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柏繃喀大師傳記(合輯)

  柏繃喀大師傳記(合輯)

  一,大師之出生

  (祈竹活佛自傳[浪丐心淚])

  柏繃喀大師生于一八七八年,在他出生時有許多吉祥的兆像。在幼年時,大師能憶記其前生,他常常愛與其他小孩玩擡轎的遊戲,並向人說他的前生有一頂漢地皇帝禦賜的黃緞轎(這是指章嘉國師之轎)。大師的父母把他帶至第一世薩巴仁寶哲前,詢問仁寶哲的意見(薩巴仁寶哲與我一樣是嘉絨人,他年青時只是一個農夫,但言行怪異,午飯時常獨自往山洞中。有一次,其他村民跟蹤他入洞,竟見到仁寶哲午睡時身旁有天女爲他奏樂。仁寶哲在近中年時才出家,後來成爲一位著名的權威長老,當年尋找十叁世法王轉世所在的大任便是由他擔當的)。仁寶哲在觀察後,便指出大師是漢地乾隆皇的上師章嘉國師的轉世化身,但因當時漢藏關系緊張,便只確認大師爲柏繃喀寺方丈之轉世,低調地處理他真正的身份,又命他入色拉寺嘉絨僧堂出家。在西藏寺院傳統中,僧堂長老必須照顧其徒的生活所需,而長期照顧一位轉世者則更需钜額的金錢。由于大師家境並不富裕,僧堂中的其他長老不敢收這位轉世者爲徒,只有一位住色拉寺嘉絨僧堂的大藏寺老僧肯承擔此任,大師便就此入了色拉寺,與寺中來自大藏寺的學僧共同生活。由于這種關系,大師雖從未到過大藏寺,但也被視爲大藏寺僧人。

  (回憶柏繃喀仁波切·瑞布活佛)

  我的叁恩上師、曾親見勝樂金剛者、其功德名稱亟難贊說 —— 金剛持主柏繃喀大樂藏吉祥賢,于1878年生于拉薩以北,其父爲一小官,但其家境並不算富裕。于師降生之夜,房中現出耀目光明,屋外的人還見到房頂上有一護法顯現。柏繃喀仁波切是大學者章嘉遊戲金剛(1717-1768)的轉世,但初時大家誤以爲他是色拉寺昧院某學問豐富的康區格西轉世再來。

  

  (叁主要道釋 叁主要道筆記—開妙道門)

  (帕繃喀)一名與(宗喀巴)一樣,是藏文中的一種避諱稱呼。大師的真名是(傑尊強巴丹增成雷嘉措貝桑波),漢譯爲至尊慈氏持教事業海吉祥賢,(德欽甯波)(大樂藏)是他的密名,亦爲大家所熟知。藏文典籍中多有稱爲(帕繃喀德欽甯波)者。據傳大師是嘿汝嘎勝樂金剛的化身。

  1878年,帕繃喀大師誕生于拉薩北方耶魯桑地方的擦瓦裏鎮。他的家庭系一名門望族,擁有一座簡陋的莊園。父親是個小官,但家境不算寬裕。據說大師降生之時正值黑夜,但屋內光明晃耀,屋外有人見到一位護法神降臨于房頂。在孩提時代,大師便顯露了非凡的功德,七歲那年,由當時的一位大德卻傑·洛桑達吉(法主·善慧宏揚)攝受。

  這位大德確定此男孩必是某位大師的轉世化身,甚至還考察其是否爲他本人已故上師的轉世,結果證明不是。但他授記,如果這個孩子加入色拉寺麥劄倉傑隴康村,將來會有希有之事發生,稍後,年幼的大師被認定是章嘉大師的一個轉世,由于當時漢藏關系十分緊張,爲避人耳目,取消了(章嘉)的名號,而代之以(帕繃喀堪珠),意爲帕繃喀寺堪布(方丈)的轉世化身,所以帕繃喀大師實際上是第二世帕繃喀。

  帕繃喀,又稱頗章喀(漢文意爲磐石頂),本是拉薩色拉寺西山腰間的一座古廟名,公元七世紀初,吐蕃王松贊幹布在拉薩平原西北山坡上建了一個小屋,屋在一塊大石頂上,因而得名。吞米桑布劄就是在這裏創造藏文字母和文法的,是一處十分重要的古迹。

  二,大師年青時代

  大師修學情況

  (回憶柏繃喀仁波切·瑞布活佛)

  仁波切于七歲入寺,經曆了學僧的必要學習過程而考得格西學銜,並于其後在上密院學了兩年。他的根本上師是Lhoka的達波喇嘛仁波切妙吉祥任運海。達波仁波切肯定是一位菩薩,柏繃喀仁波切是他的上首弟子。他住在Pasang的一個洞裏,主修菩提心,其本尊是觀音,他每晚都誦滿至少50,000遍瑪尼咒。至尊柏繃喀和達波仁波切的初次會面,發生在拉薩的一個會供法會上。當時柏繃喀仁波切出于尊敬,在法會中不禁淚下至法會完結。在柏繃喀仁波切完成學業後,去了達波喇嘛仁波切的山洞學法。達波仁波切命他在附近開始作菩提道次第的專修閉關。達波喇嘛仁波切會教他一個道次第所緣類,然後柏繃喀仁波切便回去實修,稍後回來陳述所證,然後達波喇嘛仁波切會教下一個所緣類,柏繃喀仁波切聽完後又回去實修。。。這樣來來回回地學了十年。如果這還不算值得我們贊歎,我真不知道什麼才值得贊歎了!

  (叁主要道釋 叁主要道筆記—開妙道門)

  帕繃喀大師在色拉寺的生活並不出名;他只獲得(林賽)格西學位,也就是說只通過了本寺的考試而未去參加最高一級的(拉然巴)格西學位的角逐。大師從色拉寺畢業之後,又花了二年時間在上密院學習。

  他的根本上師是洛卡的達波喇嘛仁波切·绛貝倫珠嘉措(妙吉祥任運海),他是金洲大師的化身,帕繃喀大師是他的上首弟子,這位上師常年居住在巴桑的一個山洞裏,主修(菩提心),其本尊是聖觀自在,他每天晚上念誦六字大明咒達五萬遍以上。當帕繃喀大師第一次與達波上師會面,在拉薩共修(供養上師法)與會供時,大師出于無比的尊敬,自始至終痛哭不已。

  帕繃喀大師完成學業後,便長時期親近達波上師,並在上師所居山洞的附近閉關專修(道次第)。達波上師每教完一個道次第所緣類,大師便離去實修,稍後再回來陳述自己所證的情況;如果他獲得一定的證德,達波上師就進一步教下去,大師又再離去實修,就這樣來來回回一直持續了十年!

  大師弘法利生情況

  (一代宗師帕繃喀仁波切·祈竹仁波切)

  大師修行及持戒精進,深深影響了當時的佛教氣氛,依止在他座下學習的轉世高僧、一寺方丈及有地位人士極多。在大師傳菩薩戒及講經的場合,常有由青海、蒙古等遠地專程步行而來的高僧及其它僧俗二衆,露天的講經場地往往有數萬人席地而坐、晚上便在原地紮營露宿的盛況。

  大師在1921年,曾爲數千人講示菩提道次第,共二十四天。這二十四天中的教授內容被結集成著名的《掌中解脫論》,現今幾乎任何格魯派法師在講授佛法時都以它爲大綱。這部巨論至今已有多種外文譯本,是洋人佛教徒幾乎必讀的入門論著。

  據大師的弟子(現今世上已沒有太多,尚在世的亦爲垂垂老者矣)說,大師每座說法一說下來便長達八小時,但由于他說法精妙,沒有聽者會感到疲累。在大師說法時,其講示極爲有震撼力,說至衆生業力時,多達數千甚至上萬的聽者往往淚如雨下;說至叁惡道苦時,聽者又會震栗至發抖害怕。有一次,一位極有社會地位的將領帶著寶刀、身穿盛裝地聽法。在只聽一座開示後,他便被大師的開示感動至剪斷了武士的辮子、丟棄了寶刀,從此斷然成爲了一個佛法行者。

  帕繃喀大師身形雖極爲肥胖,但每當他在往訪其師的寺院時,必會在寺院入了視線範圍時馬上下馬,一步一拜地拜至其師之寺院內。在每次離開其師之寺時,大師則倒退而行,直至看不到寺院爲止,從不以背部向著其上師之住持寺院。大師之敬師行徑及精神,至今仍常被格魯派法師引爲事例及模範。

  大師的博學多才也是深受人們尊敬的。他一生中論著極多,現今格魯派僧人學習所依論著及修持所用之儀軌中,有不少便是由大師寫成的。

  

  (回憶柏繃喀仁波切·瑞布活佛)

  在我到達拉薩時,柏繃喀仁波切正在色拉寺上方一個山洞茅蓬吉祥法林中住錫。我們先約好了谒見日期,幾天後家母、我的管家(協助我個人事務的人)和我一起騎馬去拜見。雖然柏繃喀仁波切知道我們那天會到,但我們沒約死一個確定的時間。然而,當我們到達時,他剛吩咐了他的管家做好了菜和甜飯招待我們。這令我深信他正是具有神通力的遍知金剛持。在我們用過點心後,就到了谒見仁波切的時刻了。當時情景至今曆曆在目,猶如今天剛發生:經過一條窄窄的樓梯,就到達仁波切的小房間了。仁波切坐在他的床上,他長得和照片裏的形相一樣 —— 矮而胖!他說:“我早知道你會來,現在咱倆終于見面了”同時摸著我的臉頰。在我谒見的時候,一個色拉寺剛畢業的新任格西來了,他爲仁波切呈上了在格西畢業慶典才會特地做的一種糌粑菜式。仁波切當時說,我正好在這新畢業格西來的時候在場,這是十分吉祥的,然後仁波切叫那位格西也爲我的碗裝滿這種糌粑。我當時心情很激動!仁波切的房間幾乎是空的。最顯眼的東西是一尊兩寸高純金的達波喇嘛仁波切像,其旁邊四周有一些小供品。達波喇嘛仁波切是帕繃喀仁波切的根本上師。在仁波切身後面,挂著賈曹傑在宗喀巴大師圓寂後大師化現的五副一組唐卡。房中就只還有一個放茶杯的地方了。在旁邊,又有一個小禅房,我一直在偷看著這個小房(我當時才十四歲,而且生性好奇)。仁波切命我索性進去好好看個夠。房內只有一個禅修座和一個佛壇。仁波切爲我一尊一尊地介紹佛壇上的佛像:從左到右分別是宗喀巴大師、勝樂金剛、怖畏金剛、瑜伽母和瑪哈嘎那化現的一尊護法 —— Paelgon Dramgon。在佛像腳下,是一整排的供品。仁波切有一個叫蔣央的侍者。他本爲達波喇嘛仁波切的侍從,但後來達波喇嘛仁波切命他跟著帕仁波切,所以他常常會在仁波切的房裏候命。我當時還未正式受戒。雖然我還沒開口,但仁波切命蔣央去找了個月曆以決定受戒日期。仁波切當時就給了我一切我想要的,所以我覺得他太恩重了。在我離開時,我心中充滿了快樂,就像在天上飄的感覺。

  仁波切的管家是一個看來很凶的人,大家都認爲他是一位護法的化身。有一次,仁波切出外一段長時期,管家出于敬心,把仁波切住的小破房拆了,建成了一座堪與法王比美的豪宅。在仁波切回來時,他一點也不高興。他說:“我只是個小小的隱士。你不該建這樣的房子給我。我不出名,而且我教…

《柏繃喀大師傳記(合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