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土觀宗派源流▪P53

  ..續本文上一頁

  (322)道果:是薩迦派《喜金剛》修法的最高教授。

  (323)幻網:屬于甯瑪派集、幻、心叁部中的幻變經類。

  (324)密點的方便道:即雙身的修法。

  (325)心部:大圓滿法的心部首先求悟自心本性,因爲它是萬有的依托。若悟此心實相,起現自然智慧則可獲得解脫成就法身。此與內地禅宗見性成佛,頗爲相似。

  (326)大手印:這是噶舉派的最高特法,分顯密兩大手印,顯教是證明分離戲密教是依方便道而引生的大樂使樂定二者結合的大手印即是能現證叁身的一種法門。

  (327)界部:由悟自心本性,則凡心所現皆是法性境界、光明境界,由光明境中即可成就虹體金剛身,這是修報化身的方便。

  (328)束縛五氣的樞要:五氣指人身中的五種氣息,即元氣、命氣、下降氣、上升氣、遍布氣。束五氣歸中脈起光明虹身,這是密法中修報化二身的方便。

  (329)整持和隨滅:是《六加行》中第四和第五階段,主要是修在光明中化粗身爲細身的幻身修法。

  (330)要門部:特重要門方便,認爲自心實相這個絕對的精神本體,不能用語言表達,不能靠感覺、經驗、理性、思維來認識,只有在無作任運,不空不執的要決竅門中才能現見法爾境界,成熟解脫證金剛環練身。

  (331)妥噶:意爲超越,此法著重修習法性的光明境界,是大圓滿要門中的最高法門。

  (332)體相本淨叁句:是說本體本自無生,體性空寂,但它的自性光明,又是不假造作,任運成就,明現不滅。它的作用又是無所不現,能遍于知一切染淨境界。

  (333)咱米譯師:首次宏傳《時輪金剛法》的人。主巴•邬堅巴曾向之學法。公元十叁世紀時人。

  (334)洽譯師:洽地名,他本名羅珠拔,爲阿底峽弟子,屬噶當派法統。

  (335)俄譯師羅丹協饒:(1059—1109)俄,吐蕃時的大氏族。羅丹協饒是阿底峽的再傳弟子,後宏初期藏族的一位大譯師。

  (336)薩班:(1182—1251)薩班即薩迦的班智達,本名衮噶堅贊,薩迦五祖師中的第四人。曾應蒙古闊端之招到內地。

  (337)桂•枯巴勒澤:桂家族名,他是阿底峽的大弟子。公元十一世紀時人。這個家族世後後藏吉地區的道那所以又稱他爲道那桂。

  (338)止貢白增:止貢在墨竹卡東北,原有一小廟,經止貢巴擴建,後形成止貢噶舉一派。白增,是止貢派密宗內的一位成道大德,他與仁達瓦約略同時。

  (339)釋迦喬丹:(1428—1507)是薩迦派內的一有名佛學家,1468年建賽多堅寺。

  (340)Gmb•米覺多吉:(1507—1554)Gmb是噶舉派中的一個支系,米覺多吉是噶瑪黑帽系活佛第八世。

  (341)布敦仁布齊:仁布齊意爲大師。本名仁欽朱(1290—1364)是一個最有名的大佛學家。原屬迢浦噶舉法統,後來自成一派,稱爲布魯巴派,或稱霞魯派。

  (342)衮邦•圖吉尊追:(1243—1313)衮邦是對舍棄俗務專搞實修人的一種尊稱,圖吉尊追是覺囊派的始祖。

  (343)迦瑪•讓炯多吉:(1284—1339)迦瑪黑帽活佛第叁世,曾在類伍齊建寺,成爲噶瑪派的支系。

  (344)朱妥•邬堅巴:朱妥意爲成就者或得道者,是一種尊號,邬怪巴(1230—1309)本名仁欽白。他是噶瑪噶舉派僧,曾赴元受過忽必烈的敕封。

  (345)炯丹熱直:公元十二世紀時人,噶當派僧人,他編製有《甘珠爾》(經藏)、《丹珠爾》(論藏)的大藏經目錄。

  (346)塔洛•尼瑪堅贊:“塔”即塔巴林寺,在日喀則縣霞魯附近夏蔔河谷內。“洛”是譯師的意思。尼瑪堅贊,他是布敦大師之師,約公元十叁世紀時人。

  (347)主巴•白瑪噶布:(1527—1392)噶舉主巴系,熱隆寺活佛第四輩。他對于聲明曆算頗有研究,是噶舉派中較爲有學問的人。

  (348)保沃•祖拉逞瓦:(1504—1566)噶舉派主巴系的一位大學者。《智者喜宴》就是他的著作。

  (349)昆敦•班覺倫珠:昆敦是昆氏法師,班覺倫珠是其本名,宗喀巴的再傳弟子。

  (350)克珠吉:(1385—1438)班禅第一世,本名格勒白桑。

  (351)覺丹•索南倫珠:覺丹是戒師法座的意思,一種尊號。宗喀巴弟子。

  (352)魯拉噶居巴:魯拉是地名,噶居巴譯爲十難論師,即依彌勒五論及其注釋共十部論典能立宗答辯者的稱號,後來又成爲一種學位名稱。本名勒巴白•宗喀巴弟子。

  (353)溫敦•仁青岡巴:(1138—1210)“溫”是侄子,“溫敦”即侄子法師仁青岡巴,噶當派仁進岡寺座主。

  (354)見、修、行叁:即見地、修持、行儀叁事。

  (355)金剛橛:是一種降魔的兵器,這是甯瑪派作法誅滅仇敵的一種修法。

  (356)阿裏班欽•白瑪旦傑:阿裏是西藏叁大區之一。白瑪旺傑,公元十五、六世紀人。爲晚斯甯瑪派中最富有學識的人。

  (357)绛地土司紮西鬥吉:绛是後藏北部大草原的通稱,紮西鬥吉即法王旺波德,見前注(315)。

  (358)仁增•郭季定楚堅:公元16世紀人,屬甯瑪派北藏法統,阿裏班欽之弟。

  (359)多吉紮:在西藏貢噶縣境內,爲宏傳甯瑪派北藏教法的主要道場,該寺建于六十世紀末期。

  (360)白瑪赤列:即多吉紮寺寺主,是該寺的轉世活佛。1718年准噶爾侵藏時被害。

  (361)興夏巴•澤登多吉:原爲仁邦第巴家臣,1565年推翻仁邦巴,統治後藏,自稱藏堆傑布,即清史中所說藏巴汗。

  (362)绛巴•南喀堅贊:此人爲紮西多吉之兄。

  (363)哲布達日出:即岡底斯山。

  (364)羅〖HT5,7”〗目〖KG-*3〗〖HT5,6”〗侯〖HT5K〗:惡曜,死神的代表。

  (365)野帳:法帳不能安居本鄉,隨地支帳而住之意。

  (366)多安林巴:公元十二世紀時人,他是紮巴思協的轉世,甯瑪派伏藏的法主。

  (367)德達林巴:本名居美多吉,生于公元1646年,是甯瑪派掘藏大師。1670年建敏珠林寺,作爲甯瑪派宏傳南藏的主要道場。寺在紮囊縣藏布江南岸。敏珠林,全稱是邬堅敏珠林寺,譯言邬堅成熟解脫洲。

  (368)達魔室利:敏珠林寺主,博通顯密新舊教法。1718年准噶爾入侵遇害,寺亦被毀。

  (369)勒丹吉:即杜炯多吉。

  (370)刹倉•羅喬多吉:刹倉地名,他是甯瑪派僧人。曾爲五世DL的傳經師。

  (371)南結彭德勒協林寺:簡名彭德林,是五世DL資助刹倉•羅喬多吉修建的,作爲專宏甯瑪教派法要的道場。1718年遭到准噶爾的破壞,修複後改爲黃教寺院。

  (372)准噶爾: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1718年侵入西藏,殺拉藏汗,藏史稱爲准噶爾事件。

  (373)班欽•衮喬卻紮:是彭德林寺主。

  (374)白瑪居美嘉措:(1686—1718)德達林巴之子,敏珠林寺主。准噶爾入侵時被害。

  (375)色拉寺:在拉薩北郊,1419年宗喀巴大弟子降欽卻吉所建。爲格魯派叁大主寺之一。

  (376)哲蚌寺:在拉薩西郊的日阿格培伍孜山上,1416年宗喀巴大弟子降仰卻吉所建。五世DL建立格魯派政權所在地的甘丹頗章宮,即在此寺內。

  (377)吉仲:清宮書作“濟嚨”,貴族家中出生轉世的活佛叫吉仲。

  (378)供養甘露:指對僧人供酒。

  (379)供明母:指對僧人供婦女。

  (380)清淨梵行:指嚴格守持戒律。

  (381)祝慶寺:在甘孜州德格縣境內,十七世紀時,白瑪仁增所建。

  (382)西慶寺:在祝慶寺東邊,是公元十八世紀時西慶•然將巴所建。

  (383)融歸于最初本淨法界:一般指歸空的意思,這裏引用甯瑪派自己的法語來諷刺甯瑪巴。指的是法門已化爲烏有了。

  (384)勝士:指佛學中的大德,比喻大德擁有教授如龍王擁有財寶一樣。

  (385)前譯密乘:指甯瑪派。

  (386)地道:即修菩薩應當經曆的五道十地的階段。

  (387)有漏蘊身:指我們這個肉身,是由五蘊合和的,而又是具備下墮的東西,故名有漏蘊身。

  (388)獅乳:比喻大法只能是上根器的人才能接受,下根人如陶瓦器皿,注入獅乳立即破壞。

  (389)付托守法的土地仙女:即將大法,埋藏山岩地下,請護法土地女神看守。

  (390)黎:指蓮花生大師。

  (391)羅刹土:羅刹夜叉都是一種鬼魔,傳說蓮花大師離開西藏後又到他們的世界去作教化。

  (392)梵中錢:即中央線或中心線,比喻居中不偏一方的意思。

  (393)覺阿欽布:覺阿,尊者的意思,欽布是偉大的意思。這是指阿底峽尊者對西藏佛教的複興有重大貢獻,人們爲了表示崇敬使用尊號,有時也稱他爲覺阿吉。“吉”意爲尊者或救主,不提本名。以下爲了閱讀方便,統一直譯爲阿底峽尊者。

  (394)京俄•仁欽培:京俄,意爲眼前人或身邊人,即上層喇嘛的貼身侍從(內侍),後來轉化成一種職位名稱,仁欽锫是噶當派僧,曾作宗喀巴的上師。

  (395)仲巴敦:(1005—1064)“仲”是一牧民氏族名,世居拉…

《土觀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