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P8

  ..续本文上一页明,方能成就伟大浩瀚的功德藏,他真是佛教前途的光明救星啊!”

  (四)善巧声明

  华严经中,佛弟子问佛说:“从那里可以找到菩萨之道?”佛陀回答说:“于五明处求之。”

  这意思是说,修学大乘佛法,必须善巧各方面的知识,以方便弘法利生。因此大师除了于因明、内明、医方明努力精研外,对声明亦曾探深入微。

  大师于一三七五年(是时大师十九岁),往各道场辩论时,曾在萨迦寺附近的萨桑(sa-bzang),从末底班钦大师(matipan-chen,仁达瓦的上师,属觉昂派)学诗论。又于庚申年(一三八○,大师二十四岁)秋天,在霭寺,从南喀桑布译师(nam-mkha”bzang-po)学习《碾阿梅隆》(snyan-ngagme-long,义译为诗镜。梵文藏译,为藏人学习诗韵词藻的一部重要书籍)。大师学习之后,除了能准确地运用文字语言外,更能深入玄奥,普入一切深密之音声庄严海。

  丙寅年(一三八六,大师三十岁),札巴绛曲仁波切圆寂,大师受许多道俗的劝请,为仁波切作传赞,赞文极为优美,堪称绝妙,大众无不叹为希有。

  大师在此一、二年,修妙音天女时,曾感天女现身说法,并讲授一切仪轨,因而证得无量不可思议之功德。此后大师所作的各种赞文、愿文、著作等,文句和雅庄重,可说都是声明中登峰造极之作。

  (五)第一次造论——金鬘论

  丙寅年,大师曾往闻地(地在闻河河谷)、札希多噶(bkra-shisrod-dkar,在河东)、革如(ke-ru,在河西)等等,为随从弟子阿旺札巴ngag-dbanggrgs-pa)等,及当地僧众讲《现观庄严论》、《释量论》、《入中论》等论。

  后来大师又往蔡贡塘之蔡寺(tshal,噶举派蔡巴支派之主寺),阅读甘珠、丹珠大藏经(一部很有名的藏经写本),因而引生无量妙慧。

  戊辰年(一三八八,大师三十二岁),大师于蔡寺,开始造《现观庄严论狮子贤释详疏》(书名叫《善说金鬘》)。大师写这部书,前后一共用了两年,最后在第瓦仅寺完成。

  当时,有一位平日贡高我慢,又喜欢毁谤大师的达仓译师,看过《善说金鬘》后,我慢高山顿时尽摧,有如大风拔树一般。他不禁连连赞叹道:“大师慧日于青年,已敷经论莲花园,吾慢固目由此闭,启白深广智慧藏。”

  (六)教法永住世的瑞兆

  大师住蔡寺时,曾经带他的弟子阿旺札巴,前往拉萨大昭寺,在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像前,受持大悲斋戒。

  有一天晚上,大师为了想知道未来弘法渡生的情形,因此师徒两人在大悲圣像前,殷重至诚的祈祷,请求大士在梦中授记。

  阿旺札巴在朦胧在梦中,见空中有两个硕大的法螺,缓缓坠入在自己身上所穿的衣服里。坠入之后,立即合成一个。阿旺札巴须手拿出来一吹,竟发出无比广大的声音。

  (这个梦兆,表示阿旺札巴,将来会在康地、贾绒两地弘扬佛法,成办广大的事业。)

  大师则在梦中,见自己飘升到那塘牙拉牙山的险岩。岩上有一块平滑洁白的石板。石板上横放一朵青莲花。青连花正盛开,颜色鲜美,花瓣没有枯萎,茎干每个部他都很完整。大师拾起青连花,心想:“这是解脱母的三昧形,为什么会放在这里?难道这是菩萨摄受的徵兆吗?”

  这时,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答道:“不是的,这是具足寿相的缘起(预兆)。”

  这个梦兆,大师虽未加说明,但只要仔细想一想,仍然可以明白。飘升到险岩:表示大师将超越生死险岩,达到最究竟的解脱。白色的石板:表示大师清净的意乐,犹如洁白无垢的心田,早已远离污秽的自利心,和粗涩的烦恼心。青莲花盛开,颜色鲜美:表示大师以广大的智慧,使得正法如日中天,光耀夺目。花瓣不枯萎,茎干完整:表示大师无垢的教法,将永住世间。拾起青花:表示广大的佛教事业,将由大师亲自成办。)

  诗曰:

  成就菩提戒为基。毗尼显密应严持。

  黄衣现出光明藏,怙主慈悲法普施。

  六、殊胜传承中观正见

  (一)巧遇喇嘛邬玛巴

  庚午年(一三九〇,大师三十四岁)春天,大师打算遍学金刚乘的密续讲授、灌顶、密传、事相等法,并想再次亲近结尊仁达瓦,因此自觉摩垄前往后藏达仓(stag-tshang,这地方又叫达仓宗喀,即旧地图上的宗喀,今已改名吉隆)。

  大师在往后藏的途中,路达容地(rong,羊卓雍湖西北容河河谷)拿却垄(snubs—chos—lung)时,曾依止错寺(tshogs)住持札巴歇宁大师(grags—pashes—bnyen)学习《五次第论》。

  当时,有一位西宁来的喇嘛,名叫尊追僧格(brtson—grusseng—ge),住在容地却垄第乔登寺(bde—mchogsteng)。这位喇嘛,因为精通中观深义,所以一般人称他为[喇嘛邬玛巴]。大师弟子中,有福称三藏法师和慧称善知识,前去向他请法。

  喇嘛邬玛巴告诉他们两位说:“宗喀巴大师,才华卓越,智能高深,具足种种殊胜功德,我对他心仪已久。如今正想前去拜谒他,并向他请求妙音天女的灌顶。”

  后来,大师和喇嘛邬玛巴会面时,两人相见甚欢,大师遂依他所求,为他传授妙音天女灌顶。接着,两人详谈法义,互证所学。喇嘛邬玛巴说:“我在童年时,文殊菩萨就常现身说法。但惟恐这只是幻相,或是魔障,所以曾用许多方法考察它,直到现在,我还不敢确定它的真假。大师深入佛法心藏洞彻幽微,因此祈求大师慈悲,为我释疑。其实,这才是我今天请求灌顶的真正目的。”

  大师以中观之甚深法义,一一加以详细妥善的考问,觉得喇嘛邬玛巴所现的境像是真实的,于是告诉他说:“关于境象的真假,今后你不须再疑虑了。但千万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忘失密意,相反的,你更须殷勤地祈祷。至于本尊的真实身语,并不是观行者之眼、耳等根识所能见;真实身语,乃意识之境,必须观行者深入三摩地后,方能见到的。目前我也正急须请求文殊菩萨的修法教授,因此我必须即刻前往达仓,与结尊仁达互会合。”

  大师于是起身告别了喇嘛邬玛巴,率领众弟子,疾疾赶往达仓。

  (二)慈悲教化

  修学佛法,从初发心到佛地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种种不同的障碍。如果不是发心正确,和通达佛理的人,是很难突破这种难关的。

  这些障碍中,最可怕的是:魔现佛身,指导不正确的见解,设法引人误入歧途;或是魔现本尊,讲授不正确的经续、胡乱授记等。修学佛法的人,如果想正确的辨别出,这些到底是魔的化现,还是真实佛身,则必须精研本尊的经续、通达甚深的中观见,以及具有真正传承上师的指导。

  目前有此学佛的人,由于业障深重,痴迷无智,既不精研显教的教理,又不断除五欲的贪爱,以致佛魔不分,整日随魔转。他们整日盼望见佛、见菩萨,所以一遇有幻相,或是魔境,全不以正理分别真假,就认为它是真实的;甚至着了魔,还误以为是成就。这种缠妖崇的人,不但使自己沉沦为魔的眷属,生生世世永不得超脱,而且更令跟他们互相往来、同游作伴,以及送接物品的人,也同样遭受不可预测的魔难。

  喇嘛邬玛巴看到不正确修学佛法的人,有如此可怕的恶果,所以他明知文殊菩萨确实现真实身摄受他,却仍然前来与宗喀巴大师相互印证。其目的,在以现身说法警策后学,告诉初学佛法的人,务必精研教理,依止真正善知识,如此才不致求异反堕,害人害己。

  (三)嘛邬玛巴的成就

  喇嘛邬玛巴在童年的时候,身内心轮附近,自然会发出文殊五字明的声音,清晰悦耳。有一次,他因发出的咒声响若雷狂,而不支倒地。醒来时,赫然发现面相庄严的黑色文殊菩萨,伫立在面前。

  随后,他请求上师传授文殊菩萨的灌顶,修习不久,文殊菩萨就常常现身为他说法。但他不敢轻易确定这些境象是否真实,唯独以[一切诸法全是幻化]观照护持,心中毫无留碍。

  稍长,他到卫藏桑朴寺求学。由于他有高人的智能,所以初学现观严论,就获得[聪智]的美名。后来,他打算游历各道场,依《现观庄严论》立宗答辩时,本尊文殊菩萨现身告诉他说:“你应该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具,供养僧田。”

  喇嘛邬玛巴问道:“如果我将它全部供养出去,以后求学的费用怎么办呢?”

  “这个你不必担心,自然有宝藏可拿!”

  喇嘛邬玛巴听说有宝藏可拿,于是依照本尊所指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全部供养给其它的出家人,然后请问本尊说:“现在我已将所有的财产全部供养出去了,但愿本尊慈悲,将先前允诺给我的宝藏,实时赐给我。”

  本尊回答说:“善行就是宝藏。我说“有宝藏可拿”的目的,是劝你舍离世俗财物,断除名利之贪,专心修善行啦!”

  喇嘛邬玛巴听完本尊的解释,遂舍弃世间事业,只身前往工布,从邬仅巴大师(”o—rgyan—pa)请学噶玛噶举派密法,和噶举派大手印等法。学法完成后,他选择一块清净地,一心修持。这时,本尊所示现的身形语言,比以前更清楚,更坚固。

  后来,他又到桑耶寺,从错噶瓦大师学习时轮金刚六种加行。此时,本尊之幻化,愈见明了。他为了确定幻现的真假特别请吉祥山童胜喇嘛鉴定。童胜喇嘛以道果教授中的密传法义加以考问,本尊回答每个问题,都如过去在经续中所说的一样。因此童胜喇嘛告诉邬玛巴说:“依他的回答看来,是真正的本尊,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有一次,喇嘛邬玛巴想到后藏参学。当时后藏有两位大善知识最有名,到底要依止那一位,一时无法取舍。于是他以此事请问本尊,本尊回答说:“你尽管去,到嘣错栋时,请问一位出家人就可以了。”

  喇嘛邬玛巴到了嘣错栋,果然碰到一位出家人。请问之后,这位…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师赞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