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蔣貢公珠閉關法典(節錄)▪P17

  ..續本文上一頁訪的傳統習慣,亦是屬于這一類的煙供。

  

   II.關中生活

   閉關所中之修習,分五門(解說):

   (一)叁年叁方期間所作之特定修法

   (二)日中四座瑜伽

   (叁)每年或每月必修之特殊儀軌(21)

   (四)護法寺廟喇嘛所作之念誦修法

   (五)總釋律儀戒規

  

  1.閉關之根本次第

  “前行修法”

  “噶瑪迦舉傳承之法源”:

  

   閉關次第是由噶瑪迦舉派之一系列大手印前行修法著手。迦舉傳承之西藏創立者乃源自瑪爾巴Marpa大師爲公元十一世紀人,他遊訪印度尋求修持教授。于其衆多上師之中,印度大瑜伽士彌哲巴Maitripa乃是爲其開示大手印修法之上師。彌哲巴的傳承是源自另一印度大師惹那瑪的Ratnamati(寶慧),此師于無色界得世尊金剛持傳授教法,此法後經由:薩啦哈saraha、龍樹Nagarjuna、沙哇哩巴Shawaripa、師弟相傳,最後輾轉傳至彌哲巴之手。

  

   大手印修法傳入西藏之後,其地位于迦舉傳承中漸起轉變。瑪爾巴的心子密勒日巴Milarepa,于教導令大手印法發揚光大的心子剛波巴Gompopa時,著重于(稱爲方便道之)那洛六法(即是印度大成就者那洛巴Naropa所傳出的六種無上瑜伽圓滿次第修法——譯按)。如蔣貢公珠仁波切于《了義炬》中所說:

  .....

  至尊密勒日巴之規,乃是先傳予“方便 道”之教授,待行者于拙火與幻身之覺受得堅固後,即能自然證悟大手印法之本性。無比達波(剛波巴)多依迦當派之道次第法門教導一般徒衆,于上根弟子則先傳以方便道之扼要,後即授予大手印之直指教授。

  由于剛波巴能叁根普及,對機傳法,並爲此傳承撰造最早期的法本,所以他能成功地普傳迦舉傳承之教法。剛波巴把密勒日巴于雪山傳下的法要帶進寺院,令這些法要大部分能留存後世,假如現今之迦舉派上師的形象、生活方式或教授是與瑪爾巴或密勒日巴有別,也許便是出于剛波巴的普遍影響力所致。

  剛波巴大師是整體迦舉傳承的最後一位祖師,迦舉派在他以後出現了多支大小流派,各派皆建立起本身的寺院體系,各自發展出與別不同的修學宗風及教典。這些派別各以一位或多位傳續教法的上師爲中心,並以轉世者的系統來延續其數理及禅修傳承。

  其中的噶瑪迦舉一派,便是以剛波巴的其中一位大弟子——杜松遷巴DusumKyenpa(意即遍知過去、現在、未來叁世者)的曆代轉世爲中心。蔣貢公珠仁波切在《無門戶見教法源流史》所說:

  杜松遷巴的第二代轉世名爲卓之喇嘛Chokyi Lama(意即佛法上師,別名噶m巴斯Karma Pakshi,其所具之斷證功德,全等同薩啦哈大師Saraha。此師于過去多劫之前,曾得諸佛共同授記,其乃爲彼等事業之履行者。是爾,吉樣噶m巴Karmapa(成辦佛事業者)之美名遍揚無量諸佛無上清淨刹土。以其常以此名示予徒衆故,(其傳承)乃稱爲吉樣噶瑪迦舉傳承。此派于雪域佛法之巍峨殿宇中,就如表征無上標的之勝幢頂嚴。

  此派爲一父及五子所領導,父爲已示現十四代轉世之觀自在(菩薩化身之)勝者噶m巴,其應化事業遍及天竺、漢地及西藏雪山。曾示現十代轉世之怙主無量光佛Arnitabha(化身之)勝者薩瑪巴Shannapa,雖爲此師之弟子,然其斷證二德實本相同(于噶m巴)(22)。金剛手Vajrapani(菩薩化身之)高師利嘉擦Goshri Gyaltsab曾示現五代轉世(由第一世巴祖東竹Paljor Dondnip至諾布桑波Norbu Zangpo)。彌勒Maitreya(菩薩化身之)更定大錫杜Kenting TaiSitu曾示現六代轉世,其具足六法;眼及六蓮花舌(23)。其外複有大師巴沃仁波切Pawo Rinpochay及渣約仁波切Trayo Rinpochay之曆代轉世。

  此佛父(噶m巴)及五子(薩瑪巴、高師利嘉擦、大錫杜、巴沃及渣約)于邬仗那大師Oddiyana(上師寶蓮花生大士)之伏藏典籍皆有提及,複于彼能由見、聞、念、觸,安置他人住于不回入于生死之境位,廣作贊歎。其非僅爲紙上之空言,此等大師非是缺乏教證二德,無力 利他之凡夫,其中有現爲(廣聞博學)等同天竺諸大導師之班智達,有現爲不以微小修道成就微相爲足,而達證大金剛導師勝位之大瑜伽士。

  噶瑪迦舉派的生命力,部分是來自她把許多不同傳承的法軌納入自己的架構中,此派在過去及現在的上座領導者,多以其本人的修持教授爲中心,從而遠遠超出了瑪爾巴的教規宗風,甚至曆世噶m巴的根本護法——金剛大黑袍,也是源出于舊派(甯瑪派)的伏藏典籍。

  現代的噶瑪迦舉派的上師時;常傳出他派的灌頂,如有:金剛薩埵Vaj rasattava、無量光如來Amitabha、金翅鳥Gamda及金剛橛VajraKilaya<…

《蔣貢公珠閉關法典(節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