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P10

  ..續本文上一頁相》、《六加行法》等,一切都很圓滿。

  (二)希有灌頂相

  大師學習《時輪金剛》獲得善巧後,打算再學所有瑜伽部的傳承、解釋和事相等法。因他認爲在未學經以前,應該先學好事相,所以在辛未年(一叁九一,在師叁十五歲)夏天,前往墀雜康(”khris-rtsva-khang,地在江孜、日喀則之間,白蘭宗附近),從布頓仁波切司供儀者(俗稱香燈,最熟悉密法事相的人)策旺(tshe-dbang)之弟子兗桑瓦(mgon-bzang-ba,布頓仁波切之再傳弟子),學習《金剛界》及《金剛頂》等瑜伽部,一切大小曼陀羅的畫規、舞贊、結壇、結印等,事事都學得非常精熟。

  大師住墀雜康時,有一天夜裏,夢見一位年紀很大的出家人,頭上戴著五佛冠,右手執杵鈴,坐在一座高大而莊嚴的寶座上。這位喇嘛,名叫傾薄雷巴(khyung-po-lhas-pa,義譯爲童子福,也是布頓仁波切的上首弟子)。夢中,大師坐在喇嘛的前面。忽然間,喇嘛站了起來,振鈴擲杵,作金剛步法,右繞大師叁圈。這時大師的念珠,自然發出鄂噶巴績噶巴等咒聲。接著,喇嘛把鈴杵放在大師的頭上,唱道:羯摩跋究羅喇嘛唱完,又回到原坐。

  (此夢是灌頂相)

  大師醒來之後,全身感到非常舒適,心想:過去頓珠仁欽仁波切,爲我取的密號叫不空金剛,這次夢中又叫業金剛,這些都是羯摩部的名稱,兩個名字非常契合。

  壬申年(一叁九二,大師叁十六歲)春天,大師又回到卻吉貝瓦仁波切座前,請受無畏生論師傳來的《金剛曼四十五大曼陀羅》之灌頂法、傳承、密授、指導、舞贊、畫壇等一切事相。此外,更受大輪金剛手無上密法的大灌頂。

  (叁)獲得圓滿法要

  壬申年秋末,有一天晚上,大師夢見傾薄雷巴,以賢善坐姿(跟一般人坐椅子一樣,兩腳著地)坐在寶座上,正在爲大衆說法。大師亦在喇嘛座前。忽然間,傾薄雷巴拉開上衣,露出胸部給大師看,大師見喇嘛心中有許多咒輪,文字炳然,因此毫不費力的把咒語全部讀出來。(此夢是授德相)

  大師見此種種瑞相,遂依夢兆前往霞魯寺(sha-lu),依止傾薄雷巴仁波切學法。當大師拜谒仁波切時,發現他本人和夢中所見的完全一樣,因此對仁波切,深生無比的信敬心。

  大師以意樂加行承事師長,先受瑜伽部大曼陀羅的灌頂,並學大白傘蓋、叁叁昧耶、十一面觀音、金剛摧壞、阿彌陀佛等事部密法,與大日如來等行部密法。至此,大師已把當時西藏所有下叁部的清淨灌頂,完全學訖。關于無上瑜伽密法的部分,大師也從仁波切受學《集密》龍猛派,《聖樂》盧伊巴派、黑行派等無量法義。

  傾薄雷巴仁波切每傳一法時,都很詳盡地敘述這個法,當初是某某上師如何的慈悲、如何的歡喜而傳下來的。傳法完成之後,總是說:如今密法已歸主,我雖死而無憾矣!

  仁波切過去曾向聖光和布頓兩位大師學習密法,所得的教授,有如大海般的廣大。這一切密法,仁波切均毫無吝惜的盡授給宗喀巴大師。這或許是仁波切早知大師,是一切衆生的真正依怙吧!

  大師在此學法完成後,又回到卻吉貝瓦仁波切座前,聽受《金剛心釋》、《那若大疏》及《集密金剛》龍猛、智足兩派的解釋。同時又依止叁藏大法師堅參紮巴(rgyal-mtshangrags-pa)抉擇瑜伽密義,並兼受布頓仁波切所著的《金剛出生經大疏》、《瑜伽根本經》、《金剛頂經》等無量教法。

  (四)文殊菩薩現身灌頂

  壬申年秋天(一叁九二,大師叁十六歲。這裏傳記寫的是一叁九二年,但是如果按照季節推算,應該是一叁九叁年,而且下二年的記事特別少,所以恐怕有錯誤。)大師和喇嘛邬瑪巴同往拉薩大昭寺,朝禮釋迦佛像,並陳設供養,發廣大願,祈求正法永久住世,衆生悉安住于清淨佛刹。

  大師和喇嘛邬瑪巴發清淨願後,又同往噶瓦棟寺(dga”-ba-gdong),閉關靜修。此時,兩人雖分別設立密壇修持,但飲食、起居等事,則同聚在一起。因此大師常請喇嘛邬瑪巴傳語,向本尊請問許多甚深的疑難法義,並聽聞本尊所說的無量妙法。

  這樣經過了好幾次,大師自忖道:我每次都須麻煩喇嘛邬瑪巴,這樣不管是對他或是對我來講,實在有許多不方便的地方。今後我應該自己勤求本尊現身,直接請問法義才好。

  大師想畢,立刻殷勤祈請,精進修持。這樣經過沒多少天,忽然見到壇城中,有一座曼陀羅,寶藍的色彩,鮮美極了。曼陀羅的質地,光明淨潔,有如透明的琉璃。曼陀羅上方,有紅、白、黃、藍、綠五色霞光中間,有紅黃文殊菩薩,結跏趺坐,相好莊嚴,非人類所能想象。

  大師看到如此希有的景像,不禁心喜,趕快跑來告訴喇嘛邬瑪巴。邬瑪巴笑著說:你大概是看到本尊了吧!

  自此以後,大師每次想見本尊時,只要懇切祈禱,須臾間,菩薩立刻現身(此種境界,乃大師所自述也)。

  有一次,文殊菩薩請喇嘛邬瑪巴傳述,親自替大師傳大威德金剛等多種灌頂。灌頂時,大師親眼見到菩薩刹那間,示現所要灌頂的本尊形像,然後才替他灌頂。

  閉關期間,大師又從喇嘛邬瑪巴那邊,聽聞菩薩過去所親自教導邬瑪巴的無量教法。

  詩曰:

  精通叁藏理真圓,繼學金剛灌頂傳;

  行作瑜伽無上密,淵源大法得歸賢。

  八、精進閉關修證功德

  (一)送別喇嘛邬瑪巴

  壬申年秋末,喇嘛邬瑪巴打算回西康,大師替他送行到拉薩。一路上,大師回想邬瑪巴所給的恩德時,不禁潸潸淚下。叁、四年來,由于邬瑪巴的傳述,才能得到文殊菩薩親教的無量法義,如今一旦分別,不知能否再相見?大師想到這裏,心裏有無比的怅惘。

  大師爲了再請問文殊菩薩有關修行的最極要義,因此與喇嘛邬瑪巴同往大昭寺,廣陳供養,殷誠啓請。刹那間,文殊菩薩再度現殊妙身,爲大師說許多甚深法義。大師全部把它記下來,存在大師的著作中。

  這時,大師又從喇嘛邬瑪巴,請受集密、不動如來等四種大灌頂。灌頂完成,兩人真誠互道珍重後,才依依不舍的離開。喇嘛邬瑪巴回西康,大師前往覺摩垅。

  (二)前往阿喀靜修

  大師修學密法,至今已全部圓滿,遂決定遵照本尊之指示,暫時放下弘法的事務,閉關專修。

  大師住噶瓦棟時,曾由喇嘛邬瑪巴代爲請問本尊,問他將來閉關專修時,應帶那些弟子共修較適宜,本尊證莂(以佛眼觀察未來之種種因素後,而所的預言),叫大師攜帶勝賢、覺師子、寶幢、賢護、妙吉祥海慧、妙德吉祥、慧稱、勝護等八人同往修持。

  壬申年十月間,大師偕此八位弟子,自覺摩垅乘船到阿喀卻垅(”ol-khachos-lung,在聞地以東的一個河谷),在極清淨的地方專修六個月,前後曆經冬春兩季。

  由于大師師徒持戒精嚴,舉止安詳,因而引生阿喀官家的信敬,供養閉關時一切生活所需。

  (叁)四力忏悔

  初閉關時,大師心想:修行最大的障礙,就是往昔所造的罪障習氣,它覆蓋著清淨心,使深道殊勝功德難以生起,又修行人若無廣大的福德資糧,任他如何勤修智慧,也無法證得清淨的佛位。因此,修行的基礎,首重淨治罪障,積集福德資糧。

  開示四法經雲:慈氏,若諸菩薩摩诃薩,成就四法,則能映覆諸惡已作增長。何等爲四?謂能踴壞現行(拔除力)、對治現行(對治力)、遮止罪惡(防護力)及依止力。所以淨治罪障,須依四力忏悔。

  ⑴拔除力

  修行人要對自己無始以來所造的種種罪障,一一發露,痛加忏悔,決心改過。好比病人犯了絕症,急還應離病一樣。

  ⑵依止力

  修行人要念念皈依上師叁寶,須臾不離,以上師叁寶爲真實救護處;又應發廣大菩提心,誓願學心諸大菩薩的廣大心行,擔負衆生無知所犯的罪障。好比患病的人,若想治好病症,必須依靠高明的醫生,和對症下藥的藥方一樣。

  ⑶對治力

  修行人要想除去罪障,必須依靠種種方法,如:

  ①依止甚深經典,勝解空義,了知衆生本來就有清淨的心,和罪性本空的道理,並相信只要如法痛加忏悔,罪障絕對可以清淨。

  ②依照儀軌如法持誦百字明咒,或其他殊勝陀羅尼,並深信本尊有清除罪障的力量。

  ③供養諸佛、造立佛像,把所有功德回向一切衆生,願衆生一切痛苦罪障永遠枯竭。

  ④聽聞受持諸佛名號、諸大佛子所有名號,以及念佛之身口意功德,深心響往,一意向學。

  這些方法,就好像患病的人,若想除去疾苦,必須服藥、打針、針灸一樣。

  ⑷防護力

  修行人,須嚴謹守護六根,靜息十種不善,甯死不再重犯。這好比患病的人,雖然病好了,仍須注意飲食起居,小心防護,才不致誤犯一樣。

  [雖然淨治惡障的方法有很多,但如能具足以上所說的四力,則能事、理不偏廢,圓滿一切對治。]

  因此大師與諸弟子們,一開始閉關,就同依此四力門,勵力忏悔業障,不敢懈怠。

  (當時西藏有些修學佛法的人,由于誤解經義,往往對于最根本的事忏不屑一顧,而專骛理忏,認爲只要不思善不思惡,或只念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可消除一切罪障。結果有許多人,一旦業果來臨時,無不捶胸頓腳,悔恨交加,但爲時已晚矣!)

  (四)修曼陀羅供

  曼陀羅是印度話,義譯爲中圍。中圍有很多種解釋,其中有認爲中代表心,圍代表取;中圍的意思就是隨自己內心的運作,取最喜愛的物品來供養。另外也有人認爲,中就是須彌山,圍就是四大部洲;中圍就是取叁千大千世界,和所有的七珍八寶拿來供養的意思。

  修曼陀供一法,即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智慧)等六度法,是積集資糧最殊勝的法門。所以印度和西藏的修行人,沒有不修曼陀羅供的。尤其學金…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師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