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二冊 卷四 七、廣種子依

  【論文】

  四.一五五 初種子依。有作是說:要種滅已,現果方生。

  

  

  

  【疏翼】

  第二廣解中,第二別敘諸師于叁依中各有異計。于中分叁︰一、廣種子依,二、廣增上緣依,叁、廣等無間緣依。初中有二︰一、難陀、勝子等朋經部因果異時義,二、護法、德慧等義。

  

  

  

  【述記‧卷二十五】

  

  第二、廣诤叁依不同,即爲叁段。此[1]有二說,初說有二︰一、標宗,二、引證。今即初也。

  

  因果異時,經部等義。

  

  世親菩薩爲往昔時,東天竺有僧共數論師學徒論議。

  

  彼[2]立二十五谛,說大地等常,今無念念生滅,廣敘彼宗。

  

  此僧難言︰今必有滅。以後劫壞等有滅故。准前有滅。

  

  外道難言︰後必不滅。今無滅故。如今時山等。

  

  彼僧于時,竟不能答。王見,信受僧佉外道,遂辱此僧,令乘驢等。然彼外道爲王重已,造七十行頌論,王賜千金以顯揚之。故今《金七十論》,即其由致也。

  

  世親乃造《第一義谛論》,亦名《勝義七十論》,以對彼論,而破外道言︰

  

  彼非能破。宗因喻過,我僧並無故。

  

  又汝所立,因有隨一過。誰言今無滅故,後亦無滅?我僧但言︰大地等法,前必有轉變滅,後有滅故,如燈焰等。汝不解量,乃非我僧。

  

  其時國王,遂將世親此論遍諸方域,宣令流布,無人當者。遂起昔時王及僧佉外道、證義者等骸骨,或縛草爲人,擬彼時衆,而加撻[3]之。此非世親之師,世親認取爲師。

  

  又爲親所教師──如意論師[4]有大名譽,聰明博學。每共王[5]等坐時,常舉一足,恒下一足──下足意在敬王,舉足意在蹴履小乘、外道論師頂上──時無人當者,王甚憚之。

  

  後王因夢,令人占之,占者言︰王必獲奇獸,後得伏藏。王遂遊獵,逢白野豬,特異恒獸。王以爲夢應,尋之失迹,遂問諸人︰有知迹者,賜金千斤。有一貧人遂視豬迹,因賜千金,遂命史官,書王寬惠。

  

  如意論師乃競此名,令人剔發,不欲令痛。婆羅門中,有淨發種,遂爲剃之,論師不覺入睡。睡覺,問彼人言︰發已淨也?彼人答言︰我已淨訖。論師以能淨發,遂賜千金,亦命史官,書其寬惠。論師德望既高,賜奉彌厚,故多財物。

  

  王複痼疾,方欲掠僧,乃問論師曰︰我不信佛,汝實無知!論師答言︰請世論師,共我論議!王命五天一百論師共論之,曰︰若彼皆負,我遂深信。

  

  論師乃難殺九十九人,至第一百人,因言「集苦」,合言「苦集」,諸人共證,將爲犯聲。論師乃曰︰粗淺之間,聲勢似犯,據其細理,亦無失也,言因感果,可先言「集」[6]。王遂恥論師,命其史官,依此實事具委書之。

  

  論師意憤,乃自責曰︰此舌何爲牛群中語[7]?遂自齧舌落,因而致死。故《勝義七十》亦爲救之,彼明因果前後相生,亦有將爲經部之義。大乘雖複認之,時人謂未入大乘時作。故傳世親菩薩老年以來,則遣人講,自聽此論,身猶廢忘。

  

  

  

  【論文】

  

  四‧一五六 無種已生,《集論》說故。

  

  

  

  【疏翼】

  第一難陀勝子等朋經部因果異時義中,第二引證。于中又二︰一、引教,二、理證。此即初文。

  

  

  

  【述記‧卷二十五】

  

  今難陀、勝子等,朋彼《論》[8]勢,遂複引證《對法》第叁雲[9]︰謂無學最後蘊,此時種入過去,過去是無,當果不生;現種已滅,唯有現行蘊在,名「無種已生」。

  

  此中文略[10]。《集論》本但有「無種已生」之言,今釋家[11]取以爲證。《瑜伽》第五十六雲:或有眼,非眼界[12]亦爾。

  

  此則引教。

  

  

  

  【論文】

  

  四‧一五七 種與芽等,不俱有故。

  

  

  

  【疏翼】

  第一難陀、勝子等朋經部因果異時義中,第二理證。

  

  

  

  【述記‧卷二十五】

  

  此爲理證。

  

  粗相因果,爲此例故。言「果俱有」者[13],此前後俱也。「俱生俱滅」者,二法[14]俱有生有滅也,非謂因果同一時生、一時滅故。

  

  《瑜伽》第五︰然法[15]與他性爲因,亦與後自性爲因,非即此念[16]。長讀此文,兩法並「非即此念」故。

  

  【疏翼】

  

  以上第一廣诤種子依中,第一難陀、勝子等朋經部因果異時義訖。

  

  

  

  【論文】

  四‧一五八 有義:彼說爲證不成,彼依引生後種說故。

  

  

  

  【疏翼】

  第一廣诤種子依中,第二護法德慧等義。

  

  

  

  【述記‧卷二十五】

  

  自下、第二。

  

  此說有四︰一、破前[17],二、立理,叁、會違,四、結正。此即初也。

  

  護法等釋彼《集論》中,據不能生後種說故。謂此時緣缺,現在種子不能更引生後念種,非謂此念現行無種,種在過去,名爲「無種」[18]。《對法》無解,此略解教,《瑜伽》准知[19]。

  

  此即第一爲證不成難。

  

  

  

  【論文】

  四‧一五九 種生芽等,非勝義故。

  

  

  

  【疏翼】

  第一破前師中,第二所許種芽非勝義難。

  

  

  

  【述記‧卷二十五】

  

  此下、比量,對前師說,義准應知[20]。

  

  又出前師所有過失︰世俗因果,雖複似然,非勝義故,不可以勝義種現爲例[21]。或彼非因緣,此是因緣,我不說彼,故非勝義。

  

  

  

  【論文】

  四‧一六○ 種滅芽生,非極成故。

  

  

  

  【疏翼】

  第一破前師中,第叁所許種芽非極成難。

  

  

  

  【述記‧卷二十五】

  

  又汝所言種滅芽生[22],又種與芽初時俱有,後漸增長相生展轉,可爲異時。初生之時,同念轉故。又如青蓮,根生,芽必俱故,又如影生等。又汝所說種滅芽生,是因緣者,此非極成,我不許故[23]。

  

  

  

  【論文】

  四‧一六一 焰炷同時,互爲因故。

  

  

  

  【疏翼】

  第一破前師中,第四焰炷同時爲不定難。

  

  

  

  【述記‧卷二十五】

  

  如燈炷、生焰,既許同時,爲彼不定,其義可知。

  

  【疏翼】

  

  以上第二護法德慧等義中,第一破前訖。

  

  

  

  【論文】

  四‧一六二 然種自類,因果不俱,種、現相生,決定俱有。

  

  

  

  【疏翼】

  第二護法德慧等義中,第二立理。

  

  

  

  【述記‧卷二十五】

  

  二、立理。有二,初、標宗,後、引證[24]。

  

  實種自類相生,不俱;若生現行,決定俱有。

  

  

  

  【論文】

  四‧一六叁 故《瑜伽》說:無常法與他性爲因,亦與後念自性爲因,是因緣義。

  

  

  

  【疏翼】

  第二立理中第二引證。于中有二︰一、引《瑜伽》,二、引《攝論》。引《瑜伽》中又二︰一、引文,二、釋文。此即初中初文。

  

  

  

  【述記‧卷二十五】

  

  二、引證也。

  

  彼論卷五說種子七義[25]。現行望種,名不相似──或能不能緣、或礙不礙等──名爲異類[26];種子自望,名爲同類[27]。此大法師[28]以六、七望本識是異類故[29];同念生五根等,名同類故;異念生者,不然。

  

  

  

  【論文】

  四‧一六四 「自性」言,顯種子自類前爲後因;「他性」言,顯種與現行互爲因義。

  

  

  

  【疏翼】

  第一引《瑜伽》中,第二釋文。

  

  

  

  【述記‧卷二十五】

  

  釋《瑜伽》文,義如上說。

  

  

  

  【疏翼】

  

  以上第二引證中,第一引《瑜伽》訖。

  

  【論文】

  四‧一六五 《攝大乘論》亦作是說:藏識、染法互爲因緣,猶如束蘆,俱時而有。

  

  

  

  【疏翼】

  第二引證中,第二引《攝論》。于中有二︰一、如束蘆喻,二、種現必俱。此即初文。

  

  

  

  【述記‧卷二十五】

  

  又《攝論》說,藏識、染法,互爲因緣,非異時故。即第二卷[30]。

  

  

  

  【論文】

  四‧一六六 又說:種子與果必俱故,種子依定非前後。

  

  

  

  【疏翼】

  第二引《攝論》中,第二種現必俱。

  

  

  

  

  

  

  

  【述記‧卷二十五】

  

  《攝論》第二,「六義」中[31]說,種子與果必俱時故[32],「定非前後」。應生分別,至下[33]斷惑轉依中敘。然異念生,如第二[34]卷破異時因果中說[35],同時,無妨。

  

  【疏翼】

  

  以上第二護法德慧等義中,第二立理訖。

  

  

  

  【論文】

  四‧一六七 設有處說:種果前後,應知皆是隨轉理門。

  

  

  

  【疏翼】

  第二護法德慧等義中,第叁會違。

  

  

  

  【述記‧卷二十五】

  

  問︰如《勝義七十論》異時因果,如何會釋?

  

  答︰…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二冊 卷四 七、廣種子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