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P16

  ..續本文上一頁他的名字叫“具金”,這是他父母給他取的名字:“具金”。他長大以後這孩子品德高尚,也是生下來就信佛的,他很歡喜布施。既然他心有慈悲又富有,他手裏都是金子,要布施是很容易是。他看到路上,他是不斷地幫助窮人的,當他在路上走,看到苦行僧、修行的人,窮人,他都很慷慨地把錢給他們,因爲他手裏錢拿不完的。

  

  人家給要飯的,給了一元錢,有的人故意—因爲要飯的人多,我們有這個經驗,你給一個,一大批就跟著來了,向你要錢。你哪有這麼多照顧,照顧他們,以前碼頭、車站裏經常有,現在不曉得有沒有。我們出去的時候換了好多小的,幾毛錢的,他們來的時候,一下子散給他們就跑開了,讓他們去拿去了。這個應付不了。但是他沒有關系,你來了給一個金幣,再來一個再拿一下給他,沒關系,他拿不完的。慷慨地布施,窮人、修行的人他都供養布施。再怎麼他用不完的,就這樣他出名了。有一次他跑到祇陀林(因爲他有善根嘛!),祇樹給孤獨園,看到釋迦牟尼佛了,他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樣子,心裏極感動,非常的歡喜,就趕上去頂禮,坐下來請佛說法。說法的時候,他産生了無厭的信仰,他說他要給佛跟他的弟子應供,請阿難陀尊者,就是侍者師,求他向佛陀說明這個意思,希望佛允許他應供。爲了籌備這次法會,他手裏拿了很多的金幣來辦這個事情。比丘看了很奇怪:他手裏不斷拿,不斷拿,拿了很多出來。因爲這樣供養之後,他親近佛的機會更多了,經常去聽說法去了,釋迦牟尼佛對他講了很多法—針對他,對機說法。很快這孩子就得了預流果了。他就把他的財富分給他的朋友,也布施那些修行的人,得到父母同意,就跟著佛出家去了。佛就收他作弟子,很快就證了阿羅漢果。

  

  佛的弟子看到這位阿羅漢,就很奇怪,手裏金子不斷出來。他就請問佛:過去他造了什麼好的業,這輩子財富不斷出現?佛就說:一切法都是因果,善業得樂果,惡業得苦果。當初在人壽二千年的時候,迦葉佛在這世間說法,當事情完成,圓寂之後,國王對迦葉佛的舍利表示非常恭敬,造了一座舍利塔,舍利塔完成之後,舉行了盛大的法會,有一個叫克紮那的藝術家,塑了兩尊迦葉佛的佛像,塑出來的像,立體的,也是供養的。有一個人看到他塑了兩尊像,就把兩尊像的手裏都縛上一塊金幣,就在兩尊像的手裏,用繩子綁了兩塊金幣在上面,就發願:希望將來他萬事如意,同時能夠碰到佛法,能夠修行、證果。這樣子,所以能夠感到現在手裏兩個金幣是拿不完的。因爲他在兩個迦葉佛像的兩個手裏縛了兩個金幣,感得果就是:他生生世世手裏的錢用不完的,自己會長出來。又因爲他發了好的願:希望碰到他,他這一世碰到釋迦牟尼佛,也證到阿羅漢果了。

  

  他的弘法利生的事迹對我們的教育就是說也是一樣的,善惡的業報是真實不虛:我們要得快樂的果,必須要造善業;要避免苦果,就不要做惡業。做什麼業再小,果報是很大的。不但是這樣子,你如果發願碰到佛教,依佛修行,將來可以出離輪回,得到真正的快樂。從這裏也可以學到很多教育的意義。

  

  最後,他住的地方,是“正西牛貨洲”,牛貨洲裏邊有六個大國,他住在其中一個國家中。叫“哈那紮”,這個國家中間有一座山,這個山上有一個光耀奪目的珍寶的山窟,過去有五百個仙人在裏邊修行,由于他們的發願,山窟變成了一個很富麗堂煌的珍寶殿,叫“光勝處”,就是在牛貨洲裏邊的,後來這位尊者又就住在那個地方,有七百個大阿羅漢同時在那裏修行教化的。

  

  今天時間到了。

  

  

  

  

  

  

  

  

  

  

  《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第十講

  

  

  

  

  上一次,我們講到第八“具金叭日阿雅雜聖”,這位尊者的功德跟他的曆史。今天我們接下去。第九尊:

  

  

  

  

  十六大阿羅漢之九牛呞尊者

  

  

  

  頂禮北俱盧洲住 聖尊長老牛呞者

  

  兩手方便捉鼬鼪 大阿羅漢九百俱

  

  加持師身壽康法流永 聖教旌旗廣布民物殷

  

  

  

  

  第九個大阿羅漢。這裏說的是牛呞尊者,在我們的一個資料裏邊,好象不是這位尊者。那麼我們大概地說一下:牛呞尊者,梵音是喬梵波提。念過《阿彌陀經》的都知道了,“喬梵波提”就是牛呞尊者。但是我們這個《羅漢儀軌》藏文版的,是巴沽拉尊者,那麼兩位是不是一位呢?從他們的曆史來看,可能不是一位。這個怎麼翻成牛呞尊者的,我們還沒有,情況也不了解。

  

  那麼我們還是根據我們的資料來說一下,牛呞尊者,他是因爲他的過去業報,他吃東西的時候,跟牛一樣,牛吃了之後,它的胃可以吐出來再吃,嘴裏不斷地嚼的。這位尊者因爲過去有五百世做牛的,這一次投生之後,習氣還在,吃飯的時候嘴不斷地動。據說他的腳趾,也有牛蹄的樣子。這我們是根據《法華文句》裏邊引的一些資料,當然了這是不可以隨便引的,它說喬梵波提,此翻牛呞,這裏翻爲牛呞,吃飯嘛跟牛一樣的;《無量壽經》裏邊,叫牛王;《增一阿含》裏邊,又叫牛迹,都是一位。過去五百世當牛的,就是牛王,所以《無量壽經》裏邊稱他爲牛王。那麼牛吃飯的時候,經常要吐出來又嚼。這位尊者,他雖投生了人身,甚至于最後一生要成阿羅漢了,但是習氣還沒有除掉,經常地嚼不完地嚼,那麼人家就給他一個外號叫牛呞,跟牛吃飯一樣的。

  

  那麼這個我們就是說,學過《俱舍》的就知道了:阿羅漢,煩惱是斷掉了,習氣還沒有斷完。就是說“諸冥”斷掉了,“一切種冥”還沒有斷。什麼時候斷呢?成佛的時候,全部斷完。阿羅漢雖然是煩惱斷完了,也出了叁界了,再不會投生了,“我識已盡,梵行已立”,再不會投生了,但是習氣還沒有改掉。

  

  這個我們另外一位也有這個情況,迦樓陀尊者,他是過去一向富貴家出生的,他對那些女人一般不喊尊貴的稱呼,叫“小婢”,“小丫頭”,他家裏喊慣了。他成阿羅漢的時候,有一次他要渡過恒河。恒河的神是女神,她尊重阿羅漢,他渡河的時候,把水排開,讓他過去,水不會沾住他的腳。那麼,這樣子呢,很好。尊者心裏是很感激這個女神,但是他說話這個習氣還在。他每一走到恒河邊的時候,他就說:“小婢,把水排開,我要過河了。”河神當然了,恭敬阿羅漢嘛,還是把水排開,但是心裏還是不太舒服。有一次,她在佛前就把這個事情就告訴佛,佛就對尊者說:“河神對你很恭敬嘛,你要尊重她,不要喊她作小婢嘛,不要使她心裏不好過嘛。”這個阿羅漢當然他心裏根本沒有什麼輕視的意思,他馬上跟她道歉:“啊,小婢,對不起,我給你道歉,以前對你不太禮敬了。”還是叫小婢,這個就是習氣還在。

  

  那麼這個牛呞尊者同樣的,他吃飯的時候總是要不斷地嚼,那麼叫“牛呞”。他過去的因緣如何呢。根據《法華玄贊》,這位尊者又叫牛相,牛的相還存在。過去世他大概是采稻谷,采了一顆谷子,有幾粒掉到地上,可能是常住的。那麼這是因果的問題,我們想一下:你采稻谷的時候,掉幾顆在地上,好象是微乎其微的事情,但是因果卻很厲害。他因爲這幾粒谷子掉到地上,他要還,怎麼還?做牛來耕地還嘛,所以說五百世做牛。這一輩子雖然做人身,甚至于最後一生,阿羅漢了,他還是有牛的習氣,同時牛的相還保存著:牛蹄,他的腳走過的印迹跟牛蹄一樣的;吃飯的時候,跟牛一樣的,不斷地嚼。所以又叫他牛相比丘,牛的相還存在。這是一個說法。

  

  另外一個說法,根據《彌陀要解》裏邊引的一個公案,可能是另外一部經的:過去世有個小沙彌,看見一個老比丘念經,這個比丘年紀大了,念的時候,老人嘛,口齒不太清楚,念的時候,牙齒也沒有了,念得不清楚。沙彌不懂事嘛,他在旁邊看了就笑,他說:“老和尚啊,你念經跟牛一樣的不斷地嘴裏呱啦呱啦地動,什麼話也聽不清楚。”這個老比丘聽到以後,他說:“你趕快忏悔,趕快忏悔!”爲什麼?他已經證到阿羅漢果了。你這樣造口業,將來地獄受報的。小沙彌聽到以後,害怕了,趕快忏悔。忏悔以後,他雖然地獄的報是免掉了,但是因爲說這個阿羅漢的比丘是牛的樣子,就是五百世做牛了。現在成了出家的阿羅漢,這個牛的習氣還在。那麼佛呢,因爲他有牛的習氣,恐怕在人間托缽,人看到他之後,就跟那個小沙彌一樣不懂事,要譏笑他吃飯的樣子,不好看。他已是阿羅漢了,如果一譏笑的話,那麼世間人又是墮落了。佛就慈悲了,他說:你人間不要托缽了,到天上去應供吧。天上的天人有神通的,他知道你是阿羅漢,不會輕視你的。那麼這是牛呞尊者的一些公案。

  

  那麼從這裏,我們這個藏文的資料裏邊,這個尊者是巴沽拉尊者,我們也對照了牛呞尊者的一些曆史,跟巴沽拉尊者的曆史一看呢,好象不是一位。因爲牛呞尊者在佛滅度之後,示現了一些不平凡的,入一個什麼水叁昧之後,他也滅度了,也就圓寂了。很多尊者因爲佛滅度以後很悲痛,就相續滅度了。那麼這個巴沽拉尊者呢,卻是佛囑付他,在釋迦牟尼佛法還在的時候,要住世,護持佛法的。那麼從這一點看呢,好象跟牛呞尊者呢,不會是一個人吧。那麼不去管他了,我們先把巴沽拉尊者的曆史介紹一下:

  

  在北方北俱盧洲,這裏也有點差別,牛呞尊者的曆史呢,一般是在忉利天住的。這裏住在北俱盧洲的,北俱盧洲住的,這個尊者,叫巴沽拉尊者。他有九百個阿羅漢陪著他,隨從他一起修行、教化的。

  

  這個尊者手裏的標志:“捉鼬鼪”,就是說,毗沙門天王手裏拿的鼬鼪一樣的,像很大的老鼠,像貓一樣的,叫“貓鼬”就是老鼠一類了。那麼在毗沙門呢,吐寶的了。它這裏鼬鼪的含義,在這上書上說的凡是人,我們看到他的鼬鼪,或者是碰上他…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師簡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