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P16

  ..续本文上一页他的名字叫“具金”,这是他父母给他取的名字:“具金”。他长大以后这孩子品德高尚,也是生下来就信佛的,他很欢喜布施。既然他心有慈悲又富有,他手里都是金子,要布施是很容易是。他看到路上,他是不断地帮助穷人的,当他在路上走,看到苦行僧、修行的人,穷人,他都很慷慨地把钱给他们,因为他手里钱拿不完的。

  

  人家给要饭的,给了一元钱,有的人故意—因为要饭的人多,我们有这个经验,你给一个,一大批就跟着来了,向你要钱。你哪有这么多照顾,照顾他们,以前码头、车站里经常有,现在不晓得有没有。我们出去的时候换了好多小的,几毛钱的,他们来的时候,一下子散给他们就跑开了,让他们去拿去了。这个应付不了。但是他没有关系,你来了给一个金币,再来一个再拿一下给他,没关系,他拿不完的。慷慨地布施,穷人、修行的人他都供养布施。再怎么他用不完的,就这样他出名了。有一次他跑到祇陀林(因为他有善根嘛!),祇树给孤独园,看到释迦牟尼佛了,他看到释迦牟尼佛的样子,心里极感动,非常的欢喜,就赶上去顶礼,坐下来请佛说法。说法的时候,他产生了无厌的信仰,他说他要给佛跟他的弟子应供,请阿难陀尊者,就是侍者师,求他向佛陀说明这个意思,希望佛允许他应供。为了筹备这次法会,他手里拿了很多的金币来办这个事情。比丘看了很奇怪:他手里不断拿,不断拿,拿了很多出来。因为这样供养之后,他亲近佛的机会更多了,经常去听说法去了,释迦牟尼佛对他讲了很多法—针对他,对机说法。很快这孩子就得了预流果了。他就把他的财富分给他的朋友,也布施那些修行的人,得到父母同意,就跟着佛出家去了。佛就收他作弟子,很快就证了阿罗汉果。

  

  佛的弟子看到这位阿罗汉,就很奇怪,手里金子不断出来。他就请问佛:过去他造了什么好的业,这辈子财富不断出现?佛就说:一切法都是因果,善业得乐果,恶业得苦果。当初在人寿二千年的时候,迦叶佛在这世间说法,当事情完成,圆寂之后,国王对迦叶佛的舍利表示非常恭敬,造了一座舍利塔,舍利塔完成之后,举行了盛大的法会,有一个叫克扎那的艺术家,塑了两尊迦叶佛的佛像,塑出来的像,立体的,也是供养的。有一个人看到他塑了两尊像,就把两尊像的手里都缚上一块金币,就在两尊像的手里,用绳子绑了两块金币在上面,就发愿:希望将来他万事如意,同时能够碰到佛法,能够修行、证果。这样子,所以能够感到现在手里两个金币是拿不完的。因为他在两个迦叶佛像的两个手里缚了两个金币,感得果就是:他生生世世手里的钱用不完的,自己会长出来。又因为他发了好的愿:希望碰到他,他这一世碰到释迦牟尼佛,也证到阿罗汉果了。

  

  他的弘法利生的事迹对我们的教育就是说也是一样的,善恶的业报是真实不虚:我们要得快乐的果,必须要造善业;要避免苦果,就不要做恶业。做什么业再小,果报是很大的。不但是这样子,你如果发愿碰到佛教,依佛修行,将来可以出离轮回,得到真正的快乐。从这里也可以学到很多教育的意义。

  

  最后,他住的地方,是“正西牛货洲”,牛货洲里边有六个大国,他住在其中一个国家中。叫“哈那扎”,这个国家中间有一座山,这个山上有一个光耀夺目的珍宝的山窟,过去有五百个仙人在里边修行,由于他们的发愿,山窟变成了一个很富丽堂煌的珍宝殿,叫“光胜处”,就是在牛货洲里边的,后来这位尊者又就住在那个地方,有七百个大阿罗汉同时在那里修行教化的。

  

  今天时间到了。

  

  

  

  

  

  

  

  

  

  

  《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第十讲

  

  

  

  

  上一次,我们讲到第八“具金叭日阿雅杂圣”,这位尊者的功德跟他的历史。今天我们接下去。第九尊:

  

  

  

  

  十六大阿罗汉之九牛呞尊者

  

  

  

  顶礼北俱卢洲住 圣尊长老牛呞者

  

  两手方便捉鼬鼪 大阿罗汉九百俱

  

  加持师身寿康法流永 圣教旌旗广布民物殷

  

  

  

  

  第九个大阿罗汉。这里说的是牛呞尊者,在我们的一个资料里边,好象不是这位尊者。那么我们大概地说一下:牛呞尊者,梵音是乔梵波提。念过《阿弥陀经》的都知道了,“乔梵波提”就是牛呞尊者。但是我们这个《罗汉仪轨》藏文版的,是巴沽拉尊者,那么两位是不是一位呢?从他们的历史来看,可能不是一位。这个怎么翻成牛呞尊者的,我们还没有,情况也不了解。

  

  那么我们还是根据我们的资料来说一下,牛呞尊者,他是因为他的过去业报,他吃东西的时候,跟牛一样,牛吃了之后,它的胃可以吐出来再吃,嘴里不断地嚼的。这位尊者因为过去有五百世做牛的,这一次投生之后,习气还在,吃饭的时候嘴不断地动。据说他的脚趾,也有牛蹄的样子。这我们是根据《法华文句》里边引的一些资料,当然了这是不可以随便引的,它说乔梵波提,此翻牛呞,这里翻为牛呞,吃饭嘛跟牛一样的;《无量寿经》里边,叫牛王;《增一阿含》里边,又叫牛迹,都是一位。过去五百世当牛的,就是牛王,所以《无量寿经》里边称他为牛王。那么牛吃饭的时候,经常要吐出来又嚼。这位尊者,他虽投生了人身,甚至于最后一生要成阿罗汉了,但是习气还没有除掉,经常地嚼不完地嚼,那么人家就给他一个外号叫牛呞,跟牛吃饭一样的。

  

  那么这个我们就是说,学过《俱舍》的就知道了:阿罗汉,烦恼是断掉了,习气还没有断完。就是说“诸冥”断掉了,“一切种冥”还没有断。什么时候断呢?成佛的时候,全部断完。阿罗汉虽然是烦恼断完了,也出了三界了,再不会投生了,“我识已尽,梵行已立”,再不会投生了,但是习气还没有改掉。

  

  这个我们另外一位也有这个情况,迦楼陀尊者,他是过去一向富贵家出生的,他对那些女人一般不喊尊贵的称呼,叫“小婢”,“小丫头”,他家里喊惯了。他成阿罗汉的时候,有一次他要渡过恒河。恒河的神是女神,她尊重阿罗汉,他渡河的时候,把水排开,让他过去,水不会沾住他的脚。那么,这样子呢,很好。尊者心里是很感激这个女神,但是他说话这个习气还在。他每一走到恒河边的时候,他就说:“小婢,把水排开,我要过河了。”河神当然了,恭敬阿罗汉嘛,还是把水排开,但是心里还是不太舒服。有一次,她在佛前就把这个事情就告诉佛,佛就对尊者说:“河神对你很恭敬嘛,你要尊重她,不要喊她作小婢嘛,不要使她心里不好过嘛。”这个阿罗汉当然他心里根本没有什么轻视的意思,他马上跟她道歉:“啊,小婢,对不起,我给你道歉,以前对你不太礼敬了。”还是叫小婢,这个就是习气还在。

  

  那么这个牛呞尊者同样的,他吃饭的时候总是要不断地嚼,那么叫“牛呞”。他过去的因缘如何呢。根据《法华玄赞》,这位尊者又叫牛相,牛的相还存在。过去世他大概是采稻谷,采了一颗谷子,有几粒掉到地上,可能是常住的。那么这是因果的问题,我们想一下:你采稻谷的时候,掉几颗在地上,好象是微乎其微的事情,但是因果却很厉害。他因为这几粒谷子掉到地上,他要还,怎么还?做牛来耕地还嘛,所以说五百世做牛。这一辈子虽然做人身,甚至于最后一生,阿罗汉了,他还是有牛的习气,同时牛的相还保存着:牛蹄,他的脚走过的印迹跟牛蹄一样的;吃饭的时候,跟牛一样的,不断地嚼。所以又叫他牛相比丘,牛的相还存在。这是一个说法。

  

  另外一个说法,根据《弥陀要解》里边引的一个公案,可能是另外一部经的:过去世有个小沙弥,看见一个老比丘念经,这个比丘年纪大了,念的时候,老人嘛,口齿不太清楚,念的时候,牙齿也没有了,念得不清楚。沙弥不懂事嘛,他在旁边看了就笑,他说:“老和尚啊,你念经跟牛一样的不断地嘴里呱啦呱啦地动,什么话也听不清楚。”这个老比丘听到以后,他说:“你赶快忏悔,赶快忏悔!”为什么?他已经证到阿罗汉果了。你这样造口业,将来地狱受报的。小沙弥听到以后,害怕了,赶快忏悔。忏悔以后,他虽然地狱的报是免掉了,但是因为说这个阿罗汉的比丘是牛的样子,就是五百世做牛了。现在成了出家的阿罗汉,这个牛的习气还在。那么佛呢,因为他有牛的习气,恐怕在人间托钵,人看到他之后,就跟那个小沙弥一样不懂事,要讥笑他吃饭的样子,不好看。他已是阿罗汉了,如果一讥笑的话,那么世间人又是堕落了。佛就慈悲了,他说:你人间不要托钵了,到天上去应供吧。天上的天人有神通的,他知道你是阿罗汉,不会轻视你的。那么这是牛呞尊者的一些公案。

  

  那么从这里,我们这个藏文的资料里边,这个尊者是巴沽拉尊者,我们也对照了牛呞尊者的一些历史,跟巴沽拉尊者的历史一看呢,好象不是一位。因为牛呞尊者在佛灭度之后,示现了一些不平凡的,入一个什么水三昧之后,他也灭度了,也就圆寂了。很多尊者因为佛灭度以后很悲痛,就相续灭度了。那么这个巴沽拉尊者呢,却是佛嘱付他,在释迦牟尼佛法还在的时候,要住世,护持佛法的。那么从这一点看呢,好象跟牛呞尊者呢,不会是一个人吧。那么不去管他了,我们先把巴沽拉尊者的历史介绍一下:

  

  在北方北俱卢洲,这里也有点差别,牛呞尊者的历史呢,一般是在忉利天住的。这里住在北俱卢洲的,北俱卢洲住的,这个尊者,叫巴沽拉尊者。他有九百个阿罗汉陪着他,随从他一起修行、教化的。

  

  这个尊者手里的标志:“捉鼬鼪”,就是说,毗沙门天王手里拿的鼬鼪一样的,像很大的老鼠,像猫一样的,叫“猫鼬”就是老鼠一类了。那么在毗沙门呢,吐宝的了。它这里鼬鼪的含义,在这上书上说的凡是人,我们看到他的鼬鼪,或者是碰上他…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师简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