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土觀宗派源流▪P12

  ..續本文上一頁四部本尊白淨帶,

  口誦叁藏秘密文,

  意瓶充滿了叁學甘露珠。

  在世俗菩提心的爐竈中勝義菩提心如同火熾烯,

  愛己的執著如同柴薪,

  焚燒身見的油膏勤火供。

  內外清淨猶如那蓮花苞聽了噶當金仙們的大事迹,

  心爲所動故講說

  我想這舌頭也是有福分,

  與一切宗派都能和諧一起,

  貪嗔心和诤論全都棄抛,

  供奉在頭頂同作莊嚴,

  簡略的述說了這些源流。

  叁、噶舉派源流

  被了義的甚深甘露所沈醉,在本無光明的勝義境界中,沒有出入定的雜務而常臥,號稱噶舉宗派的源流今將說。

  甲、噶舉巴各派的源流

  晚近主巴的一些書中有寫“白傳”的,這是因爲僅考慮到瑪巴、米拉日巴、林熱巴(484)等曾穿著白衣的原故。實際它的名字應當是普遍流傳的“語傳”二字較爲合理。因爲此派是以領受語旨(485)教授而爲傳承的原故。

  噶舉派中分瑪巴傳承與穹波傳承二大系。從金剛持到谛洛巴(486)、那若巴(487)之間所有領受語旨的教授,只有瑪巴一人全部得到了,所以繼承這個法統的就名爲噶舉派。

  關于語旨教授的起源,說谛洛巴所領得之四大語旨教授:一由金剛持依次傳授與因陀羅菩提王、龍所變化的瑜伽母,地神毗蘇迦瓦,薩羅河,龍樹足,而至谛洛巴。其法有《密集》、《四座》、《六法幻身》、《遷識》等四大語旨教授。一由金剛持傳智慧空行母,古古熱巴,咱熱耶巴,而至谛洛巴。其法有《大幻化》、《六法修夢境》等諸語旨教授。一由金剛持傳金剛手、卓毗赫魯迦、毗那薩班雜、羅瓦巴、擊油者。其法有《勝樂》等母續全部及《六法》的光明語旨教授。一由金剛持傳金剛手、無支分金剛、蓮花金剛、善緣空行母而至谛洛巴。其法有《喜金剛》及《六法》的拙火(488)等語旨教授。關于四大語旨的認定和教法等次也出現了略有不同的說法。

  善巧成就者瓊布瑜伽士(489)亦有二智慧空行母所傳授語旨教授。繼承這個法統的也稱噶舉派。因此噶舉派則分爲兩大系即香巴噶舉和達布噶舉。

  (甲)香巴噶舉

  此派是善巧成就者瓊布大師所傳出。他的家族屬瓊布。幼年時曾學苯教,後知其非,改學“大圓滿法”亦未惬意。乃往尼泊爾依巴蘇摩谛論師(善慧)學梵文,旋赴佛法來源地的天竺,往返竺、尼、藏叁地約五十年,親近竺尼大善知識與大成就者約一百五十人。通達顯密經論及一切要門。他的共同上師有大金剛座主、彌勒巴。趨多瑜伽、羅目侯羅等四人。不共的上師有尼古智慧空行母、樂成空行母六人爲主。尼古是那若巴佛妃,已成虹身,適逢她正來作空行衆會首領,因與之相遇,遂傳以《幻身道灌頂》、《六法金剛句》、《幻身道次第》等教授甚多。又從彌勒巴聽受《六臂大黑天》法聚。回藏後依朗日塘巴受比丘戒。住盆域的覺波山(490),宏法時,羅目侯羅密金剛特從天竺來送傳法門,授以《五部本續》大灌頂,《明王》法聚等,凡衆所知聞的,或未知聞的種種教授甚多。遵照空行母的授記,至葉茹(491)的香地(492)在叁年中,建了以雄雄寺(493)爲首的一百零八寺。此後遂以香巴噶舉之名著稱。集僧徒約八萬余人,在此地宏法叁十年。他能同時示變化身一百零八相,出入山岩,無有障礙。能于寶瓶中住七晝夜,並能飛上虛空中坐而說法,如是種種稀有的事迹甚多。他攝收弟子無數,其上首者有麥烏敦巴(494)、約波嘉摩齊(495)、歐敦•仁旺(496)(寶自在)、拉堆•衮喬喀(叁寶堡)(497)、摩覺巴•仁欽尊追(寶精進)(498)、向貢•卻僧(法獅子)等。摩覺巴弟子吉岡巴•卻吉僧格(499)、僧格弟子甯敦•卻吉協饒(法慧)(500)、甯弟子桑結敦巴(覺師)(501),此以上稱爲七寶法統。

  桑結敦巴的弟子阿伊僧格(502)繼承法坐。此後香敦(503)修甲寺,克准迅努朱(童成就)(504)修桑定寺(505)後遂分爲甲桑二派。香敦弟子堅贊邦(幢億)(506)。堅贊邦弟子甲欽•降巴白(慈祥)(507)宗喀巴大師曾從此人聽聞一二香派之法。克珠大師亦從甲派法嗣沫欽•南喀朗覺巴(虛空瑜伽士)(508)學《六臂大黑天》法類等。帕桂•衮噶桑布(慶喜賢)(509)建道那多吉丹寺(510),他的兒子鄭喬•頓悅賢贊(不空幢)(511),鄭喬子即傑瓦•根敦嘉措(512)之父吉•衮噶堅贊。他同後來的大成就湯東傑布(513)似皆系香巴的法嗣,故香派之法亦曾盛行于嘉桑(514)一帶。

  香派主要之法,有《勝樂》、《喜金剛》、《摩诃摩耶》、《密集》、《〖FJF〗?〖FJJ〗畏金剛》等五部本續各各的灌頂,戒灌《幻身大灌頂》、《空行五教》、《尼古六法》、《幻身道次》、《不死幻輪》、《轉爲道用》類等。《大手印盒》、《六臂大黑天》法類,《勝樂五尊》、《亥母秘修》,《觀世音》、《摧破金剛》、《金剛手》、《不動尊》等的灌頂教敕,和吉岡派傳規的《觀音馬頭金剛法》等,這些法要也普遍宏傳于其他派別中。

  此中的《大手印盒》,是修空性與大樂二無分別,如盒函蓋相合,從而現證光明的教授。這與達布派所傳的《大手印》,同一旨趣。善巧成就者穹波本人所有著作,大多失傳,因此不能詳知他所持的見解,但根據此派倡言上師與本尊要二無分別而修,所生證悟,要須了當,如伐木從本等等說法和倡言所謂輪回世間本自解脫,要無有作意等的法語來看,這些與大手派等所有言論,是完全相同的。

  (乙)達布噶舉

  其次,號稱達布噶舉的這一系是從瑪巴譯師卻吉羅朱(法慧)(515)傳出的。他初從卓彌學梵文,以叁次赴天竺,四次赴尼泊爾。參訪班欽那若巴、安達彌勒巴、吉祥智藏、大成就寂賢等善巧成就大善知識一百零八人,盡學《密集》等大瑜伽父續母續之講解、教授、實修等。依彌勒巴生起大手印的徹底證悟。回藏後攝授弟子甚衆。其中最聞名的有四大柱,即俄敦•卻古多吉(法身金剛)(516)、粗敦•旺安(自在)(517)、麥敦•村波索南堅贊(福幢)(518)、米拉日巴。

  俄、精、麥叁人領受到講解的語旨。其後相繼而起的弟子廣宏《密集》、《喜金剛》、《勝樂》、《四座》、《摩诃摩耶》等之灌頂與本續講解。粗敦•旺格多吉所傳之《密集》灌頂與本續講解,直至後來布敦大師與宗喀巴大師亦曾紹其傳承。

  尊者米拉日巴領受到實修的語旨。米拉生于阿裏的貢塘(519),因爲父親死得太早,受伯父與姑母等所欺淩,忍無可忍,忿而去學習咒術,殺其怨家甚衆。後來深悔罪業,去瑪巴處。瑪巴爲淨他的罪障,初未傳法,只令他修建碉樓,備受折磨。最後才圓滿傳授其灌頂與教授。米拉刻苦自勵,專誠靜修,即身就獲殊勝悉地。他的弟子得大成就能著單衣如鳥飛騰的人中最上首者二人,一如日的達布拉結(520),一如月的熱穹巴(521)。熱穹巴曾往天竺兩次,首次是從瓦羅尊紮(力月)學《猛利金剛手金翅鳥裙法》。最後一次是因爲米拉曾對他說過:“天竺有《無身空行法類》共九種,其中五種已爲祖師瑪巴請回,尚余四種,你去天竺學習,使其完足!”熱穹巴便往天竺,向那若巴與彌勒巴二人的親教弟子谛普巴(522)請求傳法,同時還請得其他教授甚多。回藏後便將所學之法獻與其師米拉。米拉又以此法傳恩宗敦巴(523)。敦巴曾寫了幾本書,從此流傳下來的則名爲“勝樂耳傳”。熱穹巴自己傳給他人的則名爲“熱穹耳傳”。米拉日巴第二大弟子如日的達布拉結呢,傳說他就是向世尊請問《叁昧王經》的月光童子。達布幼年學醫,造詣最深,遂有達布拉結之稱。

  娶一女爲妻,年二十余妻死,心極悲痛,因從噶當派格西•夏巴林巴(524)出家,受具足戒,又依甲域瓦、女絨巴(525)、甲日•貢喀瓦(526)等學習了噶當派的教授甚多。聞米拉尊者之名,非常仰慕,遂去拜見,米拉很高興,攝受了他,盡傳所學,以此修習,心生殊勝證悟,遂將噶當派的道次第和米拉的《大, , , 手印》教授融會一起著成《道次第解脫莊嚴論》。從此噶當與大手印二大教流遂彙在一起,以《大印俱生和合》(527)的引導次第來教誨後學。關于瑪巴、米拉、達布叁人傳記很多,難于詳述,今只撮略而說,無暇多寫,若欲詳知,請參看他書。

  隨學于娘麥達布拉結之後者即爲達布噶舉。這派若細分之其內又分出若幹小系,即(一)噶瑪噶舉;(二)帕竹噶舉;(叁)蔡巴噶舉;(四)止貢噶舉;(五)主巴噶舉;(六)達隆噶舉;(七)鮑絨噶舉;(八)亞桑噶舉;(九)超浦噶舉等。

  (一)噶瑪噶舉

  噶瑪噶舉系爲達布拉結弟子都松勤巴(528),或名康巴伍色(529)所傳出。他十六歲時,從朱倭喬(最勝)(530)出家,依覺阿吉的弟子越卻旺(法自在)(531)等聽受由覺阿吉所傳的一切教授。十九歲赴衛部,依堆隆•嘉瑪瓦(532)、卡巴•卻吉僧格(533)學《彌勒法》及《中觀》、《因明》等,已得精通。又從夏惹瓦學噶當的《道次第》,從巴曹•尼馬紮譯師(日稱)(534)學《中觀》,從墨杜增(535)受具足戒並學律學。年叁十叁,參見達布拉結,頓獲要旨,疑慮消釋,又往洛若(536)參熱穹巴,盡聽那若巴與彌勒巴所傳《六法》等諸教授。又複參訪其他很多善知識得了不少的教授。並在許多靜處閉關實修,獲得最高成就。以後建噶瑪拉頂寺(537),遂使噶瑪之名與日俱…

《土觀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