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最感興趣的便是城西灰褐色的半圓形山巒下,高低錯落,金頂閃爍,遠處看到相連如同小型城池,數不清有多少宮殿的拉蔔楞寺建築群。7月,正是草原上的旅遊季節,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寺院中心的大經堂開闊的廣場上,一輛輛大型旅遊車開走又駛來,穿梭不息。信民們來寺院禮佛還願,遊客們慕名一睹佛教聖地的莊嚴和肅穆……
今天,已有近300年曆史的拉蔔楞寺古老的建築群,有了一座嶄新的、光燦燦的新建築,這就是著名的貢唐塔。這塔矗立于拉蔔楞寺西南門,背襯大夏河對面蒼綠的山巒上黑蒼蒼的松林,與拉蔔楞寺建築群中最醒目的大經堂、大金瓦寺相呼應,巍巍壯觀……
190多年前,清王朝欽差大臣目睹雄偉的貢唐塔,歎爲奇迹
佛塔,起源于古印度,梵文稱“ 僳堵波”,用來藏舍利和經卷。通常由塔座、塔瓶、塔刹叁部分組成。在塔瓶內供奉圓寂活佛的肉身。
藏族著名高僧羅桑倫巴曾對靈塔的構造和特殊的宗教含義作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圖解。他認爲佛塔最下層的方型基座,表示堅固的“地基”;其上爲“水球”;再上爲“火推”;再上爲“氣托”;最上爲波動的精神或待脫離物質世界的靈氣。而以上元素又都通過居于“地基”與“水球”之間的“趣悟階路”而登達。這基本是把佛教的“四界”(土、火、水、空)的思想集于靈塔一身。高僧、活佛的遺體保存于這樣的靈塔之中,不僅體現了肉體複歸“四界”的佛教思想,還象征著出生——生活——死亡——精神——出生的“生命之輪”,實現永無窮盡的輪回。
與這種主要用來供奉活佛肉身或骨灰,最高達10多米的靈塔相比,全稱爲“現見解脫大塔”的貢唐塔,不僅更加雄偉壯觀,高達31.33米,而且宗教意義更爲豐富,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靈塔。
這座著名的靈塔由第叁世貢唐倉·丹貝仲美于藏曆第十叁饒迥水狗年(公元1805年,清嘉慶七年)開始修建,曆時叁年,于公元1805年正月初十正式開光。丹貝仲美是當時名貫藏區的著名學者,法行高潔、學識淵博,在宗教上很出名。他寫的《格魯派興盛祈禱詞》、《戒學總綱》、《緣起探討》、《俱舍論八品注疏》、《般若第四品總綱》等12部著作,至今作爲藏傳佛教寺院的教材,並在德、英等國翻譯出版。除了宗教論著,他還創作了《世故老人箴言》、《水木格言》等廣爲流傳的文學作品,其中《水木格言》被譽爲是繼《薩迦格言》之後不可多得的格言詩。
說到丹貝仲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公元1759年,第二世貢唐倉·丹貝嘉參奉乾隆皇帝聖旨,赴北京出任清朝皇帝的宗教活動中心雍和宮第二任法臺,並爲後來的嘉慶皇帝做過經師,是當時著名的駐京八大呼圖克圖之一。“呼圖克圖”系蒙古語,意爲“有壽的高僧”。《大清會典》上說:“凡喇嘛之道行至高者曰“呼圖克圖”,又曰:“呼畢勒罕”,呼畢勒罕爲轉世之義。呼圖克圖壽不終止,肉體雖死,靈魂不滅,乃可世世轉生之謂也。”丹貝嘉參駐京期間,深受尊崇和殊恩,皇帝先後賜給“西勒蓋特”(法臺),“羅莫汗”(法王),“呼圖克圖”叁個封號。後因身染時疫,住了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爲免後世長途跋涉到北京侍奉皇帝,33歲去世前上書表示不再轉世。因這個緣故,叁世貢唐倉·丹貝嘉仲美5歲被第二世嘉木樣季美旺吾認定爲上世貢唐倉大師的轉世而迎入拉蔔楞寺後,一直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叁世貢堂倉。直到40歲修起貢唐塔後才被朝廷發現,正式予以承認。
原來的貢唐塔,塔院圍牆高4米多,院內總面積2144.16平方米。銅板鍍金製作的塔身上5層及四周佛像,是尼泊爾人民無私幫助建成的。相傳,尼泊爾王國有叁對用五種稀世珍寶製作的門環,其中兩對各奉安于尼泊爾和緬甸的大佛塔內,所余的一對作爲友誼的禮品,呈現于這座寶塔。寶塔內奉安有數不勝數的鎏金佛像,像體內盛滿世間罕有的佛舍利,還有許多卷軸畫像、壁畫,及90多函金汁、銀汁書寫的《般若十萬頌》、《般若八千頌》等佛教典籍約一萬多函。金、銀、銅、鐵製作的衆多珍貴的供祀器具以及用上好錦緞製成的華蓋等,更是應有盡有。當年奉旨前來此地巡視的清王朝欽差大臣見此佛塔,歎爲奇迹。嘉慶皇帝聽聞後頒賜了親筆書寫的“佛光普照”金匾。
後經四、五世貢唐倉數次修茸,尤其是第五世貢唐倉大師丹貝尼瑪將金佛閣以紅銅鎏金包裹147平方米,佛閣四周又鑲嵌了3米多高的鎏金八大菩薩立像後,寶塔在建築藝術與宗教意義上更是達到完美神聖的境界。因此100多年來,貢唐塔以其莊嚴肅穆的外觀、精巧的工藝和文物內函,成爲安多藏區僧衆和藏族群衆至爲崇拜、敬仰的地方之一。不幸的是,這座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有獨特價值和影響的寶塔,在“文革”後期被夏河縣拖拉機修理廠廠長以拖拉機零配件需用銅材爲名,帶領有關人員將寶塔炸毀。嘉慶皇帝親筆匾額被砸,木板被人拿去做了案板。中尼人民友誼象征的金門環,一只下落不明,一只被扒去金銀,只剩一個鐵環。松贊幹布法王穿過的一雙鞋,也只剩下一只。一萬多冊經籍被紅衛兵燒了炕……
貢唐塔的被毀,引起群衆深惡痛絕。有關部門撤職查辦了那位愚蠢的廠長,並將未及毀掉的部分佛像及塔産歸還拉蔔楞寺保管。望著百多年來香火不斷、朝拜者絡繹不絕的寶塔在他這一世變成一片廢墟,貢唐倉大師的痛惜之情是難以言狀的。盡管這場災難是在“十年動亂”那個不可捉摸的曆史時期發生的。從此,修複貢唐塔成爲時時萦繞大師心頭的一樁心願。不巧的是,1985年拉蔔楞寺大經堂又毀于火災,爲了全力盡快修複大經堂,大師只好暫時擱置貢唐塔的修複工作。
大經堂重建開光後,大師立即著手進行修複寶塔的准備工作,爲了再現這座荟萃了宗教、文化、建築藝術等衆多內涵的珍貴文物的曆史風貌,中國最權威的新聞機構新華通訊社通過內參向中央反映重建這座中尼人民友誼象征的寶塔的必要和意義。甘肅省政府在自己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給予了適當財政支持,並派出專門人員赴京要求中央財政幫助。以大師在國內外的威望,中央政府撥出250萬元專款支持,國內外應化衆生自願捐資達數百萬元。美國亞聯集團公司總裁劉甯先生和副總經理、夫人李玉玲女士捐資達40萬元。甘、青、川藏地區無數信徒同時捐獻了大批經卷、佛像,義務出工出力更是不計其數……
1991年農曆叁月初八日,重建工程在貢唐倉大師的親自主持下正式開始。經過尼泊爾及甘肅、青海、江蘇、浙江等地的漢、藏、蒙、土等民族能工巧匠兩年的精心施工和製作,一座比原來更爲宏偉精美的嶄新的寶塔,終于在青山簇擁的大夏河畔拔地而起……
貢唐塔重建開光,數萬名僧俗群衆紛至沓來
藍天白雲下極目遠望,新建的貢唐塔最引人注目的是頂端鎏金製作的黃燦燦的塔刹和塔瓶。塔刹由光彩奪目的日、月、星辰造形,镂刻精致的寶蓋,線條清晰的十叁相輪組成,層疊聳立高空。其下的塔瓶四周是3米多高的精銅浮雕八大菩薩鎏金立像。再下便是綠色琉璃瓦裝飾的叁層四角形建築。在二、叁層一米多高的紫色茴麻牆體正中,鑲嵌佛教教徽*輪和陰陽鹿,以及圓盤形、刻有梵文的世輪,屋脊正中和飛翹的檐角上下,還座著小巧別致的寶瓶、石獅,懸挂的風鈴在微風中叮鈴作響。這些各具獨特含義的裝飾物,在各層四周均有分布,共有56個。在紅、綠、紫色構成的寶塔外觀整體色彩中,顯得金光閃閃,甚爲醒目。一樓寬闊的廊檐下,緊靠繪著紫色祥雲的牆體,環繞138個一米多高的銅製轉經輪,經輪裏裝有經卷,表面镌刻梵文字母,在川流不息的信民撥動下,咕隆隆的聲音象是佛在祝福人們吉祥如意,來世幸福。回廊高處書寫著梵文的木壁上方,給滿了各種形態的佛像,似是與轉動不息的經輪一起爲遠道而來的朝拜者祈福。外觀寶塔,整體呈圓錐形,層次清晰,裝飾華貴而不失莊嚴,造型精巧而肅穆畢現,給人全方位的視覺感受。貢唐倉大師幽默地說:“八大菩薩環立金佛閣外,就是要讓人們從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阿彌陀佛。願佛光普照人間”。
與這種多層次、全方位的塔體外觀相配套,寶塔內部構造精巧,塔中有殿,殿中有塔。沿2米多高的石基臺階走進一樓正中的佛殿,迎門是叁世貢唐倉·丹貝仲美大師的銀質靈塔,兩側是一、二、四、五世貢唐倉木雕鍍金像。近看靈塔,裝飾極盡莊嚴豪華,整體呈金黃色,正中的拱形金門裏,端坐叁世貢唐倉的鎏金塑像,睿智的眼睛,高挺的鼻子,栩栩如生。塔上鑲滿金、銀、瑪瑙、珊瑚、珍珠、翡翠、綠松石等珍寶,其中碩大的紅、藍色寶石均鑲著華紋精美的金邊。原塔中幸存下來的尼泊爾王國的一個金門環,松贊幹布法王的一只鞋,均珍藏于靈塔內。2米多高的靈塔,四周用玻璃隔護,信民敬獻的哈達數不勝數。香案上下挂滿了國內外佛教徒呈獻的五彩斑讕的大小寶瓶和各種錦旗。美國企業家協會敬獻的錦旗上書寫:“*輪常轉人天喜,貢唐再現九華興。”美國真佛宗雷藏寺的錦旗是:“大日升虛空,十方照無礙。”
靈塔左右兩側是普見佛殿,供奉的文殊菩薩木雕金像約有二層樓高,造型十分精美。西側藏經殿內,10多米高的經架和兩側的玻璃經櫃內,陳滿了《甘珠爾》、《丹珠爾》大藏經等二萬八千余函,其中有440卷用寶石及金、銀化成水書寫的經卷,是群衆在原塔被毀時收藏奉還或新購來獻給寶塔的。經書典籍全部用黃綢包裹,正面是用五色刺繡製作的卡片。香案上擺放的錦旗有,北京廣華寺:“貢唐*輪常轉,甘丹佛日增輝。”五臺山吉祥寺住持仁剛:“貢唐塔生光,江河萬古流。”美國華藏寺:“文殊現世大因緣,佛像佛母集一身。智慧度化最殊勝,慧福施衆大威德。”北側佛殿供奉以普明佛爲主的36尊佛像。
4座佛殿環繞的一層塔體外圍,是寬闊的回廊,28根紅色方柱上…
《金席大師貢唐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