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P10

  ..续本文上一页相》、《六加行法》等,一切都很圆满。

  (二)希有灌顶相

  大师学习《时轮金刚》获得善巧后,打算再学所有瑜伽部的传承、解释和事相等法。因他认为在未学经以前,应该先学好事相,所以在辛未年(一三九一,在师三十五岁)夏天,前往墀杂康(”khris-rtsva-khang,地在江孜、日喀则之间,白兰宗附近),从布顿仁波切司供仪者(俗称香灯,最熟悉密法事相的人)策旺(tshe-dbang)之弟子兗桑瓦(mgon-bzang-ba,布顿仁波切之再传弟子),学习《金刚界》及《金刚顶》等瑜伽部,一切大小曼陀罗的画规、舞赞、结坛、结印等,事事都学得非常精熟。

  大师住墀杂康时,有一天夜里,梦见一位年纪很大的出家人,头上戴着五佛冠,右手执杵铃,坐在一座高大而庄严的宝座上。这位喇嘛,名叫倾薄雷巴(khyung-po-lhas-pa,义译为童子福,也是布顿仁波切的上首弟子)。梦中,大师坐在喇嘛的前面。忽然间,喇嘛站了起来,振铃掷杵,作金刚步法,右绕大师三圈。这时大师的念珠,自然发出鄂噶巴绩噶巴等咒声。接着,喇嘛把铃杵放在大师的头上,唱道:羯摩跋究罗喇嘛唱完,又回到原坐。

  (此梦是灌顶相)

  大师醒来之后,全身感到非常舒适,心想:过去顿珠仁钦仁波切,为我取的密号叫不空金刚,这次梦中又叫业金刚,这些都是羯摩部的名称,两个名字非常契合。

  壬申年(一三九二,大师三十六岁)春天,大师又回到却吉贝瓦仁波切座前,请受无畏生论师传来的《金刚曼四十五大曼陀罗》之灌顶法、传承、密授、指导、舞赞、画坛等一切事相。此外,更受大轮金刚手无上密法的大灌顶。

  (三)获得圆满法要

  壬申年秋末,有一天晚上,大师梦见倾薄雷巴,以贤善坐姿(跟一般人坐椅子一样,两脚着地)坐在宝座上,正在为大众说法。大师亦在喇嘛座前。忽然间,倾薄雷巴拉开上衣,露出胸部给大师看,大师见喇嘛心中有许多咒轮,文字炳然,因此毫不费力的把咒语全部读出来。(此梦是授德相)

  大师见此种种瑞相,遂依梦兆前往霞鲁寺(sha-lu),依止倾薄雷巴仁波切学法。当大师拜谒仁波切时,发现他本人和梦中所见的完全一样,因此对仁波切,深生无比的信敬心。

  大师以意乐加行承事师长,先受瑜伽部大曼陀罗的灌顶,并学大白伞盖、三三昧耶、十一面观音、金刚摧坏、阿弥陀佛等事部密法,与大日如来等行部密法。至此,大师已把当时西藏所有下三部的清净灌顶,完全学讫。关于无上瑜伽密法的部分,大师也从仁波切受学《集密》龙猛派,《圣乐》卢伊巴派、黑行派等无量法义。

  倾薄雷巴仁波切每传一法时,都很详尽地叙述这个法,当初是某某上师如何的慈悲、如何的欢喜而传下来的。传法完成之后,总是说:如今密法已归主,我虽死而无憾矣!

  仁波切过去曾向圣光和布顿两位大师学习密法,所得的教授,有如大海般的广大。这一切密法,仁波切均毫无吝惜的尽授给宗喀巴大师。这或许是仁波切早知大师,是一切众生的真正依怙吧!

  大师在此学法完成后,又回到却吉贝瓦仁波切座前,听受《金刚心释》、《那若大疏》及《集密金刚》龙猛、智足两派的解释。同时又依止三藏大法师坚参扎巴(rgyal-mtshangrags-pa)抉择瑜伽密义,并兼受布顿仁波切所著的《金刚出生经大疏》、《瑜伽根本经》、《金刚顶经》等无量教法。

  (四)文殊菩萨现身灌顶

  壬申年秋天(一三九二,大师三十六岁。这里传记写的是一三九二年,但是如果按照季节推算,应该是一三九三年,而且下二年的记事特别少,所以恐怕有错误。)大师和喇嘛邬玛巴同往拉萨大昭寺,朝礼释迦佛像,并陈设供养,发广大愿,祈求正法永久住世,众生悉安住于清净佛刹。

  大师和喇嘛邬玛巴发清净愿后,又同往噶瓦栋寺(dga”-ba-gdong),闭关静修。此时,两人虽分别设立密坛修持,但饮食、起居等事,则同聚在一起。因此大师常请喇嘛邬玛巴传语,向本尊请问许多甚深的疑难法义,并听闻本尊所说的无量妙法。

  这样经过了好几次,大师自忖道:我每次都须麻烦喇嘛邬玛巴,这样不管是对他或是对我来讲,实在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今后我应该自己勤求本尊现身,直接请问法义才好。

  大师想毕,立刻殷勤祈请,精进修持。这样经过没多少天,忽然见到坛城中,有一座曼陀罗,宝蓝的色彩,鲜美极了。曼陀罗的质地,光明净洁,有如透明的琉璃。曼陀罗上方,有红、白、黄、蓝、绿五色霞光中间,有红黄文殊菩萨,结跏趺坐,相好庄严,非人类所能想象。

  大师看到如此希有的景像,不禁心喜,赶快跑来告诉喇嘛邬玛巴。邬玛巴笑着说:你大概是看到本尊了吧!

  自此以后,大师每次想见本尊时,只要恳切祈祷,须臾间,菩萨立刻现身(此种境界,乃大师所自述也)。

  有一次,文殊菩萨请喇嘛邬玛巴传述,亲自替大师传大威德金刚等多种灌顶。灌顶时,大师亲眼见到菩萨刹那间,示现所要灌顶的本尊形像,然后才替他灌顶。

  闭关期间,大师又从喇嘛邬玛巴那边,听闻菩萨过去所亲自教导邬玛巴的无量教法。

  诗曰:

  精通三藏理真圆,继学金刚灌顶传;

  行作瑜伽无上密,渊源大法得归贤。

  八、精进闭关修证功德

  (一)送别喇嘛邬玛巴

  壬申年秋末,喇嘛邬玛巴打算回西康,大师替他送行到拉萨。一路上,大师回想邬玛巴所给的恩德时,不禁潸潸泪下。三、四年来,由于邬玛巴的传述,才能得到文殊菩萨亲教的无量法义,如今一旦分别,不知能否再相见?大师想到这里,心里有无比的怅惘。

  大师为了再请问文殊菩萨有关修行的最极要义,因此与喇嘛邬玛巴同往大昭寺,广陈供养,殷诚启请。刹那间,文殊菩萨再度现殊妙身,为大师说许多甚深法义。大师全部把它记下来,存在大师的著作中。

  这时,大师又从喇嘛邬玛巴,请受集密、不动如来等四种大灌顶。灌顶完成,两人真诚互道珍重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喇嘛邬玛巴回西康,大师前往觉摩垅。

  (二)前往阿喀静修

  大师修学密法,至今已全部圆满,遂决定遵照本尊之指示,暂时放下弘法的事务,闭关专修。

  大师住噶瓦栋时,曾由喇嘛邬玛巴代为请问本尊,问他将来闭关专修时,应带那些弟子共修较适宜,本尊证莂(以佛眼观察未来之种种因素后,而所的预言),叫大师携带胜贤、觉师子、宝幢、贤护、妙吉祥海慧、妙德吉祥、慧称、胜护等八人同往修持。

  壬申年十月间,大师偕此八位弟子,自觉摩垅乘船到阿喀却垅(”ol-khachos-lung,在闻地以东的一个河谷),在极清净的地方专修六个月,前后历经冬春两季。

  由于大师师徒持戒精严,举止安详,因而引生阿喀官家的信敬,供养闭关时一切生活所需。

  (三)四力忏悔

  初闭关时,大师心想: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往昔所造的罪障习气,它覆盖着清净心,使深道殊胜功德难以生起,又修行人若无广大的福德资粮,任他如何勤修智慧,也无法证得清净的佛位。因此,修行的基础,首重净治罪障,积集福德资粮。

  开示四法经云:慈氏,若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能映覆诸恶已作增长。何等为四?谓能踊坏现行(拔除力)、对治现行(对治力)、遮止罪恶(防护力)及依止力。所以净治罪障,须依四力忏悔。

  ⑴拔除力

  修行人要对自己无始以来所造的种种罪障,一一发露,痛加忏悔,决心改过。好比病人犯了绝症,急还应离病一样。

  ⑵依止力

  修行人要念念皈依上师三宝,须臾不离,以上师三宝为真实救护处;又应发广大菩提心,誓愿学心诸大菩萨的广大心行,担负众生无知所犯的罪障。好比患病的人,若想治好病症,必须依靠高明的医生,和对症下药的药方一样。

  ⑶对治力

  修行人要想除去罪障,必须依靠种种方法,如:

  ①依止甚深经典,胜解空义,了知众生本来就有清净的心,和罪性本空的道理,并相信只要如法痛加忏悔,罪障绝对可以清净。

  ②依照仪轨如法持诵百字明咒,或其他殊胜陀罗尼,并深信本尊有清除罪障的力量。

  ③供养诸佛、造立佛像,把所有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众生一切痛苦罪障永远枯竭。

  ④听闻受持诸佛名号、诸大佛子所有名号,以及念佛之身口意功德,深心响往,一意向学。

  这些方法,就好像患病的人,若想除去疾苦,必须服药、打针、针灸一样。

  ⑷防护力

  修行人,须严谨守护六根,静息十种不善,宁死不再重犯。这好比患病的人,虽然病好了,仍须注意饮食起居,小心防护,才不致误犯一样。

  [虽然净治恶障的方法有很多,但如能具足以上所说的四力,则能事、理不偏废,圆满一切对治。]

  因此大师与诸弟子们,一开始闭关,就同依此四力门,励力忏悔业障,不敢懈怠。

  (当时西藏有些修学佛法的人,由于误解经义,往往对于最根本的事忏不屑一顾,而专骛理忏,认为只要不思善不思恶,或只念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可消除一切罪障。结果有许多人,一旦业果来临时,无不捶胸顿脚,悔恨交加,但为时已晚矣!)

  (四)修曼陀罗供

  曼陀罗是印度话,义译为中围。中围有很多种解释,其中有认为中代表心,围代表取;中围的意思就是随自己内心的运作,取最喜爱的物品来供养。另外也有人认为,中就是须弥山,围就是四大部洲;中围就是取三千大千世界,和所有的七珍八宝拿来供养的意思。

  修曼陀供一法,即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等六度法,是积集资粮最殊胜的法门。所以印度和西藏的修行人,没有不修曼陀罗供的。尤其学金…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师赞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