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是多麼急切地盼望您能爲我解答,您現在到底在哪裏
”
克主傑愈想念,愈悲切,于是獻上妙供,涕泣啓白于大師。刹那間,宗喀巴大師突然現身,他坐在無量摩尼真珠所嚴飾的純金寶座上,由許多天子擎持而至。大師爲克主傑廣釋諸疑,並開示種種教誨教誡,然後才離去。
(四)穩操成佛的左卷
又有一次,克主傑捧讀參閱大師所著述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時,深感大師之善說,總明大乘佛教一切顯密經論的要義;並述說任何修學佛法的人,從初發心依止善知識起,乃至修學圓滿次第證得金剛持位止,其中種種運心,應有盡有,且詳分階梯,無欠無余,後後必兼前前,前前亦必導歸後後。前後既次第宛然,又無躐等欲速之弊,而終至佛果,更無中止化城之譏。克主傑心想:“能具足這種廣大無垢慧眼,除我之師長文殊菩薩化現而來的以外,如今在印度、西藏,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大善知識,都無法作這樣正確明白的善說。”克主傑想到這裏,心中勾起了無限的哀思,隨念大師之無盡功德與恩澤,不禁滴下蔌蔌的淚珠,因而向大師殷勤地祈禱。
這時,大師全身金黃色,右手執利劍,左手持梵箧,現童子相,身上衆寶嚴飾(即文殊菩薩相),騎著一只潔白的獅子,從虛空中,慢慢飄到面前。大師爲克主傑教誨說:“兒子啊!你不要再哭了,我現在特地來爲你說法,你要好好聽啊!”
“在這五濁惡世中,雖然有許多各種不同種姓的衆生,但如今處于這種佛法陵夷的時代,他們大多不再念及無常和叁惡道之苦了。唯獨貪著名聞利養、衣食臥具、凡庸事業。不要說精研甚深法義,就是連想一下“現在作這種事,將來會得什麼果報”的人,都已很少了。”
“如果有人閱讀我所著述之忏罪集福、超越一切經論難處的精義後,且能生起決定信解,遠離愦鬧地,專心住持這種甚深法義,其得佛位,如在掌握。然而能這樣做的人,是多麼稀少啊!雖然如此,世間仍有少數法器機緣,你應不辭勞苦的去饒益他們,尤其更應弘揚我的教法,令其光顯。你我師徒,于後世不久,就可很快見面了。”
(五)親見大師的方法
克主傑曾因憶念大師深恩,涕泣傷感,毛骨戰豎,因此至誠祈禱大師說:“具足叁恩德無與能等之上師啊!祈請慈悲加持我,亦請慈悲觀照末法中[忄龍]戾衆生吧!如今大師之教法,有如空中之閃電,亦如海市蜃樓般地即將隱沒,我于何時能到上師之足前呢
”
克主傑祈禱完畢,見宗喀巴大師騎著一只猛虎,瞬間出現于對面虛空中。大師全身赤紅色,眼如銅鈴,鼻槽豐大,現金剛瑜伽師相。右手執利劍,上揚于虛空中,火焰熾然。左手拿著嗄巴拉,置于胸前,嘎巴拉裏面,盛滿甘露。頭發赤紅色,以青綢纏縛著。身上挂滿人骨,作爲莊嚴。臉上露出極歡喜的笑容。身旁有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前後圍繞著。此時,大師安慰克主傑說:“兒啊!你不要過于悲傷,我除你以外,再也沒別的可想了。就像你除我以外,又能想誰呢
我並沒放下你到別的地方,以後你如果想念我,可詳閱《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以及其他一切著作。這些都是我的遺教,你看這些論著就等于看到我一樣。”
“目前衆生的福德非常微薄,煩惱極粗猛,聖教已即將面臨隱沒了,你現在可發願到此空行世界來(空行世界,是修密法成就的人住的地方)。”
(六)化身遍一切處
有一次,克主傑心想:“我希望後世能往生大師座前,因此現在應祈請大師降臨,請問他現在住的地方,和一些尚待抉疑的問題。”
于是陳設極上妙供,和一座純金的曼陀羅供,並至誠祈禱說:
“敬禮父師叁世佛,衆生唯一皈依處,
結尊文殊無能勝,祈請慈悲降臨此。”
此時,宗喀巴大師坐在白雲上端的金剛座上,現身于對面虛空中。大師仍作生前之相,雙手作雙轉*輪印,左右各持一枝烏巴拉花。右邊花上,置利劍,左邊花上,置梵箧和智慧鏡。他告訴克主傑說:“兒子啊!你應准備好一切,趕快到我這邊來,我會派人去迎接你的。”克主傑問大師說:“請問上師,您現在到底住在哪裏
”大師回答說:“我的化身遍一切處,有的在空行世界,有的在睹史陀天,有的在南瞻部洲。如今我在中國五臺山的化身,每天爲一千八百位金剛比丘(即修學密法的出家人),上午宣講《中觀》、《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下午講釋《集密金剛》、《勝樂金剛》和《大威德金剛》等叁部密法。你應該發願到這裏來,不久你我師徒即可相會了。”
(七)宗喀巴大師祈禱文
結尊仁達瓦是宗喀巴大師所有上師中,對大師影響最大、最深遠的無比恩師,因此大師奉他爲“根本上師”。有一次,當結尊仁達瓦抵達前藏時,大師前往迎接,見面獻上“哈達”後,立刻再呈上偈頌,贊歎結尊仁達瓦。雲:
“無可思大悲藏眼觀視,無垢智主師利微妙音,
無余群隊魔滅唯密主,雪嶺勝賢頂嚴仁達瓦,
宣奴羅追蓮足下祈禱。”
結尊仁達瓦看,謙讓未遑地說:“我無此德,不敢當,這一偈頌你倒可當之而無愧。”于是結尊仁達瓦將原頌末後二句更易人名,改成贊歎宗喀巴大師。頌雲:
“無可思大悲藏眼觀視,無垢智主師利微妙音,
無余群隊魔滅唯密主,雪嶺勝賢頂嚴宗喀巴,
善慧稱揚蓮足下祈禱。”
後來大師的弟子,又請示大師是否能以此頌贊歎他,經大師許可後,乃根據此頌造祈禱文之儀軌。
這偈頌的意義,可分顯意和密意兩方面來講。顯意方面:第一句是贊歎大悲藏觀世音菩薩的功德,第二句是贊歎空慧聚文殊師利菩薩的功德,第叁句是贊歎密主金剛手菩薩的功德,第四句是說聖宗喀巴大師具足叁尊菩薩之所有功德,第五句是說持誦的人在大師的足下祈禱。
密意方面:
(1)外喻相。是說觀世音菩薩(蓮華部)、文殊師利菩薩(佛部)、金剛手菩薩(金剛部)等叁位部主,在一切佛會上,以及一切菩薩中,一位代表最特殊之悲心,一位代表最特殊之智慧,一位代表最特殊之神力。而宗喀巴大師在末法時代,于南瞻部洲建樹佛法,所依靠的就是這叁種特殊的功德。如今請求聖宗喀巴大師加持,令我也能同樣具足這叁種功德。
(2)內證功德。十方諸佛所具有的悲心,觀世音菩薩全部具足;十方諸佛所具有的智慧,文殊師利菩薩全部具足,十方諸佛所具有的神力,金剛手菩薩全部具足。而宗喀巴大師又具足這叁位菩薩所有的悲、智、力等功德。如今請求聖宗喀巴大師加持,令我也能同樣具足這叁種功德。
(3)秘密本尊。由十方諸佛之大悲心所示現的色相,就是觀世音菩薩,並非離諸佛之外而別有觀世音菩薩;由十方諸佛之大智所示現的色相,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並非離諸佛之外而別有文殊師利菩薩;由十方諸佛之大神力所示現的色相,就是金剛手菩薩,並非離諸佛之外而別有金剛手菩薩。而宗喀巴大師又是叁位菩薩所共同示現,所以十方諸佛及觀世音、文殊師利、金剛手等菩薩,就是我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與十方諸佛及觀世音、文殊師利、金剛手等菩薩,是一非二。如今請求宗喀巴大師加持,令我也能同樣成就如是功德。
此五句頌系叁部主合一之陀羅尼,又是宗喀巴大師自己所造。修持這祈禱頌,即總括智、仁、勇叁位本尊的一切功德,所以感應特別快速,不但能廣開智慧,而且尚能降諸魔障。
過去西藏有一位大喇嘛,在雪山中修行時,山前有一戶人家,正遭受貝哈爾魔的作祟。這戶人家因不堪其擾,遂延請許多高人前來驅治,但都沒有效果。有一天,村中有一位牧童無意中來到大喇嘛修行的地方,于是將村中所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大喇嘛。大喇嘛聽了,送給牧童一雙加持過的鞋子,和一串加持過的念珠;並吩咐他,當魔進入屋子時,將鞋子放在大門的兩旁,念珠則散置在四面牆壁空隙的地方。當天晚上,牧童見魔進入被害者的屋子後,立即遵照大喇嘛所指示的方法去做。刹那間,貝哈爾魔看到自己的四周,布滿了無量金剛護法神,大門口又有金剛手菩薩守護著,因此感到非常惶恐。這時,大喇嘛已隨之而至,貝哈爾魔遂跪求大喇嘛,請喇嘛放他一條生路。大喇嘛回答說:“放你可以,不過你必須遵守我的約定。”大喇嘛要貝哈爾魔以後遵守不再擾人的戒律,但魔以祟人爲生,如果今後不再擾人,必定斷其生路,因此不肯。大喇嘛要貝哈爾魔今後不擾亂誦“宗喀巴大師祈禱文”的人,他也不肯。因爲康藏地方,幾乎沒有人不誦此頌,如果遵守此戒律,就和遵守今後不再擾人的戒律一樣。最後大喇嘛要他遵守不擾亂誦“宗喀巴大師祈禱文”一百零八遍的人的戒律,貝哈爾魔這才欣然答應。
貝哈爾魔非常凶猛,威力無比,此魔不敢爲祟,其他的魔就更不用說了。西藏地方,修行人若稍有上進,或將成就,貝哈爾魔必乘隙爲祟,因此“宗喀巴大師祈禱文”遍行于康藏中。凡修持“宗喀巴大師祈禱文”的人,都能得到宗喀巴大師的特別加持,消除一切魔障,圓滿福慧資糧,快速成就佛道。
詩曰:
“戒律嚴持作範修,中陰成佛是因由;
法身遍滿虛空界,赴感隨緣靡不周。”
十八、總攝叁藏 顯密合一
(一)大師教法之殊勝
釋迦牟尼佛之一代時教,不外教法和證法兩種。而一切“教”的正法,全攝在叁藏;一切“證”的正法,則攝在叁學。因此凡是修學佛法的人,見解必須不違背經、律、論叁藏教典,行持必須隨順戒、定、慧叁學,尤其大乘學者,更須修學悲智雙運之道。
過去西藏有些佛教學者,對于叁藏教典,頗不注重廣學,甚至譏誹研究叁藏法義的人,爲“分別師”或“日敦巴”(戲論者),意存輕蔑。故大都棄舍多聞,專修高高深深之脈、風、空點,或專求了知自心本性,以爲如此便能得到解脫,及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又有一些人,妄計以修學一、二…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