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理學)、內明(佛學)。小五明即修詞學、詞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象學。
[20]齋僧茶:藏語爲“芒加”,即布施給僧衆之茶飲。
[21]聖道位:佛教所說大小乘證得見道以上的地和道的果位。
[22]臍輪阿通火法:系密宗一種在臍輪脈中生火修法。
[23]帕木竹巴:名多傑嘉波(意爲金剛王),系宋代西藏帕竹噶舉派創始人,爲塔波拉傑的弟子。
[24]和尚:指吐蕃藏王赤松德贊時,由內地到西藏的一位大乘和尚,名摩诃衍那。
[25]有爲法:“有爲”即有造作。凡由因緣所生之事物,皆是“有爲”,能生之因緣,是造作所生之事物,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緣之造作,故名有爲法”。
[26]有頂:即“有頂天界”,詳見75頁注[52]。
[27]量與七注:“量”指《集量論》系陳那所著。“七注”指《集量七注》系古印度法稱論師發揚陳那所著《集量論》的七部注釋。即《量釋論》、《定量論》、《理滴論》、《因滴論》、《關系論》、《悟他論》、《诤理論》等。
[28]陳那:又名龍域,印度大乘佛教唯識派論師,主要著作有《集量論釋》。
[29]叁域:指天上、地上和地下。
[30]盧梅大師:名崔臣協饒(意爲戒慧),宋太宗太平興國叁年(公元978年)在青海丹鬥寺,從貢巴饒色受具足戒(即比丘戒),後回藏宏傳戒律。
[31]叁量觀察:指現量觀察、比量觀察和矛盾觀察。
叁、宗喀巴大師受具足戒,學習金剛乘密法,以及從諸大德聽受正法甘露,依所聞教義而修行,並對其他應化有情傳授的情況
至尊宗喀巴大師在諸大寺院中作巡回辯論的那些時期中,由于他的善巧、戒嚴、賢善的功德引發人們由衷的猛利信仰之力,對他祈願,而且聽受他所說正法、承認是他的弟子者,有叁藏法師察柯溫波·阿旺紮巴(意爲語自在稱)等許多弟子。這些主動求善諸人,是意識到依止這樣的怙主大師,才能獲得所希求之處,並不是由于其他之緣故。于是又在至尊宗喀巴大師的近前,承諾作他的仆從。這正如功德無比的阿底峽尊者所說:
“由佛如來所示說,
別解脫律七種[1]中,
承認比丘諸律儀,
彼是梵行德高峰。”
至尊宗喀巴大師把比丘律儀看作佛教的內藏——別解脫七種律儀中的最上律儀,猶如幢頂,特顯高超。而且意識到接受以下兩種律儀(菩薩律儀和密乘律儀)之身,也以比丘身爲最優越。教法之所以能久住于世間,也主要依賴于比丘律儀。于是他在雅隆朗嘉寺中,請求繼承未來第叁佛克什米爾班智達行乞大德釋迦室利壩紮的戒師傳承的大僧會堪布·楚臣仁欽(意爲戒寶)作親教師,切章僧團的堪布上座大持律師喜饒貢波(意爲智慧怙主)作羯磨師,切章僧團的精戒領經師索南多傑(意爲福金剛)作屏教師,並從兩僧團之比丘中,補足合法之數二十人作爲具信僧伽,正確領受近圓戒——比丘戒。他以全圓增上戒學的天界之淨水滿注于自心的妙瓶中,真實建立起人天世間中無比的福田(有戒德者爲應供福田)。這並非僅對受戒的恣態而言,而是因爲宗喀巴大師從受戒以來,對于比丘製戒的所有極細小的開、遮在內的製規,他都如守護自己的眼珠一般精勤守護,直至晚年。這些情節,還要在下面詳說。
此後,宗喀巴大師來到丹薩梯寺中,谒見京俄仁波且·紮巴绛曲(意爲名稱菩提),供上自己的著述作爲禮品,並呈上自己寫的書信。法王京俄仁波且觀看著述後,生起猛利的敬信而油然下淚!繼後京俄大師向他的近侍徒衆說:“宗喀巴這樣年輕就擁有這樣的功德大寶藏,贈送給我這樣的禮品!”一再地說出這般有所感動的話。這是由于法王京俄大師也是善巧成就的大德,所以對于宗喀巴大師的功德,才能生起稀有的敬信,而散布贊揚的花朵。對我們自己說來,分析賢愚的觀察智一點也沒有,對賢士大德的功德,是很難將其視爲功德的。如文殊薩迦班智達所說:
“智者之中智者美,
愚者怎能知智人,
檀香勝過黃金價,
愚人將其作炭燒。”
這確是說盡世間人情之言。那時,宗喀巴大師在京俄仁波且的近前,聽受了《道果》等全圓教授,以及《那若六法》,法王帕木竹巴和止貢·久典貢波(意爲世間怙主)[2]全集的誦授。總的說來,聽受了所有達波噶舉派的一切法類,而且實修;生起了徹底的證悟。這些情節,明顯地記載于至尊多敦·绛伯嘉措所著《宗喀巴大師傳附錄嘉言集》中。又如當前的《宗喀巴大師傳敬信之岸》中明顯記載說:“那時,由京俄大師迎請來上師諾紮哇朗桑(即朗桑澤師),宗喀巴大師有極願在譯師近前聽受一次《聲明粉板字聲論》全部講釋,由于發生了一些違緣而未成其事。”那時雖未契合時機,但顯然後來是聽受到的。這在《宗喀巴大師傳附錄嘉言集》中明顯地說:“宗喀巴大師在沃噶等處,在博冬聲明學者朗桑近前,聽受了《迦羅波》和《旃陀羅》等聲明典籍,雖已善巧精通,然而實際上未作親口承認。”又說:“複于彼譯師近前,聽受了《詩鏡》等詞章的典籍,經研習後,成爲最善巧者。那時,宗喀巴大師所作的《妙音佛母贊》中的“蓮花容顔耀明眸”……等詞句,是爲大衆所稱道的最有修詞韻味的詞章。”又說:“在那裏的第二年,京俄·紮巴绛曲大師逝世,正教統治者和俗家居民的官吏等人前來請求宗喀巴大師撰寫一本《京俄大師傳》,大師應請撰出《京俄大師傳悟解妙高山》,普遍稱贊爲沒有比此著作更勝的修飾詞章。”在其它《宗喀巴大師傳》中也明顯地記載宗喀巴大師精通“聲明”等學問。總的說來,宗喀巴大師對于聲明、修詞學、詩律學、醫藥學、星算學等共通的所有大小明處,都曾很好聽受並領會于心中,然而他主要是對于佛的教義--顯密經典之旨義,作聞、思、修習,對于善巧精通共通的大小明處,他不十分重視。這是心中領會所有一切大小經典要義的正果的象征。如後來時期中那些全不知曉經典之內容、僅知一些零星片面的明處(如聲明修詞學等)的人,那些任何知識也不知曉的愚夫們認爲他們是智者權威,他們自己裝做是一位智者的頂峰人物,而歪頭作勢,顯出驕態的如井中之蛙,禁居修行。對這些人們來說,宗喀巴大師的作風,確實是他們萬分之一也不及的卓越史迹啊!宗喀巴大師經過前後這些心境通達後,他念修妙音佛母至五千萬遍時,在桑浦親見妙音佛母。這一情節,出自善巧成就的嘉木樣協巴著《宗喀巴大師傳布繪造儀心寶鬘》。還有與此著作類似的《宗喀巴大師傳嘉言集》中說:“後來宗喀巴大師修妙音佛母法,于桑浦親見妙音佛母後,常時不斷獲得佛母攝受(即護持),因此他作出了極爲廣大的講說、辯論和著作叁種事業。尤其是所撰寫的瑜伽和無上瑜伽的護法神的悠揚曲調、道情短歌和正法歌詞等,極爲典雅而悅耳動聽,較他人所著尤爲超群!特別是他所作的瑜伽諸大曲調,更顯得極端的威嚴壯麗!”這是說宗喀巴大師親見妙音佛母容顔後,經常獲得佛母攝受。因此他對于任何經典著作和明處學術的講說、辯論和著作,獲得全無阻礙的權位。此後宗喀巴大師去到溫區的格汝卻溫寺中,爲察柯溫波等許多叁藏法師講說般若波羅蜜多、因明和中觀等許多教法。之後大師前往吉學地區(即拉薩河下遊),住于察寺中,詳細地閱讀所有西藏翻譯的經典和佛經注釋。以此他對一切經淪,生起了許多尋思考慮。宗喀巴大師年屆叁十二歲時,他寫出《現觀莊嚴論的廣釋》,簡稱《嘉言金鬘論》。那時,著名的善于記憶的嶺沖麥巴、多麥·绛央紮喜和釋迦珠叁人同宗喀巴大師比試記憶力之大小,宗喀巴大師從太陽出現在山頭時起,到陽光剛照射到察寺正殿的金頂止,他能閱讀並背誦過去從未讀過的四頁新書,書長有一箭杆,每面九行字,嶺沖麥巴能閱讀熟記兩頁半,其他兩人,每人只能閱讀熟記一頁。
有一時期中,宗喀巴大師率領察柯溫波·堪欽阿旺紮巴作他的隨從,來到拉薩,他們在天成五聚一體的大悲觀音像[8]前,修習了許多遍禁食齋戒法。那時,有一天晚上,師徒兩人作猛利祈禱後,觀察夢中所見征象。察柯溫波于夢中看見有二只大白螺,從天上降落到自己的衣兜中,隨即二螺合而爲一。他用手取螺而吹,發出無量宏音。據說後來察柯在嘉谟絨大宏佛教,作出了極大的事業,似乎是他所夢之征象。至尊宗喀巴大師在夢中,夢見涅塘的上谷口有一叫紮達果的形似箭門的險峻山岩,他爬上山岩,見一極細膩柔滑的白石板上盛開的一朵青蓮花,色彩明朗,花瓣未萎而帶有花柄,就取花持于手中。大師心念此花爲至尊救度母手中所持物,這是否爲受救度母攝受的征象?有一人說,這次不是那樣,而是壽征。大師所說,雖僅如此。然而仔細尋思時,一種行相是此生事業廣大的象征,這是無可懷疑的。但是似乎並非僅此一種。應意識到這主要的意義是:登上險峻的岩山,這表示從輪回越出而來到解脫道上。極細膩柔滑的白石板,是表示不被只爲自利的想念汙垢沾染,而且已遠離煩惱的粗行而成柔妙,即標志原來具有文殊(文殊譯意即柔妙吉祥)的心識。盛開的青蓮花,色彩明朗,是表示觀見如所有和盡所有一切法理的不相混雜的妙觀察智盛大開展而且明朗。花瓣未萎是表示以卓越智慧的功用滌除對教法無知和邪念的垢穢,而重新開展佛教心要,並住持純金般的宗風。帶有花柄是表示教法住世並非短暫,而是直至長久時間中,都能成爲衆生福田而住世。宗喀巴大師取花持于手中是表示這樣的清淨教法,將大宏而長久住于世間,並且這必定是由一切智宗喀巴的悲心和事業成爲手中物一般而來的(教法大宏能長久住世)懸記。
繼後,宗喀巴大師再次去到察寺,在冬季法會期間,他從察寺前往德哇巾,對求取教義的會衆講說了許多經論經法。在次年春季法會期間,他前往前藏上部甲域地方,爲七十位善友傳授《現觀莊嚴論》、《因明》、《入中論》和《阿毗達摩…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