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L汗之子,固始汗之孫。1705年他殺了第巴桑結獲得了主持藏政之權,1717年他又被准噶爾所殺。
(879)安羌•旺都甯齊:安羌是尊號,意爲掌管密教人,他是薩迦寺的座主。
(880)貢瑪仁布齊:貢瑪是主上的意思,指政教兩方面最高的領袖,習慣上對漢族皇帝也稱貢瑪,即皇上的意思。仁布齊是大寶的意思,即主上大寶。
(881)雅楚•桑結白:雅,在後藏香的地區內,這是以地名代人名,雅楚,就是雅的養子的意思,桑結白曾住持薩迦寺任法座,公元十四世紀時人。
(882)绛曲仁欽:曾任孜塘大管事。
(883)補笃:他是薩迦雅楚之師尊追白的上師。
(884)尊追白:爲雅楚桑結白學顯教的上師。
(885)絨敦•馬威僧格:絨地名,此指的是四川嘉絨。瑪威僧格(1367—1449)是雅楚最大弟子,1435年他在拉薩北面的彭域地區建那爛陀寺講經說法,從此造就的佛學人才不少。
(886)瑪康•紮巴桑布:瑪康是今昌都地區的甯靜。紮巴桑布,又從薩迦派改信格魯派,爲宗喀巴弟子,後繼承黃敬敬巴白的色舉派法座。
(887)貢汝•堅贊桑布:貢茹即約茹,爲衛藏四茹之一。堅贊桑布(1383—1450),號無比法王,原系薩迦法統,後來又轉向格魯派,從宗喀巴大師學法,並曾任色拉寺座主。
(888)納塘巴•協饒僧格:原爲薩迦派,後轉向宗喀巴聞法,成爲格魯派,並得到格魯派上下色舉的傳承。1433年他成立舉麥巴即下密院。
(889)紮穹•雲丹嘉措:也是由薩迦法統轉爲格魯派,曾繼噶衛羅朱之後任哲蚌寺法座。
(890)達布•紮西朗傑:爲絨敦上首弟子,絨敦死後,由他繼承那爛陀羅寺法座。
(891)降欽然降巴•桑結培:“降欽”指日喀則地區仁布縣西部絨曲河谷一帶。然降巴是博通經教人的稱號。本名桑結培(1411—1458)他在1449年建哲域紀澤寺創興辯論學規,使晚期薩迦教派大爲振興起來。
(892)吐登朗傑寺:1473年桑結培弟子郭讓巴•索南僧格建。寺在南木林縣道那河谷內。
(893)毗舍離寺:即羊八井寺,在當雄縣境,別書又作此寺是迦瑪噶舉紅帽活佛卻紮在1490年建的,待考。
(894)甯悅甲雄寺:爲班欽•邦查松巴建,在薩迦的西南。
(895)卻柯倫布寺:爲衮噶卻桑和他的弟子額珠白拔建。
(896)班欽•邦查松巴:此二均爲尊號,見前本注,名降巴卻朱。
(897)降仰•衮噶卻桑:爲桑結培弟子。
(898)雄甲巴•額珠白拔:雄甲巴是尊號,說他是能記持百種經典的人。額珠白拔爲衮噶卻桑弟子。
(899)加塘巴•降巴索南:加塘地名。降巴索南薩迦僧,桑結培弟子。
(900)孟堆•魯珠嘉措:薩迦派加塘巴弟子。
(901)堪欽•阿旺卻紮:堪欽意爲大堪布。薩迦僧加塘巴弟子。
(902)吐丹色多堅寺:1469年薩迦釋迦喬丹建,寺在日喀則南。
(903)德頓巴•丹巴饒賽:德頓巴尊號,意爲通七部經論師。
(904)熱瓦麥:在多吉紮寺西的藏布江南岸,現爲貢噶縣的一個區。
(905)仁達瓦•迅努羅朱:仁達地名,迅魯羅朱(1349—1412)薩迦衮噶白和麻底班欽的弟子,宗喀巴大師曾從之學法。
(906)聶溫•衮噶白:爲覺囊•笃補巴弟子,宗喀巴曾從之學般若學。
(907)噶瑪衮迅:噶舉派僧人,曾從仁達瓦學法。
(908)塘薩寺;在拉薩北面彭域境內。
(909)南喀桑布譯師:宗喀巴大師亦曾從他學過經論。
(910)譯師紮巴堅贊:即達倉譯師,與宗喀巴同時代的人。
(911)譯師郊喬巴:別名室利跋陀羅,曾爲宗喀巴施主。
(912)甲曹吉:是別號,本名達瑪仁欽(1364—1432)。曾從仁達瓦學法,爲宗喀巴事業的第一個繼承人。
(913)四難論師:即精通《律本論》、《現觀莊嚴論》、《因明論》、《中觀論》四大論典能以之立宗答辯人的稱號,後來成爲一種學位名稱。
(914)鄂巴•衮噶桑布:鄂寺名,也是地名,在後藏納塘寺和霞魯寺之間。衮噶桑布(1382—1456)1429年建鄂寺,成爲薩迦鄂派的創始人,故又稱爲鄂欽。
(915)宗巴•衮噶南傑:一說是衮噶堅贊。宗地名。衮噶南傑(1382—1436)是大乘法王衮噶紮西的弟子,住持薩迦密法的大德。
(916)白丹楚逞:爲喇嘛當巴弟子,薩迦派。
(917)佛陀室利:爲白丹楚逞弟子,薩迦派,全稱是宗穹巴•安羌•佛陀室利。
(918)艾旺卻丹寺:即鄂寺,在納塘往西走約半天的路上。
(919)沫欽•摩诃薩〖HTXL〗〖FJF〗?〖FJJ〗•衮喬堅贊:(1388—1469)“沫”是部落兼地名,摩诃薩〖HTXL〗〖FJF〗?〖FJJ〗意爲大菩薩,是稱號。衮卻堅贊是鄂巴衮噶桑布的最大弟子,他獨自得到《道果》秘密傳授,又將其傳播于世,此後學人則稱爲俄派。
(920)衮喬倫朱:衮喬堅贊弟子,著有佛教曆史《正法源流》一書,頗有名。
(921)大乘法王衮噶紮西:(1349—1425)簡稱衮哲巴,明史作昆譯思巴受明封爲大乘法王,屬于薩迦拉康喇讓世系。
(922)紮托巴•索南桑布:大乘法王弟子。
(923)吐敦•衮噶南傑:“吐”家族名。衮噶南傑(1432—1496)是索南桑布弟子。1464年他建貢噶多吉丹寺,此寺成爲傳播薩迦密法的重要道場,遂別成一派,稱爲後宗巴系或貢噶系。
(924)室利僧诃:甯瑪派的印度傳承祖師。
(925)拉郎•多傑杜炯:赤松德贊時得道王臣二十五人之一。
(926)紮安傑布:此爲吐敦衮噶南傑的別名。他年幼時即善巧五大陀羅尼的誦詩,故有此稱號。
(927)降巴林巴:即班欽降巴林巴,或稱卻吉降巴林巴,爲薩迦衮噶南傑之師。
(928)貢噶多吉丹寺:在前藏曲水南的貢噶宗。
(929)刹欽•羅賽嘉措:(1494—1566)他得了薩迦耳傳密法的嫡傳,以之廣傳弟子,形成一個法統,稱爲刹派。
(930)達欽:即達尼欽布之略,一種稱號,見前注(870)。
(931)婁松巴:“婁松”譯言叁學,謂戒、定、慧叁者。婁松巴即叁學師,這是以稱號代人名的。
(932)勒薩巴•衮勒比炯乃:勒薩寺名,在江孜和亞東之間。本名衮噶勒比炯乃。
(933)達欽•金剛持•阿旺衮噶羅朱:達欽和金剛持均爲尊號,本名阿旺衮噶羅朱。
(934)傑瓦•索南嘉措:傑瓦是DL的稱號。索南嘉措是第叁世DL。(1543—1588)。
(935)德格:屬今甘孜自治州轄地。倫珠頂即德格更欽寺,薩迦俄派寺廟。
(936)金法:金是比喻大法稀有珍貴的意思。此中最爲珍貴的道果教授,是由天竺伽耶多羅大師傳入西藏的。
(937)盧、那、直叁派:關于密法勝樂金剛修法的叁種風規①盧伊巴派:②那波巴或譯黑行派,③直布派或譯鈴派。
(938)釋迦善友:薩迦道果法傳承的印度祖師。
(939)熾燃主:印度祖師名。
(940)無敵月:印度祖師名。
(941)朗迦布:日喀則行署拉孜縣境芒喀地方的一小地名。
(942)迦耶多羅:卓彌譯師從之學道果法的天竺祖師。
(943)貢塘:在日喀則地區吉隆宗縣西南,古屬孟域範圍。
(944)密智論師:印度祖師名。
(945)色敦衮曰:“色”氏族名,爲原始四大氏族之一。他從阿裏巴•舍衛甯布獲得道果傳授。
(946)瑪基霞瑪:爲昆浦巴之姐(1062—1149),她得到色教道果傳授,又曾親近當巴桑結故又屬于希解派法統。
(947)昆浦巴•卻吉傑布:爲瑪基霞瑪之弟,生于1069年他得到色敦道果法的不同傳授。
(948)所淨雲:指無明煩惱。
(949)淨體:指本體,此屬因。
(950)二次第瑜伽:即密宗的生園二次第,此屬道。
(951)淨果淨空露面容:即徹見本來面目,證悟明空,此屬果。
(952)住因位,住于五蘊所依事上。
(953)曼荼羅。曼荼羅即灌頂所居之壇城。本初曼荼,指本來即有的曼荼羅,以此爲因。
(954)緣會四灌:四灌即寶瓶、秘密、智慧、句義四大灌頂,它是緣起的條件,以此爲道。
(955)四身:即法身、報身、化身、本性身,證得四身,以此爲果。
(956)風心:指最微細風心,即本無心。
(957)宇、脈、界、風:具體指的是脈、風、明點,字即種子字在脈中:脈指左右中叁脈;界指紅白二菩提,這些是成身的依據。
(958)瑪摩:是苯教的神,這裏指的偷竊了苯教的教法。
(959)初破非福地:即最初階段破十惡十不善,屬人天善道,中破我執,即證空性,後破一切執,指破執一切空,有,斷常等見。
(960)“是執則非見”:這是文殊菩薩對薩迦衮噶甯布…
《土觀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