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格魯派提出修菩提道的叁條總綱。
(1135)叁士道:即上士、中士、下士叁類根器的修學之人。上士修證成佛,普度衆生;中士修證只求自身解脫;下士則修人天福報而已。
(1136)能诠:指語言文字。
(1137)肖拉居布:即山名,在拉薩東面,屬于衛部的一座神山。也是山神的通稱。
(1138)達倉譯師:達倉爲地名,在後藏。譯師本名紮巴堅贊。
(1139)八僧欽:意爲八大獅子,他們是俄洛敦弟子卡巴卻僧的八大及門。公元十一世紀時俄洛敦主持桑浦寺,提倡研習教理,大講佛學,後來培育出八大卓越弟子,名字後均冠有“僧欽”二字。
(1140)嘉索浦:即門隆嘉索的河谷,見前注(1067)。
(1141)滿座:密法名,即密集的五次第。
(1142)降仰卻吉:(1379—1449)本名紮西白丹,宗喀巴的大弟子,1415年建哲蚌寺。
(1143)紮巴堅贊:(1374—1432)他是帕木竹巴的第斯第五代,當時的政教最高領袖,明洪武時封爲灌頂國師闡化王,明史作“吉刺思巴堅藏。”
(1144)神變祈願大會:神變,即神變月,是藏曆正月。傳說過去釋迦牟尼在此月中曾顯示神通變化降伏六大外道,故有此稱。1049年藏曆正月宗喀巴爲了紀念釋迦佛,曾在大昭寺內興創了一個發願祈禱的大會,以後形成製度,便每年舉行這樣的宗教大活動一次,即俗說的傳昭大會。
(1145)朵丹•降白嘉措:朵丹是稱號,他是朵麥人,爲宗喀巴八大清淨眷屬弟子之一。
(1146)洞敦•那室利:洞氏族名。爲元始四大族的後裔,那空利譯爲智祥。
(1147)貢汝堅贊桑布:紮西白丹:宗喀巴弟子,色拉寺座主第叁任。
(1148)湯吉勤巴•根頓珠巴:(1391—1474)湯吉勤巴是尊號,根頓珠巴于公元1447年建紮什倫布寺,爲格魯派在後藏有名的寺院之一。
(1149)桑浦瓦卻吉•衮喬楚逞:他當時任桑浦寺堪布,卻吉是其尊號。
(1150)跋蘇•卻吉堅贊:跋蘇,後藏的一個地名。卻吉堅贊(1402—1473)是克珠大師之侄,繼克珠爲第六任甘丹赤巴。甘丹赤巴就是繼承甘丹寺中宗喀巴的法座人的稱號。是黃教的掌教人,其宗教地位極高。
(1151)六菩薩:具有菩薩稱號的六位弟子。
(1152)瑪基土官•南喀白:宗喀巴之侄,亦是其弟子之數。
(1153)亞郊土官•索南朗巴傑瓦:15世紀時山南上部的一個地方統治勢力。此人爲宗喀巴侄,也是他的弟子。
(1154)霞魯巴•勒巴堅贊:曾繼克珠吉後任甘丹赤巴第四任。
(1155)沫舍巴•羅朱仁欽僧格:降仰卻吉弟子,屬哲蚌寺座主傳承系統。
(1156)堆協桑:堆指上部阿裏。本名全稱爲協饒桑布,他在阿裏建達摩等寺,首宏宗大師教法。
(1157)麥協桑:麥指下部朵麥。本名全稱爲協饒桑布,他在朵康建昌都等寺,首宏宗大師教法。
(1158)谷格:谷格阿裏叁圍之一,即今劄達縣一帶。
(1159)洛巴:即洛卡,今山南一帶地方的總名。
(1160)耶桑孜巴:即桂譯師迅努白,見前注(204)。
(1161)白丹桑布:(1383—1407)是噶舉派帕木竹巴僧人,曾任丹莎提寺京俄第十任。
(1162)索南桑布:(1380—1416)是噶舉派帕本竹巴僧人,曾任丹莎提寺京俄十一任。
(1163)绛曲多吉:帕木竹巴澤當寺第六任座主。
(1164)索南堅贊:即業尼仁布齊,爲止貢統治範圍內宗教兼政治領袖,見前注(625)。
(1165)止貢頓珠傑布:(1357—1415)即國師頓珠傑布見前注(1121),爲止貢第九任座主。
(1166)達隆紮西白畏:(1408—1460)爲達隆寺第十一任座主。
(1167)朵絨:朵麥和嘉絨,泛指甘青南部和四川金川一帶。
(1168)絨布濟納:他1411年到安多,1412年在察柯修建嘉瑪拉日寺。
(1169)日米鮑巴:意爲“不下山者”,是稱號名,其意爲發誓修道不成不下山。此人卒于1453年。
(1170)京俄•白桑瓦:(1383—1407)本名紮巴羅朱,帕竹丹莎提寺京俄。
(1171)京俄•南喀堅贊:(1386—1434)帕竹僧丹莎提寺京俄。
(1172)達浦國師:本名白丹頓朱(1382—1466),據說他死後轉爲昌都達浦朱古。
(1173)京耶堪布:京耶爲地名,在桑耶寺附近。
(1174)士紳:此指地方上有名望的頭面人物。
(1175)覺丹:法座或尊座,指傳授戒律的戒師。
(1176)律師•羅朱帕巴:曾從DL一世學法後爲其副講。
(1177)甲當•仁欽桑布:甲當是尊號,意爲舍世務修行者。
(1178)桑森乃仁巴•齊美饒吉:桑森位于今山南洛紮縣境內的乃仁寺,此寺原由主巴噶舉乃仁巴建于1247年,齊美饒吉爲該寺住持,曾從宗師學法,並著有宗喀巴大師傳。
(1179)桑、德、貢等:即桑浦、德瓦堅、貢松德慶叁寺;噶瓦棟,玖莫隆,歲浦叁寺;洛若、甲域、仁欽岡叁寺;傑桑,朗塘、卓薩叁寺;熱振,伽喀、基補叁寺;止貢、達隆、蔡貢塘叁寺和艾涅、達孜等地區。
(1180)乃伍東•貢瑪欽布:此指當時居住在乃東縣的第斯帕木竹巴政權領導人紮巴堅贊,他是統一的最高政權領袖,故稱大主上,曾封闡化王,明史作吉刺思巴監藏。
(1181)〖HTXL〗〖FJF〗?〖FJJ〗〖HT5K〗卡內邬宗巴:“〖HTXL〗〖FJF〗?〖FJJ〗〖HT5K〗卡”意爲莊園。內邬莊園有拉薩羅布林喀南面。此人爲該莊園的莊主或莊管,屬帕竹政權下的地方頭首。父仁欽桑布,子南喀桑布均曾爲宗喀巴師徒的大施主。南喀桑布後又爲機雪宗本。機雪爲拉薩的古名。
(1182)亞隆覺阿:是吐蕃王朝苗裔亞隆的一個統治者。
(1183)沃卡宗本:是帕木竹巴政權的一個地方頭首。
(1184)真起•紮巴仁欽:真起在沃卡,見前注(1100)。紮巴仁欽是該寺的頭首。
(1185)貢巴•卻傑:貢巴是止貢萬戶長的職位名稱,此人是繼承止貢法座和兼萬戶長職。
(1186)堆隆土官•雲丹嘉措:堆隆土官是元時嘉麻萬戶的後嗣,雲丹嘉措當時也是一個地方的首領。
(1187)仁蚌•南喀堅贊:仁蚌即今仁布縣。此人是元時曲米萬戶的後嗣,帕竹政權時是帕竹的家臣。
(1188)雜日:原達部金東宗南邊地區的一座神山,在洛域西,與涅地區相連。
(1189)法主•羅朱登巴:他1473年繼承跋蘇•卻吉堅贊,任甘丹赤巴第七任,1478年去世。他的宗教地位極高,又是在達部地區宏揚格魯教法的始祖,故稱法主。
(1190)門朗白瓦:格魯派僧人,後藏人,爲甘丹寺座主,最早的七代人之一。
(1191)霞孜紮倉、绛孜紮倉均是甘丹寺的分院。永樂七年己醜年(1409)建。
(1192)甯布•卻吉旺秋:甯布地區,他也是克珠大師弟子,繼任江孜紮倉講座。
(1193)涅敦•班覺倫珠:涅地名,他也是克珠弟子,繼任江孜紮倉講座。
(1194)燃降巴•澤瑪旺傑:克珠弟子,聶絨紮倉講座。
(1195)果巴日山:在甘丹寺旁邊的一座小山名。
(1196)沫舍巴•羅朱仁欽:沫舒爲地名,在日喀則西。此人是哲蚌寺創建人降仰卻吉的弟子。
(1197)霞瓦日:印度得道高僧,降仰卻吉時來藏傳法的,約在公元15世紀時。
(1198)羅桑尼瑪:第一世DL之侄又是他的弟子。
(1199)降仰勒巴卻覺:他是第二世DL根頓嘉措之師。
(1200)佛王•索南嘉措:佛王尊號,此人即第叁世DL,見前注(934)。
(1201)色拉貼欽林:即色拉寺建于1419年。
(1202)達吉桑布:色拉寺座主第二任。
(1203)克朱•白丹僧格:爲貢茹•堅贊桑布的大弟子。
(1204)仁欽降曲:曾任哲蚌寺座主。
(1205)衮欽•羅朱仁欽僧格:色拉寺第五任座主。
(1206)吉准巴:即色拉吉准巴卻吉堅贊,見前注(572)。
(1207)乃登巴:譯言上座師。他繼爲色拉寺第六任座主。
(1208)勒浦卻吉:勒浦是拉薩附近的一個小廟。卻吉是法主,他是該廟的寺主。色拉寺第七任座主。
(1209)涅敦•班覺倫朱:曾繼克珠吉後任甘丹寺绛孜紮倉講座。
(1210)孟推•白丹羅朱:孟推是尊號,指其博聞經教。白丹羅朱爲色拉寺第八任座主。
(1211)降仰•頓悅白丹:色拉寺第九任座主。
(1212)班欽•索南紮巴:他繼DL二世1529年升爲哲蚌寺第十五任座主,又任色拉寺座主。
(1213)棟科爾•雲丹嘉措:棟科爾寺在青海西甯市湟源縣境內,雲丹嘉措曾任色拉寺座主。
(1214)衮欽•绛曲邦:本名降曲畏賽,初爲色拉寺座主,後任…
《土觀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