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P18

  ..续本文上一页成了一个王冠,拿在手里,做他的标志。

  

  

  

  

  罗睺罗尊者圣迹

  

  

  

  他的历史,这里介绍的,比较是……因为这本是在家人写的,我们还是采取比较正规一点的。就是,虽然这个书也是在家人写的,但是我们看了,他写得是比较正规一点,我们采取这个。这个释迦牟尼佛他要出家嘛,他的父亲(父王)就不答应了,他说:“你要出家的话,我们这个净饭王的后代就没有了,除非你要生一个孩子,我们可以勉强答应。”那么释迦牟尼佛就对他的耶输陀罗呢,指腹成胎,这个是我们一般都这么说的,把手指在她的肚子上一指,她就感到她有怀孕了。那么释迦牟尼佛就对他父亲说了,现在耶输陀罗有孕了,我可以出家了。这样子,根据我们汉地的成规,是指腹成胎的。

  

  耶输陀罗在释迦牟尼佛出去之后,当然了,她是非常悲痛。那么国王派了五个人,就是乔陈如等五个人去陪着释迦牟尼佛一直修行。那么这些人消息就带来了,说释迦牟尼佛在修苦行。那么耶输陀罗呢,她也是在六年里边,在家里不享受,她就是过着很清苦的生活,每天只喝稀饭,也把女人的一些打扮,全部放下,身上只穿一个黄的布,这样子很淡泊的生活。更难的呢,就是她父亲,耶输陀罗的父亲也是一个国王,他要她再嫁另外一个王子好了(既然释迦牟尼佛走出家去了,她还年轻嘛,要她另外再嫁),她拒绝了,她苦苦哀求,她说她不能,她就守着罗睺罗,她不走的。释迦牟尼佛没有证道之前,罗睺罗在胎里边,六年没有出来。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他也当天养下来了。释迦牟尼佛那时还没有回来,罗睺罗养下来之后,六年怀胎才养下来的。当时开始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走的时候,虽然释迦牟尼佛是有神通说她已经有孕了。但是那个时候用普通的肉眼看呢,她的身体一点也没有怀孕的样子。因为她六年嘛,开始这一年里是看不出,那么第六年的时候,罗睺罗养下来了。

  

  那么人家就讥嫌了,他说:“释迦牟尼佛,你的丈夫(那时候叫悉达多太子),出去了六年,你才养孩子,这个孩子决定不是太子的后代,肯定你做了坏事。”那么很多人就讥嫌,这个事情闹到国王(净饭王)那里。净饭王开始也搞不清楚,他就看大臣、大家怎么商量,怎么处理吧?那么大家讨论之后呢,就说这样子的人,败坏国王的王族的名声的,应当根据古代的一些法律要火里烧死的。那么就挖了火坑,堆满了柴火,大火烧起来了,就叫她跳下去。那么耶输陀罗,她自己心里想到,她是没有做坏事的,这个罗睺罗肯定是释迦牟尼佛指腹成胎的,她在跳下去之前,她就对着大家发誓愿,她发的什么愿呢?“如果罗睺罗是真的悉达多太子的孩子的话”,她就抱着罗睺罗,她说,“我们跳下去,就一点也不受损害;如果罗睺罗不是太子的后代的话,那么她们两个就当下跳下去烧死好了。”这样子发愿之后,耶输陀罗就抱着罗睺罗一起往火坑跳下去。正在这个时候,因为业报所感嘛,也是她们宿世因缘,她一跳下去整个的大火,化成清凉的水池,上边一棵红色的莲花把耶输陀罗和她的孩子罗睺罗两个母子托住,一点也没有受损害。这个我们显教里经常唱赞的时候,“火焰化红莲”,经常来赞叹这个耶输陀罗,就是这个事情。

  

  大家经过这么一考验,那些诽谤的话,就平下去了。净饭王也承认了,确实是悉达多太子的孩子,是他净饭王的孙子了,那么他对罗睺罗非常之爱护,他只要看到罗睺罗,一切愁苦的事情,都一扫而光。就是因为他(罗睺罗),想起罗睺罗,就是悉达多太子的孩子嘛,是他的后代嘛,他什么东西都放下了,非常满意了。那么这个是一个事情。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后来回到他的祖国,来度他的父亲、父母,度他的亲戚。这个时候罗睺罗也已经长大了,六七岁了,这个时候,罗睺罗第一次看见他的父亲释迦牟尼佛,罗睺罗就很高兴。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他想把罗睺罗度出家的。那么国王,就是他的父亲,他说,我们过去想把这个王位给你的,你跑了,修行去了,还有阿难陀那几个王子,他们也给你度了,出家去了。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在罗睺罗身上了。如果他再出家的话,那么国王这个王位接位的人就没有了。那么释迦牟尼佛就说了,罗睺罗年纪太小了,他们国家旁边一个叫作“迦湿罗国”,是很强的一个,就是波斯匿王的国家,它很强。如果小孩子做国王的话,恐怕应付不了,还是出家好。那么他的父王也答应了。

  

  那么他的母亲,耶输陀罗,却不答应。她就把罗睺罗抱起,古代也是高楼了,在最高的那一楼,门锁起,什么人不能上去。释迦牟尼佛就派目犍连尊者,他是神通第一,飞上去,劝说耶输陀罗,他说,放他出家好了。释迦牟尼佛也看到,后来琉璃王杀释族,如果罗睺罗不出家的话,也给他杀掉的。那么还是出家好嘛。这个耶输陀罗再怎么也不答应了,她感到很愁苦,她说她为了释迦牟尼佛把这个孩子养大了,受了很大的非难,现在好容易把他长大了,又把他带走了,她什么希望都没有了。那么这个是她死也不肯放。

  

  那么释迦牟尼佛他就亲自以神通现在她面前,他就对耶输陀罗说过去的因缘,他说,过去世,他们也是夫妻。耶输陀罗发过愿的,她生生世世要跟着释迦摩尼佛的,那么释迦牟尼前世他就说,我要修道的,你如果要跟我的话,那么我是要修行的,一切不要因女人了、孩子了拖累的,带累我修行的,那么你只要不拖累我的话,那么可以同意你。那么这个耶输陀罗前世也是当下发愿:绝不妨碍他的修行,也不以妻子儿女的事情来拖累他,那么你现在怎么又还是放不下呢?那么一说,耶输陀罗她就想起她宿世因缘了,她就忏悔,也就放下了,就让罗睺罗跟着释迦牟尼佛出家去了。这是罗睺罗出家的因缘。

  

  另外,罗睺罗怎么怀胎六年才出来呢?这是什么因缘呢?佛就对那些人解释了这段公案。这是他的父亲净饭王问的,他说,罗睺罗为什么要怀六年才出来呢?耶输陀罗为什么要怀六年的,女人怀胎是很痛苦的。这是过去什么因缘呢?佛就说了:过去有一个国王,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日,太阳的日;一个小的叫月。大王子本来是要继承他做国王的,他却愿意出家修行的。等到他的父王去世以后,这两个王子道德都是很好,互相地推让,老大要推给老二,老二说你是该做的嘛,你该做国王的,那么这样子推来推去的话,老大就说了,他说:“你说继承王位的是长子,是长子继承王位的。那么我确实该继承的了。那么如果说有人敢抗拒的话,该怎么办呢?”老二说了:“哦,抗拒国王,当然要办罪的了。”那么就样子,他(老大)说:“我现在下命令了,你接这个王位,我把这个王位传给你,你去管理这个国家的政治。”他出家去了,就这样子,就把他的弟弟,月王子说服了,他就出家去了。

  

  他出家呢,那个时候没有佛教,他是修苦行的。他就是发愿,修苦行,生活以最简单的苦行生活。他出家之后,很多的人,因为他太子出家嘛,很多人跟着他学道。他说我现在自己做了人家的师父了,那么应当精进修行,就发愿:不是别人布施的东西,自己不去取。这跟佛的戒律出有相同之处。哪怕是水、树枝,也不能随便动。这个是更严格了。过了一段时间,他这样地修苦行。过了一段时间,以前发的愿没想起,他自己呢,拿了一个药草的根,山上的果子,他自己有一次失念了,吃掉了。那么这天晚上,他口里很渴,他的盆里嘛,看到有水,他自己也有个水盆嘛,他看到水,以为是自己的盆子,喝掉了。哪知道喝的是另外一个人的盆子的水,他自己盆子的水还是满的。第二天这个盆子的主人说:“哪个把我的水喝掉了?这里有贼啊,不是修行人的地方,有贼嘛。”那么这个大王子,他一看,喔,错了,自己盆水满满的,把人家的喝了。他就对那个主人说:“你的水是我喝掉了,我搞错了。”主人倒很高兴,他说,你修行,你喝嘛,最好了,没有关系。但是这个人他修苦行的,他说我以前发的愿是:“不是人家给的东西不拿”,现在自己失念了,采了药草根,采了果子吃了,又把人家的水喝了,那是犯戒。

  

  他就跑到他的弟弟那里,那里弟弟做国王了嘛,弟弟看到哥哥来了嘛,他是修行人,马上恭敬、礼拜,结果哥哥说:“你不要拜我了,我是个贼,我随便拿了人家的东西了,喝了人家的水,请你治罪吧。”弟弟就说了:“什么事情啊?”他说这么这么。他弟弟说了:“山上的果子、草,没有主的,我现在给你供养嘛,都供养给你们修行人吃好了。”哥哥说:“你现在说来不及了,过去你没有说嘛,我过去就拿了。”他一定要他弟弟办罪,那么这个弟弟说:“唉呀,你没有什么罪嘛,我怎么好办你?”这个时候有一个,他弟弟的外孙,就对国王说了,他说:“唉呀,你满他的愿吧,不治他的罪,他心里很难过嘛。”

  

  这样子嘛,国王就说,“好好好,这样子,你到我的花园里吧,关你在花园里好了,在里边去住几天吧。”后来他忘掉了,等他想起来这个事情,他的哥哥还关在花园里,他赶快放出来,那么过了六天了。那么这个因缘,就是这个罗睺罗,以前就是这个弟弟,他做国王的。因为把他修行的哥哥关了六天,感到的后报就是在胎里边住了六年,这也是因果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学了这些阿罗汉的事迹,我们一定要掌握这个,就是因果不能错,哪怕是小小的事情,你做了,做错了,将来感的果报却是极大的。这六天的功夫还是在花园里边,而且不是安心的,以瞋心的,关了六天,但是感的果报却是在胎里边六年。这个六年当然不好受的了,胎里漆黑一团,“胎狱”。以前我们讲《菩提道次第》也讲过,住在母胎里边,就像住在地狱里边一样,里边又臭又难过。母亲这么一动,他胎里边—母亲喝了热的水,他就像在火烧地狱里不一样;喝了冷的饮品,胎儿就像在寒冰地狱一…

《十六大阿罗汉的故事——供请十六大阿罗汉护教略仪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师简介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