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土觀宗派源流▪P62

  ..續本文上一頁德瓦堅寺座主,宗喀巴學經的主要上師。

  (1038)降仁巴:德瓦堅寺住持,宗喀巴曾從之學彌勒龍樹的諸論典。

  (1039)噶希巴•羅賽:“噶希巴”是稱號,譯言爲四難論師,見前注(913)(998)。羅賽是噶當派僧,1377年宗喀巴曾從之學律經,當時他是玖莫隆寺堪布。

  (1040)頓桑譯師:噶當派僧人,1375年宗喀巴曾從之學經,當時他是納塘寺座主。

  (1041)傳經:學經前先要經過上師誦讀經文的儀式作爲傳授,叫傳經。

  (1042)穹布勒巴:即穹勒巴,見前注(1019)。

  (1043)唉迦巴孜迦巴:是真言咒語。

  (1044)迦瑪班雜:梵語,迦瑪意爲事業,班雜意爲金剛。

  (1045)頓悅多吉:也可譯爲義成金剛。

  (1046)霞魯日布:今日喀則縣境內,霞魯元時設立萬戶,見前注(852)。

  (1047)衮勤•帕巴沃:衮勤是尊號,見前注(311)。帕巴畏爲布敦大師之師,屬超普噶舉系。

  (1048)娘堆德慶:娘堆即年楚河上遊,指後藏江孜一帶,德慶寺在江孜境內。

  (1049)卻吉白:即貢松巴•卻吉白,見前注(1018)。

  (1050)車咱康:在江孜和日喀則間二縣接壤處,白朗縣附近。

  (1051)貢桑:他是策旺的弟子,爲布敦大師司儀軌者。

  (1052)叁郎帕巴日:在江孜縣境內。

  (1053)堅贊紮巴:布敦法嗣,霞魯寺僧人。

  (1054)羊孜巴:布敦大師的別名。

  (1055)多吉仁欽:薩迦派僧人。1378年宗喀巴曾從之學薩迦派密宗的特法。

  (1056)丹薩提寺:在桑日縣。

  (1057)京俄•紮巴绛曲:(1356~1386)京俄爲帕竹噶舉丹薩提寺座主的稱號,紮巴绛曲此人一度曾任帕主政權的第斯,故又稱爲王紮巴绛曲。“王”即明代給予他的闡化王封號的簡稱。

  (1058)八邬八聶:在後藏絨地,接近下娘地區。

  (1059)耶協堅贊:蔡巴噶舉派僧人,1389年爲宗喀巴講授《時輪金剛本續經》。

  (1060)邬瑪巴:公元14世紀時人,本名尊追僧格,原爲西甯喇嘛。在衛藏遊學,曾師事主巴噶舉烏堅巴此人已得中見時住絨地,曲隆德慶頂寺,遇宗喀巴遂爲他傳授中觀文學。

  (1061)接結•衮喬郊:拉結意爲醫師,衮喬郊,蔡巴噶舉系僧人,住持貢塘寺。1373年宗喀巴大師從之學習醫學理論。

  (1062)紮巴協甯:魯卻隆寺堪布,1390年宗喀巴曾從之學密法。

  (1063)噶瓦棟:在拉薩市堆龍德慶縣玫莫隆河對岸,爲噶當派古寺。

  (1064)降仰喀齊:宗喀巴開壇傳密時的助手。別名布尼耶室利。

  (1065)饒薩楚朗:大昭寺古名。

  (1066)沃卡卻降:在桑日縣的沃卡河谷內。

  (1067)門隆嘉索:舊屬達布地區範圍。

  (1068)涅:地區名,今隆子、錯那兩縣境地,元時屬亞桑萬戶,見前注(706)。

  (1069)洛若:今隆子縣和錯那縣之間的洛若河谷一帶的地名,見前注(536)。

  (1070)僧格宗:在涅地區東部,今隆子縣境內。

  (1071)降巴林:寺名在沃卡的沃德貢傑南面的拉宿。

  (1072)全無所許:就是否定一切,極端的虛無主義。不住任何境界,就是心也不緣善,也不緣惡,排除任何想念,住在空空洞洞之中。據說這是赤松德贊時大乘和尚的見解。

  (1073)空有:“空”是指性空;“有”是指因果緣起,修善培福和成佛方便等。

  (1074)勒欽•衮噶堅贊:勒欽意爲大管事,他是宗喀巴的及門。1494年曾著有《噶當源流史》一書,頗聞名。

  (1075)歐丹多富黎寺:這是八世紀時高波羅王在印度摩揭陀國內所建最大寺院之一。

  (1076)龍菩提:那爛陀寺主,約爲公元十四世紀時人。

  (1077)天竺樹山:印度一地名。

  (1078)彌多羅佐格:尼泊爾高僧,曾應超普譯師之請來藏傳過法。

  (1079)沃德貢傑:沃卡地區的一座大雪山名。

  (1080)拉宿:在沃卡的東南部雪山邊。

  (1081)由于有故等:此說承認諸法存在,但要排除不能認爲存在就必定有自性這個絕端;承認諸法無自性,但要排除不能認爲無自性就以爲根本什麼都不存在這個絕端。

  (1082)二種次第:即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

  (1083)降巴林寺:在沃德公傑南面的拉宿。

  (1084)幻身:這裏指的是由身遠離而起四空風,在最極微細的風心之上起現虹霓報化身的修法。

  (1085)沃噶紮:在乃東縣西和津河谷口,原爲甯瑪派古廟。

  (1086)時輪獨勇:指時輪金剛沒有佛母的單身佛。

  (1087)月賢:是傳持釋迦牟尼演說的時輪密法的人,他是苫婆羅國的法王之一。

  (1088)沃卡桑登林寺:沃卡在桑日縣東,曲松縣北桑登林,在沃卡宗內。

  (1089)密集文殊金剛:本尊是密集,現文殊金剛身相。

  (1090)九類融合:瑪巴噶舉派的特法。由米拉日巴傳出只有八種,熱窮巴傳出爲九種,有:①融貪拙火;②融嗔幻身;③融癡光明;④拙火和幻身融合;⑤夢境與光明融合;⑥與中陰融合;⑦勤修拙火融合;⑧松修夢幻融合;⑨壽短修遷識融合等。

  (1091)阿哇都帝:梵語,即中脈。

  (1092)溶樂:溶降菩提液所生的安樂感覺。

  (1093)四喜妙智:由四喜所生四種智慧,名爲四喜妙智。四喜見前注(734)

  (1094), 四空體性:空、極, 空、大空、一切空, ,由四空所生四種空性妙智。

  (1095)內外道的共通叁摩地:內外道指佛教和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共通叁摩地,就是一般化的叁摩地。

  (1096)天曼荼羅:即諸本尊天神聚合之大壇城。

  (1097)羯摩手印:即業印。見前注(778)。

  (1098)雙運寶位:指樂空雙融的金剛大持之位,即光明法身與幻化報身相合,如水乳交融的雙運果位。

  (1099)妙音天女:是密宗內富有文才之女神。

  (1100)真起寺:在沃卡宗的北面,現爲桑日縣的一個區,是公元十世紀時噶當派所修的古廟。

  (1101)洛紮•紮窩寺:洛紮即今洛紮縣,紮窩寺爲噶舉派寺廟,許布堪欽建,現屬措美現境。

  (1102)郊喬白桑:別名室利跋陀羅,噶當派人。1401年宗師訪他時,他正任朗孜頂寺住持。

  (1103)朗孜頂寺:13世紀時噶當派僧阿爾欽布•降曲耶協建,在熱振寺以西,堆隆浦河谷內。

  (1104)叁善巧之門:即通過講說、辯論、著述叁種手段方式。

  (1105)門喀紮西棟:今及東縣境內。

  (1106)桑浦:在拉薩之西,聶塘河東,屬堆龍德慶縣境。該寺是1073年俄勒比喜饒建。

  (1107)上下對法論:即阿毗達磨雜集論和俱舍論。

  (1108)彌勒的其余四論:即《大乘經莊嚴論》、《寶性論》、《辯中邊論》、《辯法性論》

  (1109)中觀理聚五論:即《中觀論》,《六十正理論》,《十七空性論》,《回诤論》,《精研論》。

  (1110)奢摩他:梵語,意爲寂止,即專注一心入定。

  (1111)勒浦關沙寺:在拉薩附近。

  (1112)杜增巴:意爲傳持律戒者,即律師。本名紮巴堅贊,公元十五世紀時人。據說此人死後則爲棟科爾寺活佛達瓦堅贊。

  (1113)溫的格汝寺:溫地區名,在山南澤當北面的溫河谷旁,屬乃東縣境。格如寺在溫河谷的河西。

  (1114)查柯土司:查柯即雜谷腦,在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內。土司本名阿旺紮巴,他是首次使宗大師的教法宏傳于朵康的大施主。

  (1115)堆隆措麥:從堆龍德慶縣北走到昂嘎山的中途間。

  (1116)昂嘎羅刹山:在堆龍德龍縣的西北。

  (1117)隆若欽布:意爲大經師。

  (1118)沃卡的浦:沃卡地區名見前注,(1066)(1088),嘎浦在真起寺北,爲古時連花生大師修道處。

  (1119)艾地區的地邬熱:艾地區過去屬達部,即現曲松縣拉力哩一帶,第邬若是一寺名。

  (1120)娘布的蕩多:娘布在今工布和波密連接的地方。蕩多是這地區內一寺名。

  (1121)國師頓珠傑布:(1357—1415)止貢寺座主第十代。是當時止貢統治範圍內宗教兼政治的領袖。

  (1122)德慶頂寺:在溫河谷內。

  (1123)绛曲隆:在沃卡地區。

  (1124)色拉卻頂:在拉薩附近,當時爲小廟,後來才建成色拉寺。

  (1125)機麥•仲補降:機麥即拉薩河下遊。

  (1126)桑日青:〖JP4〗即桑日青堡,在桑日縣境內,見前注(598)。〖JP〗

  (1127)京俄•索南桑布:(1380—1416)爲帕竹丹薩提寺第十一任座主兼攝政務。

  (1128)紮西多喀:在溫河東。

  (1129)達域的桑丹寺:在彭域北部境內,見前注(252)。

  (1130)昂仁:地區名見前注(991)。

  (1131)叁位大師:即宗喀巴,仁達瓦,郊喬白桑叁人。

  (1132)衮勤•吉准巴:衮勤意爲廣慧,是稱號。吉准意爲尊者,也是稱號,即色拉吉備巴卻吉堅贊。

  (1133)所诠:指論中所講說的理論。

  (1134)道之叁要: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這是…

《土觀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印藏佛教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