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蔣貢公珠自謙之語,而非認爲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爲。
(10)于此書中,空行母dakini既可指一位已證悟的女性,亦可指一位達證殊勝悉地的有情或來自諸佛淨土的天女。
(11)此處是依遍智貝瑪噶波所造的《察惹劄聖迹志》一書把“察惹劄”Charitra譯爲“四皈依”。
(12)在迦舉派曆代傳承祖師畫卷的蔣貢公珠的畫像中,可看見蔣揚堪哲旺波及卓令是坐于蔣貢公珠的前方,世尊金剛薩埵Buddha Vajrasattva則坐于叁師上方的虛空中。在金剛薩埵旁邊是畫師對澤遮仁青劄的主寺及四周建築物的構想圖像,而繪于蔣責公珠法座下方的,便是護法——密咒怙主一發母。
(13)蔣貢公珠于此處是以:“ (14)這裏所說的“穴”me btsa是西藏地理學所用的名詞(正如漢地所說的風水穴位——譯按),其意相當于施行針灸時所取的人身穴位。 (15)嘿噜噶是梵文heruka的音譯,是對續部的忿怒尊及半靜半忿本尊的統稱。但依此處的文意,是特指舊譯密續的其中一位本尊——真實嘿噜噶Yangdak Heruka的身像,它是供奉于澤遮仁青劄的寺廟內的主尊像。 (16)此指舊譯甯瑪派的大師釋迦迥乃Shakya Jugnay(1002-1062),他曾于沃谷Uk興建了一座寺院。蔣貢公珠被認爲是釋迦迥乃、毗盧遮那Berotsana(即是西藏前期大譯師遍照護——譯按)及其余多位大師的轉世。我曾向居于中國康定Kanding一地的澤澤竹京仁波切Tsa一tsa Drubgen Rinpochay抱怨此頌極難理解,但仁波切說:“這是一首授記偈頌,而授記怠是隱晦難明的!” (17)“叁律儀”即是“別解脫戒”、“菩薩律儀”及“續部誓句”。 (18)蔣貢公珠在《佛法總彙》的第五品中,對叁種律儀作出了廣大詳盡的解釋。喇嘛倪敦並未理會蔣貢公珠于此主題的處理方法,他自造一叁律儀的根本論,而蔣貢公珠的大弟子劄西群佩Tashi Chopel則爲此論造釋。至于“叁學”是指:戒學、定學及慧學。 (19)七種功德是:種姓賢善、身相莊嚴、長壽、無病、具順緣、具資財、具慧力。“四輪”是:生隨順處、值遇善友、成就宿願及具足資根。 (20)密咒金剛乘gsang sngags rdorje theg pa是在佛說的小乘、大乘、金剛乘叁種聖道中,最爲高上之道。據說,于一切諸佛之中,僅有少數開示金剛乘法。“金剛”一詞是表征“空性”與“雙運”二義,而在此乘的衆多修法之中,念誦真言密咒mantra是占了極重要的一環。 (21)雖然,在藏文原論所見,此處是作smon(意即“願”),但我認爲此字應爲smin,意即“成熟”。 (22)最新版的《五寶藏》是由頂果堪哲仁波切Dingo Kyentsay Rinpochay出資印行,全書超過一百冊。然而,這今版本仍未包括蔣貢公珠所造的某些大論。 (23)“行傳”藏語是“南塔”rnam thar(相類于漢地常用的“應化因緣傳”——譯按),意即“在解脫的生平”,此詞常用來指稱大德高僧的生平傳記。蔣貢公珠在其自傳的開首,曾爲此詞立下定文:“行傳”于梵語爲“毗木叉,意即圓滿解脫自在,也就是講述證得圓滿解脫之傳記。于下士而言,便是憑借清淨正信,圓滿出離苦趣。于中士而言,是憑借清淨出離(世間貪著)之心,圓滿出離輪回生死大海。于上士而言,便是憑借清淨高上之(利他)發心,出離輪涅有寂二邊。略言之,行傳乃是訴說圓滿成辦離苦,及令他人于其圍限得解脫之因緣事業。 正文 《蔣貢公珠閉關法典》 全名:《八邦閉關所普賢大樂光明洲修行儀軌善顯取舍利樂生源》 <… 《蔣貢公珠閉關法典(節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