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土觀宗派源流▪P23

  ..續本文上一頁摩地而安立之見。其所講說之義便是如此。按其立因位之見,似尚未達中觀應成之見,僅爲中觀唯識共同之見,此派似以道位之見安立爲至高而超勝之見。吉祥薩迦派所承認的生死涅槃無別的正見的立論大概便是如此。

  頌曰:

  高高舉起叁藏四續部(966),

  整個顯密佛教的大寶炬,

  使正法的光輝照滿了十方,

  吉祥薩迦的善妙宗派規,

  是有緣化機、尋求解脫的眼目,

  治療煩惱痼疾的靈丹妙藥,

  滿足一切願望的如意寶樹,

  賜予不死位的神聖甘露,

  特別是把無邊續義最珍貴的寶聚,

  攝入在因道果修持的寶箧內,

  名稱就叫“親口教寶”的《道果法》,

  是有緣者共同享用的佛教內庫藏。

  守護此派的清淨規,

  有慧眼者已看到是自身事,

  衆部護法首領帳明王,

  想必漆面(967)善飛巧從天竺來?

  如此述說已往事,

  猶如天庭音樂聲悅耳猶如珍珠寶

  稱心意正直之士,

  請普遍地作爲耳的裝飾!

  六、覺囊派源流

  譽爲廣慧的白色勝利幡,它普遍飄揚在廣大智者間,笃補巴大師開創的宗派規,號稱覺囊派的源流當講說。

  甲、覺囊派的起源

  衮邦•吐吉尊追(悲精進)(968)在覺摩囊建(969)寺,笃補巴(970)住持該寺,遂大開宗規,自此以後他的繼承者則稱爲覺囊派。

  改名迪巴傑布(信王),曾親近索律師等大德甚多,又從克什米爾班欽•達瓦貢布(月怙)(972)略學法要,依月怙弟子卓敦、南拉孜(積天)(973)詳學《時輪本續經》的疏解要門與及《密集》的明炬釋和要門等。次赴烏郁(974)觀修,獲得證悟,心中生起他空之見(975),得了神通,顯示變爲鴉鵲等,于是成就者之名大爲顯著。亦曾著有關于《時輪》之少分著述,壽八十二卒。

  其及門雖衆,以達瑪夏若(法自在)(976)爲上首,達瑪二十歲就遍學裕莫成就大德所有論典教授,更廣參賢德,學習《中觀》、《量論》、《密集》、《時論》等達到精深之處,慧解力很大,傳說他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他的著述亦很零散。達瑪弟子爲南喀畏賽(虛空光)(977)。南喀弟子爲達瑪羅若之子色摩齊瓦•南喀堅贊(虛空幢)(978),堅贊傳降薩•協饒畏賽(慧光)(979)。降薩以前對于《時輪》的傳授限製極嚴,降薩以後則廣爲流布。降薩弟子爲衮勤•卻古畏賽(法身光)(980),卻古弟子則爲衮邦•吐吉尊追。吐吉曾造有《六加行文》的著述。他傳弟子绛森•傑瓦耶協(菩薩勝智)。吐吉與傑瓦耶協共傳克准•雲丹嘉措(功德海)(981)。克准弟子即號稱衮欽的笃補巴•協饒堅贊。

  協饒曾親近大德叁十余人,廣學顯密教法,尤以依止機敦•降仰紮巴堅贊(文殊名稱幢)(982)精學《現觀莊嚴論》、《量論》、《俱舍》等,曾在藏衛參加各處的辯場,善巧的名聲遂大爲彰著。又從吉敦領受灌頂,得了以七十余種別傳爲主的密宗教授不可計量。從卻隆寺(983)大堪布索南紮巴(福稱)(984)受具足戒。在這以前此師猶是承襲薩迦法統的,到了叁十一歲時,始赴覺囊,從克准雲丹嘉措受各種灌頂教授,特別是受《時輪》灌頂引導。從此便轉入覺囊派法系中,由修《六加行》法,證得圓滿命勤(985)之相。遂繼承覺囊法座,建大佛像寶塔。對他空之見生定解後,乃著《山居了義海論》。其中有:“山積則海穿”一語(986)。他爲無數有學之人講說《時論》經疏及闡發他空見之精義。又曾親見各種本尊聖容,能于同時現叁種身,如是等等示現了得道的相狀。爲及門傳授顯密經典的講解和教授,廣爲著述,完成其智人的宏業。常會聽法弟子二千以上,專重修者亦有千余人。其弟子秦•羅桑紮巴(善慧稱)(987)曾親睹其爲觀音菩薩,侍者南喀绛曲(虛空菩提)(988)又看他成爲文殊菩薩,諸如是等傳聞甚多。

  法嗣多至不可計量,其中以羅朱白譯師(慧祥)及薩桑•瑪底班欽(989)爲其心傳二弟子,此外能繼承他的事業的如巧勒南傑(廣勝)(990)等的哲嗣亦複不少。

  巧勒南傑初遊學薩迦,已成博學之士,因不滿他空之見,來覺囊辯論。笃補巴乃引證教理廣爲解說,于是不滿之心渙然冰釋,投其門下,從學各種顯密的講解,特別是受了全部的《時輪》灌頂引導。又從衮欽•布防禦大師廣聽經教,繼升爲昂仁(991)之法主。曾著《現觀莊嚴論》、《量論》諸論疏釋。他的弟子出了聶溫衮噶白這位最負盛名的賢哲。宗喀巴大師亦曾從巧傑瓦學《時輪法》,從聶溫學《現觀莊嚴論》。從此以後《時輪》灌頂和講解的傳承雖大爲發展,然他空之見,則爲諸智者共同之所破斥,因此逐漸趨于消沈。後來覺囊•衮噶卓喬(慶喜勝解脫)(992),尤其是卓喬的轉生多羅那他(993)又將此見重行恢複,大肆宣講,廣爲著述,建達登彭措林寺(994),造象起塔,精美絕倫。並廣刊覺囊派的各種著述,聚集了不少的僧伽,與仁蚌第巴•迦瑪丹炯旺布(護教王)(995)結供施之緣,在世間和出世間兩方面顯赫一時。不久,仁蚌巴失其權力,多羅那他亦逝世了,第五世DL遂將該寺改爲格魯派寺,命名爲甘丹彭措林。其余卻隆、江孜等覺囊寺院,亦悉改爲格魯派寺院,其經籍印板大概亦封閉(996)在那不現的空性境界中去了。近來僅聽在朵康的瞻塘(997)尚有衮欽的法嗣仲噶細巴•仁欽白(寶祥)(998)所建寺宇,除此寺及由此寺所發展出來的少數不純寺廟外,衛藏各地則無一住持覺囊派之寺院,其典籍亦唯有《修法寶源》,其余覺囊的法統大多已成虹霓身(999)去了。

  他空見來源于裕莫•木局多吉,他在修“時輪六加行”時,見到空色的天身之相由內顯現,便作爲錯謬的依據,又引用了不了義經及一類本讀經文,只如言取義,說他空勝義谛常恒不變(1000),周遍一切情器世界,與如來藏(1001)同一意義,在因位時(1002)即已本有,由修習《六加行》瑜伽次第現證果位法身,這種矛盾的複合物,現于分別之上,則名爲他空見,以此見又摻入《時輪》的引導,成爲隱秘宣說之法。其徒依次輾轉傳授,直傳至笃補巴•協饒堅贊之間。笃補巴以前唯有口授,未聞將此見著之爲書的。其傳承法統亦僅有修證可觀之瑜伽行者,未曾以教理論證廣大開說的,所以不甚著稱。笃補巴爲顯此見乃作《了義海論》,又作《第四結集論》等散著甚多,引證了許多教理,建立他空勝義見宗,隨行于他後面的即有巧勒南傑著廣略《破迷論》,聶溫衮噶白造《宗派光嚴論》,從此以後覺囊的見宗乃大爲顯著。

  乙、覺囊派所持他空見的論點

  關于他空見的論點在《了義海論》中說:“一切諸法實相勝義谛是常恒堅固不變的。含藏識有識智二分,此屬智分,複是勝義法性的叁寶周遍一切情器世間,是界覺性無差別的天衆,此與如來藏的本具種性,四續部中所說的百部諸尊等,皆同一意趣。承認它是因位果位無別的相續中居住之相,承認它在法身叁分位中存在之相,承認它雖然常住因位,然說決不能在識上顯現。住因位之相既然如是,所以應依六瑜伽次第修習才能現證此果位法身。”如是等等廣爲解說。並說“這些理論在《如來藏經》、《法鼓經》、《智光莊嚴藏經》、《勝獅吼經》、《無增減經》、《涅〖FJF〗?〖FJJ〗經》、《華嚴經》、《寶積經》、《金光明經》等內都曾明白宣說過。又引解釋佛第叁時教密意的《寶性論》的本釋和龍猛的《中觀贊》等以廣爲抉擇。說此乃諸大車乘之所解釋,是已得成就的諸瑜伽者一切時中之所修證,十方如來及菩薩之所肯許,全無顛倒者也。又謂世俗諸分,乃是自空、斷空、滅空、少分空,從本即無,是求解脫者一切時中皆所應舍也,”等等。以上在《了義海論》中是這樣說的。

  丙、論證此見爲惡見之理

  關于論證此見爲惡見之理。衮欽•笃補巴固是不可思議有名的賢德,如同婆伽梵(1003)對一類化機,有時亦說有補特迦羅我之義,他可能是同此密意,也是爲了適應特殊的需要。若依其文詞來看,其所立宗見,則完全等同外道。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諸梵聲外道(1004)曾作是語:“應知聲的自性梵淨離東西等方分,不生,不滅。其所有轉變,即是色等諸實有法聚。”又說:“無始無終梵,即聲之自性,文起名言生,轉成實事境。”又說:“此聲所有實性,故名爲聲之實性,此又是聲不顛倒性之義。”又說:“所謂最勝者即“嗡”字之本性,嗡是一切聲一切義之本性。聲亦是吠陀,此是依字與詞次第的本性,悟彼吠陀之方便。因爲它是住于彼所變化的色相之中。梵的至高無上本性,它是任持增上生與畢竟善所有微妙果法,故內中之功用不可能見。”覺囊派亦作是言:“于勝義中如本尊、明咒、本續、曼荼羅、手印等皆本來具有名爲如來藏,它所顯之恒常、堅固、不變、我達無上彼岸、同一淨純、大力等的一切功德,從本以來,即已具備,並周遍情器世間,此乃諸世俗自空等之因位本性,”等等。由此可知,梵聲論外道所說萬有皆是聲的變易,皆有聲之自性。彼覺囊派人亦說恒常堅固周遍一切情器世間,爲一切法之本性,是故他們二者之間毫無差別之處。

  此外覺囊派說得解脫之理,亦不見與數論外道有何不同。數論派總括所知境爲二十五谛。其前二十四谛爲無情,第二十五谛神我能知能了是有情自性,承認它是常恒堅固,遍諸情器,是無爲法,泯絕來去等事的神我。此神我若生起想受用境界之欲時,則由自性變爲一切變異之法,由覺…

《土觀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