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的话,意谓凡有执著,即不能彻见本性。本性非空非有,非断非常,离一切见。
(961)二取:能取的心和所取的境,即主观的认识和客观被认识的对象。觉悟时则了知二者同体,迷惑时便显为异体,此是境由心变之说,属唯识派的见解,见前注。
(962)暖等:属于加行四位,即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963)二取妄现:认为心境若有二元,则属于二取妄现。
(964)随眠种子:即习气种子,类似说遗传的基因。
(965)直指体认:由上师直接指出,自己去体认。
(966)三藏四读:三藏:经、律、论,属显教经。四读: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属密教经。
(967)漆面:漆布的面具。传说这是用古时印度一罪恶王的皮子作的,所以称为黑皮。这面具是萨迦护法神戴的。
(968)衮邦巴:尊号,原为八思巴弟子,后转成为裕莫•木米局多吉的及门,建觉摩囊寺,因此本派遂称为觉囊派。
(969)觉囊寺:原为萨迦属寺,在今日喀则行署南木林县境内。
(970)笃补巴:(1290—1361)笃补,地名,在南木林香地区,属绛卓。这是以地名为人名的。本名协饶坚赞。他曾以他空见解释《时轮金刚》密经,遂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派别。
(971)裕莫•木局多吉:裕莫地名,在藏北。木局多吉,曾依迦译师学时轮教授,迦译师是八思巴之师裕莫,可能是公元十三世纪时人。
(972)班钦•达瓦贡布:班钦尊号,达瓦贡布〖FJF〗NE47B〖FJJ〗宾人。卓•协饶扎译师迎其来藏,大传时轮金刚法。
(973)卓敦•南拉孜:卓家族名。南拉孜为达瓦贡布弟子,他将《时轮法》传木局多吉。
(974)乌郁:是今日喀则行署南木林县的一个区。
(975)他空见:主要说胜义谛不空,空的是胜义谛中其它的世俗性,因为世俗谛是假有不实的,是自空,非胜义谛自体可空。可是,胜义谛若不空,则胜义谛成为有自性了,这与中观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皆是性空,成为矛盾。
(976)达玛夏若:是木局多吉最有学问的一个门生。
(977)南喀畏赛:是达玛夏若的弟子,也是木局多吉的弟子,从他开始提出觉囊派的宗见。
(978)色摩齐瓦•南喀坚赞:为在玛夏若之子,南喀畏赛之徒。
(979)降萨•协饶畏赛:降萨地名。协饶畏赛得到色摩齐瓦的时轮他空见秘传,遂广为流布。
(980)衮勤•却古畏赛:衮勤尊号。却古畏赛亦曾从萨班学萨迦《道果法》。
(981)克准•云丹嘉措:他是笃补巴•协铙坚赞之师。
(982)机敦•降仰扎巴坚赞:机,地名,即拉萨,扎巴坚赞萨僧人,笃补巴幼年时学经的师傅。
(983)却隆寺:在仁布县的绒地方。
(984)堪布•索南扎巴:却隆寺法座,萨迦派僧人。
(985)命勤:或译命力。命谓根门所行之息,勤即流散境界的分别心。息及分别摄持于内俱不使其向外流散,即是命勤修法。此种修法,达到究竟有所表现则为圆满命勤之相。
(986)山积则海穿等语:笃补巴的“笃”字,藏语意为“穿”此借其书名中的“山海”二字,说山聚多了,把海都弄穿了,作讥刺语。又“穿海”一词,系山岳的异名。
(987)秦•罗桑扎巴:“秦”古代世族,旧泽璨氏。原为色吾•扎巴协饶的纳塘律传法统,后转为笃补巴门人。
(988)南喀绛曲:为笃补巴侍者,又是其弟子。
(989)萨桑•玛底班钦:萨桑地名,在萨迦附近,玛底班钦是笃补巴弟子,宗喀巴大师曾从此人学过《五明论》。
(990)巧勒南杰:别名名博东巴,博东在日喀则西的彭措岭境内。
(991)昂仁寺:在后藏拉孜的西北昂仁县内,是笃补巴弟子绛巴代完巴修建的。
(992)衮噶卓乔:(1507~1569)传说他卒后转世即为多罗那他。
(993)多罗那他:(1575~1634)是觉囊派中比较有学识的人。曾著有印度佛教史颇有名。传说他死后又转世为外蒙喀尔喀的哲布丹尊巴活佛。
(994)达登彭措林:日喀则行署谢通门县境内,距觉囊寺不远,1614年多罗那他建。后来五世DL时又改名为甘丹彭措林,成为格鲁派寺院。
(995)仁蚌第巴•迦玛丹炯旺布:仁蚌第巴原为帕木竹巴家臣,是后藏仁蚌地区一个地方统治势力,明永乐时曾在其地设有都指挥使司其统治中心为仁蚌,即今仁布县。丹炯旺布(1606—1642)为仁蚌家臣兴夏巴的儿子,1605年起兵彭域反对帕木竹巴统治,1642年又被蒙古固始汗所杀。
(996)封闭:意思是化归乌有了,这是用觉囊派法语来讥讽觉囊派。
(997)瞻塘:在今四川阿坝自治州境内。
(998)仲噶细巴•仁钦白:笃补巴弟子,仲是近侍的意思,噶希巴是四难论师一种称号。仁钦白大约是十八世纪时人。
(999)成虹霓身:意为消沉无闻。这也是用觉囊派法语来讽刺觉囊巴,说他们一个一个都成圣归真湮设无闻了。
(1000)胜义谛常恒不变:在中观派看来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自性本空,一切诸法实相,若说常恒不变,则与缘起的道理不合,所以遭到驳斥。
(1000)胜义谛常恒不变:在中观派看来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自性本空,一切诸法实相,若说常恒不变,则与缘起的道理不合,所以遭到驳斥。
(1001)如来藏:指真如隐没在烦恼中,虽不显现,但它含藏如来一切果德可以求证。
(1002)在因位时:在中观派看来因位本有,则不须修行作善和积累二种资粮作为成圣证果之因,与因果学说有矛盾,又本有,则不待缘起,本有则自性不空,因此与缘起性空学说亦有矛盾,所以遭到别派的极力反对。
(1003)婆伽梵:梵语,佛弟子对佛的称号。
(1004)梵声外道:即声论师,古印度哲学流派之一。
(1005)吠檀多外道:即弥曼差派或称思维派,见前注(73)(74)。
(1006)吠陀秘密派:见前注(65)。
(1007)所引经文:见《大乘入楞伽经集一切法品》,此系根据藏文翻译,与汉译略有出入。
(1008)牧童笛声:也是讥刺语,意思是牛还听得懂牧童的笛声。
(1009)勒宁:在江孜县境内。
(1010)身虽领受等语:指身已领受果报之苦,但心仍迫不及待的去造作罪业。
(1011)卡拉三类法:是噶当派僧卡拉贡穹•旺秋罗朱所传出,他是噶当派衮巴瓦弟子,公元十一世纪时人。
(1012)果扎巴•索南坚赞:(1182~1261)“果扎”寺名,在今江孜县境内。1204年释迦室利跋陀罗入藏,他曾从之学法,以后他又从尼泊尔请来毗普谛旃陀罗到定日传法。
(1013)博东艾:在日喀则西和彭措林东,属萨迦县境。
(1014)博东•巧勒南杰:即博东班钦,见前注(990)。
(1015)绒哲噶巴:绒在后藏仁布县地区。哲噶可能与博东瓦等同时代。
(1016)象雄•却旺扎巴:象雄古地名,即今阿里扎达县地。却旺扎巴,克珠吉的弟子,属于宗喀巴的法嗣。
(1017)八莫却顶寺:寺在后藏、为博东班钦建。
(1018)贡松巴•却吉白:贡松德庆是江孜地区的一个寺庙名,却吉白,为布敦弟子,属霞鲁派,宗喀巴大师曾从之学法。
(1019)穹勒巴:即穹布勒巴,本名迅努索南,布敦弟子,宗喀巴大师学密法的主要上师。
(1020)扎泽巴:为长于声量论者的名号、本名仁钦南杰布敦大师弟子,宗喀巴曾从之学经。
(1021)霞钦:布敦派的法嗣。
(1022)旃陀罗巴:布敦派的法嗣。
(1023)南喀坚赞:(1326—1402)属噶当教典派,住持洛扎寺,宗喀巴曾与之共研经教。
(1024)卓日沃齐甘丹尊胜洲:“卓日沃齐”山名,此山又名旺古尔山,在拉萨东五十里,甘丹尊胜洲,即甘丹寺,1409年宗喀巴建。
(1025)末法:指佛教教法处于最衰弱的时代。
(1026)扎巴:这里指的是宗喀巴大师,大师本名罗桑扎巴。
(1027)《黄琉璃》:桑结嘉措著,桑结是DL五世时主持藏政的人。
(1028)罗桑扎比白:即宗喀巴大师全名,译言为善慧名称吉祥。通常省称为罗桑扎巴。
(1029)噶玛•若比多吉:噶玛噶举黑帽活佛第四世,1359年应元朝邀请,自藏进京,路经西宁,为宗师受戒,见前注(547)。
(1030)近事戒:即居士戒,则尚未出家的人受的戒。
(1031)顿珠仁钦:噶当派喇嘛,宗喀巴学显密教法最早的上师。
(1032)楚逞仁钦:宗喀巴受比丘戒的戒师,大约在1385年他住持亚隆朗杰庙时。
(1033)吉增堪布•协饶贡布:吉增寺名,在今尼木县境。协饶贡布是1385年为宗喀巴授戒的戒师。
(1034)索南多吉:宗喀巴戒师。
(1035)德瓦坚寺:译言极乐寺,在拉萨西南聂塘附近。
(1036)聂塘巴•扎巴僧格:聂塘是住持噶当派的主要寺庙。聂塘巴是该寺的座主,他又曾作德瓦坚寺座主。1373宗喀巴从之学显教经典。
(1037)耶协僧格:…
《土观宗派源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