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欽甯提 上師相應法
金剛上師覺嵋桑杜堪仁波切開示
我們修行是否能得加持,與修上師相應法有很大的關系,當我們修行時能將上師視爲叁世諸佛總集體,對上師有如此強烈的信心,則會得到加持。
當我們修行時,各種教派的前行法是大同小異的,但上師相應法則不同。
如修噶舉派前行法中的上師相應法,所觀的上師是密勒日巴、馬爾巴等傳承上師,而甯瑪派則觀想蓮花生大士或普賢王如來,所以不同教派在修上師相應法時所觀對象是不同的,觀想不同有各自的理由及必要性。
「利美」是無差別的意思,這是觀念,意指各派教法彼此尊重,無貢高我慢看輕別人的心態,實際上若將各教派的法參雜來修是不可行的,主要是修密法時有各自傳承的力量在。
所謂加持是上接受傳承的力量,所以它如同吃藥不可將各種藥混著來吃,所以選擇傳承上,要選不斷的,不衰弱的,無破叁昧耶戒,是清淨的傳承,這是重要的。
我們所修的傳承是屬于「龍欽甯體」的傳承,「龍欽」是龍欽巴成就者,「龍欽」之意是如虛空般廣大無邊,「甯體」是精華之意,是最精華的法。
以傳承而言,龍欽巴之後有吉美林巴,而以年代而言,龍欽巴與吉美林巴間是有年代距離的,因此看似有間斷,然而事實上,吉美林巴對龍欽巴非常推崇,看過龍欽巴的著作非常景仰,就視龍欽巴爲上師,在不斷修行上師相應法時與龍欽巴相遇,見到了龍欽巴,由龍欽巴親自傳法,吉美林巴將所聞之法寫下來,就曆史來說,他們是不同年代,就法的傳承來說,他們是面對面的傳法。
「龍欽甯體」在甯瑪的法中是屬于巌藏法,甯瑪的巌藏取寶者非常的多,其中有八大林巴,而吉美林巴是其中一位。吉美林巴修龍欽巴上師相應法,直接由龍欽巴傳法,吉美林巴由心意中流露出並將法寫下來,此屬分類中心岩藏法。
岩藏法出現方式不同,有不同種類,有些由岩石中發現,有些由虛空中取出,如南卻的法,「龍欽甯體心髓法」由吉美林巴心意中流露出是心岩藏法。
吉美林巴有很多出色弟子,其中最爲出色的首位弟子是多智欽仁波切第一世,「多」是「多科」這地方,「智欽」是大成就者,智欽仁波切第一世是由于現非常多神通和成就,由官方公開給于「多智欽」的名號。
吉美林巴將其心意中的灌頂、口傳及教示、口訣等一切法傳給多智欽法王,他們間的傳承是完全的,無遺漏的傳承,現在的多智欽法王第四世,是「龍欽甯體」最完整最重要的傳承者。
甯體由此觀之,從傳承的源頭到第四世多智欽法王-吉美圖登欽列貝森波,在傳承上具完整無中斷的特性,是如此珍貴清淨的傳承法,傳承加持力非常大。依甯體修行成就者非常多,我們所知的頂果欽哲仁波切、貝諾法王、恰達仁波切這些皆有修甯體之法、而大家所公認甯體傳承者是多智欽法王。
我們能親自見到多智欽法王、同時也得到法王的口傳、要從法王那兒聽聞細微的前行法是不易的、但我們仍能有機會聽聞完整的教導、因此我們若對所得到的傳承法有強烈信心去修持、且紮實去修行,則會有很大收獲,這是毫無疑問的。
無論我們修持顯或密,我們要依止具德的上師,我們所依止的多竹千法王就是。由于我們自身的染著,我們無法見到上師的叁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依佛經上所言,我們要視上師爲佛,由于我們程度的關系,我們僅將上師視爲凡人,事實上,我們要真正認知,視上師爲佛,則佛的加持力會在信心中升起。由于我們自身的染著,我們無法見到上師的叁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依佛經上所言,我們要視上師爲佛,由于我們程度的關系,我們僅將上師視爲凡人,事實上,我們要真正認知,視上師爲佛,則佛的加持力會在信心中升起。將上師視爲佛的強烈信心,將得佛的加持力,勝義谛是由信心中現起的,不堅定的信心則修行無法證到勝義谛,故修行時信心與恭敬心是最爲重要的。
將上師視爲佛的強烈信心,將得佛的加持力,勝義谛是由信心中現起的,不堅定的信心則修行無法證到勝義谛,故修行時信心與恭敬心是最爲重要的。阿底峽尊者說:「依止上師是非常重要的」,他強調在未證得菩提前須依止上師,在未見到實相之前,聽聞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間斷的。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究竟的快樂是從依止上師而來,在最終成佛時所得快樂是究竟的快樂,此究竟的快樂是從依止上師而來,因此對上師的恩德要時時念恩,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阿底峽尊者說法中依止上師是非常重要的,依止上師修上師相應法,是我們與上師相應的主要修行方法。依止上師包含如何親近上師? 如何聽聞上師所傳的法?如何聽聞上師所傳的法?如何學習上師所傳的法?如何修持上師所傳的法?今日所講爲上師相應法的開頭。
上師相應法是開發智慧最根本、最快速、加持力最大的法,無論顯或密上師是最重要的,與上師相應須修上相應法。四部續、上部續中皆提到修上師相應法是最重要的,一般修行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但仍不如上師相應法的重要,剎那觀想上師及其功德勝過一切,特別大圓滿法中也提到,上師相應法是最重要的。
一般修行要先有共同成就後,才進一步修行成佛的目標,但在甯體中都不如此認爲。在高層密法中提到,四種灌頂尤其智慧灌而得智慧,而甯體也不如此認爲,並非否認此說法,而是認爲這並非最重要的。
甯體中強調得到一無間斷如珠煉般的傳承,對這樣的上師要認定爲佛,對如此的上師要以完全信心交付身、語、意,如此即能與上師相應,如寶瓶中的水,一瓶倒入另一瓶,完全承接沒有流失。
勝義谛俱生智慧源于累積資糧或開悟上師給予的加持力,所謂勝義谛俱生智慧,俱生是指恒時,是與我們的心同在之意,此智慧原本就在我們心中,因障礙而無法顯現,透過累積資糧、消除業障及上師加持力則可顯現。
在八十大成就沙拉哈巴如此說:「應該將上師所教導崁入心頭,就像手上握寶藏一樣,將上師口訣崁入心裏頭,依上師教導去做,看上師一切是善的、清淨的,如此態度修行,如此修行如手上握有成佛的果實般」。
在龍欽巴的休息論中:「依靠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修行,得解脫是無法達到的」。
多智欽法王亦曾提到:「對上師的信心與恭敬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修行光靠觀想本尊是無法達到解脫的,所以要見到自性,最重要的方法及開悟最好的方法是上師相應法,上師相應法是所有修行法中最殊勝、深奧的法」。故龍欽巴尊者認爲要證到實相的法,上師相應法是非常重要的。故龍欽巴尊者認爲要證到實相的法,上師相應法是非常重要的。
四句莊嚴經的續中提及:「誦經與咒語及觀想上萬遍不及向上師的祈請,觀想叁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的佛相,不及剎那觀想上師」。
如此並非指觀想本尊及念咒不重要,而是指觀想祈請上師的重要性。在觀想時,將本尊與上師觀想合一,如此在持咒、觀想上會得很大的加持。
薩惹哈巴說:「若能將上師觀想在自己頭頂上,便能透過上師得到千佛的加持,平日我們立時將上師觀想于頭頂,臥時將上師觀想于心間,走路時將上師觀想于右肩上方,如此觀想可得上師之加持。
有一位有名的喇嘛多倉巴對上師相應法他如此說:「觀修上師相應法可去除一切惑患,而具足一切功德,生起次第的觀想有無數多種,但不及上師相應法。圓滿次第種類多,但不及將自己一切托付上師的信心與恭敬心。所以在續中常看到強調上師相應法重要的教導,沒有上師相應法,透過努力也許在解的部份得到精進的地步,但無法開悟。
印度有名的修行者那洛巴在未遇到上師前,僅是精進佛法者而已,若要見到實相,則要追尋與自己有緣的上師,他後來尋到帝諾巴追隨帝諾巴而開悟,這是因那洛巴將自己完全交付上師,將上師的話語視爲佛的話,毫無疑問的去做,終而因強烈信心、恭敬心與清淨見地而得開悟。
帝諾巴所現樣子並不起眼,真正有緣的上師並非一定光鮮亮麗,重點是他能使弟子開悟。帝諾巴讓那若巴開悟時並無盛大的場面,他將弟子的頭打昏了過去,再醒過來時,弟子因而開悟。印度八十大成就者、中國曆史高僧傳中也有無數紀錄,在看這些傳記時,特別要重視的是弟子對上師的信心與恭敬心的重要。
伊喜措嘉依止蓮師修行時,也曆經無數困難與艱辛,看傳記知道對上師的信心與恭敬心的重要,也知道修行是艱苦的,但要依止上師而修。多智欽仁波切的佛母在修行中亦是辛苦的,所有修行有成就者,皆是有信心、恭敬心、清淨心,如實依止上師所說而修的人。甯體的傳承上師傳記,英文版有翻譯(書名:大圓滿傳承源流-藍寶石),有空多看傳承上師傳記,從傳記中可知弟子對于上師在修行過程中的信心、恭敬心的重要。
甯體傳承上師吉美林巴看了龍欽巴著作,景仰龍欽巴,視龍欽巴爲佛,因對龍欽巴深具強烈信心,雖兩人生長時代相隔五百年,仍視龍欽巴爲上師,專心不間斷的修上師相應法,而親見龍欽巴,得龍欽巴的親自教導,此爲甯體傳承的來源。吉美林巴在桑耶欽布這地方修行中親見龍欽巴,藉龍欽巴的加持,吉美林巴見到自性證到實相,吉美林巴因龍欽巴加持開悟後,對千萬弟子傳授密法,追隨的弟子中無數證得很高成就。
吉美林巴將上師視爲佛的信心,得上師加持而開悟,幫助衆多弟子,故知上師的加持力量之大,透過上師加持可産生如此大的功德。
毗盧遮那是個大翻譯師,學問成就皆非常高,大家皆認定他的功德如虛空般大。有一次他被藏王貶到甲莫隆這地方,甲莫隆有一個八十歲老人對毗盧遮那有信心,修上師相應法而證…
《龍欽甯提 上師相應法(覺嵋桑杜堪仁波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