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P18

  ..續本文上一頁成了一個王冠,拿在手裏,做他的標志。

  

  

  

  

  羅睺羅尊者聖迹

  

  

  

  他的曆史,這裏介紹的,比較是……因爲這本是在家人寫的,我們還是采取比較正規一點的。就是,雖然這個書也是在家人寫的,但是我們看了,他寫得是比較正規一點,我們采取這個。這個釋迦牟尼佛他要出家嘛,他的父親(父王)就不答應了,他說:“你要出家的話,我們這個淨飯王的後代就沒有了,除非你要生一個孩子,我們可以勉強答應。”那麼釋迦牟尼佛就對他的耶輸陀羅呢,指腹成胎,這個是我們一般都這麼說的,把手指在她的肚子上一指,她就感到她有懷孕了。那麼釋迦牟尼佛就對他父親說了,現在耶輸陀羅有孕了,我可以出家了。這樣子,根據我們漢地的成規,是指腹成胎的。

  

  耶輸陀羅在釋迦牟尼佛出去之後,當然了,她是非常悲痛。那麼國王派了五個人,就是喬陳如等五個人去陪著釋迦牟尼佛一直修行。那麼這些人消息就帶來了,說釋迦牟尼佛在修苦行。那麼耶輸陀羅呢,她也是在六年裏邊,在家裏不享受,她就是過著很清苦的生活,每天只喝稀飯,也把女人的一些打扮,全部放下,身上只穿一個黃的布,這樣子很淡泊的生活。更難的呢,就是她父親,耶輸陀羅的父親也是一個國王,他要她再嫁另外一個王子好了(既然釋迦牟尼佛走出家去了,她還年輕嘛,要她另外再嫁),她拒絕了,她苦苦哀求,她說她不能,她就守著羅睺羅,她不走的。釋迦牟尼佛沒有證道之前,羅睺羅在胎裏邊,六年沒有出來。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他也當天養下來了。釋迦牟尼佛那時還沒有回來,羅睺羅養下來之後,六年懷胎才養下來的。當時開始的時候,釋迦牟尼佛走的時候,雖然釋迦牟尼佛是有神通說她已經有孕了。但是那個時候用普通的肉眼看呢,她的身體一點也沒有懷孕的樣子。因爲她六年嘛,開始這一年裏是看不出,那麼第六年的時候,羅睺羅養下來了。

  

  那麼人家就譏嫌了,他說:“釋迦牟尼佛,你的丈夫(那時候叫悉達多太子),出去了六年,你才養孩子,這個孩子決定不是太子的後代,肯定你做了壞事。”那麼很多人就譏嫌,這個事情鬧到國王(淨飯王)那裏。淨飯王開始也搞不清楚,他就看大臣、大家怎麼商量,怎麼處理吧?那麼大家討論之後呢,就說這樣子的人,敗壞國王的王族的名聲的,應當根據古代的一些法律要火裏燒死的。那麼就挖了火坑,堆滿了柴火,大火燒起來了,就叫她跳下去。那麼耶輸陀羅,她自己心裏想到,她是沒有做壞事的,這個羅睺羅肯定是釋迦牟尼佛指腹成胎的,她在跳下去之前,她就對著大家發誓願,她發的什麼願呢?“如果羅睺羅是真的悉達多太子的孩子的話”,她就抱著羅睺羅,她說,“我們跳下去,就一點也不受損害;如果羅睺羅不是太子的後代的話,那麼她們兩個就當下跳下去燒死好了。”這樣子發願之後,耶輸陀羅就抱著羅睺羅一起往火坑跳下去。正在這個時候,因爲業報所感嘛,也是她們宿世因緣,她一跳下去整個的大火,化成清涼的水池,上邊一棵紅色的蓮花把耶輸陀羅和她的孩子羅睺羅兩個母子托住,一點也沒有受損害。這個我們顯教裏經常唱贊的時候,“火焰化紅蓮”,經常來贊歎這個耶輸陀羅,就是這個事情。

  

  大家經過這麼一考驗,那些誹謗的話,就平下去了。淨飯王也承認了,確實是悉達多太子的孩子,是他淨飯王的孫子了,那麼他對羅睺羅非常之愛護,他只要看到羅睺羅,一切愁苦的事情,都一掃而光。就是因爲他(羅睺羅),想起羅睺羅,就是悉達多太子的孩子嘛,是他的後代嘛,他什麼東西都放下了,非常滿意了。那麼這個是一個事情。

  

  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後來回到他的祖國,來度他的父親、父母,度他的親戚。這個時候羅睺羅也已經長大了,六七歲了,這個時候,羅睺羅第一次看見他的父親釋迦牟尼佛,羅睺羅就很高興。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他想把羅睺羅度出家的。那麼國王,就是他的父親,他說,我們過去想把這個王位給你的,你跑了,修行去了,還有阿難陀那幾個王子,他們也給你度了,出家去了。那麼唯一的希望,就在羅睺羅身上了。如果他再出家的話,那麼國王這個王位接位的人就沒有了。那麼釋迦牟尼佛就說了,羅睺羅年紀太小了,他們國家旁邊一個叫作“迦濕羅國”,是很強的一個,就是波斯匿王的國家,它很強。如果小孩子做國王的話,恐怕應付不了,還是出家好。那麼他的父王也答應了。

  

  那麼他的母親,耶輸陀羅,卻不答應。她就把羅睺羅抱起,古代也是高樓了,在最高的那一樓,門鎖起,什麼人不能上去。釋迦牟尼佛就派目犍連尊者,他是神通第一,飛上去,勸說耶輸陀羅,他說,放他出家好了。釋迦牟尼佛也看到,後來琉璃王殺釋族,如果羅睺羅不出家的話,也給他殺掉的。那麼還是出家好嘛。這個耶輸陀羅再怎麼也不答應了,她感到很愁苦,她說她爲了釋迦牟尼佛把這個孩子養大了,受了很大的非難,現在好容易把他長大了,又把他帶走了,她什麼希望都沒有了。那麼這個是她死也不肯放。

  

  那麼釋迦牟尼佛他就親自以神通現在她面前,他就對耶輸陀羅說過去的因緣,他說,過去世,他們也是夫妻。耶輸陀羅發過願的,她生生世世要跟著釋迦摩尼佛的,那麼釋迦牟尼前世他就說,我要修道的,你如果要跟我的話,那麼我是要修行的,一切不要因女人了、孩子了拖累的,帶累我修行的,那麼你只要不拖累我的話,那麼可以同意你。那麼這個耶輸陀羅前世也是當下發願:絕不妨礙他的修行,也不以妻子兒女的事情來拖累他,那麼你現在怎麼又還是放不下呢?那麼一說,耶輸陀羅她就想起她宿世因緣了,她就忏悔,也就放下了,就讓羅睺羅跟著釋迦牟尼佛出家去了。這是羅睺羅出家的因緣。

  

  另外,羅睺羅怎麼懷胎六年才出來呢?這是什麼因緣呢?佛就對那些人解釋了這段公案。這是他的父親淨飯王問的,他說,羅睺羅爲什麼要懷六年才出來呢?耶輸陀羅爲什麼要懷六年的,女人懷胎是很痛苦的。這是過去什麼因緣呢?佛就說了:過去有一個國王,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日,太陽的日;一個小的叫月。大王子本來是要繼承他做國王的,他卻願意出家修行的。等到他的父王去世以後,這兩個王子道德都是很好,互相地推讓,老大要推給老二,老二說你是該做的嘛,你該做國王的,那麼這樣子推來推去的話,老大就說了,他說:“你說繼承王位的是長子,是長子繼承王位的。那麼我確實該繼承的了。那麼如果說有人敢抗拒的話,該怎麼辦呢?”老二說了:“哦,抗拒國王,當然要辦罪的了。”那麼就樣子,他(老大)說:“我現在下命令了,你接這個王位,我把這個王位傳給你,你去管理這個國家的政治。”他出家去了,就這樣子,就把他的弟弟,月王子說服了,他就出家去了。

  

  他出家呢,那個時候沒有佛教,他是修苦行的。他就是發願,修苦行,生活以最簡單的苦行生活。他出家之後,很多的人,因爲他太子出家嘛,很多人跟著他學道。他說我現在自己做了人家的師父了,那麼應當精進修行,就發願:不是別人布施的東西,自己不去取。這跟佛的戒律出有相同之處。哪怕是水、樹枝,也不能隨便動。這個是更嚴格了。過了一段時間,他這樣地修苦行。過了一段時間,以前發的願沒想起,他自己呢,拿了一個藥草的根,山上的果子,他自己有一次失念了,吃掉了。那麼這天晚上,他口裏很渴,他的盆裏嘛,看到有水,他自己也有個水盆嘛,他看到水,以爲是自己的盆子,喝掉了。哪知道喝的是另外一個人的盆子的水,他自己盆子的水還是滿的。第二天這個盆子的主人說:“哪個把我的水喝掉了?這裏有賊啊,不是修行人的地方,有賊嘛。”那麼這個大王子,他一看,喔,錯了,自己盆水滿滿的,把人家的喝了。他就對那個主人說:“你的水是我喝掉了,我搞錯了。”主人倒很高興,他說,你修行,你喝嘛,最好了,沒有關系。但是這個人他修苦行的,他說我以前發的願是:“不是人家給的東西不拿”,現在自己失念了,采了藥草根,采了果子吃了,又把人家的水喝了,那是犯戒。

  

  他就跑到他的弟弟那裏,那裏弟弟做國王了嘛,弟弟看到哥哥來了嘛,他是修行人,馬上恭敬、禮拜,結果哥哥說:“你不要拜我了,我是個賊,我隨便拿了人家的東西了,喝了人家的水,請你治罪吧。”弟弟就說了:“什麼事情啊?”他說這麼這麼。他弟弟說了:“山上的果子、草,沒有主的,我現在給你供養嘛,都供養給你們修行人吃好了。”哥哥說:“你現在說來不及了,過去你沒有說嘛,我過去就拿了。”他一定要他弟弟辦罪,那麼這個弟弟說:“唉呀,你沒有什麼罪嘛,我怎麼好辦你?”這個時候有一個,他弟弟的外孫,就對國王說了,他說:“唉呀,你滿他的願吧,不治他的罪,他心裏很難過嘛。”

  

  這樣子嘛,國王就說,“好好好,這樣子,你到我的花園裏吧,關你在花園裏好了,在裏邊去住幾天吧。”後來他忘掉了,等他想起來這個事情,他的哥哥還關在花園裏,他趕快放出來,那麼過了六天了。那麼這個因緣,就是這個羅睺羅,以前就是這個弟弟,他做國王的。因爲把他修行的哥哥關了六天,感到的後報就是在胎裏邊住了六年,這也是因果的問題。所以說,我們學了這些阿羅漢的事迹,我們一定要掌握這個,就是因果不能錯,哪怕是小小的事情,你做了,做錯了,將來感的果報卻是極大的。這六天的功夫還是在花園裏邊,而且不是安心的,以瞋心的,關了六天,但是感的果報卻是在胎裏邊六年。這個六年當然不好受的了,胎裏漆黑一團,“胎獄”。以前我們講《菩提道次第》也講過,住在母胎裏邊,就像住在地獄裏邊一樣,裏邊又臭又難過。母親這麼一動,他胎裏邊—母親喝了熱的水,他就像在火燒地獄裏不一樣;喝了冷的飲品,胎兒就像在寒冰地獄一…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師簡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