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得虹光身,此說明上師相應法對修行人的重要性。
無論我們將佛法分叁乘或九乘,沒有法比上師相應法更高、更殊勝的,因此大家努力精進修行上師相應法很重要,我們如何修上師相應法?上師相應法在內容分叁部份:清楚觀想皈依境、七支供養、祈請上師,觀想上師時亦要觀想皈依境,觀想蓮師爲上師,觀想修行所在是蓮師的銅色山淨土,一切是圓滿的,淨土的圓滿不同于不清淨的世間,在阿彌陀經中所描述淨土雷同,與諸佛淨土有共通處。
我們所見的世間,因我們心的不清淨而不圓滿,淨土中的地是金銀珠寶所構成的,淨土中的水是八功德水,花草是茂盛的、結果累累的,一切令人身心舒坦,超過我們想象的狀態。我們常依經典來說淨土的方位,如西方多少由旬,事實上淨土的遠近在我們的心裏,不在方位上,以方位來指淨土遠近,是不了義的說法,方便說法呀!當我們的心清淨時,淨土即在眼前,當我們修心後,心清淨了離淨土越近,當心完全清淨時,淨土即在了。
當我們的心清淨時,一切外器世間因而轉變,當心體悟空性,所有的事皆因而轉變,以八功德水而言,因水具功德,飲用此水使身心得舒暢,將此水塗在受傷處,則傷口將痊愈,八功德水有種種作用,這即是淨土不同于世間的地方。在淨土中以聲音而言,想聽何種聲音,喜歡聽甚麼聲音,這種聲音即會現前,此不同于我們的世間有好、不好的聲音夾雜,淨土聲音皆是悅耳的,淨土中所有一切是悅意的、美好的、好看的,淨土中一切皆是想要甚麼就有甚麼,一切是圓滿的。
淨土的天氣溫度依想要的顯現,是不可思議的,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有人喜歡小房子,有人喜歡大房子,有人喜歡樹下,有人喜歡草原,無論在何種地方,當我們修上師相應法,就要觀所處地方是寬廣無礙的蓮師淨土,要將自己觀成能修上師相應法根器的法器-金剛瑜珈母,能修且心能生起空樂的智慧,樣子是金剛瑜伽母,本質是伊喜措嘉。
金剛瑜伽母是一面二臂,全身是紅色,有叁只眼睛,上師在金剛瑜伽母上方,金剛瑜伽母以非常歡喜、渴望的眼神看著上師,金剛瑜珈母右手拿著搖鼓,象征從無明中搖醒的法器,左手拿著彎刀,此爲普賢上師言教的說法。當我們觀想時,則以法本中所說:右手拿彎刀,左手握著顱器,傳承不同所觀想法器有異,但對我們修行而言,並不構成問題。依法本而修,法本儀軌是修行成就者在禅定中的清淨見所寫,不同于一般的寫作,以南卻而言:敏珠多傑才十叁歲,很多法本都是依他在禅定中的清淨見而寫。
西藏人說上師的傳承,每位上師所傳有所差別是自然現象,甯瑪的傳承有六寺、六教派,每個寺所在地不同,傳承習慣、做法不同,以多瑪來說:一樣的本尊多瑪,每個教派做出的不同,有些是尺寸不同,有些是裝飾不同,有些是形狀不同,無對錯問題而是傳承不同。以手印來說:不同的寺廟所傳手印也不同,臺灣很多喇嘛來自不同寺廟的傳承,所以大家在一起修法時手印的比法自然不同。
在觀想上師相應法時,依自己所修的傳承來觀想,我們所觀金剛瑜伽母身體赤裸成紅色,有鮮花與貝類裝飾,觀想自身爲金剛瑜伽母時,觀想成有形像而無實體如彩虹一般的樣子,是心中能生起空樂智慧,追尋上師行迹修行的,當我們修上師相應法時首先要將自己如此的觀想。
上師相應法的重要性已于上堂課講述,今日要講述上師相應法觀想方法,觀想分叁部份觀想皈依境、七支供養、祈請上師。皈依境觀想又分自身觀想與上師之觀想,自身觀想依法本,將自身觀爲紅色金剛瑜伽母,右手握彎刀,左手執嘎巴拉。再觀自己頭頂上方一肘高處,有一朵千瓣蓮花,蓮花中央有日輪,日輪上方有月輪,月輪上有蓮花生大士,其形像爲蓮花生大士,本質爲叁世一切諸佛,與自己上師無二無別。蓮師一面二臂,呈現國王遊戲姿,蓮師右手握金剛杵于胸前心間,左手執嘎巴拉,上師相應法中的蓮師是呈現烏金金剛持的蓮師,此有別于將金剛杵置于膝上的調伏萬象的蓮師。
蓮師一面二臂,白裏透紅,身上穿著密袍、法衣以及披風,頭頂戴著蓮花帽。蓮師一面二臂,白裏透紅,身上穿著密袍、法衣以及披風,頭頂戴著蓮花帽。蓮師的帽子分蓮花花苞帽,是蓮師出生時由空行母所獻的,蓮花生大士之稱蓮花生,是因非由母胎出生,而是由蓮花中出生的,故稱蓮花生。當他從蓮花中出生時。由代表所有空行母的最重要空行母獻蓮花帽,象征蓮師從蓮花中出生。
蓮師至八大屍陀林修行時,修種種非善非惡,超越善惡二邊的法而有所成就,空行母贊歎其修行成就,于是獻上第二頂帽稱鹿耳帽。蓮師在措貝瑪此地修行時,與曼達拉哇公主于岩洞中修行,引起國王之憤怒,于是將蓮師與公主抓住置于材堆中燒,蓮師與公主在火中非但沒有被燒死,蓮師還將火化成湖泊,蓮師安然坐于湖泊中的蓮花上,國王看到此現象而生起忏悔心與信心,故命人取出寶庫中的衣服供養蓮師,供養物中有一項蓮花解脫帽,我們修上師相應法所觀蓮師即戴蓮花解脫帽的蓮師。
蓮花解脫帽有內外兩層,象征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雙運,蓮花解脫帽有叁尖,象征法、報、化叁身,有五色象征以五身利益衆生,帽頂上的日、月象征方便與智慧雙運,蓮花帽周圍的藍邊象征無有止盡的叁昧耶,帽頂端的半截金剛杵象征不動的禅定,金剛杵上方的鷹羽毛象征極至的見地,即大圓滿最高見地,此頂蓮花解脫帽代表非常多的含意。
普賢上師口傳教導中,將金剛杵觀想于心間,並以期克印握姿,我們修上師相應法時如此觀想,左手持等持印握嘎巴拉,嘎巴拉中央有長壽寶瓶,長壽寶瓶以如意寶樹裝飾之,左手腋下有叁叉戟,叁叉戟頂端的叁叉是象征著體性、自性、大悲,叁叉下方有新鮮、半幹、全幹的人頭,象征法、報、化叁身,其下方有象征九乘法的九環,綁五色絲綢象征五種智慧,另有兩束頭發生人與死者人的頭發,此象征調伏萬法之意,以上所述是蓮師的穿戴與法器等的意義。
在蓮師的後方有五色光束形成的光網,在光網空隙中有叁根本、八大持明、二十五大弟子、印度大成就者與非常多的護法及其眷屬,如大海般圍繞著。
在皈依境中的傳承上師是層層而上,另有一種觀法如金剛薩埵的觀法,一尊象征萬尊,上師、本尊、空行皆觀想成金剛薩埵一尊。另一觀法是將蓮師觀在中央,其于傳承上師、本尊、空行圍繞在蓮師的周圍,以此觀想並念誦法本經文至七支祈請文之前,接著我們將七支祈請文以迎請文的方式念誦,將烏金淨土中的蓮師與二十五大弟子及其它淨土中的本尊,迎請到我們面前來。
七支祈請文非凡人所寫所唱誦的,七支祈請文的來源是,有一次那瀾達大學招外道挑戰,辯論時那瀾達大學守城之學者因無法辯贏外道,而聚集商量如何應付。七支祈請文非凡人所寫所唱誦的,七支祈請文的來源是,有一次那瀾達大學招外道挑戰,辯論時那瀾達大學守城之學者因無法辯贏外道,而聚集商量如何應付。此時空行母授記,有一修行大成就者蓮花生大士可以辯贏外道。此時空行母授記,有一修行大成就者蓮花生大士可以辯贏外道。若要將蓮師迎請來則要念誦七支祈請文,于是他們誠摯念誦七支祈請文,終將蓮師迎請而來。若要將蓮師迎請來則要念誦七支祈請文,于是他們誠摯念誦七支祈請文,終將蓮師迎請而來。我們修上師相應法時,所觀想出來的蓮師是誓具尊,要將淨土的智慧尊迎請過來,要誠摯的念誦七支祈請文,當智慧尊與誓具尊融成一體時,此時面前的誓具尊與淨土中的智慧尊將無二無別,其融入之情形,如將水倒入瓶中的說水中渾然一體無所差別。我們修上師相應法時,所觀想出來的蓮師是誓具尊,要將淨土的智慧尊迎請過來,要誠摯的念誦七支祈請文,當智慧尊與誓具尊融成一體時,此時面前的誓具尊與淨土中的智慧尊將無二無別,其融入之情形,如將水倒入瓶中的說水中渾然一體無所差別。
上師相應法修行分觀想皈依境、七支供養與迎請上師叁部份,上堂課已說明觀想皈依境及迎請上師部份,今天我們要講述七支供養部份。將淨土中的智慧尊迎請至面前的誓句尊合而爲一後,則要積聚資量,金剛乘在積聚資糧、清除障礙的修行方式有非常多的方法,這些方法多而不困難,且是利根器者可修的,非一般人可以修。將淨土中的智慧尊迎請至面前的誓句尊合而爲一後,則要積聚資量,金剛乘在積聚資糧、清除障礙的修行方式有非常多的方法,這些方法多而不困難,且是利根器者可修的,非一般人可以修。
金剛乘是屬于大乘法,須要以廣大心量的菩提心來修,七支供養是普遍的、重要的,無論修任何本尊一定要修七支供養,七支供養即是七支資糧,七支供養可以在剎那間累積數劫的資糧,積極掌握有利修行。
在前行儀軌中,七支供養何以在上師相應法中出現?因爲上師是我們最大的福田,在積聚資糧的修行上,上師是最有力量、最有效的對象。積聚資糧的方法非常多,多到無法以數量來計,但七支供養是所有累積資糧方法中精選出來的,是最主要的。
無論是累積資糧或清除業障,我們所要對治的是我們的叁毒或五毒種種煩惱,七支供養首先要說明的是頂禮,頂禮是對治我們的我慢,我們從修上師相應法,依法本先觀想清淨的淨土,再觀想自身爲紅色金剛瑜伽母,接著念誦七支祈請文來迎請,之後念誦七支供養。
七支供養中的前兩句”舍以達魯欣給以讀涅杜南母巴促了貝恰查漏”即是頂禮,我們在頂禮時,要將自己身體觀想化成無數的微塵遍布在虛空中,在念誦時同時將自身觀想成如微塵般無數數量的金剛瑜伽母與衆生一起頂禮,要做如是的觀想。在前行中,當我們在修五十萬遍的大禮拜時,有人是將大禮拜與皈依同時修,一邊念誦皈依文,一邊做大禮拜做十萬遍。但以甯體的修法,則是在七支供養時修大禮拜,一邊念誦”舍以達魯欣給以讀涅杜南母巴促了貝恰查漏”,一邊做大禮拜,這時的大禮拜與法本中的意思相應,”舍以我身量等塵剎數,變現頂禮勝尊前”。
當我們做大禮拜時,所要念誦的是七支供養文”舍以達魯欣給以讀涅杜南母巴促了貝恰查漏”這是頂禮,
”阮夏母宜住丁金突囊夕卻貝恰克夾布了”這是供養,
”苟蘇母米給以雷南母滾渥舍卻古昂杜夏克”這是忏悔,
”登巴尼記杜巴宜給措克衮拉界宜讓”這是隨喜,”
貼克蘇母卻扣了夠了哇了固了”這是請轉*輪,”
及夕扣了哇瑪冬巴了娘念恩米達修克所疊布”這是請佛住世,”
杜以蘇母撒克貝給紮衮講秋布千波以久汝吳”這是回向。
所以在上師相應法時修大禮拜有其重要性,因爲上師是我們最大的福田,上師對我們的修行而言是最重要的,在上師相應法的七支供養中,行大禮拜頂禮有其殊勝的地方。
當我們在做大禮拜時是身、口、意的頂禮,身是做大禮拜的動作,語是念誦七支供養,意的頂禮是對著上師,我們的心要將自己一切完全交付給上師,無論自己際遇是好?是壞? 是快樂或痛苦?一切以上師爲依歸,將自己的一切交付給上師,如此的以身、語、意合一來做頂禮,功德是十分殊勝的。
在行大禮拜時要十分專注,以身、語、意合一的方式來頂禮,頂禮時雙手合十如蓮花花苞般中空,將雙手置于額間、喉前、心間,此時頂禮的對象是十方叁世諸佛。當如蓮花的雙手置于代表身、語、意的額間、喉前、心間,拜下去時,象征清除我們身、語、意一切的業障。當如蓮花的雙手置于代表身、語、意的額間、喉前、心間,拜下去時,象征清除我們身、語、意一切的業障。當我們五體投地禮拜時,象征清除我們的五毒,如此頂禮可以在心中生起智慧。
行大禮拜時動作確實是很重要的,因每一個動作有其象征意義,也有其功效在,因此絕不要含混,要專注且確實。頂禮時的五體投地,五體是額頭、雙手、雙腳,象征去除五毒、五煩惱得到諸佛身、語、意事業功德的五功德。
因傳承的不同,頂禮的方式也不同,昔日密勒日巴尊者頂禮諾巴喇嘛時,諾巴就看出他來自于瑪爾巴的傳承,無論以何種方式頂禮,以身、語、意頂禮的動作是一致相同的,五體投地的動作是一致的,其它細節則有稍許的差別,自己修行時,依自己的傳承來修是必要的、重要的。
頂禮的功德非常大,過去有一比丘對著佛的頭發及指甲頂禮,阿難陀尊者問釋迦摩尼佛如此頂禮有何功德,佛說如此頂禮功德很大。何以功德很大,當一個人在做頂禮時,其所得功德是額頭、雙手、雙腳所接觸的地,往地心方向所有微塵數量,即是所能得的功德化成轉輪勝王的次數如微塵一般多,甚至遠超過如此的數量。釋迦摩尼佛頭頂的肉髻是頂禮來的功德,我們的身、語、意合一專注修行,可得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的功德。
《龍欽甯提 上師相應法(覺嵋桑杜堪仁波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