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仁布齊•索南堅贊(大寶福幢)(1164)或名聶尼巴、止貢頓珠傑布(1165)、達隆紮西白畏(寶瑞祥光)(1166)等。
博通經論的八掌教者爲:仲敦•協炯羅珠(智生慧)、傑瓦•仁欽桑朱(寶願成)、绛林巴•紮巴仁欽(稱寶)、阿裏巴•索南仁欽(福寶)、降比仰仁欽堅贊(妙音寶幢)、谷格巴•松吉堅贊(佛幢)、降仰•仁欽紮巴(妙音寶稱)、佛子•德炯(樂生)等。
朵絨(1167)之四善巧爲:朵麥巴•畏賽(光明)、朵麥巴•勒桑(妙賢)、朵麥巴•協饒(勝慧)、絨布濟納(1168)等。
修成空行之二子嗣爲:哲新•大師绛曲白瓦(菩提祥)、仁欽白巴(寶祥)。
二奇士爲:大士•門朗塔伊(無邊願)、日米鮑巴•索南仁欽(福寶)(1169)。
八京俄爲:京俄•衮噶羅珠(慶喜慧)、京俄•迅努畏(童光)、京俄•羅珠堅贊(慧幢)、京俄•白桑瓦(祥賢)(1170)、京俄•南喀堅贊(虛空幢)(1171)、京俄•索南倫珠(福妙成)、京俄•仁欽堅贊(寶幢)、京俄•仁欽培瓦等。
莊嚴法座四上師爲:貢塘巴法主•孜巴白(莊嚴祥)、甯波•釋迦堅贊(釋迦幢)、達浦國師•白丹頓珠(吉祥義成)(1172)、德烏熱瓦•卻結白(法主祥)等。
教管僧衆四堪布爲:玖莫隆大堪布•法主紮西白、帕木竹堪布•傑白桑(勝賢)、大堪布•衮噶多吉、京耶堪布•衮卻白瓦(菩提大祥)(1173)等。
民寺五士紳(1174)爲:士紳•紮巴桑布(稱賢)、士紳•達布•畏賽僧格(光獅子)、士紳•羅朱白(慧增)、士紳•衮噶堅贊(慶喜幢)、士紳•紮西堅贊(吉祥幢)等。
灌頂時傳法令者二人爲:提寺傳法令者降仰喀齊布尼耶室利、止貢傳法令者紮西仁欽(吉祥寶)。
高舉講聽法幢四阿黎爲:阿黎尊追紮巴(精進稱)、阿黎勒丹巴(具妙)、阿黎達欽•绛曲堅贊(菩提幢)、阿黎绛曲白瓦(菩提祥)等。
講說教理十難論師四人爲:十難論師•達瑪桑布(盛賢)、鮑斯•十難論師、左雜•十難論師雲丹堅贊(功德幢)、魯拉•十難論師勒巴白(妙祥)等。
解持文義四難論師十人爲:提穹•四難論師頓悅(不空)、紮衮•四難論師仁欽白(寶祥)、甲瓦•四難論師仁欽卻傑(寶法王)、吉熱•四難論師桑結旺秋(佛自在)、達浦•四難論師桑結桑布(佛賢)、雅德•四難論師索南桑布(福賢)、卓薩•四難論師、楚浦巴•四難論師、卻僧•四難論師(法獅子)、紮巴堅贊•四難論師(稱幢)等。
傳持戒律的四覺丹(1175)爲:覺丹•達瓦羅朱(月慧)、覺丹•索南倫珠(福妙成)、覺丹•勒仁巴(妙寶)、工部覺丹等。
清淨戒行的六上座爲:上座•卻桑(法賢)、上座•甲頂巴•頓珠白(義成祥)、上座•甲瑪瓦•根頓傑布(僧王)、上座•威賽紮西(光吉祥)、上座•迅努桑結(童佛)、上座•衮噶邦(慶喜億)等。
拚舍此生的五朵丹爲:古覺巴•朵丹•桑結白桑(佛祥賢)、朵丹•南喀宿熱、郭楚法主•紮巴炯乃(稱生)、朵丹•熱喜巴布勒瓦•南喀堅贊(虛空幢)等。
余如拉斯•紮巴嘉措(稱海)、甲敦•羅桑紮巴(善慧稱)、仲•迅努白瓦(祥童)、堪布申傑瓦(心勝)、喇嘛賽吐巴(金能)、亞頂大寶師、希洛土官、仲南喀(虛空)、喇嘛貢布绛曲(怙菩提)、喇嘛索仁(福寶)、仲•卻帕巴(法聖)、喇嘛釋迦仁巴(釋迦寶)、喇嘛達瓦桑布(月賢)、喇嘛卻堅贊(法幢)、嘉熱桑結耶協(佛智)等皆屬于弟子之數。
他們之中有不屬于講聽的四阿黎,但爲莊嚴意樂,故亦書之。此外尚有未提到的,如律師•羅朱帕巴(慧密)(1176)、帕畏雲丹嘉措(聖光功德海)、納塘大堪布索南喬朱(福勝成)、歲浦瓦大堪布喬衮白桑(寶祥賢)、傑瓦紮巴紮西(稱祥)、喇嘛衮桑仁欽(普賢寶)、喇嘛索旺(福自在)、降仰多仁(妙音金剛寶)、嘉瑪仁布齊•衮噶羅朱(慶喜慧)、法主•堅贊紮桑(稱幢)、稱賢、甲當•仁欽桑布(寶賢)(1177)、藏巴•羅桑瓦(善慧)等皆是。
若再詳考傳記和教史等,凡此間未列入的,均應給予增補。若再考慮僅有一點法緣關系的人時,則爲絨敦。釋迦堅贊和鄂巴衮噶桑布二人亦應計入在內。
桑森乃仁巴•齊美饒吉(無死極廣)(1178)所著的《大師金塔傳》中列舉的親教弟子又與上不同,因恐太繁,故不複贅。
總之,舉凡桑、德、貢叁寺(1179),噶、玖、歲叁寺,洛、甲域、仁欽岡叁寺,甲、朗塘、卓薩叁寺,熱真、伽喀、基補叁寺,止、達、蔡叁寺,艾、涅、達叁寺等之法主和塘布齊等凡約如一帶之法主等,當時沒有一人不前來朝禮大師的。
上面所說的都是就教證兼優、名門望族和地位頗高的人,至于一般處在中下地位、廣泛的建有法緣關系或僅只有一面之緣的人,每年之內來的信徒就多不勝舉了。
又若就曾爲施主而言,則有乃伍東•貢瑪欽布(1180)、卡內邬宗巴(1181)、卡紮迦瓦、嘉瑪萬戶長、亞隆覺阿(1182)、沃卡宗本(1183)、真起紮巴仁欽(稱寶)(1184)、貢巴•卻傑(1185)、堆隆土官雲丹嘉措(功德海)(1186)、仁蚌•南喀堅贊(虛空幢)(1187)等所有衛藏的顯赫人物,莫不前來頭接足禮,供養承事。轉輪聖王永樂皇帝亦下诏擬迎駕至京,供養的財物難以計算,並傳敕頌揚。在此有雪境土,過去出有許多聖哲,建立宗規,獨樹門庭,可是宗喀巴大師示現藏土,則如同圓滿正覺本師釋迦佛出現世間一樣。“師在幼年時,即從迦瑪派若比多吉受勤策戒,後到藏衛,宏揚聖教,他的豐功偉業,可與釋迦牟尼佛相比。”此乃《智者喜筵》中所說的。“師至雜日(1188)在摩拉山山腳住時,文殊菩薩就說道:“善男子!應知道你出現世間,如同釋迦佛出世一樣””。對大師所說的這話,果如菩薩所說的實現了。
吉祥耶桑孜巴亦說:“現今大地,正爲宗喀巴的惟一大白傘蓋所覆罩”。這個贊語也是真實不虛的。
(乙)親教弟子等宏揚教法的情況
大師諸親教弟子,盡都是欲住持正教發願再來世間的人,所以每人所有的殊勝功德和廣作的弘法事業,都是不可思議的,如我一般的愚陋,何能盡說!這裏僅舉少數最重要的大德廣弘大師宗風之情。此有朵丹•降白嘉措、甲曹吉、杜增巴、克珠吉、降仰卻吉、降欽卻吉、吉•協饒僧格、班欽•根登珠巴等,都是在整個衛藏,由講修二門,普遍宏偉大師的顯密教法者。還有兩位協僧,則是在邊遠地區,宏傳師教的最主要的大德。
這些人當中甲曹吉•湯吉勤巴和克珠瑪畏僧格二人,次第繼承大師法座,奠定格魯教派基礎。大師在涅〖FJF〗?〖FJJ〗時,以法衣及頭冠付與甲曹吉大師,便知道師意是在傳位給他。于是杜增紮巴堅贊和上座仁欽堅贊等諸大弟子,遂同聲啓請,甲曹吉乃領受灌頂,繼登大雄獅子寶座。當時,克珠大師造《吉祥功德贊》,班欽根登珠巴亦造《殊勝普賢輪詩》作爲贊頌。他也如宗大師的事迹一樣,清淨了律學的講聽和叁戒之實行,以此爲本,兼宏《集論》、《俱舍》、《量論》、《現觀莊嚴論》、《中論》等顯教。別宏總的密乘,其中特宏《密集》、《勝樂》、《時輪》、《歡喜金剛》、《大威德》等本續講解和二次第引導。總之宏傳了藏土先德智境所未達到之處的大師所有妙論,並以自己的驗證和無垢教理而爲證成。如是,說法十有叁載,宗師的多數親教弟子和所有具備法緣的智者,皆油然生起景仰,恭敬禮奉,視同大師在世沒有絲毫差異。他如子紹父業一般建立起大師講修教法的宗風。
甲曹吉後,克珠大師繼登法座,和甲曹吉的事迹一樣護持教法不使減弱,尤其是宣說大師教誨,不染絲毫雜說。他不僅以正理擊破非難大師言教的敵派,即使對法主貢汝瓦等僅聽到關于大師在未完成觀擇正見以前的言論,便說是空性的非遮,與及他所持的宗見信解未達大師的意旨,所有這方面的言說,均皆加以破斥,使大師顯密不共的宗規遠離汙垢,對于本宗功勞很大,無人能勝得過他。因爲佛教的精要,只有在大師一宗。他想使此宗在藏土中心,奠定基礎,作爲自己的主要事業。他肩負起這個重任,所以阿裏和朵康等處雖殷勤迎請,他都推辭不去。
曾在寄格西協桑書中說道:
“至聖先師無比宗,肩此圓滿聖教任。
雖然沈重壓我心,但亦不生疲厭想。
往昔能…
《土觀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