有自治州首府合作鎮以及夏河縣、碌曲縣和臨潭縣縣城附近地區收聽效果比較清晰,其余地區效果很差,舟曲縣、疊部縣、瑪曲縣以及夏河縣、臨潭縣、卓尼縣的邊遠地區完全收聽不到。
政府應該加大投入,盡快改善藏族地區的廣播條件。老年人知道曆史,知道舊西藏當權者怎樣壓迫人民,人民如何窮困。就如臺灣,現在只說如何發達,卻不說舊社會國民黨政權如何壓迫人民。但年輕人不了解這些,因此必須加強教育。當然不能簡單地念報紙,應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這就比如肉,營養價值很高,但要加上鹽、調料等,大家才愛吃。
作爲中國藏傳佛教德高望重的一代大師,和十世班禅大師的堅定信仰者和親密朋友,貢唐倉大師多年來十分關心班禅大師的轉世靈童尋訪工作。大師在他于青海、四川、甘肅草原舉行的有十多萬、幾十萬人參加的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時輪大灌頂法會上,均祈禱班禅大師轉世早臨人間。作爲班禅大師轉世靈童尋訪顧問班子的顧問,貢唐倉大師從1989年赴京參加班禅大師追悼大會開始,多次就尋找班禅大師轉世靈童向中央提出重要建議。大師多次說:在班禅大師轉世靈童問題上,我只講一句話:不要有兩個班禅,要有一個班禅,一個世界上都承認的班禅,這無論對于國家,還是藏族人民,都有利。
弘法美國
1992年12月28日到1993年元月28日,第六世貢唐倉·丹貝旺旭大師應邀訪問美國。整整一個月,大師在美國穿梭訪問,舉行灌頂法會。那動人心魄的講經聲,弘揚著佛法,也傳播著友誼。
美國信徒渴望聽到中國活佛超凡脫俗的講經聲
1992年6月,貢唐倉大師收到來自美國洛杉矶的邀請函,信中這樣寫道: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貢唐倉大師:
我們觀看了中國甘肅電視臺爲您攝製的《貢唐倉與大講經》之後,感受到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大講經闡述佛理,引導人心向善,彼此團結友愛,和睦相處,規勸人們追求進步和平。從洛杉矶到舊金山,您講經的錄像帶在佛教徒中廣泛流傳,人們稱頌您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佛學造詣博大精深。應廣大佛教徒的強烈要求,叁法印佛學會尊敬地邀請您到洛杉矶,傳經說教,弘揚佛法。我們渴望聽到您超凡脫俗的講經聲!
邀請:貢唐倉;特布丹。地點:洛杉矶
時間:1993年1月6日至1月24日
1月6日至12日:旅遊、參觀
1月13日至21日:講經
1月22日至23日:休息
1月24日:返回中國
1992年6月17日
叁法印佛學會
看著這封言詞懇切、安排周到的邀請函,大師不免思緒起伏。在雪域西藏滋生、發展起來的藏傳佛教,已有1300年的曆史了。它以其系統的佛學理論、規範的修持方法和囊括天文、地理、醫學、曆算、工藝、美術、語言學、倫理、道德等豐富的內容,成爲世界佛教史中經久不衰的一個流派。今天,它不僅千百年如一日深深紮根于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僧俗大衆的心間,而且漂洋過海,影響遍及世界各地:與西藏接壤,已有藏傳佛教寺廟145座的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國自不待說,就在高度發達的歐美各國,如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希臘的雅典,法國南部的卡期特朗市,以及瑞士、加拿大、德國、意大利等國,均分布著中國藏傳佛教各派的寺院和信徒。
美國是中國藏傳佛教主要的傳播地之一。那裏,僅從事西藏及藏傳佛教教義研究、出版工作的高級學術機構就達21個,如格西·澤登降稱建立的洛杉矶“東方研究大學”,馬薩諸塞州阿黑斯特的“美國佛學院”,加利福利亞州柏克利的“甯瑪學院”,紐約的“西藏研究中心”等等。
歐美何以興起藏傳佛教熱?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帝州學院曆史系助理教授譚·戈倫夫在他題爲《北美藏學研究簡介》的講稿中分析:“六十年代初一系列意外事件的發生,歐州和北美的青年人對東亞的興趣也相應增長起來。美國在越南的戰爭,就如同對美國文明失望的青年人到印度去尋找宗教出路一樣,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整個叁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這個時期,數以萬計的西方人士湧入印度和尼泊爾,對于同自己國家文化相去甚遠的這一地區的文明産生了好奇心。宗教的信徒,虔誠和非虔誠的,也從北美和歐州大批地彙集到這裏……美國人的興趣從歐洲轉向亞洲和宗教徒湧入南亞這兩個因素,爲西方人士改變原來的信仰而信奉西藏佛教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現在,從西方文明的“火車頭”、中國藏傳佛教信徒日衆的美國發來了真摯的邀請函,貢唐倉大師感到欣慰。自從1979年出獄以來,大師已陸續訪問了一些國家,這次能到“叁寶弟子”衆多的美國去講經訪問,大師感到是佛法和友誼的一次大好良緣。
正當大師做啓程的准備工作時,1992年11月29日,又收到了叁法印佛學會的一封信。這封信除進一步表達美國朋友對大師的敬仰和崇敬之意外,將大師出訪的時間提前了一個月,並將隨訪人員由原來的管家特布丹一人增加了叁名(秘書和兩位隨員)。信尾寫道:“期待著與您快見面,您真摯的叁法印佛學會。”期盼之情躍然紙上。
1992年12月10日,貢唐倉大師及隨員一行五人從蘭州飛往北京,在美國大使館辦好簽證後,12月28日在首都國際機場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客機飛往美國。同時出境的還有專程前來北京迎接大師赴美的美國亞聯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玉玲女士。
亞聯集團公司是美國著名財團之一。大師這次訪美,費用就是由亞聯集團承擔的。說起大師與亞聯集團的結識,還有一段緣份。1989年,貢唐倉大師赴莫斯科出席世界和平大會,同行的有中國外交部國際司司長王學賢。大師以他的博學睿智很快與王學賢建立了友誼。後來王學賢出任洛杉矶中國總領事館領事,亞聯集團公司總裁劉甯先生和他的夫人李玉玲、副總裁李玲娜,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對研究藏傳佛教有濃厚的興趣,一直想拜大陸一位有聲望的活佛爲師。在王學賢先生的介紹下,李玉玲小姐拿著王先生的信在北京拜見了貢唐倉大師。大師見她一片誠心,遂收爲弟子,並親自爲她傳授了文殊菩薩灌頂。李玉玲小姐看到佛爺年事已高,便贈送了一輛紅色“凱迪拉克”小轎車。
…
《金席大師貢唐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