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濃烈氣味的,否則藥用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某些草藥在不同的時辰會有不同的藥性,所以嚴格的藏醫還要守候至適合的時間才采下。
從現今的角度來說,傳統藏醫之嚴格態度不一定合乎經濟利益,但他們都把采藥視爲修行,所以絕不馬虎妥協。在現代,藏醫雖然在能力範圍內仍保持傳統,但大多時候都是買現成的藥物原料製藥,成藥也是在藥廠內大量製造的。由于現代藥廠商業化地大量製藥,廠方對藥物原料的要求也就不如傳統藏醫的嚴格了! 在衲年青的時候,于每次隨師采藥回來時,村民都會在晚上露天席地而坐,幫忙醫師把采回來的藥材分類、磨碎、搗汁或切碎。村民會一邊持誦觀音咒或藥師咒,一邊幫忙處理藥材。這等于是村裏季節性的社交場合,大家都很樂意義務幫忙,而且都以一種虔誠的心態來進行這種被視爲利益衆生的活動。在這時候,所有草藥都要分開處理,絕不可以混在一起,否則就會影響藥的效用。舉個例說:如果把藥材與麝香混在一起,這些藥材的效用就會大大減低。在采集後,要用手把草藥揉搓一番,然後要以風幹或曬幹的方法處理。寒性的藥材必須在陰涼地方風幹。燥性的藥則以火焙幹或以陽光曬幹。
衲從少與藥物接觸,明顯覺得以前的藥與現代的同一種藏藥有很大的效用差別!服用十顆以傳統方法製成的藥丸就會藥到病除的病例,現在則要服用上四、五十顆的同樣藥物才能見效。按道理說,現代藥廠製造的藥丸配方及成份與幾十年前的並無不同之處,但效力就是比不上!這其中有幾種原因:第一是因爲現在的藥材由于環境汙染之因素,藥力遠遠比不上幾十年前的同樣藥材。第二是因爲現代的大量采集過程並不完全依乎最嚴格的傳統,不講究依季節、地區及時辰采藥的傳統。第叁是因爲製藥全用機器運作,沒有像以前般集合衆人一邊持咒、一邊以利益病者的心態來處理藥材。西藏醫學認爲製藥及施藥者的發心對藥效有關鍵性影響,但今天在座的各位年輕人,可能會認爲這是一種不合乎唯物科學的迷信。衲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對這種說法是深信不疑的。
在初步處理了藥材後,藏醫還要以各種方法加工。西藏醫學認爲任何一種藥材都同時包含了藥性與毒性。透過“水法”及“火法”,藏醫把原始藥材中的毒性淨化或減弱,並令其藥性得以發揮增強,或在某些情況下減低其過猛的性質,甚至改變其藥效與作用。 “水法”有幾種不同的作法。最簡單的是把藥材以水洗清雜質。又或放入水中靜待片刻,把水倒出另換新水,如此反複地洗淨。又或把藥物泡于某種藥液中,把沈渣曬幹搗碎。“火法”則比較複雜,有些藥材以炭火直接燃烤。有些要塗上其它藥物才烤燒。有些要放在陶器內烤熱。有些要混在沙粒內加熱。有些則直接炒熱或混和其它成份伴炒。某些藥材還要混入另外幾種藥材煮過多遍才能使用。這些加工過程要花上很多的心血,在某些情況下,製藥者還要幾天幾夜輪班控製火候才能成功!有好幾種藏藥原料是含劇毒的,所以其加工洗毒的過程必須十分謹慎,否則製出來的成藥會弄出人命,甚至有時會有人在加工過程中不慎出錯而當場中毒身亡!
藏藥一般都是製成粉粒、小丸、香枝(注:透過呼吸系統産生治療作用)、藥油及藥膏成品的,極少會像漢醫那樣把原始藥材交予病者自行煮製。藏藥的配方超過萬種,全部是以多種藥材配製而成的。有些成藥內含十多種藥材在內,有些甚至多至逾百種藥材成份。在配方中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材稱爲“君王”,配方中的其它的藥材稱爲“大臣”、“後妃”等。“大臣”及“後妃”等次要成份的作用是增強 “君王“的藥效,又或輔助它的發揮,又或是爲了保留主藥的療效而克製它的毒性等等。雖然西藏醫學中的藥方有上萬種之多,但醫師一般常用的往往只有幾百種配方成藥。即使是官辦的大型藥廠也只製造一千種左右的成藥。
西藏藥物學把藥材依性質、效用及味道分類。這一部份的學問是衲在年青時最怕學習的!藥性分輕、重等八種。藥效分爲溫、潤、涼等十七種。藥味分爲甘、辛、酸等六種。理解藥材本身之性質、效用及味道是配藥及下藥的成功關鍵。在對治寒性病患時,要施以熱效藥物。在對治熱性病時,則施以寒效藥物。在藥味方面,苦味者用作降火,辛味者可以祛寒。在藥性方面,必須采用重性藥物對治“輕”性病症(注:此並非指病情之淺,乃指心神不安等症)。這些是一般情況下的下藥通則,有經驗的藏醫在某些特別病例情況,有可能會不依以上所述的通則下藥。此外,有些偏方並不一定合乎這些通則,卻往往也有奇效。在同時包含幾種病態之病例上,醫師必須分清何者爲因、何者爲果,依其輕重、主次而下藥。一般來說,藏醫會先對治嚴重的病及急性的病標,後再應付較緩輕的病及治療病本。
藏藥雖然種類奇多,但只要熟記了它們的性、味、效,就不難掌握用藥之道。疾病雖然亦是種類繁多,但只要摸清了病源及其本質,也就能掌握對治之道了。在藏藥類別中,另外有一系列被稱爲“寶丸”的珍貴成藥配方。這些配方采用極爲貴重的藥物,而且製造過程十分繁複困難,所以是特別珍貴的,療效亦特別顯著。衲在此順帶簡略地爲大家介紹一下幾種最爲出名的“寶丸”之成份及醫療作用:
寶如意珠(Rinchen Ratna Samphel)
它亦被稱作“珍珠七十味”,以十六種主要藥物及七十種次要成份製成,其中包括荳蔻、竹黃及丁香等,又包括了珍貴的礦物,如金、銀、松石、琉璃等及珍珠與珊瑚。此外,它更含有極爲珍貴的西藏土産寶石 --天珠。“寶如意珠”是一種極爲有效的抗毒妙藥,能夠醫治各種食物中毒、植物中毒及化學中毒,化解毒蛇及毒蟲等的毒液。它同時也被用作醫治癱瘓、多尿、神經痛、麻痹、失聰、唾液分泌失控等病症。它最有療效的範圍包括高血壓、心髒病、胃潰瘍及初期癌病,所以成爲極爲暢銷的成藥。“寶如意珠”配方也可以在健康時定期服用,作爲預防上述病症及保健用途,而且沒有副作用。在印度,西藏人對“醫曆學院”所製的“寶如意珠”之需求遠超于其産量!拉薩的“自治區藏藥廠”所製之“寶如意珠”更被中國頒予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獎及多次獲頒國家優質産品銀獎,可見其功效的確卓著。
寶古松廿五味(Rinchen Yunying 25)
它采用二十五種藥物製成,主要成份爲老年松石、珊瑚及珍珠粉。此外,也包含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及紫檀木粉等等。它的療效主要爲醫治肝脹大、肝硬化及肝痛、甲及乙型肝炎、消化不良、鼻出血、腋下無故痛楚及經常口幹等病狀,尤其對各種肝病與酒精中毒特別有效。
寶淨月晶(Rinchen Tso-tru Dashel)
這是一種極受藏民推崇的保健及治療配方。它是根據十五世紀的一位名醫之配方而以五十多種植物及礦物製成的。“寶淨月晶”的主要療治範圍包括水腫、帶血與痰的久咳、酒精及進食過度而致的病症、呼吸系統病症、胃潰瘍及因飲食習慣或天氣突變而致之痛楚或病症。同時,服用“寶淨月晶”在促進頭發生長、增強記憶力及于久病後補身方面有顯著功用。即使在沒有生病的時候,也可以定期服用這一種配方,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幫助。
大鐵寶(Rinchen Chakril Chenmo)
“大鐵寶”配方包括四十多種藥物,其中比較特殊的是磁石及鐵粉。這種藥平時無病時也可以服用,作用是防止各種眼疾及滌洗眼部及視覺的神經與經脈。它對白內障、光線敏感、紅眼(充血)、眼睛敏感、發炎(眼部)、眼球過幹、淚腺分泌失調、視力衰退及眨眼機能失調等情況十分有效,而且也能用作治療因食物中毒、肝與胰失調及血液汙染所引致的眼疾。
大寶積(Rinchen Mangjor Chenmo)
“大寶積”的成份有五十多種。它的使用範圍包括慢性傷口、血液循環失調、喉嚨腫脹、熱症、吐血及便血等。“大寶積”也可經常服用,對各種氣血失調、暗病及慢性病都很有效,而且也能令身體排淨因環境汙染及長期服用含化學品的食物而累積于體內的毒素。
大寶寒玄(Rinchen Danjor Rilnag Chenmo)
這種配方療效奇大,但製造過程最爲複雜,成份也極爲昂貴,其中包括翡翠、鑽石及紅寶石粉與極多種珍貴草藥,總共多于一百種原料。它是一種具有奇效的抗毒與排毒良藥,對醫治初至中期癌症極爲有效,也醫治慢性熱症、胃與腸抽搐、敏感、關節炎及血液循環系統的病症。在八十年代初,印度有一個化學品廠發生了大爆炸,當場死傷無數。當年的這件災難,或許大家也曾在新聞節目中聽過。在爆炸現場附近就是西藏人聚集居住的地方。他們當中也有很多中毒的,但卻有一批藏民只略感暈眩,甚至有些人完全沒有中毒的迹像。當地的醫院對這一批藏民的中毒免疫力都感到不解,特別研究這些無中毒或只輕微中毒的藏民,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是他們剛巧都在那天或前數天內曾經服用“大寶寒玄”。由于這種藥的抵毒功用極大,有幾個人甚至只是剛巧帶了幾顆藥丸在身上而並未服用,也得以逃過了嚴重中毒之命運。所以有些藏人會把這種藥丸佩帶在身上,以防止中毒及抵擋各種環境汙染所引致之不良影響。
寶珊瑚廿五味(Rinchen Jumar 25)
它的成份包括珊瑚粉及藏紅花等共二十五種藥物原料。這個配方是一個古代的名醫爲自救而創配的,它的療治範圍包括任何與腦部及腦神經有關的病況,例如長期頭痛、失憶、記憶力衰弱、羊症及經常性的無故暈眩、肢體僵硬及動作失調等等。平時服用它則有助于預防患上以上所述的病症。
上述這一系列的藏藥配方是對光線敏感的,所以製成品會包以不同顔色的布或者以不透光的盒子貯藏,…
《藏醫的獨特治療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