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土觀宗派源流▪P52

  ..續本文上一頁的一大世家。

  (232)绛:藏北一帶的總名。

  (233)沃震:西藏一地名。

  (234)瑪塘:西藏一地名。

  (235)朗卓:是氏族名,也是地名。

  (236)曼荼羅灌頂:曼荼羅是本尊的壇場。灌頂意爲授權。在傳密法時上師授權與弟子准其修習密法,即舉行這種儀式。

  (237)瑪:家族名,吐蕃時期的大世家。

  (238)聶:家族名,吐蕃時期的大世家。

  (239)努:家族名,吐蕃的時期的大世家。

  (240)妙拂洲: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這是佛家理想的一個世界。

  (241)邬堅:古譯邬苌,即邬仗那國。在今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一帶。

  (242)薩霍:古印度東部一個小國。在今孟加拉境內。

  (243)古汝卻旺:(1212—1270)古汝是上師的意思,卻旺即卻吉旺秋是其本名甯瑪派下部伏藏的掘藏大師。

  (244)元始怙主:即本初第一佛。甯瑪派稱爲生身普賢如來。

  (245)清淨地:爲菩薩十地的最後叁地。

  (246)持明:修密法得成就的稱號。

  (247)伏藏法:或譯寶藏法,就是埋藏在地下或岩窟內的經典和法器,後經人發掘出來加以宏傳,自成一個法系,稱爲伏藏法門。大量伏藏,可能是在朗達瑪滅佛時開始的。

  (248)淨相:指入定中出現的境界。

  (249)幻變秘密藏續:爲甯瑪派密宗的經典屬于麻诃瑜伽。

  (250)祖茹:爲王族人的尊號。

  (251)吉熱:地名,在拉薩東南部。

  (252)達吉:“達”是彭域北面一個地區名,“吉”是敬稱,見前注(168)。

  (253)聶•迅魯協饒:赤松德贊時人,爲甯瑪派初期傳承祖師。

  (254)梭布:氏族名。

  (255)魯•桑吉耶協:爲甯瑪派中期傳承祖師。

  (256)庫隆:在今日喀則專區仁布縣的西北努區內。

  (257)娘•素波齊•釋迦炯乃:“娘”是後藏年楚河流域一帶的總名。“素”是家族名。“素波齊”意爲大素。(1002—1062)是甯瑪派後期傳承的大祖師。有書說是他公元954年生,待考證。

  (258)素穹:意爲小素,素波齊的兒子,也是弟子(1014—1074)。是甯瑪派教典傳承的第二位大祖師。

  (259)卓浦:寺名兼地名,卓浦巴(1074—1134)是素穹的兒子,曾建卓浦寺。

  (260)拉吉•節敦甲那:拉吉是醫師,吉是吐蕃時的大世家。敦是敬稱。節敦甲那公元11世紀時人。

  (261)溫布:對貴族子侄的稱呼。

  (262)錫布:家族名。錫布杜滋(1149—1199)是雲丹松的大弟子。

  (263)道敦覺耶(1163—1230):道即道那。在後藏南木林縣西邊道那河谷,現屬謝通門縣。“敦”是敬稱,見前注。錫布的上首弟子。

  (264)藏巴:藏指後藏,藏巴即後藏人。

  (265)麥敦:“麥”是家族名,麥敦即麥氏法師。

  (266)帕希•釋迦畏:公元十叁世紀人,曾晉京,元世祖封給他法師的名號,帕希即漢語法師的對音。

  (267)雍敦•多吉白:(公元1287—1368),雍是地名,多吉白是本名,簡稱雍敦巴,曾晉京,受到元室的厚禮。

  (268)當波桑結:是一種尊號。

  (269)鄧壩:拉薩哲蚌寺下面的一個地方。

  (270)芒噶:又作芒喀。在後藏薩迦之西,拉孜之南,屬拉孜縣境。

  (271)拉堆:後藏拉孜以西一帶的總稱,古屬阿裏範圍。

  (272)博波:即博波崗,朵康六岡之一。即今甘孜州德格南西部地區和雲南西部一帶。

  (273)噶陀寺:在甘孜州白玉縣境內。建于公元12世紀時。

  (274)密集意經:爲甯瑪甯派密宗經典,屬阿魯瑜伽。

  (275)勃律:唐代西陲一小邦名,地在今阿裏以西拉達克地區。

  (276)覺阿:譯言至尊、尊長或師長。對教派創始人或對宗教有特殊貢獻人的一處敬稱。

  (277)香巴:香地名,即今日喀則的南木林縣一帶。

  (278)〖HT5,6”〗者〖KG-*3〗〖HT5,6”〗見〖HT5K〗貨羅:或作吐火羅。原爲居住在克什米爾阿富汗一帶的突厥部族,後來他們發展到天山南路。這裏指的是居住在南疆和阗的突厥人。

  (279)邬巴隆巴:是素波齊的別名,因爲他曾建邬巴寺而得名。邬巴隆在南木林縣香曲河入藏布江處的河谷內。

  (280)黑行者:印度大德名。

  (281)絨宋:後藏絨河谷地名,絨宋譯師法賢。公元11世紀時人,是甯瑪教典派的宏傳人。

  (282)哲:家族名,也是地名,在後藏夏蔔河谷內。薩蕾是赤松德贊時人。

  (283)〖HTXL〗〖FJF〗礧〖FJJ〗〖HT5K〗迦惹:印度大德名。

  (284)大圓滿:這是甯瑪派的特殊法門。內分心界和要門叁部分。心部是專重徹見自心本性,顯發自然妙智,成就法身;界部由妙智起現光明法性境界,成就報身;再運用要門部的任運無修的特殊方便,契合要點,即可立證叁身。本派認爲這是急速成佛的最高方便。

  (285)甯提:意爲精要,是大圓滿法要門部中的特殊教授。內中特重徹卻和妥噶法要。徹卻意爲斷堅,屬修見性的法要,“妥噶”意義爲超越,屬修光明證佛身的法要。

  (286)邦:藏北草原一地名,有說即班戈湖周圍一帶地區。

  (287)亞斯:地名,鄰近羊卓雍湖。

  (288)覺摩:對女出家人的敬稱,如呼佛母。或有社會地位的婦女,如稱夫人。

  (289)曾:西藏古代氏族名。達磨菩提(1052—1168)是宏傳甯瑪派金剛橋教授的人。

  (290)娘:是吐蕃時期一大官族,唐書作〖HT5,7〗纟〖KG-*2/5〗〖HT5,6〗林〖HT5K〗氏。他們居住在江孜年楚河一帶,所以娘也成了地區名。前藏墨竹尼羊河一帶也有娘氏家族的分支。

  (291)俄:地名與後藏霞魯鄰近。

  (292)丁增桑布:赤松德贊王經師。

  (293)伍茹的夏拉康:伍茹,譯言中翼,爲衛藏四茹之一。夏拉康在墨竹工卡東北。赤松德贊王時娘丁增桑布所建,爲前宏期傳播甯瑪派教法的主要道場。

  (294)仲:原爲拉薩堆隆浦的一個部落名。後轉爲地名。

  (295)柏:吐蕃時居住在伍茹地區的官族。

  (296)節准•僧格旺秋:節家族名,准即“准巴”,守持比丘戒律人的尊稱。

  (297)卡繞貢穹:卡繞雪山名,在曲水西部,爲前後藏交界山。貢穹意爲小修行師,本名汪秋羅朱,他是噶當派博多瓦弟子,屬教典派法統,或說他是衮巴瓦弟子。

  (298)叁處:一爲郎伽巴虎泉,郎卓,根據紅史朗卓又寫作墨竹,待查。伽巴,即伽喀。二爲吳佑,叁爲吉基浦。

  (299)絨那達:後藏絨地方的一個地名。

  (300)紮西多吉:(1097—1167)甯瑪派著名拙藏人之一。

  (301)尼邦:(1158—1213)向•紮喜多吉之子。

  (302)覺白:(1196—1231)尼邦之子。

  (303)楚細:指契派空性的人,這是一種尊號。僧格交巴(1223—1303)是尼邦弟子。

  (304)梅龍多吉:(1243—1303)大圓滿“甯提”伏藏法傳承第四代。

  (305)仁增•鸠摩羅:仁增意爲持明者,是一種尊號。鸠摩羅(1266—1343)曾師噶舉邬堅巴,但仍屬甯瑪法統,他是隆欽然绛巴的上師。約公元13世紀時人。

  (306)隆欽然绛巴:隆欽是地名,然绛巴是博通經教人的一種稱號,後來成爲學位名。本名智美畏賽(1308—1364)是甯瑪派中學識修證都很高而得到一般公認之人。

  (307)康卓甯提:譯言爲“空行心要”,是甯瑪派的最高伏藏法門。

  (308)佛母耶協措傑:她原爲赤松德贊王妃,後供與蓮花生大師作佛母。

  (309)白瑪勒哲宰:《智者喜筵》記載是隆欽然降巴的秘密名號。

  (310)佛子:即菩薩,加在名前是一種尊號。勒巴堅贊是薩迦寺座主尼欽布之子。

  (311)衮勤:譯言廣慧,是一種尊號,有時也用作爲宗教地位很高人的一種封號。讓炯多吉是噶瑪噶舉派黑帽系活佛,見下注4343。

  (312)共不共悉地:悉地,梵語,成就的意思。共的成就,即一般成就,如得天眼神足等神通。不共的成就,如成佛證果等。

  (313)桑傑喇嘛:是前宏末期約赤德松贊至赤熱巴堅時出來的第一個掘藏大師。

  (314)德欽林巴:公元15世紀時甯瑪派的一位掘藏大師。

  (315)法王旺波德:即16世紀時藏北绛地的土司紮西鬥吉。

  (316)娘•尼瑪畏賽:公元10世紀時人,是甯瑪派上部伏藏的掘藏師。

  (317)紮巴•恩協拔:紮氏族名,爲原始四大族之一,也是地名。世居今紮其紮囊地方。恩協拔先是噶當派枯敦,尊追雍中弟子,後得當巴桑結傳授希解密法,他又屬于希解法統。有說他與噶舉瑪巴譯師同年生,大約公元11世紀時人。

  (318)紮塘:地名,在紮其和紮囊之間。

  (319)赫魯迦格布:赫魯迦梵語,密宗本尊神勝樂金剛的名字。此爲密宗經典名。

  (320)六加行:身遠離、語遠離、心遠離、整持、隨滅、靜慮等是密宗《時輪金剛》的六種修風脈的瑜伽法。

  (321)五次第:金剛誦、心緣想、幻身、光明、雙運等是密宗《密集金剛》修風脈的五種瑜伽法。…

《土觀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