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P23

  ..續本文上一頁了。正好,這個尊者在講法。本來這個國王打獵去,很多人要跟他看去的了,這一次因爲尊者在講法,人都不見了,因爲很多人都聽經去了嘛。國王就問了:“那麼多人到哪裏去了呢?”他們說:“一個國師的兒子,他現在出家了,叫賓度羅跋羅哆尊者,他在那裏講經了,他們都去聽去了。”這個國王以前也聽說過這樣子一個人,他也感到有點興趣,打獵之前去看一看他,他自己表示自己對尊者有恭敬心了,就跑到賓度羅跋羅哆尊者住的那個地方。當這個國王跑到這個樹林去之後,賓度羅跋羅哆尊者正在那裏給人家說法嘛,所以沒有來迎接國王(一般的,國王去嘛人家都來迎接他),甚至于國王跑到他的法座上來給他頂禮的時候,他也沒有打招呼。國王就很不高興,草草的向他致敬之後就回去了,回到叢林裏打獵去了,對他的那些大臣說,他去見那個尊者,結果尊者好象是不太恭敬。那麼這些大臣,就勸他了:“這個尊者,他是在講法嘛,並不是故意不尊重你了。”但是這樣子一說,好象都向尊者這一邊倒了。那麼國王更氣了。國王打獵打好了,回來的時候,他就決定,再去看一看這個尊者。他這一次有打算了,他就是說,這次去看,如果尊者跟第一次一樣,這樣子傲慢的話,就把他殺掉,把頭砍下來。他以這樣子的心去的。

  

  賓度羅跋羅哆尊者是有神通的,他聽說國王又來了,他知道了,他心裏有安排。國王來之前,還沒有靠近他,賓度羅跋羅哆尊者正在禅定了,他就站起來,去歡迎國王,走了六步。這時候,國王就發現他自己(本來國王有威光了,身上有威光的)身上的光突然就沒有了,而且在他的前頭一塊地上裂開了一個很大的縫,就像要把他呑下去一樣。那麼國王是非常恐怖了,他就想到這個肯定是尊者的法力了,很大。他趕快忏悔了,在尊者面前頂禮、求忏悔。賓度羅跋羅哆尊者對國王說了:“你忏悔了,我當然可以饒恕你了,我不記你仇,但是你自己要學會克製自己,要忍耐,不要一點事情呢,就發脾氣了。”這個邬陀夷國王很害怕,他這個地裂開來了,怕他要掉下去,有生命危險了;他的麼國家,恐怕國運要倒黴了。就問尊者,他說:“現在這個情況有沒有危險性?”尊者就說:“你不要害怕的,這個是什麼呢?這一些你自己造的惡業,是現報嘛,你對的是阿羅漢,有現報的,因爲你懷了這個不好的心。我是爲了避免你殺害阿羅漢(那是無間罪,更重了),所以我向你迎接,走了六步路。那麼你這個感的報呢,就是將來你六個月之內,你這個國家命運要衰退,同時你要失去王位,在這六個月之後,才能回複。那麼你趕快對以前的那些驕狂的這些罪好好忏悔,你是不會被這個地的裂口呑下去的,你身上的光,也會恢複的。你把你以前起的惡心,驕狂的惡心,要把它忏悔掉。”這個邬陀夷國王對這個尊者現在充滿了信心了,他就趕快地忏悔,馬上他身上的光又重新出現了,地上的裂縫也就合攏來了,那麼生命危險是沒有了。

  

  這個事情就很快地傳播出去了。大家都知道這個國王的事情之後,對這個尊者起了非常的祟敬,同時對佛法也産生了很大的信仰,産生了這個解脫的心。

  

  此後,有一天,這個國王又去打獵去了。有一個野獸,很好看的,他想去追它,那麼他把它一直追—國王的馬跑得快嘛,他把後面的大臣,隨從,都甩掉了,一起往前沖。最後發現,他只有一個人,四周都是森林,野獸包圍了,他也不知道往哪裏走,這個時候國王心裏就非常害怕。同時,他已經離開他的隨從了,他的大臣到處找,也找不到,只好回去了。國王在這個森林裏邊呆了六個月,雖然沒有給野獸吃掉,但是在這六個月裏邊,很驚慌了,生活很困難嘛,吃的東西,可能是吃那些林子裏的野果之類的了。

  

  好容易,六個月之後,一些放牧的人經過這個地方,看到這個人了。“哦”,他們說,“你哪裏來的?怎麼到這個地方來了呢?”國王就給他說了。他說:“你還是有運氣的,六個月,總算生命還是存在的,那麼我們送你回去吧!”他們就帶著國王回到他的國家去了。他回去之後—他的大臣正在找他們的國王,看到國王回來了,很高興,國王也告訴他們六個月在森林裏邊的事情。這個大臣,他很聰明了,他說:“這個就是你對那位尊者的不恭敬(就是害心)産生的後果。就是尊者給你說,有六個月國家要衰退,就是這個失掉王位六個月,這是他說的話應驗、印證了。”

  

  在回到王宮之前,那個國王感到這個事情,尊者確實了不得。沒有回去之前,先到尊者那邊去禮拜。在尊者住的地方,國王表示了七天的恭敬,每個人供養了很多的衣服,求他們給他祈禱,求他們給他回向。

  

  釋迦牟尼佛後來也來到這個地方,國王就大供養了,就作大施主,釋迦牟尼佛跟他的弟子們,全部請來受供,供養他們的衣服、飲食、住處,一直供了一個冬天,每個人都供養了好多的衣服。這是一個賓度羅跋羅哆尊者的一個公案了。就是說國王對他不恭敬,差一點給地呑下去了。那麼另外同樣一個公案,我們在《四分律》裏邊,也有這麼一個公案。

  

  

  

  

  

  

  

  《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第十二講

  

  

  

  

  上次我們講到“受施跋羅哆”。這位尊者很了不起。我們介紹了一些他的功德,我們自身有缺陷的,盲的、聾的,乃至精神不正常的,苶敬禮拜、供養這位尊者,都能夠得到加持,能夠恢複。這是這位尊者的特別力量,佛贊歎他,叫他是“大獅子吼”,是最有力量、最了不起的一位。那麼他的曆史,昨天我們講了一些。

  

  今天我們補充一些,就是在《四分律藏》裏邊,也有他的公案。這個裏邊呢,大同小異的。也是說邬陀夷王,他對跋羅多尊者一向是比較友好的,而他的一個大臣很不好,看到國王經常禮拜尊者,而尊者卻沒有回禮,不是一般象普通的看見國王就卑躬屈膝的奉承的樣子,這位大臣就在國王面前說些不好的話,他說:“你這樣恭敬他,他卻是我慢貢高的樣子,睬也不睬你的樣子。他這樣子對國王不恭敬,是不好的。”國王還是凡夫嘛,慢心很大了,經他這麼一說,心裏也有些不高興了。他就這麼想:明天再去一次,看他怎麼樣地對待,如果他還是以前那樣子呢,就把他殺了。

  

  

  這個在最近的曆史上,也有這麼個事情,我記得什麼地方看到的,清朝的幹隆皇帝還是哪一位記不清楚了,他帶了一批將官,文武大臣,去朝拜當時一個很有名的金剛上師了。他手下一個叫白將軍的,是個武夫,沒有什麼文學修養的,專門打仗的,他看到皇帝給他磕頭,那個上師卻眼也不擡一下,還是自己照例在念經,他非常生氣,就撥刀把那位上師殺掉。那麼這個事情就鬧翻了,那些喇嘛就不答應了。

  

  那麼這個事情,就是一般的凡夫不了解佛教的規矩,那往往就會錯誤。

  

  這裏也一樣的,邬陀夷王第二天去的時候,卻出乎意外的,賓度羅跋羅哆尊者在法座上站起來迎接他了。國王很高興。但尊者就告訴他了:“我起來迎接你,是經過考慮的……—如果你把聖者殺掉了,那非墮地獄不可。”(殺阿羅漢是五無間罪了,五無間罪,就是說這邊死掉了,“無間”,馬上就墮到地獄去了。)那麼假使說尊者迎接他呢,國王就失福了。這麼大個大阿羅漢站起來迎接你,你沒有那個福氣,把福氣失完了,就是國王的位要失掉的。

  

  這個國王聽了有點害怕了,他就問尊者:“你說要失王位,大概幾天呢?”他說:“七天。”那麼國王的位子嘛也是要失掉七年,比那個公案裏六個月還要長。

  

  這個邬陀夷國王聽了之後,趕快把他的部隊召集好,每一個國防線呢都防止得好好的,就怕鄰國打進來,怕打敗嘛,失王位了。所以呢,多方面加強警備。他就自己來算,第一天、第二天、第叁天,一直到第七天,還是沒有動靜。國王驕逸的習氣又來了,“哦!”他說,“這個僧人打妄語,七天了,今天,還沒有人來嘛,那是他說話不驗證了。”那麼他就帶起宮娥彩女啊,帶起大臣們,到恒河的水上,他有大船嘛,就來奏樂了,去遊玩去了。

  

  他們正在恒河遊玩的時候,其它地方有個國家,也是好多年沒下雨了,幹旱,知道瓶沙王有一個水珠,能夠出水的,這個國王就帶了他的很多的部隊到瓶沙王國家裏去,准備搶那個水珠來。這個時候瓶沙王的國家還蠻強的了,他把他的部隊到處守衛好。那麼這一邊的國王,他的大臣說:“看樣子,現在這樣子攻進去,是靠不住的,打不進去,只有把他的糧水斷了。如果裏邊斷糧斷水呢,他就會投降的,要硬打是打不進去的。”他們這樣子想,這把城圍起來了,想裏邊糧食不多、水不多嘛,他們自己會敗了。瓶沙王有一個大臣很有智慧,他就對瓶沙王說:蘆葦裏邊出了很多的蓮花,我們派一個人去跟對面國王說:“我們用刀兵打呢,傷人,這個不仁道嘛(這個瓶沙王是很信佛的了,很好的),我們不如用蓮花來打,用飯團子來打。”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這裏水多得是,蓮花無數得多,跟你打仗呢,到處丟蓮花,我們是有,不怕。再一個,用飯團子來打仗,我們的糧食絕對充足,用飯團打仗都不怕。對方的國王一聽到這個話,一想:哦,他們的水非常充足,糧食也非常充足,那麼要他投降是不可能的了。就派一個使者去說:“我們並不是想打仗,因爲是國家裏邊幹旱了,很久沒有下雨了,想來求這個水珠的。”瓶沙王嘛很慈悲的了,他說:“唉呀,你要水珠,何不早說呢?這可以借給你,用不著打嘛。”這樣子這個國王就退了。

  

  國王把這個珠子借去後就退兵,退到一段經過恒河的時候,正好這個優陀夷王正在船上跟手下一些宮娥彩女,在尋歡作樂,到處吹了唱了,很高興。這個國王就聽到了,什麼人呢?一打聽,是優陀夷王。就把他用來打仗(國防用)的第一個大象放在岸上,又叫管象的那些人躲起來、藏起…

《十六大阿羅漢的故事——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智敏上師簡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