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席大师贡唐仓▪P35

  ..续本文上一页,最感兴趣的便是城西灰褐色的半圆形山峦下,高低错落,金顶闪烁,远处看到相连如同小型城池,数不清有多少宫殿的拉卜楞寺建筑群。7月,正是草原上的旅游季节,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寺院中心的大经堂开阔的广场上,一辆辆大型旅游车开走又驶来,穿梭不息。信民们来寺院礼佛还愿,游客们慕名一睹佛教圣地的庄严和肃穆……

  今天,已有近300年历史的拉卜楞寺古老的建筑群,有了一座崭新的、光灿灿的新建筑,这就是著名的贡唐塔。这塔矗立于拉卜楞寺西南门,背衬大夏河对面苍绿的山峦上黑苍苍的松林,与拉卜楞寺建筑群中最醒目的大经堂、大金瓦寺相呼应,巍巍壮观……

  190多年前,清王朝钦差大臣目睹雄伟的贡唐塔,叹为奇迹

  佛塔,起源于古印度,梵文称“ 僳堵波”,用来藏舍利和经卷。通常由塔座、塔瓶、塔刹三部分组成。在塔瓶内供奉圆寂活佛的肉身。

  藏族著名高僧罗桑伦巴曾对灵塔的构造和特殊的宗教含义作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图解。他认为佛塔最下层的方型基座,表示坚固的“地基”;其上为“水球”;再上为“火推”;再上为“气托”;最上为波动的精神或待脱离物质世界的灵气。而以上元素又都通过居于“地基”与“水球”之间的“趣悟阶路”而登达。这基本是把佛教的“四界”(土、火、水、空)的思想集于灵塔一身。高僧、活佛的遗体保存于这样的灵塔之中,不仅体现了肉体复归“四界”的佛教思想,还象征着出生——生活——死亡——精神——出生的“生命之轮”,实现永无穷尽的轮回。

  与这种主要用来供奉活佛肉身或骨灰,最高达10多米的灵塔相比,全称为“现见解脱大塔”的贡唐塔,不仅更加雄伟壮观,高达31.33米,而且宗教意义更为丰富,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灵塔。

  这座著名的灵塔由第三世贡唐仓·丹贝仲美于藏历第十三饶迥水狗年(公元1805年,清嘉庆七年)开始修建,历时三年,于公元1805年正月初十正式开光。丹贝仲美是当时名贯藏区的著名学者,法行高洁、学识渊博,在宗教上很出名。他写的《格鲁派兴盛祈祷词》、《戒学总纲》、《缘起探讨》、《俱舍论八品注疏》、《般若第四品总纲》等12部著作,至今作为藏传佛教寺院的教材,并在德、英等国翻译出版。除了宗教论著,他还创作了《世故老人箴言》、《水木格言》等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其中《水木格言》被誉为是继《萨迦格言》之后不可多得的格言诗。

  说到丹贝仲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公元1759年,第二世贡唐仓·丹贝嘉参奉乾隆皇帝圣旨,赴北京出任清朝皇帝的宗教活动中心雍和宫第二任法台,并为后来的嘉庆皇帝做过经师,是当时著名的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呼图克图”系蒙古语,意为“有寿的高僧”。《大清会典》上说:“凡喇嘛之道行至高者曰“呼图克图”,又曰:“呼毕勒罕”,呼毕勒罕为转世之义。呼图克图寿不终止,肉体虽死,灵魂不灭,乃可世世转生之谓也。”丹贝嘉参驻京期间,深受尊崇和殊恩,皇帝先后赐给“西勒盖特”(法台),“罗莫汗”(法王),“呼图克图”三个封号。后因身染时疫,住了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为免后世长途跋涉到北京侍奉皇帝,33岁去世前上书表示不再转世。因这个缘故,三世贡唐仓·丹贝嘉仲美5岁被第二世嘉木样季美旺吾认定为上世贡唐仓大师的转世而迎入拉卜楞寺后,一直不敢公开承认自己是三世贡堂仓。直到40岁修起贡唐塔后才被朝廷发现,正式予以承认。

  原来的贡唐塔,塔院围墙高4米多,院内总面积2144.16平方米。铜板镀金制作的塔身上5层及四周佛像,是尼泊尔人民无私帮助建成的。相传,尼泊尔王国有三对用五种稀世珍宝制作的门环,其中两对各奉安于尼泊尔和缅甸的大佛塔内,所余的一对作为友谊的礼品,呈现于这座宝塔。宝塔内奉安有数不胜数的鎏金佛像,像体内盛满世间罕有的佛舍利,还有许多卷轴画像、壁画,及90多函金汁、银汁书写的《般若十万颂》、《般若八千颂》等佛教典籍约一万多函。金、银、铜、铁制作的众多珍贵的供祀器具以及用上好锦缎制成的华盖等,更是应有尽有。当年奉旨前来此地巡视的清王朝钦差大臣见此佛塔,叹为奇迹。嘉庆皇帝听闻后颁赐了亲笔书写的“佛光普照”金匾。

  后经四、五世贡唐仓数次修茸,尤其是第五世贡唐仓大师丹贝尼玛将金佛阁以红铜鎏金包裹147平方米,佛阁四周又镶嵌了3米多高的鎏金八大菩萨立像后,宝塔在建筑艺术与宗教意义上更是达到完美神圣的境界。因此100多年来,贡唐塔以其庄严肃穆的外观、精巧的工艺和文物内函,成为安多藏区僧众和藏族群众至为崇拜、敬仰的地方之一。不幸的是,这座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有独特价值和影响的宝塔,在“文革”后期被夏河县拖拉机修理厂厂长以拖拉机零配件需用铜材为名,带领有关人员将宝塔炸毁。嘉庆皇帝亲笔匾额被砸,木板被人拿去做了案板。中尼人民友谊象征的金门环,一只下落不明,一只被扒去金银,只剩一个铁环。松赞干布法王穿过的一双鞋,也只剩下一只。一万多册经籍被红卫兵烧了炕……

  贡唐塔的被毁,引起群众深恶痛绝。有关部门撤职查办了那位愚蠢的厂长,并将未及毁掉的部分佛像及塔产归还拉卜楞寺保管。望着百多年来香火不断、朝拜者络绎不绝的宝塔在他这一世变成一片废墟,贡唐仓大师的痛惜之情是难以言状的。尽管这场灾难是在“十年动乱”那个不可捉摸的历史时期发生的。从此,修复贡唐塔成为时时萦绕大师心头的一桩心愿。不巧的是,1985年拉卜楞寺大经堂又毁于火灾,为了全力尽快修复大经堂,大师只好暂时搁置贡唐塔的修复工作。

  大经堂重建开光后,大师立即着手进行修复宝塔的准备工作,为了再现这座荟萃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等众多内涵的珍贵文物的历史风貌,中国最权威的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通过内参向中央反映重建这座中尼人民友谊象征的宝塔的必要和意义。甘肃省政府在自己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予了适当财政支持,并派出专门人员赴京要求中央财政帮助。以大师在国内外的威望,中央政府拨出250万元专款支持,国内外应化众生自愿捐资达数百万元。美国亚联集团公司总裁刘宁先生和副总经理、夫人李玉玲女士捐资达40万元。甘、青、川藏地区无数信徒同时捐献了大批经卷、佛像,义务出工出力更是不计其数……

  1991年农历三月初八日,重建工程在贡唐仓大师的亲自主持下正式开始。经过尼泊尔及甘肃、青海、江苏、浙江等地的汉、藏、蒙、土等民族能工巧匠两年的精心施工和制作,一座比原来更为宏伟精美的崭新的宝塔,终于在青山簇拥的大夏河畔拔地而起……

  贡唐塔重建开光,数万名僧俗群众纷至沓来

  蓝天白云下极目远望,新建的贡唐塔最引人注目的是顶端鎏金制作的黄灿灿的塔刹和塔瓶。塔刹由光彩夺目的日、月、星辰造形,镂刻精致的宝盖,线条清晰的十三相轮组成,层叠耸立高空。其下的塔瓶四周是3米多高的精铜浮雕八大菩萨鎏金立像。再下便是绿色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形建筑。在二、三层一米多高的紫色茴麻墙体正中,镶嵌佛教教徽*轮和阴阳鹿,以及圆盘形、刻有梵文的世轮,屋脊正中和飞翘的檐角上下,还座着小巧别致的宝瓶、石狮,悬挂的风铃在微风中叮铃作响。这些各具独特含义的装饰物,在各层四周均有分布,共有56个。在红、绿、紫色构成的宝塔外观整体色彩中,显得金光闪闪,甚为醒目。一楼宽阔的廊檐下,紧靠绘着紫色祥云的墙体,环绕138个一米多高的铜制转经轮,经轮里装有经卷,表面镌刻梵文字母,在川流不息的信民拨动下,咕隆隆的声音象是佛在祝福人们吉祥如意,来世幸福。回廊高处书写着梵文的木壁上方,给满了各种形态的佛像,似是与转动不息的经轮一起为远道而来的朝拜者祈福。外观宝塔,整体呈圆锥形,层次清晰,装饰华贵而不失庄严,造型精巧而肃穆毕现,给人全方位的视觉感受。贡唐仓大师幽默地说:“八大菩萨环立金佛阁外,就是要让人们从四面八方都能看到阿弥陀佛。愿佛光普照人间”。

  与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塔体外观相配套,宝塔内部构造精巧,塔中有殿,殿中有塔。沿2米多高的石基台阶走进一楼正中的佛殿,迎门是三世贡唐仓·丹贝仲美大师的银质灵塔,两侧是一、二、四、五世贡唐仓木雕镀金像。近看灵塔,装饰极尽庄严豪华,整体呈金黄色,正中的拱形金门里,端坐三世贡唐仓的鎏金塑像,睿智的眼睛,高挺的鼻子,栩栩如生。塔上镶满金、银、玛瑙、珊瑚、珍珠、翡翠、绿松石等珍宝,其中硕大的红、蓝色宝石均镶着华纹精美的金边。原塔中幸存下来的尼泊尔王国的一个金门环,松赞干布法王的一只鞋,均珍藏于灵塔内。2米多高的灵塔,四周用玻璃隔护,信民敬献的哈达数不胜数。香案上下挂满了国内外佛教徒呈献的五彩斑谰的大小宝瓶和各种锦旗。美国企业家协会敬献的锦旗上书写:“*轮常转人天喜,贡唐再现九华兴。”美国真佛宗雷藏寺的锦旗是:“大日升虚空,十方照无碍。”

  灵塔左右两侧是普见佛殿,供奉的文殊菩萨木雕金像约有二层楼高,造型十分精美。西侧藏经殿内,10多米高的经架和两侧的玻璃经柜内,陈满了《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等二万八千余函,其中有440卷用宝石及金、银化成水书写的经卷,是群众在原塔被毁时收藏奉还或新购来献给宝塔的。经书典籍全部用黄绸包裹,正面是用五色刺绣制作的卡片。香案上摆放的锦旗有,北京广华寺:“贡唐*轮常转,甘丹佛日增辉。”五台山吉祥寺住持仁刚:“贡唐塔生光,江河万古流。”美国华藏寺:“文殊现世大因缘,佛像佛母集一身。智慧度化最殊胜,慧福施众大威德。”北侧佛殿供奉以普明佛为主的36尊佛像。

  4座佛殿环绕的一层塔体外围,是宽阔的回廊,28根红色方柱上…

《金席大师贡唐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