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明,方能成就偉大浩瀚的功德藏,他真是佛教前途的光明救星啊!”
(四)善巧聲明
華嚴經中,佛弟子問佛說:“從那裏可以找到菩薩之道?”佛陀回答說:“于五明處求之。”
這意思是說,修學大乘佛法,必須善巧各方面的知識,以方便弘法利生。因此大師除了于因明、內明、醫方明努力精研外,對聲明亦曾探深入微。
大師于一叁七五年(是時大師十九歲),往各道場辯論時,曾在薩迦寺附近的薩桑(sa-bzang),從末底班欽大師(matipan-chen,仁達瓦的上師,屬覺昂派)學詩論。又于庚申年(一叁八○,大師二十四歲)秋天,在霭寺,從南喀桑布譯師(nam-mkha”bzang-po)學習《碾阿梅隆》(snyan-ngagme-long,義譯爲詩鏡。梵文藏譯,爲藏人學習詩韻詞藻的一部重要書籍)。大師學習之後,除了能准確地運用文字語言外,更能深入玄奧,普入一切深密之音聲莊嚴海。
丙寅年(一叁八六,大師叁十歲),劄巴绛曲仁波切圓寂,大師受許多道俗的勸請,爲仁波切作傳贊,贊文極爲優美,堪稱絕妙,大衆無不歎爲希有。
大師在此一、二年,修妙音天女時,曾感天女現身說法,並講授一切儀軌,因而證得無量不可思議之功德。此後大師所作的各種贊文、願文、著作等,文句和雅莊重,可說都是聲明中登峰造極之作。
(五)第一次造論——金鬘論
丙寅年,大師曾往聞地(地在聞河河谷)、劄希多噶(bkra-shisrod-dkar,在河東)、革如(ke-ru,在河西)等等,爲隨從弟子阿旺劄巴ngag-dbanggrgs-pa)等,及當地僧衆講《現觀莊嚴論》、《釋量論》、《入中論》等論。
後來大師又往蔡貢塘之蔡寺(tshal,噶舉派蔡巴支派之主寺),閱讀甘珠、丹珠大藏經(一部很有名的藏經寫本),因而引生無量妙慧。
戊辰年(一叁八八,大師叁十二歲),大師于蔡寺,開始造《現觀莊嚴論獅子賢釋詳疏》(書名叫《善說金鬘》)。大師寫這部書,前後一共用了兩年,最後在第瓦僅寺完成。
當時,有一位平日貢高我慢,又喜歡毀謗大師的達倉譯師,看過《善說金鬘》後,我慢高山頓時盡摧,有如大風拔樹一般。他不禁連連贊歎道:“大師慧日于青年,已敷經論蓮花園,吾慢固目由此閉,啓白深廣智慧藏。”
(六)教法永住世的瑞兆
大師住蔡寺時,曾經帶他的弟子阿旺劄巴,前往拉薩大昭寺,在大悲觀世音菩薩聖像前,受持大悲齋戒。
有一天晚上,大師爲了想知道未來弘法渡生的情形,因此師徒兩人在大悲聖像前,殷重至誠的祈禱,請求大士在夢中授記。
阿旺劄巴在朦胧在夢中,見空中有兩個碩大的法螺,緩緩墜入在自己身上所穿的衣服裏。墜入之後,立即合成一個。阿旺劄巴須手拿出來一吹,竟發出無比廣大的聲音。
(這個夢兆,表示阿旺劄巴,將來會在康地、賈絨兩地弘揚佛法,成辦廣大的事業。)
大師則在夢中,見自己飄升到那塘牙拉牙山的險岩。岩上有一塊平滑潔白的石板。石板上橫放一朵青蓮花。青連花正盛開,顔色鮮美,花瓣沒有枯萎,莖幹每個部他都很完整。大師拾起青連花,心想:“這是解脫母的叁昧形,爲什麼會放在這裏?難道這是菩薩攝受的徵兆嗎?”
這時,忽然聽到空中有聲音答道:“不是的,這是具足壽相的緣起(預兆)。”
這個夢兆,大師雖未加說明,但只要仔細想一想,仍然可以明白。飄升到險岩:表示大師將超越生死險岩,達到最究竟的解脫。白色的石板:表示大師清淨的意樂,猶如潔白無垢的心田,早已遠離汙穢的自利心,和粗澀的煩惱心。青蓮花盛開,顔色鮮美:表示大師以廣大的智慧,使得正法如日中天,光耀奪目。花瓣不枯萎,莖幹完整:表示大師無垢的教法,將永住世間。拾起青花:表示廣大的佛教事業,將由大師親自成辦。)
詩曰:
成就菩提戒爲基。毗尼顯密應嚴持。
黃衣現出光明藏,怙主慈悲法普施。
六、殊勝傳承中觀正見
(一)巧遇喇嘛邬瑪巴
庚午年(一叁九〇,大師叁十四歲)春天,大師打算遍學金剛乘的密續講授、灌頂、密傳、事相等法,並想再次親近結尊仁達瓦,因此自覺摩壟前往後藏達倉(stag-tshang,這地方又叫達倉宗喀,即舊地圖上的宗喀,今已改名吉隆)。
大師在往後藏的途中,路達容地(rong,羊卓雍湖西北容河河谷)拿卻壟(snubs—chos—lung)時,曾依止錯寺(tshogs)住持劄巴歇甯大師(grags—pashes—bnyen)學習《五次第論》。
當時,有一位西甯來的喇嘛,名叫尊追僧格(brtson—grusseng—ge),住在容地卻壟第喬登寺(bde—mchogsteng)。這位喇嘛,因爲精通中觀深義,所以一般人稱他爲[喇嘛邬瑪巴]。大師弟子中,有福稱叁藏法師和慧稱善知識,前去向他請法。
喇嘛邬瑪巴告訴他們兩位說:“宗喀巴大師,才華卓越,智能高深,具足種種殊勝功德,我對他心儀已久。如今正想前去拜谒他,並向他請求妙音天女的灌頂。”
後來,大師和喇嘛邬瑪巴會面時,兩人相見甚歡,大師遂依他所求,爲他傳授妙音天女灌頂。接著,兩人詳談法義,互證所學。喇嘛邬瑪巴說:“我在童年時,文殊菩薩就常現身說法。但惟恐這只是幻相,或是魔障,所以曾用許多方法考察它,直到現在,我還不敢確定它的真假。大師深入佛法心藏洞徹幽微,因此祈求大師慈悲,爲我釋疑。其實,這才是我今天請求灌頂的真正目的。”
大師以中觀之甚深法義,一一加以詳細妥善的考問,覺得喇嘛邬瑪巴所現的境像是真實的,于是告訴他說:“關于境象的真假,今後你不須再疑慮了。但千萬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忘失密意,相反的,你更須殷勤地祈禱。至于本尊的真實身語,並不是觀行者之眼、耳等根識所能見;真實身語,乃意識之境,必須觀行者深入叁摩地後,方能見到的。目前我也正急須請求文殊菩薩的修法教授,因此我必須即刻前往達倉,與結尊仁達互會合。”
大師于是起身告別了喇嘛邬瑪巴,率領衆弟子,疾疾趕往達倉。
(二)慈悲教化
修學佛法,從初發心到佛地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遭遇種種不同的障礙。如果不是發心正確,和通達佛理的人,是很難突破這種難關的。
這些障礙中,最可怕的是:魔現佛身,指導不正確的見解,設法引人誤入歧途;或是魔現本尊,講授不正確的經續、胡亂授記等。修學佛法的人,如果想正確的辨別出,這些到底是魔的化現,還是真實佛身,則必須精研本尊的經續、通達甚深的中觀見,以及具有真正傳承上師的指導。
目前有此學佛的人,由于業障深重,癡迷無智,既不精研顯教的教理,又不斷除五欲的貪愛,以致佛魔不分,整日隨魔轉。他們整日盼望見佛、見菩薩,所以一遇有幻相,或是魔境,全不以正理分別真假,就認爲它是真實的;甚至著了魔,還誤以爲是成就。這種纏妖崇的人,不但使自己沈淪爲魔的眷屬,生生世世永不得超脫,而且更令跟他們互相往來、同遊作伴,以及送接物品的人,也同樣遭受不可預測的魔難。
喇嘛邬瑪巴看到不正確修學佛法的人,有如此可怕的惡果,所以他明知文殊菩薩確實現真實身攝受他,卻仍然前來與宗喀巴大師相互印證。其目的,在以現身說法警策後學,告訴初學佛法的人,務必精研教理,依止真正善知識,如此才不致求異反墮,害人害己。
(叁)嘛邬瑪巴的成就
喇嘛邬瑪巴在童年的時候,身內心輪附近,自然會發出文殊五字明的聲音,清晰悅耳。有一次,他因發出的咒聲響若雷狂,而不支倒地。醒來時,赫然發現面相莊嚴的黑色文殊菩薩,伫立在面前。
隨後,他請求上師傳授文殊菩薩的灌頂,修習不久,文殊菩薩就常常現身爲他說法。但他不敢輕易確定這些境象是否真實,唯獨以[一切諸法全是幻化]觀照護持,心中毫無留礙。
稍長,他到衛藏桑樸寺求學。由于他有高人的智能,所以初學現觀嚴論,就獲得[聰智]的美名。後來,他打算遊曆各道場,依《現觀莊嚴論》立宗答辯時,本尊文殊菩薩現身告訴他說:“你應該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資具,供養僧田。”
喇嘛邬瑪巴問道:“如果我將它全部供養出去,以後求學的費用怎麼辦呢?”
“這個你不必擔心,自然有寶藏可拿!”
喇嘛邬瑪巴聽說有寶藏可拿,于是依照本尊所指示,將自己所有的財産,全部供養給其它的出家人,然後請問本尊說:“現在我已將所有的財産全部供養出去了,但願本尊慈悲,將先前允諾給我的寶藏,實時賜給我。”
本尊回答說:“善行就是寶藏。我說“有寶藏可拿”的目的,是勸你舍離世俗財物,斷除名利之貪,專心修善行啦!”
喇嘛邬瑪巴聽完本尊的解釋,遂舍棄世間事業,只身前往工布,從邬僅巴大師(”o—rgyan—pa)請學噶瑪噶舉派密法,和噶舉派大手印等法。學法完成後,他選擇一塊清淨地,一心修持。這時,本尊所示現的身形語言,比以前更清楚,更堅固。
後來,他又到桑耶寺,從錯噶瓦大師學習時輪金剛六種加行。此時,本尊之幻化,愈見明了。他爲了確定幻現的真假特別請吉祥山童勝喇嘛鑒定。童勝喇嘛以道果教授中的密傳法義加以考問,本尊回答每個問題,都如過去在經續中所說的一樣。因此童勝喇嘛告訴邬瑪巴說:“依他的回答看來,是真正的本尊,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有一次,喇嘛邬瑪巴想到後藏參學。當時後藏有兩位大善知識最有名,到底要依止那一位,一時無法取舍。于是他以此事請問本尊,本尊回答說:“你盡管去,到嘣錯棟時,請問一位出家人就可以了。”
喇嘛邬瑪巴到了嘣錯棟,果然碰到一位出家人。請問之後,這位…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