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s=textblack1>于彼起貪欲,瞋恚或愚癡,皆由分別生,分別非實有。
于一境上起貪、瞋、癡,故貪、瞋、癡並由分別而生。分別非實有故,分別所生貪、瞋、癡亦非實有。雲何非實?
所分別無故,豈有能分別,以是緣生故,能所別皆空。
所分別全無。若無所分別,豈有能分別?由緣生故,所分別自性空,能分別亦自性空。複次:
四倒生無明,見真則非有;此無故行無,余支亦如是。
由見真實故,不複從四倒而生無明。由此無明無故,則不生諸行,如是余支亦不生。複次:
依彼有此生,彼無此不有,有性及無性,爲無爲涅槃。
若依彼而生此,則此從彼生,彼無此亦非有。有性、無性寂滅及有爲、無爲寂滅,即是涅槃。複次:
因緣所生法,分別爲真實。佛說爲無明,出生十二支。
謂于緣起法貪著、顧戀、分別、執持。複次:
見真知法空,無明則不生,由無明滅故,十二支皆滅。
行如尋香城、幻事及陽焰、水泡與水沫、夢境旋火輪。
如實了知諸法性空,即不生無明,此即無明滅;無明滅故,十二支悉滅。何以故?若審觀察,諸行如幻、如陽焰、如尋香城等,是故性空。善了知此,則無明不起,即無明滅,故十二支皆當息滅。複次:
無少自性法,亦非無有法,以從因緣起,法無法皆空。
若審推求,全無少許有自性法,亦無少許無法。法與無法皆因緣生,故悉是空。
複次:
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說諸法,皆從因緣起。
由一切法皆自性空,故佛說諸法皆是緣起。複次:
勝義唯如是,然佛薄伽梵,依世間名言,施設一切法。
于勝義中,一切緣起諸法皆自性空,唯此而已。然佛世尊依止世間名言如實施設種種一切諸法。複次:
不壞世間法,真實無可說,不解佛所說,而怖無分別。
于世間諸法不破不壞,于真實中則全無法可說。由未了知緣起勝義,不逮如來所說,故諸愚夫于無生、無相、無分別而起恐怖。複次:
依彼有此生,世間不可壞,緣起即無性,甯有理唯爾。
世間說依于彼法有此法生,此世間理不可破壞。然凡緣生即無自性,若無自性,何能說有?決定如是!複次:
正信求真實,于此無依法,以正理隨求,離有無寂滅。
若成就正信勤求真實,于此所說都無所依之法,能以正信隨求隨欲者,則能遠離有性、無性而得寂滅。複次:
了知此緣起,遮遣惡見網,斷除貪瞋癡,趨無染涅槃。
《七十空性論(法尊法師譯)》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