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僧團裏不要他了,他不是僧人了,也不是一個婆羅門(以前他是一個婆羅門家裏的嘛,他已出家了)—現在是挂了中間,道叁不四的。他就大哭起來了。
釋迦牟尼佛,他知衆生的因緣到了嘛就會出現的。那麼正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出現了,他跑過來了。他就問他了:“你哭什麼?”他說,他的師父罵他。釋迦牟尼佛說:“唉,你師父罵你,你師父是證果證道的人了,被這些證果證道的人罵,那比凡夫的贊歎要好得多嘛。你這哭什麼呢?這是好事情嘛!”佛就告訴他,叫他跟了他走,叫他的侍者師阿難陀來教他。阿難陀教這樣一個弟子,還是教不了,因爲太笨了嘛。他就給佛說了,他說:“我聽了你的話,教了很多的人。但是呢,就是這個,我教不下來。”
那麼佛就慈悲了,親自來教。他就是說,給他說了:“要從這個塵世(就是跟灰塵一樣的世界,就是髒的世界)裏解脫出來,要從汙濁不淨的當中解脫出來!”這兩句話。這兩句話,這個小路還是記不住。釋迦牟尼佛知道,他爲什麼這麼笨呢?過去有惡業。那麼這裏沒有說,其它地方說他什麼呢?過去是個大法師,但是悋法,人家求法,不布施,就因爲這個原因,後來就笨掉了。那麼到這個時候呢,笨得連一句法都背不下來了。這個我們也可以吸取經驗了,你有法,人家如法地求,應當要法布施嘛。你如果法當商品一樣,壟斷起來,不給人家。要高價的出售,壟斷起來的話,那麼你的果報就是很不好了,自己以後就成了個笨蛋了,什麼都學不進去了。釋迦牟尼佛知道他過去的業報感得的,他就說了:“你現在學法嘛學不來,你做一些培福的事情吧”,他說,“你做什麼呢?你洗比丘穿髒的鞋你給他們洗,行不行啊?”他說:“能、能、能。”佛就對他說了:“那麼你去洗那個比丘穿髒的鞋了、襪子嘛,你去洗吧。”佛就叫那些比丘把自己鞋、襪子,髒的都叫他去洗好了,並且告訴他們,就是每一個比丘把鞋襪子叫他洗的時候,就把佛教的那幾句話,背給他聽。這麼,那麼多比丘鞋襪子都叫他洗,每一個比丘教他洗的時候,就背那兩句話。
這樣子洗了很多的鞋襪了,也聽了好多遍的那些話了,那麼這兩句話他總算記住了。這兩句話記住之後,佛就給他說了:“好了,你現在不要洗鞋了,現在另外做個事情吧,到廟裏邊,殿堂裏邊打掃衛生去吧,邊打掃就邊念這兩句話。”打掃寺廟這個活,這是很多的了,到處打掃了,像我們這個廟也不大嘛,你若從頭到底叫你一個人打掃,也是夠嗆的了。
我記得我到北京去的時候,八十年代的八七年,北京開那個佛學院的教務會的時候,他們說北京一個什麼寺,不曉得什麼廟,很大一個廟,北京佛學院,叫他們去接,他們嘛不敢接。他們告訴我什麼原因呢?他們說佛學院的學生,全部出動打掃衛生都打掃不完,這個廟太大了。他不敢接,一接了之後呢,那打掃衛生的人沒有了,所以不敢接,太大了。
那麼打掃衛生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了。但是小路尊者呢,這點是很好,再怎麼多的活兒,他毫無怨言,非常勤奮地去做—打掃衛生。總算呢,有一天,他把惡業呢,經過這些培福,消掉了。當他再來背那句話,“從塵世中解脫,從汙濁不淨中解脫”這個話背的時候,他已經開悟了,最後,就是把這個經裏意思全部得到了,他哥哥以前教他的經,也記起來了,把裏邊的意思也悟到了。最後也是證阿羅漢果了。
那麼因爲這也是不奇怪的了,過去本來是個大法師嘛,因爲他一個業障,使他那麼笨。佛以善巧的方便,把業障把它消掉了,那麼他的過去那些善的種子又出現了嘛,就很快的證了阿羅漢果了。這麼笨一個僧人,他成阿羅漢果了。因爲他太笨了嘛,他的事情呢,人們就到處傳了,傳了家喻戶曉了。那麼外道乘此機會,誹謗佛教了。他說:“你看嘛,這個佛(他們不叫佛了,叫他是“喬達摩”,他的名字,過去在家的名字)—喬達摩的教是非常深的。你看看,像小路這麼笨的人,他都收他爲僧人了,他的教化有什麼高深呢?一點也不深!這麼笨的人,世間上的事情都說不清楚的,佛的教裏邊卻可以把他收爲僧人了。(這僧人是很高的了,人天師嘛,這個極高的地位了),他這樣子的人都做僧人了,那可見得教義一點也不深。”
釋迦牟尼佛爲了反駁這些外道的誹謗,也是爲了證明這個很笨的小路尊者,確實不是像以前那樣的,全部改變了,那麼就叫阿難尊者—安排,那些比丘尼安居的時候—不是結夏嘛?要請比丘做教誡嘛—叫阿難安排,這個小路尊者做她們的教誡師。小路尊者也知道,因爲他成了阿羅漢了嘛,他也懂,佛爲什麼派他去做教誡師,他就很高興接受了。那麼,兩個比丘尼請教誡的,跑到那個佛那邊(祗陀林)來的時候,她說:“這次我們的教誡師,是哪位啊?”阿難說:“半托迦”。“半托迦”是他哥哥的名字了,他是注荼半托迦。他說個“半托迦”,她們以爲是大路尊者了,很高興,後來說他不是的,是這個注荼半托迦。“唉呀”,她們一聽,“是他啊?”他嘛,她們只知道他是很笨的人,她們很不高興。“唉呀,”她們說:“他們太看不起我們女人了,像這樣子一個人,來做我們教授師,這個是太看不起我們了。”那麼,她說:“不過,這個,我們是學了佛法的人了,不要太著急,那麼我們看看,這樣子吧,到底怎麼教吧?”那麼這個比丘尼就跑到小路尊者面前,在他面前頂禮,然後問,她們要請教誡,就是半月半月要請教誡了,這個小路尊者給他們回答了,回答得很好。那麼她們有點奇怪,她說,“這個小路尊者呢,他好象是聽起來很懂嘛,那麼他大概不是像她們想得那麼笨嘛”。她們就告訴她們一起的比丘尼了,說:“我們請來了,一個小路尊者作教誡師。”其它的人聽到呢,都說:“唉呀,你怎麼請這麼一個人來呢?”這些人,很不高興了,“但是,既然他來了,我們來看看他吧,到底能不能講?”
她們裏邊有一些調皮的,就趕快給她的教授師,做了一個法座,很高、很高的法座,但是這個法座沒有梯的。高是很高,沒有梯的。就看他怎麼上去了?這個法座鋪好了、做好了,同時到處宣傳,到城裏說,她說:“我們的導師,明天要給我們說法了。這一次導師說法,你們不要錯過啊!假使你這樣好的導師說法,你們錯過了,你們在輪回裏就很難出來了。”到處宣傳,就喊了很多的人來,都來聽這個說法了。有的是真正認爲這個法師是了不得了,來聽他的佛法;有的是好奇,因爲他們知道這個小路尊者以前很笨了,現在說他那麼了不得,到底怎麼了不得,好奇!那麼來的人就很多。
第二天,早上是說法的時候了,這個小路尊者先按了規矩,就托缽,托了缽之後,吃飯了,然後入定。禅定之後就帶領他的隨從,他有弟子麼,一起到比丘尼安居的地方去。當那些地方的人,就是這個地方等的人看到小路尊者來了,“啊”,她們說,“這個就是我們請來的教誡師嘛,以前叁個月也記不住一個文的一個傻瓜,那麼今天他們叫這個人來教我們,唉呀,我們有什麼好聽的呢?”有人想走了,那麼還有些人說:“不要走吧,我們看看,到底怎麼說?”她們就等在那裏了。
這個尊者走到這個法座的前面,看見那麼高的一個法座,“哦”,他說,“這個比丘尼倒很好嘛,尊重我。”但是他仔細地一觀察,他是一個阿羅漢嘛,知道她們是故意捉弄他的,他也不怕,他有神通嘛,他把手一伸,就像象鼻子一樣,伸得很高,把那個法座往下一按,就按下來了,法座就壓低了,他就坐上去了。坐上去之後,這個小路尊者就在法座上入定。入定之後,從法座上起來,他從法座四個方向,顯示了四種神通。大家都很奇怪:“哦,這個尊者確實了不起!”他示現之後,又回到法座上,對那些比, 丘尼,要說法了。他說:“我想用七天七夜的時間,給大家講,我這個過去叁個月才記到的經文(就是他的哥哥教他的一段文)。”他說:“我可以用七天七夜來講,都講不完。”他就講了,把這個仔細地講了。這些人聽到後,都是得到好處,有的是得了初果、二果的了。這樣子,她們對這個尊者産生了很高的信仰。小路尊者說法完了,他就回去了。
這麼把這個事情給大家說了一遍,大家才知道,過去一些懷疑,全部消掉了。佛也贊歎他,他說在他的比丘裏邊,能夠使得其他的人改變觀念的、改變他以前觀念的人,小路尊者是最突出的一位。這是小路尊者的特長了。
有一次,佛從祗陀林到王舍城的竹林園裏邊去。那麼耆婆童子(大家知道,這是佛在世的時候很有名的一個醫生),他去請佛應供。但是因爲他是過去的老概念了,這個他的概念還沒改變過來,不知道了,就是請佛跟他的弟子都去應供,就是沒有請小路尊者。到這個時候呢,佛跟弟子都進了他這個地方應供去,佛故意叫人家留一個位子,給小路尊者的。佛就坐在那裏,飯了菜了,都一點也不吃。耆婆童子就奇怪了:“爲什麼不吃呢?”佛就說了:“注荼半托迦還沒來嘛,他不來,你供養是不圓滿的了。”耆婆童子說:“我沒有請他來啊,他是不來的。”釋迦牟尼佛說了:“你既然請我們僧人,怎麼好落掉一個弟子呢?趕快去請吧!”
這個耆婆呢,雖然不太高興,但是佛說的,他還是要去。他就派一個人,去請他去了。耆婆童子派的人到竹園去請的時候,小路尊者就顯神通了,化了一千二百五十個人。化的人,跟應供的(佛帶的一千二百阿羅漢嘛)一模一樣的。那麼這個侍者看了那麼多人,他不曉得哪個是小路尊者了。他就喊了好幾聲:“注荼半托迦尊者,哪一位?”那一千二百五十個人都說:“我就是,我就是。”那麼還認不出到底哪一個是的,于是這個侍者他回去了。釋迦牟尼佛說:“你要真心誠意地請,再去一次。”他第二次去了之後,果然請來了。
耆婆童子對小路尊者還是不…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